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农

作品数:62 被引量:1,412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9篇天文地球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3篇地质
  • 13篇成矿
  • 9篇矿床
  • 8篇地貌
  • 8篇新生代
  • 8篇晚新生代
  • 7篇矿田
  • 6篇地震
  • 6篇隆升
  • 5篇地表破裂
  • 5篇断裂带
  • 5篇同位素
  • 5篇青藏高原
  • 5篇金矿
  • 5篇控矿
  • 5篇矿带
  • 5篇巴尔喀什成矿...
  • 5篇成矿带
  • 4篇地质特征
  • 4篇岩石

机构

  • 6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8篇中国地质大学...
  • 11篇中国地质环境...
  • 8篇国土资源部
  • 6篇南京大学
  • 3篇国家地质实验...
  • 2篇甘肃省地质调...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北京工业职业...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沈阳市勘察测...
  • 1篇天津华北地质...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62篇杨农
  • 25篇张岳桥
  • 23篇陈正乐
  • 13篇陈宣华
  • 10篇叶宝莹
  • 10篇孟晖
  • 9篇陈柏林
  • 9篇张会平
  • 9篇马寅生
  • 9篇施炜
  • 7篇刘晓春
  • 7篇韩淑琴
  • 6篇吴淦国
  • 6篇王志宏
  • 6篇舒斌
  • 4篇董树文
  • 4篇张永双
  • 4篇陈文
  • 3篇崔玲玲
  • 3篇屈文俊

传媒

  • 22篇地质力学学报
  • 3篇中国地质
  • 3篇地质学报
  • 3篇矿床地质
  • 3篇地质通报
  • 2篇地球学报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国土资源遥感
  • 2篇地学前缘
  • 2篇测绘科学
  • 2篇地球学报(中...
  • 2篇青藏高原及邻...
  • 1篇岩石矿物学杂...
  • 1篇地震地质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矿物学报
  • 1篇第四纪研究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 14篇2010
  • 3篇2009
  • 7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7篇2004
  • 9篇2003
  • 1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7
  • 3篇1996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东缘中段地质灾害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31
2004年
利用调查获得的滑坡数据资料,结合野外实地考察,对川西高原岷江、大渡河和安宁河流域滑坡发生的海拔高程、地形坡度和坡高等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将这些统计结果与深切河谷地貌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岷江上游、安宁河流域的滑坡高程主要集中在1 500~2 000m,大渡河流域滑坡主要发生在海拔高程1000~1 500m和1 500~2 000m.滑坡发生的地形坡度主要分布在15°~35°,岷江流域有45.21%滑坡发生在地形坡度35°~55°处;大渡河和安宁河流域滑坡主要集中在地形坡度15°~5°之间.分析指出,川西高原绝大部分滑坡主要发生在河流'V'型谷地中,并受深切河谷地形地貌形态特征的控制.晚第四纪时期青藏高原快速隆升主导了河谷的深切作用,成为青藏高原东缘群发性地质灾害发生和分布的主要内动力控制因素.
孟晖张岳桥杨农
关键词:青藏高原滑坡地形坡度地质灾害
汶川2008.5.12,Ms 8.0地震地表破裂与发震机制初探
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中国四川西部汶川发生Ms 8级地震,其震级之大、余震之多、破裂之长(>300 km),破坏至极,令人震撼.造成6万余人死亡,近30万人受伤.根据中国地震局台网中心()和美国地质调查局(h...
张岳桥董树文吴珍汉杨农陈正乐施炜
关键词:地表破裂发震机制震源机制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北缘阿尔金东段中生代南北向伸展作用被引量:13
2004年
青藏高原北缘的阿尔金山脉东段发育了延伸大于300km、东西走向的拉配泉断裂,为南倾的正断层,局部倾角可以低至30°以下。断层中段表现为30~50m厚的韧性剪切带,发育有较好的糜棱岩组构和矿物伸展线理;东段和西段以碎裂变形为特征。断裂带内运动学标志,如不对称香肠构造、不对称褶皱和次级脆性和韧性断裂,都指示了上盘向南的正滑移剪切方式。两方面证据控制了拉配泉断裂的活动时代。首先,拉配泉断裂上盘局部产出早一中侏罗世沉积地层。侏罗系地层中的砾石,特别是其中的含叠层石硅质灰岩和紫色石英岩,可以与断裂下盘的岩石相对比。早.中侏罗世地层可能为拉配泉断裂之上的伸展盆地沉积。其次,拉配泉断裂下盘岩石的^40Ar/^39Ar热年代学分析给出2个明显的冷却事件。较老的事件出现在约220~187Ma之间的三叠纪末期至侏罗纪早期,而年轻的事件出现在早白垩世的晚期(约100Ma)。约220~187Ma之间的冷却年龄在拉配泉断裂下盘岩石中普遍存在,代表了拉配泉断裂正断作用的主要阶段。约100Ma时,断裂东段的正断作用再次活动,该事件可能被南倾的恰什坎正断层运动所叠加而增强,并与拉配泉断裂的东段合并。这2条断裂具有共同的上盘向南的正滑移运动方式。青藏高原和东亚其它地区的中生代伸展作用可以归结为特提斯洋向北和太平洋向西俯冲形成的弧后伸展作用。
陈宣华AnYinGeorgeE.GehrelsEricS.CowgillMartyGroveT.MarkHarrison王小凤杨农刘健
关键词:中生代青藏高原地质构造正断层
燕山地区平衡地质剖面研究被引量:8
1996年
本文在深入分析燕山地区区域地质背景和地壳表层结构的基础上,确定了中生代构造形变平衡剖面计算的准则和主要滑脱层,对区内3条主要构造剖面进行了平衡计算,并运用各种尺度的多种应变测量数据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有效核查,得出燕山造山带印支期SN方向缩短率为27.9%,燕山期缩短率为10.9%。
杨农陈正乐许顺山
关键词:平衡剖面区域地质造山带燕山期
中亚巴尔喀什成矿带萨亚克大型铜矿田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模式被引量:18
2010年
综述了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成矿带萨亚克大型铜矿田地质特征、矿田构造与成矿模式。萨亚克铜矿田是中亚成矿域巴尔喀什成矿带唯一的以矽卡岩型铜矿化为主的大型铜矿床,产在萨亚克地堑复向斜内。该矿田包括几个在空间上相对独立的矽卡岩型铜矿床、斑岩型铜钼网状脉矿床和一系列石英脉型矿脉,构成了斑岩型和矽卡岩型两个端元形成的成矿系列,但以矽卡岩型为主。矿床主要位于中石炭世灰岩与晚石炭世花岗岩类的接触带上,具有独特的矽卡岩型Cu-Au-Mo矿化组合,成矿时代为海西中晚期,根据本研究进行的锆石SHR I MP定年结果,主要与次要成矿期年龄分别为335±2Ma和308±10Ma。金属矿床主要赋存在地堑复向斜内局部发育的鞍状背斜顶部,部分富矿体的产出严格受断裂构造-岩浆活动的控制。闪长岩与铜矿化作用的关系最为密切,铜含量可高达1%以上;其次,花岗闪长岩与铜矿化的关系也较为密切,铜含量可达0.2%以上。萨亚克矽卡岩型铜矿田铜保有储量约为57.5万吨。
陈宣华王志宏杨农陈正乐韩淑琴
关键词:矿床地质构造-岩浆活动成矿模式巴尔喀什成矿带
四川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构造初步调查与发震背景分析被引量:45
2008年
5月16-24日对川西汶川大地震震中区的发震断裂地带进行的实地考察和初步测量,获得了宝贵的地表变形和同震位移量数据资料,证实汶川地震属于逆冲断裂型地震,主破裂沿映秀-北川断裂带发育,前山地区沿灌县-安县断裂也有地表破裂,同震位移量在3-5m。汶川地震产生的地表破裂构造和运动性质显示明显分段特性,映秀-北川段以挤压逆冲为主,而北川以北段则伴有显著的右旋走滑分量。
董树文张岳桥龙长兴吴珍汉安美建张永双杨农陈正乐雷伟志施炜石菊松
关键词:汶川地震逆冲断裂地表破裂
哈萨克斯坦科翁腊德斑岩型铜矿地质特征与成矿模式被引量:11
2010年
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成矿带科翁腊德斑岩型铜矿床从发现至今已经走过了70年的历程,它是发育在陆缘弧环境的典型超大型斑岩型矿床,具有花岗闪长岩型斑岩铜矿成因模式。矿床围岩蚀变与矿石矿物组合的垂直和水平分带明显,氧化带和次生硫化物富集带矿石品位高,易开采。矿床整体属于浅部成矿,受环状构造控制,次生石英岩和泥化等蚀变与矿床的关系最为密切。目前该矿床已开发殆尽,前景堪忧。
韩淑琴陈宣华杨农陈正乐施炜叶宝莹
关键词:斑岩型铜矿床地质特征
巴尔喀什成矿带奎干-玛依布拉克斑岩型铜矿区矿床地质特征与开发前景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南侧的奎干-玛依布拉克铜矿区位于巴尔喀什成矿带环巴尔喀什-准噶尔成矿省楚伊犁-北天山成矿亚省的西北部,发育一系列中小型斑岩型铜矿床。本文概要介绍了奎干-玛依布拉克铜矿区矿床地质、围岩蚀变、成矿作用、矿石矿物组成与主要矿床特征,并分析了铜矿床开发的前景。该铜矿区含矿岩石主要为花岗闪长斑岩,成矿元素组合主要为Cu-Au-Mo,具有与巴尔喀什湖北侧科翁腊德、阿克斗卡等超大型斑岩型铜矿床类似的地质特征,说明了巴尔喀什成矿带斑岩型铜矿床的分布跨越了巴尔喀什湖,在湖南侧也具有较好的斑岩铜矿成矿远景。
王志宏陈宣华杨农陈正乐韩淑琴
关键词:巴尔喀什成矿带斑岩型铜矿床成矿远景
攀西地区晚新生代构造变形历史与隆升过程初步研究
<正> 攀西高原是位于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的重要构造地貌单元,受安宁河、大渡河等河流侵蚀,形成深切河谷与山地高原地貌景观。根据安宁河谷地地层记录和断裂带变形特征的野外观测,建立了攀西地区晚新生代三期挤压及两期引张构造变...
张岳桥杨农孟晖陈文
文献传递
江西相山铀矿田地貌剥蚀特征及其控矿意义——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被引量:26
2012年
本文以数字高程(DEM)地貌特征分析为基础,采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和温度-时间反演模拟研究,分析江西相山铀矿田铀成矿后剥蚀程度的差异性,结合已知矿床的成矿特征,探讨地貌剥蚀程度与矿体保存之间的关系,为区域找矿提供指导.通过DEM合成图像和水系分布特征,表明相山铀矿田是一个遭受中等侵蚀的地貌区,相山主峰南北和东西侧地貌侵蚀差异特征明显.统计分析表明,已经发现的铀矿床、点的分布与次级火山机构关系密切,相山南部的次火山机构剥蚀较深,西部次火山机构剥蚀相对弱,而北部和西北部则处于中等剥蚀程度.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结果表明,相山铀矿田的南部和东部开始剥蚀的时间早于西部,但晚于相山主峰的剥蚀.利用磷灰石的裂变径迹长度和温度参数,进一步开展了温度-时间的反演模拟研究,结果显示相山西部快速隆升发生于40~60Ma之间,相山南部和东部的快速隆升发生于60~75Ma之间,相山主峰的快速隆升发生于75~100Ma之间,表明相山主峰、相山东部及南部较西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剥蚀.结合现今区域地质体出露特征及铀矿化蚀变类型的空间展布规律、成矿深度的估算等,推测相山铀矿田东部和南部剥蚀程度较深,早期可能形成的中低温铀矿体被剥蚀殆尽;北部剥蚀程度中等,地表出露了形成深度稍深的碱交代蚀变矿床;而西部剥蚀程度较低,地表发育浅部低温成矿的酸交代蚀变铀矿床.据此推断,相山铀矿田的西部深部具有很好的找矿潜力.
陈正乐韩凤彬杨农王平安宫红良邵飞唐湘生徐金山周永贵王永
关键词:磷灰石裂变径迹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