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炳印

作品数:102 被引量:524H指数:14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成都军区总医院院管课题成都军区医学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5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0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1篇胆道
  • 47篇胆管
  • 31篇胆道镜
  • 30篇结石
  • 28篇内镜
  • 19篇胆管结石
  • 19篇手术
  • 19篇术后
  • 16篇肝胆
  • 16篇肝胆管
  • 16篇肝胆管结石
  • 13篇胰腺
  • 11篇胰腺炎
  • 11篇外科
  • 10篇造影
  • 10篇脓肿
  • 9篇胰胆管
  • 8篇胆管造影
  • 8篇胰胆管造影
  • 8篇逆行

机构

  • 99篇成都军区总医...
  • 2篇西安医科大学...
  • 2篇马鞍山市人民...
  • 2篇成都军区
  • 2篇安徽省马鞍山...
  • 1篇遵义医学院第...
  • 1篇贵州省疾病预...
  • 1篇成都医学院第...
  • 1篇凉山彝族自治...
  • 1篇什邡市人民医...
  • 1篇成都市第八人...
  • 1篇成都市双流区...

作者

  • 101篇张炳印
  • 53篇汤礼军
  • 51篇田伏洲
  • 25篇庞勇
  • 23篇汪涛
  • 16篇黎冬暄
  • 14篇黄大熔
  • 12篇石力
  • 11篇闫勇
  • 11篇邹树
  • 10篇刘丹青
  • 10篇白文涛
  • 9篇王雨
  • 9篇戴睿武
  • 8篇赵铁军
  • 7篇陈涛
  • 6篇李旭
  • 6篇蔡忠红
  • 6篇李红
  • 6篇周鸿昌

传媒

  • 15篇中华消化内镜...
  • 5篇肝胆外科杂志
  • 5篇中国普通外科...
  • 4篇四川医学
  • 4篇中国普外基础...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中国实用外科...
  • 4篇西南国防医药
  • 4篇中华消化外科...
  • 3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内镜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2篇现代消化及介...
  • 2篇中华实用诊断...
  • 2篇2006国际...
  • 2篇2007'国...
  • 2篇第三次全国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9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12篇2011
  • 16篇2010
  • 6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1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镜分片黏膜切除法治疗结直肠巨大无蒂息肉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评价内镜分片黏膜切除法对直径超过3cm结直肠无蒂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10月~2009年6月采用黏膜下注射分片黏膜切除法治疗直径超过3cm的结直肠无蒂息肉患者37例,术后3~6个月第1次随访,12个月第2次随访。记录并发症、复发率,并分析标本的病理。结果 37例病灶平均直径为(38.2±7.8)mm,34例完全切除,成功率为91.9%,平均耗时50min。8例发生出血,6例内镜下止血夹控制出血,2例转开腹手术;2例术中发现穿孔后用止血夹夹闭裂孔痊愈。术后病理:良性病变23例,随访21例复发1例,复发率为4.8%;恶性病变11例,3例黏膜下癌(SM)追加了肠段切除,8例黏膜内癌复发2例,复发率为25.0%。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内镜分片黏膜切除术(EPMR)术后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内镜分片黏膜切除术是治疗结直肠巨大无蒂息肉的安全有效方法,黏膜内癌患者术后复发率较高,需紧密随访。
庞勇张炳印曹永宽张国虎王培红张林龚加庆
关键词:结肠镜
胆石症外科微创治疗进展被引量:7
2010年
本文介绍了传统胆囊切除和新兴保胆取石的理念对垒,肝(胆)总管结石术式的选择,及肝内胆管结石的手术策略和微创理念,对胆石症的外科治疗很有意义。
黄竹闫洪涛崔建峰汤礼军张炳印(审校)
关键词:胆石症外科治疗微创手术
治疗性ERCP术后相关并发症的防治被引量:32
2011年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03年5月—2008年12月施行的4 810例ER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 810例ERCP中,共发生并发症245例(5.1%),其中急性胰腺炎113例(2.3%),急性胆管炎76例(1.6%),消化道出血33例(0.7%),十二指肠穿孔4例(0.1%),败血症及脓毒败血症19例(0.4%)。死亡2例(0.04%),1例为EST术后十二指肠穿孔,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另1例为ERCP术后发生毛细胆管炎,肝功能衰竭死亡。反复多次胰管显影是ERCP术后发生急性胰腺炎的最主要原因,胆道梗阻因素的存在导致胆道引流不畅是发生胆道感染、败血症等的重要因素,十二指肠穿孔发生率不高但后果严重,需及时积极处理。结论严格掌握ERCP及EST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掌握娴熟的操作技巧,造影后保持胆道引流通畅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性ERCP的安全性。
陈涛张炳印汤礼军田伏洲庞勇刘丹青
介入穿刺联合胆管镜治疗急性重型胰腺炎胰周脓肿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探讨胰周脓肿微创治疗方法,提高急性胰腺炎治愈率。方法:48例急性重型胰腺炎后期胰周脓肿患者,均于超声引导穿刺置管引流及窦道形成后,采用Cook筋膜扩张器逐级扩张窦道至24F,胆管镜下清除坏死组织、脓苔,并反复进行冲洗,至病灶无可见异物、内壁有新鲜肉芽组织生长止。结果:治愈45例,治愈率93.7%;2例胰周坏死组织范围较大并伴有腹腔内多处脓肿者,行开腹清创引流术后治愈;1例并发严重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发生窦道口搏动性出血1例,胰周脓肿壁出血1例,肠外瘘3例。结论:超声介入穿刺引流联合胆管镜清创治疗急性重型胰腺炎后期胰周脓肿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治愈率高。
闫勇汪涛汤礼军张炳印戴睿武叶明辉张生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胰周脓肿超声介入胆管镜
胆管结石的大小及嵌顿部位与胆石性胰腺炎的关系
1999年
自1984年10月至1996年5月,我院对185例因胆管结石嵌顿而引发的急性胆管炎和/或急性胰腺炎,通过内镜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治疗,发现结石的大小及其在胆管内嵌顿部位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1...
张炳印田伏洲黎冬暄黄大熔胡建中王雨
关键词:胆管结石胰腺炎胆石性
肝内胆管结石的内镜治疗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总结 19年来纤胆镜治疗胆管结石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19年来纤胆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病例。在 2 5 17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 ,A组 ,术中纤胆镜取石者 116 2例 ,B组 ,术后经胆道引流管窦道治疗者 12 2 8例 ,C组 ,术后切开永久性皮下通道治疗者 12 7例。结果 A组配合肝段切除结石取尽率 94.4% ,B组结石取尽率 85 .6 % ,C组结石取尽率 92 .1%。结论 纤胆镜在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应强调外科手术相结合 ,争取在术中结合病灶切除等方法提高结石取尽率。手术建立永久性皮下通道 ,对复发结石的治疗和减少再次手术有重要作用。
田伏洲张炳印赵铁军胡兵黄大熔胡建中
关键词:内窥镜纤胆镜肝胆管结石
左肝外叶切除联合术中经残端胆管行胆道探查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联合术中经胆管残端进行胆道探查对肝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22例肝胆管结石患者,行左肝外叶切除,术中以胆道镜经肝断面残端胆管进行胆道探查、取石,术后不放置胆道引流。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术后1个月复查无胆道结石。14例患者经肝外胆管取出结石,其中2例结石术前未能发现。肝外胆管直径6~8mm6例,其中2例存在结石;8.1~10mm9例,其中7例存在结石;10.1~15mm7例,5例存在结石。所有患者胆道下端均通畅。3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1例为膈下感染,2例为切口感染。结论:对左肝区域性肝胆管结石患者,肝左外叶切除联合术中经残端胆管胆道探查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石力汤礼军陈涛张炳印崔剑锋闫洪涛黄竹罗皓
关键词:胆管探查
内镜微创外科技术治疗胆胰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张炳印汤礼军戴睿武田伏洲陈涛石力汪涛黎冬暄刘文清
该项目立足于内镜治疗这一现代外科新理念,在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生物工程学、医学材料学和其它胆胰疾病治疗新技术,将内镜这一传统诊断工具发展为胆胰疾病的治疗工具,取得了以下成果:1.利用人体正常的生理通道,...
关键词:
关键词:胆胰疾病
急诊十二指肠镜治疗胆道蛔虫病2072例分析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镜治疗胆道蛔虫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1~ 2 0 0 2年经十二指肠镜治疗 2 0 72例胆道蛔虫病临床资料。结果  119例乳头嵌塞型胆道蛔虫经十二指肠镜取虫 ,成功率 10 0 % ( 119/119) ;195 3例胆管腔内型胆道蛔虫单纯十二指肠镜取虫成功率 87 1% ( 170 1/195 3 ) ,结合ERCP及EST取虫成功率 93 9% ( 92 /98) ,总成功率 92 5 % ( 1912 /2 0 67)。术后急性胆管炎及急性胰腺炎发生率分别为 1 3 % ( 2 6/2 0 72 )及 1 6% ( 3 4/2 0 72 )。结论 经十二指肠镜取虫治疗胆道蛔虫病具有安全、准确、成功率高、创伤小的优点 。
田伏洲张炳印汤礼军陈涛黄大蓉蔡忠红李旭
关键词:急诊十二指肠镜胆道蛔虫病
胆道镜钬激光热凝术治疗肝内胆管出血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胆道镜钬激光热凝术治疗肝内胆管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11年8月成都军区总医院采用胆道镜钬激光热凝术治疗55例肝内胆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胆道镜检查证实患者胆道出血后,从胆道镜器械孔插入钬激光光导纤维,使其顶端接近出血区域,直视下激发激光止血。如出血量多,影响出血区域的观察,加用肝门阻断带临时阻断肝门,同时配合使用胆道镜加压注液袋;对于胆管狭窄且远端出血者,先用激光切开狭窄或术中采用胆道气囊扩开狭窄区,恢复胆道通畅后完成止血。结果55例患者均通过胆道镜钬激光热凝术成功止血,平均止血时间为5.5min(2~15rain);16例患者临时阻断肝门,共27次,平均阻断时间为2.2min(1—4rain);术后胆道再出血2例,均经非手术治疗治愈。患者均未发生操作相关并发症,痊愈出院。术后35—49d患者复查胆道镜,4l例术中热凝止血区域的胆管黏膜上皮恢复平坦,14例未出现原热凝区新的狭窄。结论在胆道镜直视下应用钬激光凝固治疗肝内胆管出血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戴睿武闫勇张炳印刘丹青白文涛张生汤礼军
关键词:胆道出血钬激光胆道镜检查肝内胆管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