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正乐

作品数:287 被引量:1,777H指数:29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矿业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9篇期刊文章
  • 70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74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1篇成矿
  • 75篇矿床
  • 64篇地质
  • 30篇盆地
  • 28篇新生代
  • 28篇铁矿
  • 28篇同位素
  • 27篇铀矿
  • 26篇控矿
  • 26篇北缘
  • 25篇地球化
  • 25篇地球化学
  • 25篇年代学
  • 23篇找矿
  • 23篇金矿
  • 23篇矿田
  • 19篇流体
  • 18篇地质特征
  • 18篇隆升
  • 17篇地质意义

机构

  • 283篇中国地质科学...
  • 64篇东华理工大学
  • 40篇中国地质大学...
  • 15篇核工业北京地...
  • 15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有色金属矿产...
  • 9篇北京大学
  • 8篇新疆维吾尔自...
  • 5篇国土资源部
  • 5篇合肥工业大学
  • 5篇长安大学
  • 5篇中国地质调查...
  • 4篇核工业216...
  • 4篇江西省地质矿...
  • 3篇北京工业职业...
  • 3篇国家地质实验...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核工业216...
  • 3篇新疆自然资源...
  • 3篇中国地质调查...

作者

  • 287篇陈正乐
  • 101篇陈柏林
  • 75篇韩凤彬
  • 68篇陈宣华
  • 48篇王小凤
  • 43篇王永
  • 31篇周永贵
  • 27篇张文高
  • 23篇李丽
  • 23篇潘家永
  • 23篇杨农
  • 21篇崔玲玲
  • 20篇孙岳
  • 18篇蒋荣宝
  • 18篇韩淑琴
  • 18篇郝瑞祥
  • 18篇张青
  • 18篇吴玉
  • 17篇宫红良
  • 17篇李松彬

传媒

  • 39篇地质力学学报
  • 21篇矿床地质
  • 18篇中国地质
  • 16篇岩石学报
  • 13篇地球学报
  • 13篇地质学报
  • 12篇地质通报
  • 7篇大地构造与成...
  • 7篇新疆地质
  • 7篇第十一届全国...
  • 6篇第五届构造地...
  • 5篇吉林大学学报...
  • 5篇地质论评
  • 5篇地学前缘
  • 4篇地质与勘探
  • 4篇第六届地质构...
  • 3篇现代地质
  • 3篇矿物岩石
  • 3篇矿物学报
  • 3篇矿物岩石地球...

年份

  • 5篇2023
  • 9篇2022
  • 13篇2021
  • 7篇2020
  • 10篇2019
  • 13篇2018
  • 20篇2017
  • 15篇2016
  • 9篇2015
  • 17篇2014
  • 12篇2013
  • 35篇2012
  • 4篇2011
  • 20篇2010
  • 9篇2009
  • 10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 7篇2005
  • 3篇2004
2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右江褶皱带东南缘大明山地区镇圩滑石矿床特征
镇圩滑石矿床产于右江褶皱带东南缘大明山箱状复式背斜中北东翼的次一级向斜构造中,其滑石总储量为2167万吨.滑石矿石主要有四种类型:乳白色滑石、黑色滑石、粉红色滑石及土黄色滑石.矿体多呈顺层状产出于下石炭统岩关组地层底部层...
周锦福肖昌浩陈正乐潘家永唐聪辛磊祝茂强
关键词:滑石矿床矿石类型成矿机制
青藏高原北缘山脉隆升时限的同位素证据被引量:14
2003年
青藏高原北缘江尕勒萨依地区新生代地层中自生矿物的O和C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δ18O和δ13C在渐新世早期和中新世早期都出现急剧的变化。沉积学特征也表明中新世早期新生代沉积物质粒度快速变大,而上新世至早第四纪沉积速率急剧加大。由此推断,青藏高原北缘山脉最早期的隆升开始于渐新世的早期;并在中新世早期出现过山脉的快速隆升;而上新世至第四纪早期山脉的隆升最为强烈。
陈正乐王小凤冯夏红王长秋刘健
关键词:青藏高原北缘山脉隆升同位素证据沉积学特征
新疆普昌铁矿年代学研究与成矿作用时限制约
<正>普昌钒钛磁铁矿位于塔里木地块北缘的柯坪地区。含矿地质体为基性岩体,侵入石炭系中上统地层中,矿体赋存具多次侵位的基性杂岩中,矿体呈似层状或囊状,整合产于层状杂岩体各韵律层下部的含铁辉长岩中,具有多期成矿的特点(Zha...
霍海龙陈正乐陈贵民张青韩凤彬张文高
文献传递
胶东西北部金矿矿田构造研究综述
韩凤彬郭涛陈正乐
文献传递
阿尔金山喀腊大湾地区变形岩石EBSD组构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岩石组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在岩石中分布的各向异性,EBSD (Electron Back Scattered Diffraction)岩组分析就是运用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测定岩石结构要素---岩石中矿物分布的规律性。本文作者运用EBSD技术方法,对阿尔金山喀腊大湾地区变形岩石的组构分析显示,花岗质糜棱岩和蚀变变形花岗岩中,石英变形机制是以中温I级柱面(10-10)<0001>和中高温II 级柱面(10-10)<0001>滑移为主,少量为中低温底面(0001)<11-20>滑移;而在变形火山岩中,石英变形机制是以中低温底面(0001)<11-20>滑移系为主。在区域南北向剖面分布上,接近阿尔金北缘断裂和白尖山断裂的中北部变形温度较高,向南变形温度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从岩石组构特点结合宏观构造分析,可以认为本区北段属于中-中深层次(15~25km,t=350~550℃,P=0.40~0.60GPa)的韧性变形,而中南段为中浅层次(10~15km,t=250~350℃,P=0.25~0.40GPa)的韧脆性变形。结合不同变形特点花岗岩的年代学资料,确定构造变形的时代为早古生代。上述特征与区域上发育板块碰撞带,且北部发育高压榴辉岩和蓝片岩的构造部位以及该构造变形带的演化历史相吻合。
陈柏林崔玲玲陈正乐
关键词:EBSD技术组构分析变形岩石
西天山北段古近纪古高程的C、O同位素证据
<正>近年来,在利用各种高度代用指标重建新生代主要造山带地表古高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Ghost et al.,2006;Forest et al.,1995,1999;Sahagian et al.,2007)。其...
张文高陈正乐张青霍海龙王晓虎韩凤彬周振菊孙岳马骥杨斌张涛
关键词:碳同位素氧同位素
文献传递
山西平顺西安里铁矿成矿流体特征及演化被引量:2
2014年
对西安里铁矿床蚀变矿物(透辉石、石榴子石、绿帘石和方解石)流体包裹体进行了岩相学、均一温度、盐度和H-O同位素组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透辉石中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515℃~622℃,盐度(w(NaCl))为48~75;石榴子石均一温度为475~525℃,w(NaCl)均小于26wt%NaCl;绿帘石均一温度为390~440℃,盐度主要分布在40 wt%NaCl左右;方解石均一温度为141~4066℃,w(NaCl)为6.74~21.11;石榴石、透辉石的δD SMOW值介于-106‰~-86‰,δ18O SMOW值介于6.7~8.7‰,δ18O H2O值介于2.7‰~8.7‰。磁铁矿δ18O H2O值介于2.6‰~6.2‰。综合分析认为:热液主要来源于岩体,在上升过程中萃取了围岩中Na和Cl,Na的加入使大量Fe析出,并与Cl结合进行迁移,流体物理化学特征具有显著的变化,导致Fe质析出形成西安里铁矿床。
张海东刘建朝张苏楠陈正乐王永吴继莲
关键词:成矿流体特征
辽东白云-小佟家堡子矿集区控矿构造及成矿有利区预测被引量:8
2020年
白云-小佟家堡子矿集区是辽东青城子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包括位于北部的白云(二道沟、三道沟)、荒甸子等大中型金矿床及位于南部的林家三道沟、小佟家堡子、杨树、桃源等大型或中小型金矿床,高家堡子、凤银大地、姜家沟等大中型银矿床.前人对该区成岩成矿时代及金-多金属成矿作用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控矿构造研究相对薄弱.研究结果表明,北部白云-荒甸子矿区容(含)矿构造为近东-西走向,向南倾,倾角30°左右逆冲断裂带,沿走向延伸近8 km.该逆冲断裂带由主逆冲断层及与其近于平行的若干条逆冲断层组成,宽度可达200 m.主断层面下部地层产状陡,上部缓,明显切层;而上部逆冲断层则以顺层为主.断层面一般呈舒缓波状,缓倾部位为矿体富集区域.南部林家三道沟-小佟家堡子矿区容矿构造为总体向北倾的缓倾逆冲断层,延伸稳定,在盖县组碎屑岩与大石桥组上部大理岩硅-钙面上部碎屑岩中形成金矿体,而硅-钙面下部大理岩中则形成铅锌银矿体,不同矿区赋矿层位近于一致.NW走向的尖山子断裂是本区规模最大的陡倾断裂,长度超过13 km,并具有多期活动特征.该断裂早期以右行走滑为主,晚期为正断层,在成矿后还有明显活动,可能将白云-荒甸子矿区近东-西向容矿逆冲断裂带向南错移至扈家堡子-马隈子北-毛甸子一带,最大错断距离达6 km.根据对白云-小佟家堡子矿集区控矿构造及赋矿层位的综合分析,结合成矿后断裂活动的改造,提出了白云-荒甸子矿区以南和小佟家堡子金矿-风银大地银矿2个深部成矿有利区及扈家堡子-马隈子北-毛甸子和桃源村以南2个外围成矿有利区.
张拴宏胡国辉胡国辉肖昌浩李建锋张琪琪姚晓峰刘福兴王伟姚晓峰张青
关键词:控矿构造找矿预测铅锌银矿
华南早燕山中晚期挤压构造事件识别及其成矿效应
2016年
华南是中国重要的钨、锡、铋、铜、银、锑、汞、稀有、重稀土、金和铅锌多金属重要成矿省,成矿时代以中-新生代为主。众多学者通过野外调查、构造变形解析、科学深钻、年代学研究等方法对华南各个区域进行构造地质学研究,并取得重要成果。但对整个华南中生代构造演化过程的认识依然存在分歧,这主要归咎于不同学者根据局部研究成果或单一地质要素对华南构造演化进行讨论。系统总结前人在华南研究的成果,对华南早燕山期古地层产出状态、古地理变化、古构造应力场、构造变形样式、岩浆记录等多种地质要素进行归纳。初步认为华南早燕山中晚期处于SEE-NWW或近EW向挤压构造背景下,时间界限大致为170~135 Ma,推测挤压事件可能是成矿大爆发开始的前奏,挤压作用将成矿物质预富集,形成矿化区域,为后期成矿作用提供物质基础及成矿有利空间。
张涛陈正乐潘家永韩凤彬孙岳黄广文李勇尹兴谋彭瑞强
中亚巴尔喀什成矿带晚古生代岩浆活动与斑岩铜矿成矿时代被引量:14
2013年
巴尔喀什成矿带是中亚成矿域重要的晚古生代斑岩铜钼成矿带。通过该成矿带科翁腊德、博尔雷和阿克斗卡地区与斑岩铜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花岗斑岩类岩体锆石SHRIMP U-Pb定年,主量、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Sr、Nd同位素示踪分析,进一步厘定了斑岩铜成矿作用的时代,并推测了板块构造环境。斑岩铜成矿时代分为两期:早期约为327Ma,形成科翁腊德和阿克斗卡超大型斑岩铜矿床;晚期约为316Ma,形成博尔雷大型斑岩铜矿床。与成矿有关的斑岩类主要为高钾钙碱性系列花岗岩,可能为火山岛弧环境,部分具有埃达克岩特征和经典岛弧花岗岩类特征。斑岩类εSr(t)和εNd(t)的变化范围分别为-6.35~34.03和-0.46~5.53。其中,科翁腊德-博尔雷地区斑岩类来源于亏损地幔与大陆地壳表层物质(老地壳物质)的显著混染作用,而阿克斗卡地区斑岩类直接来自于亏损地幔。将巴尔喀什成矿带与我国西准噶尔成矿带进行了对比,认为可能属于同一个晚古生代斑岩铜钼成矿带。
陈宣华陈正乐韩淑琴王志宏杨屹叶宝莹施炜李勇
关键词:斑岩铜矿地质年代学巴尔喀什成矿带中亚成矿域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