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立环

作品数:9 被引量:31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泌尿外科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细胞癌
  • 3篇肾细胞
  • 3篇肾细胞癌
  • 3篇肿瘤
  • 2篇肾癌
  • 2篇肾髓质
  • 2篇肾髓质癌
  • 2篇髓质
  • 2篇前列腺
  • 2篇前列腺癌
  • 2篇文献复习
  • 2篇腺癌
  • 2篇复习
  • 2篇癌组织
  • 2篇EZH2
  • 1篇蛋白
  • 1篇雄激素
  • 1篇雄激素受体
  • 1篇血管

机构

  • 8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作者

  • 9篇杜立环
  • 7篇庄乾元
  • 5篇陈先国
  • 5篇彭鄂军
  • 5篇刘飞
  • 2篇叶章群
  • 2篇齐永
  • 2篇李有元
  • 1篇李文智
  • 1篇王志华
  • 1篇金伟
  • 1篇项明峰
  • 1篇潘正跃
  • 1篇史子敏
  • 1篇叶定伟
  • 1篇梁朝朝
  • 1篇胡志全
  • 1篇陆雪强
  • 1篇王少刚
  • 1篇陈刚

传媒

  • 3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1
  • 4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肾髓质癌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10年
目的:探讨起源于肾盏上皮的肾髓质癌,分析其临床,病理形态学,影像学,鉴别诊断及分子生物学特征,以提高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对1例肾髓质癌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国内外文献对本病的临床,病理学,影像学,鉴别诊断及分子生物学等特征以及治疗和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病好发于中青年,伴有镰状细胞病或镰状红细胞特征是其主要特点。与其他肾肿瘤相比影像学上没有明显的特异表现。CK、Vim和EMA均(+)有助于同肾集合管癌相鉴别。拓扑异构酶2α有望成为肾髓质癌治疗的新靶点。结论:肾髓质癌是一种少见的侵袭性恶性肿瘤,影像学上无特异性,确诊主要靠病理诊断,主要应与肾集合管癌鉴别。探索该病的新靶点,尽量早期诊断治疗是提高其疗效的关键。
杜立环庄乾元陈先国刘飞彭鄂军
关键词:肾髓质癌
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肾癌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系统评价干扰素和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血管生成药物(索拉非尼、舒尼替尼和贝伐单抗)治疗晚期肾癌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1979~2009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抗血管生成药物与干扰素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质量和提取有效数据,并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个随机对照试验,共232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与干扰素相比,血管生成抑制剂单用能有效抑制晚期肾癌进展[OR=0.38,95%CI(0.29,0.51),P<0.01]和控制晚期肾癌[OR=2.53,95%CI(1.87,3.43),P<0.01],但两者对治疗肾癌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97,95%CI(0.20,19.57),P=0.56];②与单用干扰素相比,血管生成抑制剂联合干扰素能有效抑制晚期肾癌进展[OR=0.67,95%CI(0.53,0.84),P=0.0005]和控制晚期肾癌[OR=2.14,95%CI(1.65,2.78),P<0.01],显著提高晚期肾癌治疗的总有效率[OR=2.65,95%CI(1.94,3.61),P<0.01];③血管生成抑制剂与干扰素各自单用治疗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的可能性相当[OR=1.98,95%CI(0.90,4.34),P=0.09],但二者联用更易发生严重不良事件[OR=2.63,95%CI(2.09,3.31),P<0.01]。结论与干扰素相比,血管生成抑制剂单用能更有效抑制肿瘤进展,控制晚期肾癌;血管生成抑制剂与干扰素联用能显著提高肿瘤治疗总有效率,但也伴随着更多药物相关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
庄乾元刘飞陈先国彭鄂军李有元齐永杜立环
关键词:肾细胞癌靶向治疗干扰素META分析
血小板反应蛋白1在前列腺癌辅助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水平,分析其作为前列腺癌辅助诊断指标的价值。方法用ELISA试剂盒测定2012年1至7月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50例前列腺癌患者(局限性癌22例、浸润转移性癌28例),2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和16例健康人群血清TSP-1值。结果前列腺癌组TSP-1值平均为(200±49)μg∥L,前列腺增生组平均(281±53)μg∥L,健康人群组平均(323±56)μg∥L,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局限性前列腺癌组(I期和Ⅱ期)TSP-1值平均为(216±34)μg/L,浸润转移性前列腺癌组(Ⅲ期和Ⅳ期)平均为(188±49)仙g/L,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30)。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与TSP-1值呈负相关(r=-0.32,P=0.023)。前列腺癌淋巴结转移与TSP-1值无明确相关(P=0.189)。TSP.1和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90%和64%、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SP.1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886,PS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19,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TSP-1是-种较为理想的前列腺癌辅助诊断指标,其值不但能较为准确地鉴别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而且对前列腺癌的分期和Gleason评分亦有-定的参考意义。
陆建成叶定伟李文智杜立环金伟陆雪强张继红陈刚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前列腺增生凝血酶敏感蛋白1前列腺特异抗原
GRP78和E-cadherin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研究背景肾细胞癌是一种多步骤、多个基因参与、多种转录因子调控的疾病,包括肿瘤细胞的异常凋亡,增殖、粘附、细胞外周基质降解以及浸润和远处转移等。近年来研究表明葡萄糖调节蛋白78 /(glucose regulated pr...
杜立环
关键词:肾透明细胞癌GRP78E-CADHERIN
文献传递
肾髓质癌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起源于肾盏上皮的肾髓质癌,分析其临床、病理形态学、影像学、鉴别诊断及分子生物学特征,以提高本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对最近收治的1例肾髓质癌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国内外最新的文献对本病的临床、病理学、影像学、鉴别诊断及分子生物学等特征以及治疗和预后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病好发于中青年,伴有镰状细胞病(Sickle cell disease,SCD)或镰状红细胞特征是其主要特点。肿瘤生长于肾髓质内;瘤细胞呈片块状弥漫分布,网状或巢状排列,间质明显纤维化及许多中性粒细胞浸润形成微脓肿是其特征性的变化。与其他肾肿瘤相比,影像学上没有明显的特异表现。CK、Vim和EMA均+,有助于同肾集合管癌相鉴别。拓扑异构酶2α有望成为肾髓质癌治疗的新靶点。结论:肾髓质癌是一种少见的侵袭性恶性肿瘤,影像学上无特异性,确诊主要靠病理诊断,主要应与肾集合管癌相鉴别。探索该病的新靶点,尽量早期诊断治疗,是提高其疗效的关键。
杜立环庄乾元陈先国刘飞彭鄂军
关键词:肾肿瘤
EZH2和PTEN在膀胱癌的表达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研究膀胱癌组织EZH2和PTEN基因的表达,探讨其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及无瘤生存的关系。方法:制作8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和10例正常膀胱黏膜(对照组)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ZH2和PTEN蛋白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单因素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其与膀胱癌无瘤生存的关系。结果:膀胱癌组织中EZH2和PTE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和45.0%。EZH2和PTEN的阳性表达率在膀胱癌不同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者的表达呈负相关(P=0.033)。全组膀胱癌患者术后平均无瘤生存期为39.4个月,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0.0%、55.2%、41.4%。单因素分析表明:病理分级、肿瘤数目和EZH2表达为影响膀胱癌预后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病理分级、肿瘤数目和EZH2表达是膀胱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ZH2和PTEN异常表达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病理分级、肿瘤数目和EZH2是膀胱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刘飞彭鄂军李有元齐永杜立环庄乾元
关键词:膀胱肿瘤EZH2PTEN组织芯片预后
EZH2在肾癌组织和肾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EZH2蛋白在肾癌和肾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肾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检测12例肾癌和正常肾组织及两种细胞系ACHN和786-0中EZH2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4例肾癌和12例正常肾组织中EZH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与肾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EZH2蛋白在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 2的表达极低,而肾癌细胞系786-0和ACHN的表达水平较高;正常肾组织EZH2蛋白表达阴性,肾癌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示,肾癌和正常肾组织EZH2蛋白表达率分别为78.1%和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ZH2蛋白表达率在局限性和局部进展性肾癌分别为63.9%和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ZH2蛋白表达率在肾癌不同病理分级组和是否淋巴结转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ZH2异常表达与肾癌的分期、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与肾癌的临床进展关系密切。
刘飞庄乾元项明峰彭鄂军杜立环潘正跃史子敏
关键词:肾细胞癌肾癌细胞系EZH2
肾嫌色细胞癌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预后。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收治的29例肾嫌色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pTNM分期和生存期随访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29例患者均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术前影像学检查亦未发现特异性表现。23例患者行根治性肾切除术,6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NSS),病理分期:pTlNOMO 11例,pT2NOMO 8例,pT3aNOMO 5例,pTlNlMO 3例,pT2N1MO 2例。2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24~144个月,平均90个月;3例死于心脑血管疾病,6例局部复发后4例再次手术,1例远处转移,21例无瘤生存。与同期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相比,累积5年生存率两者分别为83.9%和6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累积10年生存率分别为77.9%和4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肾嫌色细胞癌是一种少见的具有特殊形态的肾细胞癌病理亚型,主要通过病理学予以鉴别诊断,手术切除是治疗初发或复发的肾嫌色细胞癌的首选方法,其预后较好。
王志华杜立环胡志全陈先国赵霞王少刚庄乾元叶章群
关键词:肾细胞癌疾病特征肾嫌色细胞癌随访
mTORCl和mTORC2调控前列腺癌雄激素受体和Akt磷酸化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观察mTORCl和mTORC2在前列腺癌C4-2细胞中的作用。方法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转染siRNAraptor和siRNArictor后C4-2细胞增殖改变;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敲除inTORCl(raptor)和mTORC2(rictor)后C4-2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siRNAraptor和siRNArictor后C4-2细胞雄激素受体(AR)和Akt磷酸化表达。结果MTY显示敲除raptor生长抑制率无显著变化[(25.37±2.63)%比(27.49±2.96)%,P〉0.05],而敲除rictor组[(25.37±2.63)%比(62.86±5.61)%,P〈0.01]显著地抑制了细胞的生长;FCM显示敲除raptor显著增加了细胞凋亡[(11.76±1.45)%比(38.23±3.71)%,P〈0.01],而敲除rictor对C4-2细胞凋亡无显著性变化[(11.76±1.45)%比(14.25±1.68)%,P〉0.05];Westernblot检测显示敲除mTORCl显著增加C4-2细胞AR[(0.21±0.04)%比(0.73±0.12)%,P〈0.01]和Akt磷酸化表达[(0.23±0.06)%比(0.68±0.11)%,P〈0.01],而敲除mTORC2显著地抑制了C4-2细胞AR[(0.21±0.04)%比(0.07±0.02)%,P〈0.01]和Akt磷酸化表达[(0.23±0.06)%比(0.064-0.03)%,P〈0.01]。结论mTORC2对前列腺癌C4-2细胞的存活是必须的,mTORC2是治疗前列腺癌有希望的靶目标。
陈先国庄乾元梁朝朝杜立环叶章群
关键词:AR前列腺癌AK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