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义
- 作品数:16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具备常规起搏治疗适应症的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具备常规起搏治疗适应症的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短期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3年1月具备常规起搏治疗适应症的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12例,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治疗前以及治疗后的3、6、12个月分别测量6分钟步行实验(6MWT)、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排血量(CO),并用SPSS18.0作统计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三腔起搏器各电极植入过程顺利,手术成功,起搏器工作良好,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第3、第6、第12个月的6MWT、LVEDD、LVEF和CO指标较术前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时间的延长心功能指标持续性优化。结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短期内可有效改善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心功能水平。
- 刘君靳文李冬义杜作义
-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 左侧旁道经静脉穿房间隔与经动脉逆行导管射频消融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穿房间隔途径导管消融治疗左侧旁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7月~2014年12月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行导管消融治疗的52例左侧旁路患者,其中23例经主动脉逆行标测消融,29例经静脉穿房间隔心房侧标测消融。比较两组临床特点、手术放电时间及次数、X线曝光时间、手术总时间、手术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穿房间隔组的放电时间及次数、X线曝光时间、手术总时间较经动脉逆行组均明显缩短(p〈0.01),即刻成功率100%;经主动脉逆行标测消融组有2例需改穿间隔消融成功,即刻成功率91.3%。两组均无并发症。随访(16.5±12.4)个月,共有2例复发经再次消融成功,经动脉逆行组及穿房间隔组各1例,复发率分别为4.3%与3.4%。结论经静脉穿房间隔心房侧左侧旁路消融可行、安全、有效,特别对左前外侧壁旁路消融导管更易定位及消融成功,可作为该旁路的首选消融途径。
- 刘君李冬义靳文杜作义
- 关键词:左侧旁路导管消融房间隔穿刺术
- Sestrin2在慢性肾功能不全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和机制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Sestrin2在慢性肾功能不全诱导的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在体实验选用30周龄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基因敲除小鼠为研究对象,部分予以行5/6肾大部分切除术制备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小鼠模型,部分予以行假手术。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行假手术+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n=8)、慢性肾功能不全组(行5/6肾大部分切除术+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n=8)和Sestrin2激动剂组(行5/6肾大部分切除术+10 mg/kg Eupatilin灌胃1周,n=8)。1周后检测FeCl3诱导的颈动脉血栓形成时间和小鼠断尾出血时间;分离小鼠血小板和血浆,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血小板内活性氧和P-selectin的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血小板Sestrin2的表达,采用脲酶波氏比色法和苦味酸速率比色法检测小鼠血浆肌酐和尿素氮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慢性肾功能不全小鼠血浆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血小板活性氧生成以及P-selectin表达显著升高(P <0.05),颈动脉血栓形成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 <0.05),鼠尾出血时间无显著延长(P> 0.05)。Sestrin2激动剂能够降低慢性肾功能不全小鼠的血浆尿素氮和肌酐水平、血小板活性氧生成以及P-selectin表达(P <0.05),延长颈动脉血栓形成时间(P <0.05),对鼠尾出血时间无明显影响(P> 0.05)。结论 Sestrin2参与了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血小板活化有关。
- 靳文鄢文李冬义劳钰刘一炫陈洁琼赵雅红
-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不全动脉粥样硬化血小板血栓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对大鼠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
- 2008年
- 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树突状细胞(DC)的功能状态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的影响。方法大鼠30只分组饲养后,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含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培养条件下制备D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6(B7-2)的表达,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检测DC对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的刺激能力。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MLR上清液中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S大鼠DC表面CD86的表达明显增高,对T淋巴细胞刺激的能力增强,致炎细胞因子(IL-1β、TNF-а)分泌增多。与AS组相比较,AS应用依那普利组的DC表面CD86的表达明显降低,对T淋巴细胞刺激的能力下降,致炎细胞因子(IL-1β、TNF-а)分泌减少。结论AS大鼠DC处于激活状态,DC可能参与了AS的发病。ACEI对大鼠DC功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抗AS的作用机制之一。
- 赵雅红吕永恒严全能许楚宏李冬义李克明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动脉粥样硬化
- 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疗效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将186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分为2组:A组为实验组,为早期应用替罗非班的患者共95例,均于PCI治疗前使用;B组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未使用替罗非班的患者共91例。分析两组PCI治疗前、后的临床状况、造影血流情况[心肌梗死溶栓(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TMP)]及出血事件。记录住院期间及随访6个月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行急诊PCI治疗。两组间的基础临床情况及术前造影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PCI治疗后TIMIⅢ级血流的比例(96.5%vs.81.2%,P<0.05)、TMPⅡ级以上血流的比例(96.8%vs.84.2%,P<0.05)均明显增高,发生无复流现象的比例(5.6%vs.13.2%,P<0.05)则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随访的6个月期间内,A组主要心血管事件较B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STEMI急诊PCI治疗患者中,早期应用替罗非班能有效预防无复流现象的发生,改善靶血管前向血流,挽救更多存活心肌及改善预后。
- 刘君李冬义靳文杜作义
- 关键词:心肌梗死替罗非班无复流介入治疗
- 氯沙坦与依那普利对梗死心肌肌球蛋白重链基因表达的影响
- 2006年
- 目的观察氯沙坦与依那普利对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功能改变的干预作用。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AM I)组、AM I口服依那普利组、AM I口服氯沙坦组。6周后测左室重量及心肌肌球蛋白重链基因分析。结果依那普利、氯沙坦治疗组心脏重量指数均较AM I组下降,而心肌的-αMHC mRNA表达较AM I组增加,-βMHC mRNA表达较AM I组降低(P<0.01)。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改善梗死心肌心室重构的机制与其调节心肌MHC的基因表达有关。
- 赵雅红许楚宏张燕叶泽兵李冬义李克明
- 关键词:洛沙坦依那普利心肌肌球蛋白
- Eupatilin调控血管新生内膜形成的作用和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Eupatilin调控血管新生内膜形成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选择10~12周龄TSC1c/c SM22Cre+/-小鼠,体内实验予以行左侧颈动脉结扎制备左侧颈动脉狭窄小鼠模型后分为2组,每组8只,Sestrin2激动剂组每日予以10 mg/kg Eupatilin灌胃,对照组每日予以Sestrin2激动剂组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共持续28 d。Van Gieson染色检测左颈动脉新生内膜形成。体外实验分离和培养TSC1c/c SM22Cre+/-小鼠源性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AVSMCs)。予以不同终浓度Eupatilin干预AVSMCs24 h后,CCK-8检测AVSMCs增殖。予以终浓度为0、100μmol/L Eupatilin干预AVSMCs 24 h后,划痕实验检测AVSMCs迁移能力,蛋白印迹法检测AVSMCs中Sestrin2以及TSC2、S6K1、4E-BP1等分子及其磷酸化水平的表达。结果动物体内实验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Eupatilin干预后TSC1c/c SM22Cre+/-小鼠的左颈动脉管腔面积增加(P<0.05)、内膜面积和I/M比值减少(P<0.05)。体外细胞实验研究显示:Eupatilin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VSMCs的增殖,以100μmol/L Eupatilin的抑制效率最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100μmol/L Eupatilin组AVSMCs迁移距离缩短(P<0.05),AVSMCs中Sestrin2、TSC2磷酸化水平表达升高,p-S6K1表达降低(P<0.05),4E-BP1及其磷酸化水平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Eupatilin是抑制血管新生内膜形成以及AVSMCs的增殖和迁移的有效药物,与激活Sestrin2密切相关。
- 靳文李冬义劳钰刘一炫陈洁琼赵雅红
- 关键词:EUPATILIN新生内膜形成
- 白细胞介素-26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6(IL-26)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方法选取CHF患者以及正常体检者共86例,分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以及正常对照组4组。收集研究对象临床资料,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26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hs-CRP和IL-26水平在HFpEF、HFmrEF以及HFrEF等各组表达升高,并呈依次递减趋势(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所以研究对象血清IL-26水平分别与血清hs-CRP(r=0.775,P<0.001)、NT-proBNP(r=0.305,P=0.004)、Cr(r=0.264,P=0.014)等水平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r=-0.312,P=0.003)。结论IL-26在CHF患者外周血表达升高,以HFpEF最为显著,与血清hs-CRP关系最为密切。IL-26可能参与了CHF的发生和发展。
- 李冬义靳文劳钰刘一炫陈洁琼赵雅红
-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
-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的功能探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DCs)的功能,为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提供一种新的途径。方法选取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与身体健康、状态良好的志愿者各20例分别作为病例组与对照组,采集研究对象外周血单核细胞进行无菌化分离,再分别给予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外周血Mo-DCs,观察其表面形状变化、吞噬能力的变化以及其表达细胞因子的结果。结果病例组外周血单核细胞Mo-DCs中的CD80、CD83、CD86及MHCII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但Mo-DCs吞噬功能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患者细胞TNF.a较高(P〈0.05)和IL-12(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Mo-DCs处于一个十分成熟稳定的功能状态,可表达较高水平的IL-12和TNF-12。
- 李冬义刘君靳文杜作义
-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T淋巴细胞
- 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炎性小体在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IM2)炎性小体在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中的潜在作用。方法分别将Aim2^-/-及其同窝野生型(W T)小鼠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制备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小鼠。记录4周内小鼠存活率,4周后心脏超声检测左室射血分数和心排血量,Masson染色检测心肌纤维化,蛋白印迹(W esternBlot,WB)技术检测心肌梗死后组织AIM2、TGF β,WB和组织免疫荧光检测心肌组织IL-1β和CollagenⅠ的表达。结果与野生型小鼠相比,Aim2^-/-小鼠心肌梗死后存活率和心脏功能(左室射血分数和心排血量)改善(P<0.05)、心肌纤维化程度减轻,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组织CollagenⅠ、IL-1β、TGF-β等表达降低。结论 AIM2炎性小体是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的重要调控分子。仍需要进一步探讨AIM2炎性小体调控心肌梗死后心肌纤维化的分子机制。
- 靳文刘云峰劳钰李冬义陈洁琼刘一炫赵雅红
-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