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小明

作品数:69 被引量:460H指数:14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23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化学工程
  • 5篇农业科学
  • 4篇生物学
  • 4篇理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银杏酸
  • 15篇银杏
  • 15篇活性
  • 10篇多糖
  • 10篇外种皮
  • 8篇银杏外种皮
  • 8篇细胞
  • 8篇米糠
  • 7篇发酵
  • 7篇纯化
  • 6篇钉螺
  • 6篇分离纯化
  • 5篇色谱
  • 5篇相色谱
  • 5篇抗氧化
  • 5篇活性研究
  • 4篇液相色谱
  • 4篇液相色谱法
  • 4篇荧光
  • 4篇色谱法

机构

  • 68篇江苏大学
  • 4篇中国药科大学
  • 4篇镇江市疾病预...
  • 2篇江苏安惠生物...
  • 1篇广西大学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盐城工学院
  • 1篇镇江医学院
  • 1篇江苏大学京江...
  • 1篇浙江惠松制药...

作者

  • 68篇杨小明
  • 16篇刘伟民
  • 13篇陈钧
  • 9篇谢吉民
  • 8篇马海乐
  • 8篇李月英
  • 6篇夏磊
  • 6篇赵杰文
  • 6篇张蓉仙
  • 6篇刘方
  • 6篇陈盛霞
  • 5篇李龙根
  • 4篇钱之玉
  • 4篇吴亮
  • 4篇顾慧敏
  • 4篇张建
  • 4篇郭涛
  • 4篇方洋洋
  • 3篇张秀丽
  • 3篇邵世和

传媒

  • 13篇食品工业科技
  • 12篇江苏大学学报...
  • 7篇食品科学
  • 3篇中药材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农业机械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草药
  • 2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江苏临床医学...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Curren...
  • 1篇食品科技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辐射研究与辐...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8篇2012
  • 3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7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槟榔碱与银杏外种皮提取物联合用药杀灭钉螺的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槟榔碱与银杏外种皮提取物联合用药实验室浸杀钉螺的效果。方法:将经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无水乙醇提取的银杏外种皮提取物稀释成不同浓度,用浸杀法观察24,48,72,96 h的杀螺效果;并与槟榔碱水提物联合用药的杀螺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银杏外种皮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无水乙醇提取物杀灭钉螺的LC50分别为7.81,27.33和64.14 mg/L,LC90分别为32.70,54.94和170.07 mg/L;与槟榔联合用药后其LC50分别降低为0.85,2.10和10.80 mg/L,LC90分别降低为2.55,5.93和29.97 mg/L。结论:银杏外种皮提取物对钉螺有较好的杀灭作用,槟榔碱的使用可明显降低银杏外种皮提取物的用量。
陈盛霞杨小明张蓉仙李龙根吴亮邵世和
关键词:钉螺银杏外种皮槟榔碱
响应面法优化银杏叶聚戊烯乙酸酯水解工艺被引量:4
2013年
为优化银杏叶聚戊烯醇乙酸酯的水解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和响应面法考察了水解时间、碱浓度和水解温度3个因素对水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水解工艺为:水解时间3h,碱浓度6%,水解温度50℃,银杏叶聚戊烯醇乙酸酯水解率为96.52%。
李洁杨小明王云飞刘磊
关键词:水解
米糠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8
2006年
对米糠的稳定化方法、米糠综合利用的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利用食用菌发酵进行米糠转化利用的研究结果。米糠稳定化方法有湿热法、干热法、微波加热法、挤压法等;米糠的综合利用有:毛米糠油的综合利用包括制备精制米糠油、提取谷维素、糠蜡利用、提取谷甾醇等;脱脂米糠的综合利用,包括提取植酸钙、植酸、蛋白质、米糠营养纤维、米糠多糖以及制取肌醇、活性肽、糙米酵素、饮料、γ-氨基丁酸、神经酰胺、面包、比萨饼等。本文利用食用菌灰树花发酵米糠,使得米糠多糖含量由原来的0.54%提高到3.16%(固态发酵)和11.41%(液态发酵)。
杨锁华刘伟民杨小明陈庶来
关键词:米糠稳定化综合利用发酵
桑黄菌胞内多糖的理化性质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被引量:15
2012年
研究液体发酵桑黄菌胞内多糖的理化性质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经DEAE-52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分级得到多个级分,以较大分子质量的中性多糖为主。凝胶渗透色谱分析表明桑黄菌胞内多糖的重均分子质量范围为5.7×103~6.1×106D,由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组成,其分子物质的量比为15:4:1,多糖含量为41%,特性黏度为12mL/g。通过体外抗氧化模型,发现桑黄菌胞内多糖均能较好的清除.OH、O-2.和螯合Fe2+,且对O-2.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
闫景坤马海乐祝子坪郑惠华杨小明刘伟民
关键词:桑黄菌胞内多糖理化性质体外抗氧化
RP-HPLC测定微乳剂中银杏酸同系物含量被引量:4
2008年
杨小明夏磊张秀丽张蓉仙
关键词:同系物银杏酸微乳剂血吸虫病传播杀灭钉螺氯硝柳胺
18L罐中使用添加米糠汁和硒的培养基时灰树花的发酵试验
2012年
为高值化利用米糠,用灰树花发酵添加米糠汁的培养基生产灰树花多糖或多糖复合硒功能性产品。在摇瓶试验的基础上,使用18L罐进行放大试验,并研究发酵罐中的代谢过程。使用添加米糠汁和硒的培养基,装样量为15L、发酵温度28±1℃、通气量0.8v/v/min、搅拌速度150r/min和罐表压0.05MPa的条件下,发酵培养5d,测定不同时间的菌丝量、多糖量和菌丝中硒的量,绘制代谢曲线。在发酵时间为2d左右时,总多糖含量达到最大值,为631mg/100mL。同时得到了灰树花在添加米糠汁的培养基上富集硒和生产多糖放大试验的代谢过程,为进一步放大提供理论依据。
刘丽丽刘伟民顾慧敏张建赵莉杨小明赵杰文
关键词:灰树花米糠多糖发酵罐
线粒体参与银杏酸诱导HepG2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探讨银杏酸(Ginkgolic acids,GAs)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效应,初步探索其与线粒体相互作用的机制.以不同浓度的GAs作用于HepG2,MTT检测与相差显微镜观察相结合,分析GAs对细胞增殖的影响;Hochest染色观察细胞核变化;AnnexinⅤ/PI双标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ax、Bcl-2)的表达;JC-1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DCFH-DA染色检测活性氧(ROS)生成.结果发现,GAs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细胞的增殖;GAs处理诱导HepG2细胞发生凋亡:细胞核皱缩及片段化,Caspase-3活化,Bax/Bcl-2比值增加,细胞凋亡率显著上升.此外,GAs可直接与线粒体发生作用,诱导HepG2细胞线粒体外膜膜电位下降,PTP孔道开放,ROS含量升高.研究结果表明GAs能够诱导肝癌细胞的凋亡,推测其主要通过影响线粒体功能而导致细胞的凋亡.
叶思思高静龚爱华张严王穆彬杨小明
关键词:银杏酸抗肿瘤凋亡线粒体
新法制备的灰树花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和理化性质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为高值化利用稻谷加工副产品米糠,在加入米糠汁的培养基中,采用灰树花进行液态发酵制备灰树花多糖保健食品,对粗多糖进行提取、分离、纯化和理化性质的研究。通过浸提时间、浸提温度、乙醇浓度和浸提次数等单因素试验,获得提取灰树花多糖的较优条件。对灰树花粗多糖进行去蛋白和脱色处理后,经DEAE-52纤维素柱进行层析提纯,再对分离所得多糖组分进行理化性质的分析。灰树花粗多糖较优的提取时间为120min、提取温度为60℃、提取次数为3次和乙醇浓度为67%(v/v)。经DEAE-52纤维素柱分离得到3个多糖组分GFP1、GFP2和GFP3,理化性质检验表明:它们均为多糖样品,不含淀粉、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对获得的3个多糖组分在4000~400cm-1区间进行红外光谱扫描分析,结果显示纯化后所得多糖具有一般多糖类物质的特征吸收峰。
李永转刘伟民顾慧敏张建郭春梅赵莉杨小明赵杰文
关键词:灰树花米糠多糖分离纯化保健食品
银杏酚C17:1与顺铂联用逆转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银杏酚C17:1对顺铂耐药人肺腺癌A549/DDP细胞株耐药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A549及A549/DDP细胞,MTT法检测A549/DDP细胞的耐药倍数,确定顺铂作用浓度;此浓度顺铂与不同浓度银杏酚C17:1(0,10,20,40 mg/L)联合应用,分别通过Transwell法、免疫印记及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DDP细胞迁移、侵袭,Nrf2/Keap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结果:MTT结果显示,与A549细胞相比,A549/DDP细胞具有5.8倍耐药性,确定顺铂作用浓度为4 mg/L;与对照组相比,Transwell实验显示,各浓度银杏酚C17:1与顺铂联用均能明显抑制A549/DDP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0.05);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各浓度银杏酚C17:1与顺铂联用均能抑制A549/DDP细胞Nrf2、Mrp1及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P<0.05),且促进凋亡蛋白Bax及Keap1蛋白的表达(P<0.01);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各浓度银杏酚C17:1与顺铂联用均能致A549/DDP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银杏酚C17:1与顺铂联用可逆转体外A549/DDP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性,并促进细胞凋亡。
董燕李月英张心驰杨小明厉琳杰马文斌
关键词:肺癌细胞顺铂耐药
鸢尾中鸢尾酮的鉴定及含量测定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建立鸢尾中鸢尾酮的鉴定和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鉴定了鸢尾酮的 3种异构体 ,并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鸢尾浸膏中鸢尾酮的含量。结果 根据质谱裂解规律鉴定了 3种鸢尾酮的异构体 :α 、β 、γ 鸢尾酮 ,并且鸢尾浸膏中主要含γ 鸢尾酮。两批鸢尾中鸢尾酮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6 87、2 38μg/ g (n =6 ) ,质量分数差异较大。结论 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分析鸢尾中鸢尾酮 ,方法高效、准确 ,分析时间适中。
郭涛杨克迪陈钧杨小明
关键词:鸢尾鸢尾酮气相色谱-质谱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