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广

作品数:18 被引量:181H指数:9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5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同位素
  • 8篇稳定同位素
  • 4篇水体
  • 4篇同位素特征
  • 4篇稳定同位素特...
  • 4篇大气降水
  • 3篇水汽
  • 3篇水汽来源
  • 3篇降水
  • 3篇不同水体
  • 2篇地电
  • 2篇地区降水
  • 2篇质量信号
  • 2篇水循环
  • 2篇匹配追踪算法
  • 2篇强干扰
  • 2篇稀疏分解
  • 2篇小生境
  • 2篇流域
  • 2篇洪水

机构

  • 14篇湖南师范大学
  • 9篇南京大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衡阳师范学院
  • 1篇湖南省气候中...

作者

  • 18篇李广
  • 8篇章新平
  • 6篇王跃峰
  • 5篇许有鹏
  • 5篇邓晓军
  • 4篇吴华武
  • 4篇黄一民
  • 4篇项捷
  • 3篇黄煌
  • 2篇张新主
  • 2篇杨柳
  • 2篇李晋
  • 2篇宋松
  • 2篇羊亿
  • 2篇杨洁
  • 2篇张倩玉
  • 2篇韩龙飞
  • 1篇朱婷
  • 1篇韩广
  • 1篇孙广禄

传媒

  • 2篇地理学报
  • 2篇环境科学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冰川冻土
  • 1篇热带地理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7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稀疏分解阈值设定的大地电磁信号去噪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稀疏分解阈值设定的大地电磁信号去噪方法,对大地电磁信号时间序列进行等间隔分段并选取高质量数据段,根据高质量数据段的均方根值得到分解阈值,然后判断每一段数据段的均方根值是否小于或等于分解阈值,若小于或等...
李晋刘晓琼李广蔡锦彭意群张贤
文献传递
一种制备多晶硅薄膜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多晶硅薄膜的制备方法。是在衬底上采用磁控溅射或真空热蒸发方法,制备一层厚度为1~10纳米的金属诱导生长层;将镀有金属诱导生长层的衬底置于等离子增强化学气相沉积系统中,用高氢稀释硅烷作...
羊亿李广左敏
文献传递
太湖平原区河网结构变化对调蓄能力的影响被引量:33
2016年
城镇化快速发展导致河网水系萎缩,连通性受阻,河网调蓄能力降低,加大了区域洪灾风险和洪涝损失。基于1960s、1980s、2010s的1:5万地形图水系及三个控制站的水位数据,选取河网密度(Rd)、水面率(WP)、盒维数(D)、水位Hurst指数(H),分析了近50年来太湖流域武澄锡虞地区的水系演变与河网调蓄能力变化;并借助代表性单元流域概念,以水位Hurst指数来表征河网调蓄能力,从河网调蓄的物理机理出发,探讨了河网调蓄与河网结构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1受快速城镇化影响,1960s-2010s武澄锡虞地区河网密度、水面率及盒维数分别下降了18.87%、24.59%、7.60%,且1980s至2010s各水系指标的衰减率均高于1960s-1980s;2 1960-2010年,研究区年均及汛期的水位Hurst指数呈下降趋势,其所反映的河网调蓄能力与该地区河网水系各指标变化同步,这表明城镇化引起的河流水系衰减导致河网调蓄能力发生明显下降,非汛期水位Hurst指数先增加后降低,表现出一定的不确定性;3基于REW概念与水位Hurst指数值,初步构建了河网结构参数与调蓄能力的关系式,并对关系式进行了验证,基本可行,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城镇化下水系变化对河网调蓄能力的影响,从而为评价平原水网区河网调蓄能力提供了一种相对简便的方法。
王跃峰许有鹏张倩玉李广雷超桂杨柳韩龙飞邓晓军
关键词:调蓄能力城市化太湖流域
城镇化背景下中小流域洪水风险研究——以厦门市东西溪流域为例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以厦门市东西溪流域为例,对城镇化背景下中小流域洪水风险进行评价和研究,为该区有效实施防洪减灾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GIS空间分析作支持,将暴雨洪水频率分析与平原区洪水淹没模拟计算相结合,基于MIKE21平面二维水动力学模型进行洪水风险分析,对研究区洪水风险程度以及淹没状况进行模拟计算。[结果]绘制出厦门市东西溪流域动态洪水风险图,并根据洪水淹没区内的土地利用等因素的变化等实际情况,调整不同频率洪水淹没范围,实现东西溪流域洪水风险图的实时动态更新。[结论]研究区洪灾风险主要分布在东溪、西溪、汀溪等主干流河段,总体上呈现随着洪水重现期增大,灾害风险由上游向下游,由近岸向远岸不断扩大的趋势。
项捷许有鹏杨洁李广王跃峰邓晓军
关键词:洪水风险洪水风险图
湘江流域岳麓山周边地区不同水体中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及相互关系被引量:19
2016年
不同水体中稳定同位素的差异性组成对认识区域水文过程,如水体的补给机制、不同水体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基于2010—2013年湘江流域岳麓山周边地区降水、地表水、浅层土壤水和地下水中δD和δ18O的逐日数据及相关气象资料,分析了不同水体中稳定同位素的组成,揭示了不同水稳定同位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地表水、浅层土壤水和地下水中δD和δ18O对日降水中δD和δ18O的响应存在时滞,地表水和浅层土壤水的滞后时间较短,地下水的滞后时间较长;在天气尺度下,降水中δD和δ18O存在很好的线性关系,二者的相关系数达0.98;地表水、浅层土壤水和地下水中δD和δ18O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5、0.90和0.90,均超过0.001的信度;在δD-δ18O关系中,地表水水线(SWL)、浅层土壤水水线(SSWL)和地下水水线(GWL)的斜率及截距都小于长沙大气水线(LMWL),表明降水是区域地表水、浅层土壤水和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水源,且在补给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蒸发,同时与其他水体存在混合交换作用;在季节尺度下,同一水体的水线斜率与截距具有正比关系,即斜率越大,截距越大;但LMWL斜率和截距的关系存在季节和年际的差异;对比同一类水线旱雨季的斜率,仅有LMWL的斜率旱季小于雨季,反映出旱季干燥的大气条件下,降落雨滴云下二次蒸发强烈的特点。
姚天次章新平李广黄煌吴华武黄一民张婉君
关键词:水循环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不同重现期洪水的影响——以奉化江皎口水库流域为例被引量:15
2016年
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洪水过程产生显著影响,并导致设计洪水发生变化。为进一步指导流域防洪及水库洪水设计,以浙东沿海奉化江皎口水库流域为例,应用HEC-HMS水文模型模拟分析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对不同重现期暴雨洪水事件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域内1985—2003年土地利用变化引起不同重现期洪水过程与洪水量级发生改变,其中,洪量和洪峰均增加,洪量较洪峰变化明显。LUCC对小洪水过程影响更明显,5年一遇以上洪水的洪峰和洪量分别平均增加3%和7.6%,而小于2年一遇洪水的洪峰和洪量分别平均增加5.41%和11.91%。同时,LUCC使100年、50年和25年一遇洪水重现期分别提前了15、6a和2a,即其对量级最高的特大洪水的重现期影响最大。此外,不同的土地利用转变方式对洪水的影响程度不一,其中,林地向裸地转变对洪水影响最大,林地向灌草地转变次之,林地向耕地变化对洪水影响最小,且这种差异性在低重现期洪水表现更明显。
雷超桂许有鹏张倩玉王跃峰李广
关键词:降雨径流洪水重现期
云南腾冲地区大气降水中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被引量:26
2013年
为了揭示腾冲地区降水中氢氧稳定同位素特征,利用2009年1月~2011年12月腾冲地区339个降水样品资料,对降水中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腾冲地区大气降水中δ18O值变化范围为一26.78‰~4.05‰,δD值变化范围为-200.95‰~36.89‰,均处于全球降水δ18O与6D值变化范围内。天气尺度下,腾冲地区降水中δ18O的变化具有显著的降水量效应以及反温度效应。但是,在季风降水期间,如果相邻两天都有降水发生时,腾冲地区降水中δ18O值变化并不一定遵循“降水量效应”。利用EcMwF(Europe—anCentreforMedium—RangeWeatherForecasts)提供的TcwV(TotalColumnWaterVapour)再分析资料,发现TCwV与δ18O的日变化存在明显的反位相对应关系。腾冲地区的大气降水线为:δD=8.18δ18O+11.72,斜率与截距均比全球和全国的大气降水线偏大,说明该地区气候湿润多雨。d值分布具有季节差异,在雨季(4~9月),腾冲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低纬度海洋,空气湿度大,降水中d值较小;在干季(10~3月),由于受大陆性气团控制,腾冲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西风带的输送以及局地再蒸发水汽的补充,空气湿度小,降水中d值较大。
李广章新平张新主吴华武孙广禄黄一民
关键词:降水稳定同位素过量氘大气降水线
滇南蒙自地区降水稳定同位素特征及其水汽来源被引量:21
2016年
大气降水中δD、δ^(18)O值具有规律性变化特征,与诸多气象要素及水汽来源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根据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滇南蒙自地区大气降水的连续性采样,结合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以及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并利用HYSPLIT_4.8后向轨迹追踪模型,分析了天气尺度下蒙自地区大气降水中δD、δ^(18)O的变化特征,探究了降水稳定同位素与温度、降水量、风速及水汽来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蒙自地区降水中δD、δ^(18)O值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即干季偏高,湿季偏低;降水中δ^(18)O与温度、降水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但与不同气压层(300、500、700、800 h Pa)风速之间呈现出显著正相关,表明风速也是影响降水中δ^(18)O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降雨等级的增加,其大气水线的斜率与截距也增大,说明降水稳定同位素存在一定程度的云底二次蒸发效应;水汽输送轨迹显示,干季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西风带输送及局地再蒸发水汽,而湿季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远源海洋水汽的输送,并且在受台风影响期间,降水中δD、δ^(18)O值更加偏负.
李广章新平许有鹏宋松王跃峰季晓敏项捷杨洁
关键词: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水汽来源
一种基于稀疏分解阈值设定的大地电磁信号去噪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稀疏分解阈值设定的大地电磁信号去噪方法,对大地电磁信号时间序列进行等间隔分段并选取高质量数据段,根据高质量数据段的均方根值得到分解阈值,然后判断每一段数据段的均方根值是否小于或等于分解阈值,若小于或等...
李晋刘晓琼李广蔡锦彭意群张贤
文献传递
城市化背景下嘉兴市河流水系的时空变化被引量:29
2016年
基于1960s、1980s和2010s的三期水系数据,通过构建定量描述河流水系变化特征的指标体系,对嘉兴市河流水系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城市化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近50年来,嘉兴市的河流水系呈现出剧烈衰减的趋势,其中河流发育系数、河网密度和水面率分别减少了58.91%、28.49%和14.09%,但在城市化不同阶段,河流水系衰减的程度并不完全一致。2在整个城市化进程中,河流发育系数和干流面积长度比变化的空间差异非常大,河网密度和水面率变化的空间差异相对较大,而盒维数和河流曲度变化的空间差异相对较小。3河流发育系数、盒维数和河网密度的衰减趋势为城区>近郊>远郊,水面率的衰减趋势为远郊>近郊>城区,河流曲度的衰减趋势为近郊>城区>远郊,但干流面积长度比的空间变化趋势不明显。4城市化对河流水系变化的影响十分显著,且城市化水平越高的地区河流水系的变化越剧烈,而城市化对干流面积长度比与河流曲度的影响大于其对河流发育系数与河网密度的影响。
邓晓军许有鹏韩龙飞李广王跃峰项捷徐光来
关键词:城市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