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洋

作品数:58 被引量:292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2篇专利
  • 7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9篇3D打印
  • 8篇钢板
  • 7篇植入
  • 6篇矫形
  • 5篇腰椎
  • 5篇植入物
  • 5篇骨科
  • 4篇手术
  • 4篇胫骨
  • 4篇细胞
  • 4篇内固定
  • 4篇截骨
  • 4篇骨折
  • 4篇固定器
  • 3篇导航
  • 3篇导航模块
  • 3篇椎间盘
  • 3篇铝塑
  • 3篇铝塑板
  • 3篇内窥镜

机构

  • 54篇南方医科大学
  • 12篇南方医科大学...
  • 6篇广东医科大学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贵港市人民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州市番禺区...
  • 1篇武警福建总队...
  • 1篇阿克苏职业技...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深圳湾实验室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作者

  • 58篇杨洋
  • 43篇黄文华
  • 11篇欧阳汉斌
  • 8篇张磊
  • 6篇黄华军
  • 5篇吴章林
  • 4篇黎庆初
  • 4篇张国栋
  • 4篇刘则征
  • 4篇许靖
  • 3篇闫慧博
  • 3篇金大地
  • 3篇严斌
  • 3篇黄涛
  • 2篇谢晨学
  • 2篇许效坤
  • 2篇刘桂英
  • 2篇冯青
  • 2篇吕海
  • 2篇钱堃

传媒

  • 8篇中国临床解剖...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中国医学物理...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第五届中国肿...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16篇2020
  • 8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髌腱弹性蛋白降解对其准静态拉伸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背景:髌腱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在拉伸作用下表现出特有的非线性力学特性,但是弹性蛋白在拉伸载荷下对髌腱力学行为的影响尚不清楚。目的:通过弹性蛋白的靶向酶处理,研究弹性蛋白对髌腱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1)将30个40-50 mg新鲜猪髌腱平均分配到5种不同弹性蛋白酶浓度(0,1,5,10,20 U/m L)中孵育以及在5个不同的时间(0,1,4,6,12h)的弹性蛋白酶溶液中孵育,最后检测弹性蛋白含量。(2)将髌腱分别在PBS溶液、5 U/m L弹性蛋白酶溶液中处理8h,进行Verhoeff VanGieson(VVG)染色和Masson染色。(3)将20个新鲜猪髌腱随机分为PBS对照组和弹性蛋白酶处理组(弹性蛋白酶组),在试样表面标记9个点后进行纵向拉伸及应力松弛实验,使用光学非接触法计算标记点的位移用于后续应变分析并计算应力;然后将试样分别在PBS溶液、5 U/m L弹性蛋白酶溶液中孵育8 h,再次进行同样的力学测试。结果与结论:(1)在5 U/m L弹性蛋白酶溶液中孵育8 h可以满足此次实验要求;(2)与处理前相比,PBS组和酶处理组的组织拉伸应力显著降低,均降低约40%(P<0.001,P<0.01);与处理前相比,处理后的松弛百分比显著增加,前后相差约12%(P<0.05);在归一化的平均应力-时间曲线上,酶处理组比PBS组应力降低更大,两者相差约16%(P<0.0001);(3)以上结果表明,弹性蛋白在髌腱的拉伸力学特性及黏弹性特性中起到重要作用,进一步补充了对多尺度肌腱结构-功能关系的理解,这有利于未来对微观结构本构模型的发展和改进,以模拟髌腱病变及手术干预。
刘晓云邓羽平李飞飞赵东良杨洋黄涛谭文长吴耀彬谭文长李严兵
关键词:髌腱应力松弛弹性蛋白弹性蛋白酶黏弹性
一种熏洗套筒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熏洗套筒,包括第一端盖、第二端盖、伸缩管和橡皮套,伸缩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密封连接,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上分别设有与伸缩管内腔相连通的第一出入口和第二出入口,第一出入口和第二出入口处均设有一个...
黄文华张磊李顶杨洋王勉
文献传递
3D打印导航模块辅助腰椎椎弓根螺钉精确植入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将腰椎个体化导航模块应用于临床,评价导航模块的可行性及精确性。方法选取2例成年腰椎压缩型骨折患者,通过三维重建腰椎模型、数字化设计导航模块和3D打印,制造12个腰椎个体化导航模块,术中应用个体化导航模块辅助植入腰椎椎弓根螺钉12枚,通过术后X线和CT检查,评价螺钉植入效果。结果共植入12枚腰椎椎弓根螺钉,全部12枚螺钉均位于椎弓根内,植入准确率为100%。结论基于数字化设计的3D打印导航模块,可实现个体化的腰椎椎弓根螺钉精确植入。
严斌孙永建欧阳汉斌杨洋吴毅凌钦杰黄华军黄文华
关键词:3D打印导航模块腰椎椎弓根螺钉
基于逆向工程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植入物标准件库的建立
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胫骨平台作为膝关节的负重结构,其处理与预后将对膝关节功能产生很大的影响。非手术治疗方法适用于少数不完全性骨折、无移位性骨折,及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的病人,由于非手术治疗固定时间较长、功能...
杨洋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术
一种骨科用换药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用换药架,涉及医疗领域,包括放置板,放置板的底端固定连接伸缩支腿,放置板的顶端中央固定连接顶座,顶座的一端固定连接弹性绷带,顶座的另一端设有与弹性绷带相对应的挂扣装置,顶座两侧的放置板上分别设有杂...
黄文华张磊李顶杨洋王勉
文献传递
3D打印技术在儿童骨科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总结3D打印技术在儿童骨科的研究进展,为3D打印技术与儿童骨科更好地融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D打印""小儿骨科""解剖模型""畸形矫形""骨肿瘤"和"three-dimensional printing""pediatric orthopaedic""anatomical mode""deformity orthopaedic""orthopaedic""bone tumour"为中英文关键词分别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检索2010年1月—2019年9月关于3D打印技术在儿童骨科应用研究的文献,对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197篇,其中中文文献540篇、英文文献657篇,剔除重复性研究、内容不符、无法获取全文,以及3D打印技术应用于成年患者和颅颌外科领域相关的文献,最终纳入文献34篇。3D打印技术可以制造个体化解剖模型,模拟手术操作、设计手术方案;制造导航模板指引手术;制造个体化支架;在骨组织工程方面亦取得一定的进展。结论3D打印技术快速、精准、个性化的特点,促进了骨科手术个性化、微创化的发展。3D打印技术将通过外科教育、术前规划、个体化定制手术材料(如植入物、假体和手术导板等)以及组织工程的应用来改善手术效果。
朱嘉文杨洋谭为黄文华
关键词:儿童3D打印小儿骨科畸形矫形骨肿瘤
一种下颏内外结合固定器
一种下颏内外结合固定器,设置有用于外固定下颏的铝塑板和与下颏植入物固定的不锈钢针,不锈钢针与铝塑板一体连接。该下颏内外结合固定器能克服外固定不牢靠的缺点,同时提高了手术的效率,对下颏植入物的良好固定,减少临床上下颏整形术...
黄文华郑志芳杨洋
文献传递
组蛋白脱乙酰化酶4N-末端和C-末端片段的原核表达及纯化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分别表达组蛋白脱乙酰化酶4(HDAC4)N-末端(1-1950bp)和C-末端(1708-3255bp)片段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融合蛋白,并进行纯化。方法应用PCR方法扩增HDAC4N-末端和C-末端片段,将目的基因插入GST融合载体pGEX-6P-1中,重组载体在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后,在大肠杆菌中经IPTG诱导表达GST-HDAC4-N'和GST-HDAC4-C'蛋白。经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表达产物后,用谷胱苷肽琼脂糖珠纯化目的蛋白。结果经测序、酶切鉴定证明成功构建了融合蛋白表达质粒,表达出的融合蛋白经SDS-PAGE分析其相对分子量约为110500和93080。Western blotting分析证实融合蛋白可以被HDAC4特异性抗体所识别。结论成功构建了融合表达载体(pGEX-6P-1/HDAC4-N'和pGEX-6P-1/HDAC4-C'),并进行了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和鉴定,可以进一步用于HDAC4与其他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
杨洋覃小翠刘书虎黄威王雪敏
关键词:原核表达融合蛋白
一种负压脂肪浓缩封闭分离器
一种负压脂肪浓缩封闭分离器,设设置有上盖体、下盖体、用于过滤脂肪筋膜的第一过滤装置和过滤脂肪的第二过滤装置,第一过滤装置装配于上盖体的内部,第二过滤装置装配于下盖体,且上盖体与下盖体可拆卸密封连接。该负压脂肪浓缩封闭分离...
黄文华郑志芳杨洋
文献传递
基于薄层CT数据的胫骨近端接骨板标准件库的建立及意义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胫骨近端接骨板标准件库建立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采集6套全规格胫骨近端接骨板薄层CT扫描的原始数据,导入Mimics14.0中进行三维重建,以STL格式文件输出至Geomagic对三维模型进行形态学优化。在Mimics中进行体积恢复。利用Med CAD绘制圆柱体状钉道模拟现实锁定钉方向,并完成带钉接骨板形态学标准件库建立。结果 (1)完成186块带钉的接骨板标准件的建立;(2)经Geomagic外观优化以及Mimics体积恢复,使接骨板三维模型具有较高仿真度。结论(1)基于CT扫描的数据,通过逆向工程软件处理可以实现骨科接骨板的标准件库制备;(2)接骨板与钉道选择性的组合方式适用于骨折内固定植入手术的数字化设计。
杨洋张国栋陈宣煌郑晓晖黄华军吴章林欧阳汉斌陆俭军黄文华
关键词:接骨板标准件库逆向工程仿真手术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