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建

作品数:8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5篇蛋白
  • 5篇平滑肌
  • 5篇平滑肌细胞
  • 5篇气道
  • 5篇气道平滑肌
  • 5篇气道平滑肌细...
  • 5篇肌细胞
  • 4篇增殖
  • 4篇周期
  • 4篇周期蛋白
  • 3篇蛋白激酶
  • 3篇人气道平滑肌
  • 3篇人气道平滑肌...
  • 3篇周期蛋白D1
  • 3篇细胞增殖
  • 3篇细胞周期
  • 3篇细胞周期蛋白
  • 3篇细胞周期蛋白...
  • 3篇哮喘

机构

  • 8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太和医院

作者

  • 8篇倪望
  • 8篇徐永健
  • 8篇张建
  • 7篇乔礼芬
  • 7篇杜春玲
  • 6篇张珍祥
  • 5篇刘先胜
  • 5篇谢俊刚
  • 1篇向敏
  • 1篇陈仕新
  • 1篇熊维宁

传媒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药学学报
  • 1篇癌症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年份

  • 6篇2008
  • 2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NF-κB参与哮喘血清被动致敏的人气道平滑肌细胞中PKCα诱导的CyclinD1上调及细胞增殖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究蛋白激酶Cα-核因子κB(PKCα-NF-κB)级联对哮喘血清被动致敏的人气道平滑肌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调节作用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10%的哮喘患者血清被动致敏人气道平滑肌细胞(HASMCs),予以蛋白激酶C(PKC)激活剂12-肉豆蔻酰-13-乙酸佛波酯(PMA)刺激。分别以PΚCα反义寡核苷酸(PΚCα-asODN)和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PDTC)抑制PKCα表达和NF-κB活化。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试验(EMSA)检测HASMCs中NF-κB的活性,用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干预前后Cyclin D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术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HASMCs增殖。结果PMA刺激后磷酸化PKCα(p-PKCα)水平增高,NF-κB-DNA结合活性增强,Cyclin D1表达明显增强,HASMCs的增殖增强;而反义PKCα寡核苷酸转入细胞特异性地抑制PΚCα表达后,p-PKCα水平下降,NF-κB-DNA结合活性明显减弱,Cyclin D1表达也明显下降,HASMCs的增殖减弱(P<0.05,n=4);用PDTC抑制NF-κB活性后,PMA刺激下p-PΚCα水平仍然明显增高,但Cyclin D1的表达明显下降,HASMCs的增殖减弱(P<0.05,n=4)。结论NF-κB是PKCα的下游信号分子,PΚCα-NF-κB级联参与了PMA所诱导的哮喘血清被动致敏的人气道平滑肌细胞Cyclin D1的表达上调及细胞增殖。
杜春玲徐永健刘先胜谢俊刚张珍祥张建乔礼芬倪望陈士新
关键词:蛋白激酶CΑ哮喘细胞增殖
蛋白激酶Cα-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与人气道平滑肌细胞中周期蛋白D1及P21^cip1表达的关系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究蛋白激酶C(PKC)α-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级联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血清被动致敏的人气道平滑肌细胞(HASMC)周期蛋白D1(cyclinD1)、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抑制剂P21^cip1的调节作用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含10%哮喘患者血清的DMEM培养基被动致敏HASMC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2-肉豆蔻酰-13-乙酸佛波酯(PMA)处理组、PMA±PKCα错配寡核苷酸组、PMA±PKCα反义寡核苷酸组以及PMA±U0126组,每组4个样本。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各组细胞磷酸化PKCα(p-PKCα)、ERK1/2、磷酸化ERK1/2(p-ERK1/2)、cyclinDl和P21eipI的蛋白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术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HASMC增殖。结果PMA处理组p-PKCα水平、ERK1/2和p-ERKl/2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cyclinD1、P21^rip1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相对于各对照组的A值分别为2.10±0.29、1.67±0.19、2.20±0.27、1.99±0.22和3.11±0.29,均P〈0.05),HASMC的增殖[S期细胞比例为(30.3±2.4)%,A490值为0.80±0.06]高于对照组[S期细胞比例为(13.9±2.6)%,A490值为0.41±0.04],均P〈0.05;PMA±PKCct反义寡核苷酸组中p-PKCot水平低于PMA处理组,ERK1/2和p-ERK1/2表达明显弱于PMA处理组,cyclinD1和P21cipl表达也明显低于PMA处理组(相对于各对照组的A值分别为1.23±0.19、1.34±0.18、1.52±0.20、1.45±0.18和1.49±0.18,均P〈0.05),HASMC的增殖显著下降[S期细胞比例为(21.2±2.8)%,A490值为0.51±0.04;g值分别为6.07,12.63;均P〈0.05];同样与PMA处理组相比,PMA±U0126组中P-PKCα水平无明显改变(A值为1.99±0.18,g=0.94,P〉0.05),但ERK1/2、P—ERKI/2的表达,cyclinD1和P21^eip1的表达明显低于PMA处理组(A值分别为0.95±0.21、1.15±0.19、1.37±0.15和1.96±0.21,均P〈0�
杜春玲徐永健刘先胜谢俊刚张珍祥张建乔礼芬倪望陈士新
关键词:蛋白激酶CΑ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细胞周期蛋白D1肌细胞平滑肌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核因子κB的活性及其与肿瘤细胞增殖的关系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的活性及其与细胞增殖、自发性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2006年5至10月收集3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及15例肺癌患者癌旁5 cm 肺组织标本。NF-κB活性通过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试验(EMSA)检测,用 RT-PCR 和 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 CyclinD1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含量,TUNEL 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癌旁肺组织、鳞癌组织、腺癌组织中 NF-κB活性(吸光度,A 值)分别为24 826±3724、28 028±4204、35 425±5317,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96,P<0.01)。鳞癌组织、腺癌组织中 NF-κB活性高于癌旁肺组织中 NF-κB活性,腺癌组织中 NF-κB活性高于鳞癌组织中 NF-κB活性。健康肺组织、鳞癌组织、腺癌组织中 CyclinD1 mRNA 表达量分别为2.04±0.24、2.91±0.37、4.13±0.36,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43,P<0.01)。癌旁肺组织、鳞癌组织、腺癌组织中 CyclinD1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31±0.06、0.43±0.07、0.58±0.08,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24,P<0.01)。癌旁肺组织、鳞癌组织、腺癌组织中 PCNA 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32±0.09、0.42±0.10、0.54±0.16,三组比较差异明显。癌旁肺组织、鳞癌组织、腺癌组织中凋亡指数分别为(2.58±0.39)%、(2.27±0.34)%、(2.92±0.59)%,三组比较无明显差异。鳞癌组织中NF-κB活性与 CyclinD1 mRNA、CyclinD1蛋白、PCNA 蛋白均呈正相关(r 值分别为0.51、0.54和0.60,P 均<0.05);腺癌组织中 NF-κB活性与 CyclinD1 mRNA、CyclinD1蛋白、PCNA 蛋白均呈正相关(r 值分别为0.60、0.64和0.68,P 均<0.05);鳞癌、腺癌组织中 NF-κB活性与细胞凋亡指数无相关关系。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 NF-κB活性增高。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 NF-κB的异常活化可能与细胞增殖有关,但不影响自发性细胞凋亡。
张建徐永健张珍祥杜春玲乔礼芬倪望陈士新
关键词:细胞增殖脱噬作用
转染IκBα基因抑制NF-κB活性对A549细胞侵袭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2
2008年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的活化能够调节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本研究探讨抑制NF-κB的活性对A549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构建表达NF-κB抑制物α同分异构体(inhibitor of NF-κB,α isoform,IκBα)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IκBα。体外培养A549细胞,分为未转染组(不转染质粒)、转染pcDNA3.1(+)组、转染pcDNA3.1(+)/IκBα组,分别转染相应的质粒。应用RT-PCR、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IκBα的表达情况,应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实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检测各组细胞NF-κB的活性,应用Transwell侵袭小室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应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细胞MMP-2、MMP-9的mRNA水平,应用明胶酶谱法检测各组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活性。结果:酶切鉴定结果显示pcDNA3.1(+)/IκBα质粒构建成功。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构建的pcDNA3.1(+)/IκBα质粒能够在A549细胞中表达IκBα。转染pcDNA3.1(+)/IκBα组A549细胞NF-κΒ活性、侵袭细胞数目、MMP-2活性及MMP-9活性均低于未转染组和转染pcDNA3.1(+)组(P值均<0.05),而转染pcDNA3.1(+)组与未转染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转染IκBα基因能够抑制A549细胞中NF-κB的活性。NF-κB的活性下降能够抑制A549细胞的侵袭能力,其机制可能与MMP-2、MMP-9表达下调有关。
张建徐永健熊维宁张珍祥杜春玲乔礼芬倪望陈士新
关键词:核因子-KBA549细胞明胶酶A明胶酶B
周期蛋白D1在蛋白激酶C调控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观察蛋白激酶C(PKC)激活后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变化及两者表达相关性,探讨cyclin D1在PKC调控哮喘大鼠ASMCs增殖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卵清蛋白(OVA)吸入制备SD大鼠2周哮喘模型,原代培养ASMCs。采用正常大鼠(N组)和模型大鼠(A组)第3-6代细胞,分别应用PKC特异性激活剂12-肉豆蔻酰-13-乙酸佛波酯(PMA)及抑制剂Ro-31-8220干预ASMCs,根据不同处理分为4组:(1)空白组;(2)10nmol/L PMA组;(3)10nmol/L PMA+5μmol/L Ro-31-8220组;(4)5μmol/L Ro-31-8220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染色等方法观察药物对ASMCs增殖的影响。RT-PCR方法检测PKC-α和cyclin D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PKC-α和cyclin D1蛋白表达水平。线性相关分析评价PKC-α和cyclin D1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1)在哮喘组,与空白对照比较,PMA组、Ro-31-8220组S+G2/M期比例、吸光度A值、PCNA阳性表达率,差异显著(P<0.01)。在正常组,与空白对照相比,PMA组、Ro-31-8220组S+G2/M期比例、吸光度A值、PCNA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显著(P<0.01)。(2)哮喘组内PMA组、Ro-31-8220组PKC-α以及cyclin D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空白对照比较,差异显著(P<0.01)。正常组和哮喘组变化趋势一致。(3)在mRNA水平,大鼠ASMCs PKC-α和cyclin D1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0.476,P<0.05),在蛋白水平两者的表达亦呈明显正相关(r=0.899,P<0.01)。结论:PKC-α能促进正常大鼠和哮喘大鼠ASMCs增殖,其在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与cyclin D1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PKC-α可能通过调节cyclin D1而影响ASMCs的增殖。
乔礼芬徐永健刘先胜谢俊刚杜春玲张建倪望陈仕新
关键词:哮喘蛋白激酶C细胞周期蛋白D1气道平滑肌细胞
白细胞介素-13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07年
IL-13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Th2型细胞因子,在调节炎症和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研究发现,IL-13转基因大鼠肺组织可出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样病理改变”由此说明,IL-13可能参与了COPD的发生、发展。本研究旨在探讨COPD患者肺组织中IL-13表达及其与COPD的关系。
向敏徐永健张珍祥张建倪望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大鼠肺组织白细胞介素-13IL-13TH2型细胞因子COPD患者
细胞周期蛋白D1对被动致敏的人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调控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的本质是气道慢性炎症,并在此基础上出现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塑;而气道平滑肌增殖在哮喘气道重塑中起重要作用,是不可逆性气流阻塞、持续气道高反应性的重要病理基础。细胞分裂增殖必须经过细胞周期有规律地运行,细胞周期蛋白对细胞周期运行起关键的调控作用。已有研究证实,在人气道平滑肌细胞(HASMC),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增加可促进细胞增殖,但有关细胞周期蛋白D1对哮喘HASMC增殖调控的研究目前少见报道。
杜春玲徐永健刘先胜谢俊刚张珍祥张建乔礼芬倪望陈士新
关键词:细胞周期蛋白D1人气道平滑肌细胞细胞增殖调控被动致敏细胞分裂增殖
周期蛋白D1正反义表达质粒的构建鉴定及其对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增殖的影响
2008年
观察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周期蛋白D1的表达,并构建大鼠周期蛋白D1(CyclinD1)正反义表达质粒,转染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探讨CyclinD1在哮喘大鼠ASMC增殖过程中的影响。大鼠雾化吸入卵清蛋白建立哮喘模型,免疫荧光检测CyclinD1的表达。以气道平滑肌条总RNA为模板,通过RT-PCR获取大鼠CyclinD1全长cDNA,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构建CyclinD1正义表达质粒(pcDNA3.1-CyclinD1)和反义表达质粒(pcDNA3.1-asCyclinD1)。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方法,将正反义重组体和空质粒(vector)分别转染哮喘大鼠和正常大鼠ASMC,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鉴定CyclinD1基因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染色等方法观察构建质粒对哮喘大鼠ASMC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CyclinD1表达显著增高;(2)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证实,试验成功构建了CyclinD1正反义表达质粒。与转染pcDNA3.1-CyclinD1组和vector组相比,转染pcDNA3.1-asCyclinD1组大鼠ASMC中CyclinD1表达水平下降(P<0.01);(3)与vector组S+G2M期比例、吸收度(A)值、PCNA阳性表达率相比,转染pcDNA3.1-CyclinD1组增殖指标均明显增加(P<0.01)。转染pcDNA3.1-asCyclinD1组增殖指标均明显下降(P<0.01)。正常组大鼠转染质粒后各组间变化趋势与哮喘组一致。pcDNA3.1-CyclinD1可促进哮喘大鼠ASMC增殖,pcDNA3.1-asCyclinD1可抑制哮喘大鼠ASMC增殖,提示CyclinD1在哮喘ASMC增殖的信号转导中具有重要作用。
乔礼芬徐永健刘先胜谢俊刚杜春玲张建倪望陈士新
关键词:CYCLIND1哮喘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