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阳汉斌

作品数:49 被引量:293H指数:7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4篇关节
  • 11篇骨折
  • 10篇内固定
  • 7篇有限元
  • 6篇三维有限元
  • 6篇三维有限元分...
  • 6篇生物力学
  • 6篇手术
  • 6篇踝关节
  • 6篇个性化
  • 6篇关节融合
  • 6篇钢板
  • 6篇3D打印
  • 5篇三维重建
  • 5篇胫骨
  • 4篇定制
  • 4篇植入
  • 4篇锁骨
  • 4篇腓骨
  • 4篇踝关节融合

机构

  • 37篇南方医科大学
  • 13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贵港市人民医...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青岛大学
  • 1篇武警福建总队...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49篇欧阳汉斌
  • 30篇黄文华
  • 11篇余斌
  • 11篇杨洋
  • 7篇崔壮
  • 7篇熊军
  • 7篇黄华军
  • 7篇项鹏
  • 4篇张凯瑞
  • 4篇陈丽光
  • 3篇何伟
  • 2篇陈超
  • 2篇王增涛
  • 2篇刁喜才
  • 2篇许靖
  • 2篇吴章林
  • 2篇谭汉提
  • 2篇陈焱君
  • 2篇张国栋
  • 2篇韦堡升

传媒

  • 4篇中国临床解剖...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中国医学物理...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家庭药师
  • 2篇中国骨科临床...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临床口腔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生物骨科材料...
  • 1篇中国数字医学
  • 1篇基础医学教育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3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14篇2016
  • 4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疗效的系统评价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系统评价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Cochane协作网创伤数据库(2011.3)、MEDLINE(1966~2011.3)、EMbase(1966~2011)、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1~2011.3)、谷歌学术搜索、万方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同时对入选文献的参考文献以及中文骨科期刊进行手工检索.收集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和半随机对照试验(CCTs),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提取有效数据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10个RCT,其中1 篇提供仅摘要数据,共460 例患者,其中髓内钉组236 例,钢板组224例.Meta 分析结果显示,⑴在术后肩关节活动受限、延迟愈合和肩部撞击方面,钢板固定显著优于髓内钉;⑵在术后感染方面,髓内钉固定术后感染风险明显低于钢板固定;⑶在术后不愈合、功能评定、肘关节活动受限、畸形愈合、医源性骨折粉碎、内植物失败、粘连性关节囊炎、二次手术和术后桡神经麻痹的对比上,髓内钉与钢板固定之间并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现有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证据显示,对于成人肱骨干骨折行手术内固定,在术后肩关节活动受限、延迟愈合和肩部撞击方面,钢板显著优于髓内钉;而髓内钉固定术后感染的风险更低.因限于研究质量及样本量的局限性,该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加以验证.
康毅欧阳汉斌
关键词:肱骨干骨折内固定髓内钉钢板随机对照试验
踝关节融合术两种固定方式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目的] 通过三维有限元方法对踝关节融合的两种固定方式进行对比评价,并对其固定生物力学机制进行初步分析,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正常人体踝关节CT 扫描断层数据为基础,建立踝关节三维模型,模拟进行3 螺钉固...
余斌欧阳汉斌张凯瑞崔壮
关键词:踝关节有限元腓骨生物力学
基于薄层CT数据的胫骨近端接骨板标准件库的建立及意义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胫骨近端接骨板标准件库建立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采集6套全规格胫骨近端接骨板薄层CT扫描的原始数据,导入Mimics14.0中进行三维重建,以STL格式文件输出至Geomagic对三维模型进行形态学优化。在Mimics中进行体积恢复。利用Med CAD绘制圆柱体状钉道模拟现实锁定钉方向,并完成带钉接骨板形态学标准件库建立。结果 (1)完成186块带钉的接骨板标准件的建立;(2)经Geomagic外观优化以及Mimics体积恢复,使接骨板三维模型具有较高仿真度。结论(1)基于CT扫描的数据,通过逆向工程软件处理可以实现骨科接骨板的标准件库制备;(2)接骨板与钉道选择性的组合方式适用于骨折内固定植入手术的数字化设计。
杨洋张国栋陈宣煌郑晓晖黄华军吴章林欧阳汉斌陆俭军黄文华
关键词:接骨板标准件库逆向工程仿真手术
一种锁骨近端解剖型假体及成型方法
一种锁骨近端解剖型假体,设置有用于固定于胸骨柄髓腔的假体柄、用于安装于锁骨近端缺损处的假体主体、用于伸向锁骨残端的假体内固定钢板、支撑结构。该锁骨近端解剖型假体能有效地促进异骨体与胸骨、锁骨残端骨性连接;提高异骨体和胸骨...
黄文华邓羽平欧阳汉斌何伟方斌刘建成
文献传递
扩髓与非扩髓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闭合性骨折的系统评价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系统评价扩髓髓内钉(reamed intramedullary nailing,RTN)与非扩髓髓内钉(unreamed intr-amedullary nailing,UTN)治疗胫骨闭合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手工检索和其他检索方法,收集RTN与UTN治疗胫骨闭合性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和半随机对照试验(quasi-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CCT),按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进行系统评价。[结果]共纳入6个RCT研究,总病例数为1214例。Meta分析显示:(1)RTN组的骨折不愈合率低于UT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41;95%CI(0.21,0.78),P=0.007);(2)RTN组的内置物失败率低于UT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32;95%CI(0.20,0.50),P<0.000 1);(3)RTN组与UTN组术后畸形愈合率及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者相对危险度分别为0.45(95%CI(0.16,1.22),P=0.12)、0.45(95%CI(0.13,2.16),P=0.38)。[结论]与UTN组比较,RTN可降低胫骨闭合性骨折不愈合率和内置物失败率,相同条件下扩髓髓内钉内固定是更好的选择。基于文献质量及样本数量的局限,这一结论仍需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实验予以证实。
熊军余斌欧阳汉斌项鹏
关键词:闭合性胫骨骨折髓内钉内固定META分析
解剖学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探讨被引量:3
2016年
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已成为科学技术新突破、新进展的焦点,而研究生作为科研技术的高层次人才,既是跨学科发展的生力军,亦是跨学科培养的主要对象,因此,对于跨学科研究生后备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借此,文章通过分析国内目前跨学科培养模式的现状,从学科人才招收、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计、跨学科平台建设等方面对解剖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型进行了探讨,探索解剖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新举措。
杨洋欧阳汉斌柯荔宁黄文华
关键词:解剖学研究生教育跨学科
替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病人下颌骨对称性的锥形束CT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了解替牙期单侧完全性唇腭裂(UCLP)病人下颌骨的对称性。方法选取UCLP病人20例(UCLP组)、非唇腭裂病人(CLP)20例(非CLP组),对两组均行锥形束CT(CBCT)扫描,用Mimics 17.0软件对下颌骨进行三维重建,定位标记点,对髁突长度、喙突长度、下颌角长度、下颌体中段长度、颏部长度、下颌升支高度、下颌体长度、髁突横径宽度进行测量。结果UCLP组下颌骨裂隙侧喙突长度大于非裂隙侧(t=-2.135,P<0.05),其余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非CLP组下颌骨左右两侧各指标测量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牙期UCLP病人下颌骨存在不对称性,其中裂隙侧喙突长度大于非裂隙侧,其余下颌骨结构基本对称。
王宏扬范存晖杨茜姚品伊李然欧阳汉斌
关键词:腭裂下颌骨
远侧皮质锁定螺钉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被引量:2
2016年
随着AO理念的更新发展,钢板内固定在最初的动力加压钢板(DCP)基础上不断变化革新,衍生出微创稳定系统(LISS)和锁定钢板(LP)。近年来,不少学者指出LP存在着器械本身结构刚度过大的问题,并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远侧皮质锁定技术(FCL)。
陈鹏宇黄文华欧阳汉斌
关键词: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技术骨折端二期愈合骨痂形成内固定器械
基于两种不同建模方式的胫骨有限元对比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建模方式对胫骨有限元模型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采集1例正常志愿者胫骨CT断层扫描数据,对其胫骨模型进行三维重建,分别重建出单纯胫骨外轮廓模型以及带松质骨和髓腔结构的腔体模型,采用相应的灰度公式赋值法和均一赋值法完成模型材料参数赋值,同时对两组设定相同的载荷和边界条件,模拟站立位状态下胫骨上段受到的轴向压缩和扭转载荷,对比两组模型的胫骨应力和位移分布云图、轴向压缩刚度以及扭转刚度。结果两组不同方式构建的胫骨模型总体位移分布基本一致;灰度赋值组的胫骨有限元模型在两种载荷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峰值和位移幅值均小于均一赋值组,其轴向压缩刚度和扭转刚度均高于均一赋值组;均一赋值组模型在胫骨中下段位置的应力分布相较于灰度赋值组更为集中,相对符合临床实际情况。结论两种建模方式均可满足胫骨有限元分析需求,均一赋值法建模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模型应用的灵活性更高。
唐勇涛魏思奇程刚赵建华蔡繁繁欧阳汉斌
关键词:胫骨骨重建生物力学计算机模拟
正常青年人群腕管正中神经MRI成像的断层解剖学测量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通过我国青年人群正中神经的断层解剖测量,为正中神经形态学研究和腕管综合征(CTS)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共采集28例志愿者56侧腕部MRI数据,测量计算正中神经横截面积(CSA)、扁平率(MNFR)和膨胀率(MNSR)并进行性别之间、双侧肢体间比较,再将上述指标分别与年龄、身高、体重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正中神经CSA、MNFR和MNSR在双侧肢体之间无统计学差异;CSA和MNSR在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而女性MNFR显著大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MNFR与身高存在着统计学负相关性。结论基于MRI(1.5T)正中神经的解剖测量具有可靠和精度高的特点;国人正中神经CSA存在着性别间差异,和西方人CSA相比差异较大,CSA和身高存在负相关性;CTS的MRI诊断标准应与国人解剖参数相结合。
林天武欧阳汉斌杨洋毛小明谢普生许靖黄文华
关键词:腕管正中神经断层解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