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志全

作品数:144 被引量:1,203H指数:16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53篇肿瘤
  • 42篇前列腺
  • 38篇细胞
  • 32篇前列腺癌
  • 32篇腺癌
  • 30篇膀胱
  • 20篇手术
  • 19篇肾癌
  • 13篇癌细胞
  • 11篇雄激素
  • 11篇肾肿瘤
  • 11篇切除
  • 11篇腺肿瘤
  • 11篇结石
  • 10篇尿管
  • 10篇切除术
  • 9篇输尿管
  • 9篇外科
  • 8篇增生
  • 8篇前列腺肿瘤

机构

  • 137篇华中科技大学
  • 8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武警总医院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北京医院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中国科技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石河子医学院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宜昌市第一人...

作者

  • 144篇胡志全
  • 96篇叶章群
  • 59篇庄乾元
  • 42篇王志华
  • 33篇杨为民
  • 24篇曾星
  • 20篇刘继红
  • 20篇管维
  • 19篇周四维
  • 19篇杜广辉
  • 18篇陈忠
  • 18篇陈志强
  • 18篇王少刚
  • 14篇宋晓东
  • 12篇张旭
  • 11篇郭小林
  • 10篇蓝儒竹
  • 9篇谌科
  • 9篇刘双林
  • 8篇李有元

传媒

  • 36篇现代泌尿生殖...
  • 22篇临床泌尿外科...
  • 1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0篇中华实验外科...
  • 8篇临床外科杂志
  • 7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护理研究(下...
  • 2篇肿瘤研究与临...
  • 2篇中华男科学杂...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2篇德国医学
  • 2篇放射学实践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河南职工医学...
  • 2篇医学研究生学...
  • 2篇现代泌尿外科...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9
  • 7篇2017
  • 8篇2016
  • 10篇2015
  • 8篇2014
  • 14篇2013
  • 4篇2012
  • 10篇2011
  • 13篇2010
  • 14篇2009
  • 7篇2008
  • 8篇2007
  • 5篇2006
  • 16篇2005
  • 6篇2004
  • 6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 1篇1997
1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腔内两重双J管引流术治疗输尿管及UPJ狭窄被引量:20
2005年
目的:探讨腔内两重双J管引流术治疗输尿管狭窄及UPJ狭窄的效果。方法:对原发或继发性的26例狭窄(其中输尿管11例,UPJ15例)患者采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切开狭窄段和去除息肉后,输尿管腔内置入两根双J管引流,术后留置10~12周。结果:26例随访2~24个月,平均18个月。患者拔除双J管后均无腰胀、发热等症状。IVP示引流通畅,B超示患肾积水明显改善,输尿管无狭窄,UPJ无梗阻。结论:腔内两重双J管引流术可有效预防输尿管及UPJ术后再发狭窄。
胡志全庄乾元王志华叶章群张旭刘继红杨为民周四维
关键词:输尿管狭窄UPJ狭窄双J管引流
肾错构瘤自发性破裂10例报告被引量:21
2003年
目的 :探讨肾错构瘤自发性破裂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10例肾错构瘤自发性破裂的患者。均行B超检查 ,9例行CT或MRI检查。结果 :8例术前CT或MRI提示为肾错构瘤破裂出血 ,1例MRI诊断为肾肿瘤破裂出血 ,1例B超诊断为肾占位病变并肾周血肿。所有患者肿瘤直径均大于 6cm ,9例行患侧肾切除术。结论 :CT和MRI是诊断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较好方法 ,并能提示病变的性质以及确定出血的范围。对于肿瘤直径大于 4cm ,且靠近肾包膜生长的肾错构瘤应积极治疗 ,手术治疗时应尽量保留有功能的肾组织。
庄乾元管维胡志全杜广辉叶章群周四维
关键词:肾错构瘤自发性破裂B超CTMRI
肾细胞癌肉瘤样变的诊治进展
2012年
肾细胞癌是肾脏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据统计,美国每年肾癌新发病例数约54390例,死亡数约13010例。欧洲2008年肾癌新发病例数约88400例,死亡数约39300例.
曾星胡志全叶章群
关键词:肾细胞癌诊治恶性肿瘤死亡数肾癌
前列腺间质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策略: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间质肿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策略。方法收集2例前列腺间质肿瘤的病例并且回顾了相关评估此疾病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策略的文献。1例是1位老年患者因排尿困难而至泌尿外科就诊,另1例老年患者是因排便困难而至普通外科就诊。2例患者的直肠指检结果表明前列腺的体积增大并有硬结,但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却未明显升高。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表明硬结中有大量的梭形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D117(+),CD34(+),SMA(-),病理诊断为前列腺间质肿瘤。结果这2例报告说明前列腺间质肿瘤的临床特点主要是排尿困难,排便困难,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发现前列腺体积增大并伴随着PSA的轻度升高或处于正常水平。前列腺穿刺活检在早期诊断前列腺间质肿瘤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结论对于前列腺有肿块并且PSA水平正常的患者,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李明超常宝陈瑞宝乔建坤王涛蓝儒竹胡志全庄乾元刘继红叶章群
关键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穿刺活检
高危前列腺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居第2位,死亡率居第6位[1]。美国在推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筛查之后,仍有大约14%~24%的前列腺癌患者确诊时已属高危[2]。我国男性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年快速增长趋势,已经成为严重影响我国男性健康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3]。目前国内尚未开展 PSA 筛查,新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中至少有超过30%的患者已是高危前列腺癌[4]。高危前列腺癌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问题,包括高危前列腺癌的分类和标准化治疗仍存有争议。
曾星胡志全
关键词:高危前列腺癌
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的外科治疗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总结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外科处理的经验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 009年4月经手术治疗的24例肾癌伴下腔静脉瘤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7例,女7例,中位年龄46岁;右侧18例,左侧6例;Ⅰ级瘤栓6例,Ⅱ级10例,Ⅲ级5例,Ⅳ级3例。结果:22例成功行肾癌根治性切除加下腔静脉瘤栓取出术,2例术中粘连紧密无法分离;2例术前经右锁骨下静脉放置下腔静脉滤网,1例术前行肾动脉栓塞治疗。24例患者中,1例失访,9例术后存活3~31个月,14例随访2~50个月仍存活。结论:对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肾癌并下腔静脉瘤栓患者积极行肾癌根治术加下腔静脉瘤栓取出术疗效良好,值得推广。
胡志全庄乾元叶章群苏耀武王志华曾星刘双林杨为民刘继红王少刚陈志强陈忠宋晓东
关键词:肾癌下腔静脉瘤栓外科手术
双侧肾盂癌1例报告
2022年
本文报道1例异时性双侧肾盂癌患者,女,55岁。2011年因左侧肾盂癌行左肾输尿管切除术,2014年因血尿确诊为右肾盂癌,先后接受右侧输尿管镜肾盂肿瘤钬激光剜除术、右侧肾盂部分切除+肾造瘘术+羟基喜树碱灌注治疗。2018年因右侧肾盂癌复发行根治手术,术后每周血液透析3次,术后随访17个月无肿瘤复发。本例采用多种微创和药物治疗,实现了控制肿瘤的前提下对肾功能的保护,延迟透析53个月,可为高级别肾盂癌的保肾治疗提供参考。
田继华杨春光曾星胡志全
关键词:肾脏疾病尿路上皮肿瘤保肾手术
浅表性膀胱癌的灌注治疗被引量:4
2006年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70%~80%是以反复复发为特点的浅表性膀胱癌。防止肿瘤发生、进展和侵袭转移是降低膀胱癌复发率和病死率的关键。对浅表性膀胱癌灌注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刘昊王志华叶章群胡志全
关键词:膀胱癌灌注治疗
后肾腺瘤8例报告及相关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后肾腺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泌尿外科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连续收治的8例后肾腺瘤病例,并记录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手术方式、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及随访结果。同时利用 PubMed数据库搜索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结果8例中,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21∽71岁;5例患者体检时发现,3例因腰痛就诊。肿瘤位于左肾5例,右肾2例,双肾1例。4例患者施行了保留肾单位的肿瘤剜除或微波消融手术,2例患者施行了后腹腔镜肾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另2例患者施行了开放性肾肿瘤根治性切除加邻近器官联合切除术。6例术后病理检查肿瘤直径为1.5∽5.2 cm,报告为后肾腺瘤;施行开放手术的2例术后病理检查肿瘤直径为6.0∽11.4 cm,报告为后肾腺瘤合并肉瘤样癌,同时有邻近器官转移。结论后肾腺瘤是一种临床上罕见的肾脏肿瘤性病变,影像学上不易与肾脏恶性肿瘤性病变区分。如肾脏占位合并有红细胞增多症者应高度怀疑后肾腺瘤可能,可在术前进行肿瘤穿刺活检以明确诊断。后肾腺瘤一般体积较小,预后较好,治疗方法优先考虑行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也可选择如肿瘤冷冻、微波消融等微创治疗方法。如果肿瘤最大直径超过6.0 cm,合并肉瘤样癌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其预后极差,应优先考虑行根治性肾肿瘤切除术。
许盛飞刘军管维庄乾元胡志全杨为民袁晓奕
关键词:后肾腺瘤
肾集合管癌的诊治被引量:2
2009年
管维叶章群蓝儒竹周惜才李家贵周四维李震吴人亮王志华胡志全庄乾元余虓
关键词:肾集合管癌诊治尿脱落细胞学肉眼血尿畏寒发热特殊疾病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