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雅红
- 作品数:35 被引量:91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Eupatilin调控血管新生内膜形成的作用和分子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Eupatilin调控血管新生内膜形成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选择10~12周龄TSC1c/c SM22Cre+/-小鼠,体内实验予以行左侧颈动脉结扎制备左侧颈动脉狭窄小鼠模型后分为2组,每组8只,Sestrin2激动剂组每日予以10 mg/kg Eupatilin灌胃,对照组每日予以Sestrin2激动剂组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共持续28 d。Van Gieson染色检测左颈动脉新生内膜形成。体外实验分离和培养TSC1c/c SM22Cre+/-小鼠源性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AVSMCs)。予以不同终浓度Eupatilin干预AVSMCs24 h后,CCK-8检测AVSMCs增殖。予以终浓度为0、100μmol/L Eupatilin干预AVSMCs 24 h后,划痕实验检测AVSMCs迁移能力,蛋白印迹法检测AVSMCs中Sestrin2以及TSC2、S6K1、4E-BP1等分子及其磷酸化水平的表达。结果动物体内实验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Eupatilin干预后TSC1c/c SM22Cre+/-小鼠的左颈动脉管腔面积增加(P<0.05)、内膜面积和I/M比值减少(P<0.05)。体外细胞实验研究显示:Eupatilin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VSMCs的增殖,以100μmol/L Eupatilin的抑制效率最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100μmol/L Eupatilin组AVSMCs迁移距离缩短(P<0.05),AVSMCs中Sestrin2、TSC2磷酸化水平表达升高,p-S6K1表达降低(P<0.05),4E-BP1及其磷酸化水平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Eupatilin是抑制血管新生内膜形成以及AVSMCs的增殖和迁移的有效药物,与激活Sestrin2密切相关。
- 靳文李冬义劳钰刘一炫陈洁琼赵雅红
- 关键词:EUPATILIN新生内膜形成
- 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和功能的变化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关系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和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功能和数目的变化关系研究。方法前瞻性研究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80例,均予以头颅磁共振成像或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病理检查、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分组,分为硬斑块组(n=42)、软斑块组(n=38),同时选择健康查体者4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均采集10 ml肘部静脉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得到单核细胞,培养采集贴壁细胞,予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评估软斑块组和硬斑块组的内皮祖细胞数目、迁移能力、增殖能力、粘附能力。结果正常对照组增殖细胞数(0.847±0.037)个、迁移细胞数(27.697±8.248)个、粘附细胞数(46.184±7.876)个,明显高于硬斑块组[分别为(0.647±0.019)、(18.643±3.289)、(32.165±4.325)个]及软斑块组[分别为(0.679±0.023)、(23.576±6.327)、(40.587±6.523)个](P均<0.001);而硬斑块组增殖、迁移及粘附细胞数均低于软斑块组(P均<0.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目和功能密切相关,硬斑块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目较少,其增殖、迁移、粘附能力受损。
- 刘一炫赵雅红谢富兰蒙荣森靳文
- 关键词:颈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祖细胞颈动脉粥样斑块斑块性质
- 达比加群酯和华法林在非瓣膜性房颤抗凝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比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研究非瓣膜性房颤抗凝治疗采取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86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采取达比加群酯,对照组采取华法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凝血指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PT、INR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轻微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研究组栓塞发生率为4.65%,与对照组发生率的9.30%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在非瓣膜性房颤治疗中均具有一定治疗效果,但达比加群酯安全性更高,减少出血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身心安全。
- 刘一炫赵雅红谢富兰蒙荣森靳文
- 关键词:非瓣膜性房颤安全性达比加群酯华法林
- 白细胞介素-26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6(IL-26)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方法选取CHF患者以及正常体检者共86例,分为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HFmrEF)、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以及正常对照组4组。收集研究对象临床资料,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L-26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hs-CRP和IL-26水平在HFpEF、HFmrEF以及HFrEF等各组表达升高,并呈依次递减趋势(P<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所以研究对象血清IL-26水平分别与血清hs-CRP(r=0.775,P<0.001)、NT-proBNP(r=0.305,P=0.004)、Cr(r=0.264,P=0.014)等水平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r=-0.312,P=0.003)。结论IL-26在CHF患者外周血表达升高,以HFpEF最为显著,与血清hs-CRP关系最为密切。IL-26可能参与了CHF的发生和发展。
- 李冬义靳文劳钰刘一炫陈洁琼赵雅红
-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
- 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治疗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分别采用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 107例NSTEM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格瑞洛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后的血小板凝聚率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小板凝聚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凝聚率(20.3±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6±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纤维蛋白原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2.1±0.4)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0.7)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替格瑞洛治疗NSTEMI患者抗血小板效果较氯吡格雷更好,能促进其健康恢复,值得临床广泛采用。
- 刘一炫赵雅红谢富兰蒙荣森靳文
- 关键词:氯吡格雷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 血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时的变化
- 2009年
- 目的比较持续气道正压(CPAP)和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基础治疗上给予经鼻面罩的CPAP和BIPAP通气治疗,观察通气前、通气后2h、24h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输送、氧耗量以及中心静脉压、心脏射血指数、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并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NT-proBNP水平;观察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气管插管率、治疗有效率以及死亡率。结果通气治疗2h后,BIPAP通气治疗组较CPAP组的酸碱度、氧输送、氧耗量有明显改善(P<0.05);通气治疗24h后,BIPAP治疗组较CPAP组的心脏射血指数、左室射血分数、血氧饱和度、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输送有更明显改善(P<0.05),而氧耗量、中心静脉压在BIPAP组较CPAP组明显增高,同时,BIPAP和CPAP通气治疗对血NT-proBNP水平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CPAP有效治疗率86.6%,BIPAP组有效治疗率96.5%。结论CPAP与BIPAP均可有效治疗ACPE,但两者对血液中NT-proBNP水平影响无明显差异。
- 李瑜辉余天浩陈芳赵雅红唐迎红
- 关键词: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无创通气持续气道正压双水平气道正压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N末端前脑利钠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究N末端前脑利钠肽(NT-proBNP)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至2016年间,患有由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LRS)儿童受试者80例(男性35例,女性45例)参与研究(观察组)。选取8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测定两组受试者的NT-proBNP。并用B超测定以下参数:收缩功能(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肺循环与体循环血流量之比(Qp/Qs),肺动脉血流和肺动脉压,左心室舒张功能(E波,A波,E/A比值,减速时间),分析NT-proBNP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①观察组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观察组中,心功能Ⅲ-Ⅳ级的患者NT-proBNP的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Ⅰ级和心功能Ⅱ级的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NT-proBNP升高组, EF低于NT-proBNP正常组,肺动脉血流,肺动脉压,Qp/Qs高于NT-proBNP正常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经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NT-proBNP与射血分数呈负相关,与肺动脉血流、肺动脉压、Qp/Qs呈正相关。结论:NT-proBNP对于LRS的病情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刘一炫赵雅红谢富兰蒙荣森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心功能
- 氯沙坦与依那普利对梗死心肌肌球蛋白重链基因表达的影响
- 2006年
- 目的观察氯沙坦与依那普利对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功能改变的干预作用。方法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AM I)组、AM I口服依那普利组、AM I口服氯沙坦组。6周后测左室重量及心肌肌球蛋白重链基因分析。结果依那普利、氯沙坦治疗组心脏重量指数均较AM I组下降,而心肌的-αMHC mRNA表达较AM I组增加,-βMHC mRNA表达较AM I组降低(P<0.01)。结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改善梗死心肌心室重构的机制与其调节心肌MHC的基因表达有关。
- 赵雅红许楚宏张燕叶泽兵李冬义李克明
- 关键词:洛沙坦依那普利心肌肌球蛋白
- 施慧达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并发心衰的临床有效性观察
- 目的:探究施慧达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并发心衰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择高血压合并心衰的患者98例分成联合组和对照组,使用施慧达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变化及有效率.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指标显著优于...
- 赵雅红
- 关键词:高血压心力衰竭施慧达依那普利
-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对急性左心衰老年患者NT-proBNP与白介素6的影响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PPV)在治疗急性左心衰时,对患者N端前体脑钠肽(NT-proBNP)与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91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分为NPPV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5例和46例,观察治疗24 h后血清NT-proBNP、IL-6与血流动力学、氧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24 h后,NPPV组患者的NT-proBNP、IL-6、中心静脉压(CV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输送(DO2)及氧耗量(VO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患者的NT-proBNP、IL-6、CV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PaO2、PaCO2和DO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1)。两组间比较,NPPV组NT-proBNP、IL-6、CVP、PaO2、PaCO2、DO2及VO2改善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适当参数的NPPV治疗,可降低急性左心衰患者NT-proBNP及IL-6水平,改善血流动力学及氧动力学。
- 蒋宇俞锐敏陈芳赵雅红
- 关键词: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急性左心衰N端前体脑钠肽白细胞介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