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庄乾元

作品数:256 被引量:1,515H指数:18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3篇期刊文章
  • 69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8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7篇膀胱
  • 59篇细胞
  • 57篇肿瘤
  • 52篇前列腺
  • 34篇尿道
  • 30篇手术
  • 28篇尿管
  • 27篇输尿管
  • 27篇膀胱肿瘤
  • 26篇细胞癌
  • 25篇切除
  • 24篇结石
  • 22篇增生
  • 22篇膀胱癌
  • 21篇前列腺增生
  • 21篇切除术
  • 19篇腹腔
  • 17篇肾癌
  • 17篇尿道前列腺
  • 17篇经尿道前列腺

机构

  • 220篇华中科技大学
  • 27篇同济医科大学...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武汉大学
  • 3篇中南大学
  • 3篇武警湖北总队...
  • 2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南昌大学第二...
  • 2篇宜昌市第一人...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东医学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暨南大学
  • 1篇三峡大学第一...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三峡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256篇庄乾元
  • 146篇叶章群
  • 84篇杨为民
  • 78篇刘继红
  • 73篇周四维
  • 59篇胡志全
  • 42篇胡志全
  • 40篇陈志强
  • 40篇王少刚
  • 37篇张旭
  • 33篇杜广辉
  • 31篇陈忠
  • 27篇管维
  • 23篇王志华
  • 23篇章咏裳
  • 15篇蓝儒竹
  • 15篇曾晓勇
  • 15篇周惜才
  • 15篇管维
  • 13篇郭小林

传媒

  • 58篇临床泌尿外科...
  • 19篇现代泌尿生殖...
  • 17篇中华泌尿外科...
  • 13篇中华实验外科...
  • 10篇华中科技大学...
  • 8篇临床外科杂志
  • 5篇现代泌尿外科...
  • 4篇中国内镜杂志
  • 4篇第十五届全国...
  • 3篇中华老年医学...
  • 3篇同济医科大学...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华男科学杂...
  • 2篇山东医药
  • 2篇医药导报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河南职工医学...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2013第二...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4篇2017
  • 10篇2016
  • 4篇2015
  • 8篇2014
  • 9篇2013
  • 5篇2012
  • 12篇2011
  • 20篇2010
  • 29篇2009
  • 27篇2008
  • 15篇2007
  • 13篇2006
  • 29篇2005
  • 5篇2004
  • 10篇2003
  • 9篇2002
2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腔内两重双J管引流术治疗输尿管及UPJ狭窄被引量:20
2005年
目的:探讨腔内两重双J管引流术治疗输尿管狭窄及UPJ狭窄的效果。方法:对原发或继发性的26例狭窄(其中输尿管11例,UPJ15例)患者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切开狭窄段和去除息肉后,输尿管腔内置入两根双J管引流,术后留置10~12周。结果:26例随访2~24个月,平均18个月。患者拔除双J管后均无腰胀、发热等症状。IVP示引流通畅,B超示患肾积水明显改善,输尿管无狭窄,UPJ无梗阻。结论:腔内两重双J管引流术可有效预防输尿管及UPJ术后再发狭窄。
胡志全庄乾元王志华叶章群张旭刘继红杨为民周四维
关键词:输尿管狭窄UPJ狭窄双J管引流
肾错构瘤自发性破裂10例报告被引量:21
2003年
目的 :探讨肾错构瘤自发性破裂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10例肾错构瘤自发性破裂的患者。均行B超检查 ,9例行CT或MRI检查。结果 :8例术前CT或MRI提示为肾错构瘤破裂出血 ,1例MRI诊断为肾肿瘤破裂出血 ,1例B超诊断为肾占位病变并肾周血肿。所有患者肿瘤直径均大于 6cm ,9例行患侧肾切除术。结论 :CT和MRI是诊断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较好方法 ,并能提示病变的性质以及确定出血的范围。对于肿瘤直径大于 4cm ,且靠近肾包膜生长的肾错构瘤应积极治疗 ,手术治疗时应尽量保留有功能的肾组织。
庄乾元管维胡志全杜广辉叶章群周四维
关键词:肾错构瘤自发性破裂B超CTMRI
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急重泌尿系感染29例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应用莫西沙星注射液治疗急重泌尿系感染的效果。方法统计2010—11—2011-08使用莫西沙星治疗急重泌尿系感染的患者29例,均经临床、实验室和病原学检查确诊为泌尿道感染的成年患者,并对其治疗前后症状体征、体温变化、血液分析、肝肾功能电解质、尿液分析、尿液培养等指标进行比较,了解疗效及可能产生的对于肝肾功能的影响。结果退热时间1~5d,平均退热时间2.9d。疗程结束后,25例症状完全消失,4例7d内使用药物期间症状部分缓解,换用其他药物维持。结论在治疗泌尿系感染方面,莫西沙星是一种高效、低耐药、退热快、不良反应少的药物。
付汉广庄乾元
Hood技术在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Hood技术在机器人辅助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RP)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24例采用Hood技术行RARP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平均67.8(57~76)岁,体质指数平均25.17(18.31~32.54)kg/m^(2),术前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平均18.36(4.21~67.57)ng/ml。所有患者术前穿刺均明确诊断,Gleason评分平均7.3(6~8)分。术前临床分期T_(1c)期1例,T_(2a)期5例,T_(2b)期4例,T_(2c)期14例。所有患者均行RARP,术中采用Hood技术,其特点为经前入路保留Retzius间隙,手术操作层面紧贴膀胱前壁,耻骨后骨盆结构及前列腺外膜轮廓均不显露。分析患者手术结果、术后病理及随访情况。结果2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机械臂操作时间)平均84.5(63~110)min,出血量平均75.3(20~180)ml。术后19例留置引流管,平均留置3.7(3~5)d,5例未留置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平均7.1(4~11)d,术后尿管留置时间平均7.3(6~9)d。23例拔除尿管后即刻实现尿控,1例术后2周实现尿控。术后病理:pT_(2a)期4例,pT_(2b)期6例,pT_(2c)期14例;Gleason评分平均7.9(6~9)分。无切缘阳性病例。术后随访3~12个月,无因手术并发症再次入院病例,所有患者末次随访均无肿瘤复发。结论RARP术中应用Hood技术,可简化Retzius间隙保留步骤,手术切缘阳性率低,术后即刻尿控效果好。
杨俊胡嘏管维刘征王志华胡志全庄乾元王少刚
关键词:机器人手术
膀胱黏膜活检诊断泌尿系结核的价值(附46例报告)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探讨膀胱黏膜活检诊断泌尿系结核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泌尿系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与膀胱镜活检的结果,并与同期进行的尿沉渣抗酸杆菌检查和泌尿系影像学检查进行比较。结果: 46例患者中有31例活检病理诊断为结核性膀胱炎,诊断阳性率为67. 4%,高于同期进行的尿沉渣抗酸杆菌检查的19. 5% (9 /46)和泌尿系影像学检查的41. 3% (19 /46) (P均<0. 05)。活检后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膀胱黏膜活检是诊断泌尿系结核的一项敏感、特异和有效的方法。
曾晓勇叶章群庄乾元周四维杨为民张旭刘继红周惜才
关键词:泌尿系结核
BPH术后复发原因分析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BPH术后复发的原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降低再手术率。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因BPH行开放手术后复发病例的临床资料。1例为中叶增生,其余8例为侧叶增生。结果:所有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开放4例,TURP5例。术后尿路梗阻症状解除,随访者未再复发。结论:BPH开放手术术中腺叶遗留和术后小增生结节的继续增长,TURP尖部切除不够,均是BPH术后复发的原因。
庄乾元肖恒军祖雄兵孙璇王少刚周四维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症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前列腺间质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策略: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间质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策略。方法收集2例前列腺间质肿瘤的病例并且回顾了相关评估此疾病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策略的文献。1例是1位老年患者因排尿困难而至泌尿外科就诊,另1例老年患者是因排便困难而至普通外科就诊。2例患者的直肠指检结果表明前列腺的体积增大并有硬结,但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却未明显升高。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表明硬结中有大量的梭形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D117(+),CD34(+),SMA(-),病理诊断为前列腺间质肿瘤。结果这2例报告说明前列腺间质肿瘤的临床特点主要是排尿困难,排便困难,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发现前列腺体积增大并伴随着PSA的轻度升高或处于正常水平。前列腺穿刺活检在早期诊断前列腺间质肿瘤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结论对于前列腺有肿块并且PSA水平正常的患者,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李明超常宝陈瑞宝乔建坤王涛蓝儒竹胡志全庄乾元刘继红叶章群
关键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穿刺活检
EMS经皮肾与微创经皮肾取石治疗肾鹿角形结石的疗效比较(216例报告)
陈志强管维叶章群杨为民刘继红庄乾元曾进杜广辉
磁转染MUC1/Y基因入树突状细胞抗膀胱肿瘤的免疫效应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体外磁转染人MUC1/Y基因至人树突状细胞(DC)的可行性,以及在体外诱导特异性抗MUC1/Y膀胱癌的免疫效应。方法:以葡聚糖磁性纳米颗粒(DMN)作为载体,在多聚赖氨酸(PLL)的辅助下,通过静电作用结合MUC1/Y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MUC1/Y,在铜-硼-锡磁块的固定磁场作用下转染至人DC中,荧光显微镜下以及流式细胞仪观察其转染效率;再将这种转基因DC与自体T细胞共培养,观察其致敏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MUC1/Y特异性抗膀胱癌(膀胱肿瘤BIU87细胞系)的杀伤活性,即分别用LDH释放法检测CTL杀伤活性和透射电镜观察CTL诱导靶细胞凋亡情况;ELISA法测定基因修饰后的DC刺激自体T细胞分泌IFN-γ的能力。结果:pEGFP-C1/-MUC1/Y转染效率为15%左右,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明显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与自体T细胞混合培养后能诱导出显著的MUC1/Y特异性的CTL,对BIU87细胞的杀伤实验表明T-DC-MUC1的杀伤活性约为52%,显著高于对照组T-DC诱导的CTL;在透射电镜下也可以清楚的观察到部分BIU87膀胱肿瘤细胞出现了细胞核核仁消失,染色质浓集于核膜周围等早期凋亡表现;基因修饰后的DC能刺激自体T细胞分泌高水平的IFN-γ,与未转染的DC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葡聚糖磁性纳米颗粒(DMN)在固定磁场的作用下成功将MUC1/Y基因转入DC,并可有效诱导出特异性的抗MUC1/Y膀胱癌的免疫效应。
孙璇周四维庄乾元管维叶章群
关键词:膀胱癌人树突状细胞免疫效应转染
5-ALA诱导荧光膀胱镜下膀胱肿瘤电切除术(附31例报告)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探讨 5 ALA诱导荧光膀胱镜下膀胱肿瘤电切治疗的彻底性。方法 :对 31例血尿患者在 5 ALA诱导荧光染色膀胱镜下行活组织检查及电切术。结果 :31例呈荧光阳性 ,其中 2 6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尿路上皮癌 ,5例为良性病变。其中 1 1例移行细胞癌患者在癌旁或远处发现普通膀胱镜下无法识别的微小荧光阳性区域 ,经活检均证实有肿瘤存在。对该区域均在荧光指示下进行电切或电灼术。结论 :5 ALA诱导荧光膀胱镜检对膀胱肿瘤诊断高度敏感 ,能发现微小及癌旁肿瘤 ,在荧光指示下能彻底切除肿瘤 。
宋晓东叶章群周四维杨为民刘继红庄乾元张旭马扬之
关键词:膀胱肿瘤荧光膀胱镜经尿道电切除术5-氨基乙酰丙酸
共2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