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庄瑞娟

作品数:19 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心室
  • 3篇动脉
  • 3篇心病
  • 3篇血浆
  • 3篇血压
  • 3篇疗效
  • 3篇高血压
  • 3篇反应蛋白
  • 2篇心肌
  • 2篇心室内
  • 2篇心室内传导阻...
  • 2篇心脏
  • 2篇血管
  • 2篇养心
  • 2篇养心胶囊
  • 2篇阵发
  • 2篇阵发性
  • 2篇阵发性房颤
  • 2篇治疗干扰素
  • 2篇沙坦

机构

  • 16篇无锡市第三人...
  • 4篇南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9篇庄瑞娟
  • 10篇王晓彦
  • 8篇金伟东
  • 6篇陶以嘉
  • 6篇施晶晶
  • 5篇李拜红
  • 4篇金卫东
  • 4篇吴学明
  • 4篇朱栋晓
  • 3篇苗宗宁
  • 2篇金伟东
  • 2篇施海燕
  • 2篇王广艳
  • 2篇王晓彦
  • 1篇李春庆
  • 1篇苏衡
  • 1篇陈翀昊
  • 1篇周达新
  • 1篇李晓丽
  • 1篇魏哲强

传媒

  • 3篇中国微循环
  • 3篇江苏医药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岭南心血管病...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对扩张性心肌病室性早搏的疗效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对扩张性心肌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扩张性心肌病患者66例,随机均分为A、B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加用美托洛尔缓释片,B组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3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动态心电图、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脑利钠肽(BNP)。结果治疗3周后,两组BNP降低,室性早搏减少,B组较A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B组LVEF较A组明显改善(0.51±0.04vs.0.39±0.05)(P<0.05)。结论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能较好地控制室性早搏,改善心功能。
庄瑞娟陶以嘉金卫东
关键词:美托洛尔缓释片胺碘酮扩张性心肌病室性早搏
心肌功能指数在慢性肺部疾病右心室功能测定中的价值
2009年
目的探讨应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心肌功能指数(Tei指数),对慢性肺心病患者右室功能进行定量评价。方法对2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和20例正常人进行经胸超声检查,采用心尖四腔心切面获取三尖瓣环心肌运动频谱图,分别测量收缩波(S)峰值速度(Sm)及S峰速度时间积分(Sm-VTI)、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t)及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t),并结合心电图标Ⅱ导联分别测量右室ICT、IRT、ET,计算出Tei指数。结果肺心病组右室Tei指数较正常组明显延长,肺心病组Sm、et及et/at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或P<0.01)。肺心病组及正常组中Tei指数与年龄、心率无相关性,与Sm-VTI、et及et/at有相关性(P<0.05或P<0.01)。结论Tei指数能准确、实时地反映右心功能,为定量评价慢性肺心病患者右室收缩和舒张功能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庄瑞娟金伟东王晓彦
关键词:肺心病心室功能
BNP对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B型脑利钠肽(BNP)对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心力衰竭患者,分为阻塞性肺疾病组150例、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组74例、心力衰竭组96例,比较各组患者临床资料、BNP水平差异。结果在阻塞性肺病患者中,BNP以100 pg/ml作为阳性阈值诊断心力衰竭的灵敏度为92.8%(95%可信区间为89.2%~96.6%),特异度为80.6%(95%可信区间为76.2%~86.6%),阳性预测值为68.1%(95%可信区间为55.4%~72.3%),阴性预测值为96.2%(95%可信区间为94.5%~98.7%),准确性为84.4%(95%可信区间为77.5%~88.0%)。结论对合并阻塞性肺疾病的呼吸困难患者,BNP是判断心力衰竭的一个快速、灵敏的指标。
庄瑞娟金伟东
关键词:B型脑利钠肽
冠心病患者血清骨保护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冠心病患者45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15例)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15例);其中,主要冠状动脉狭窄≥50%为单支者23例、双支者12例、三支者10例。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1、2和4周血清OPG及hsCRP。健康人15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冠心病患者的血清OPG和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1、2和4周,冠心病患者的血清OPG和hsCRP水平均降低(P<0.01),但仍然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冠心病患者血清OPG和hsCRP水平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加重而升高(P<0.05)。结论血清OPG和hsCRP可作为评估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因素。
庄瑞娟金卫东施海燕吴学明王晓彦
关键词:冠心病骨保护素高敏C反应蛋白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干扰素致室速、室颤抢救成功后心室内传导阻滞1例
本文简要论述了观察使用参松养心胶囊对1例干扰素致室速、室颤抢救成功后心室内传导阻滞的改善作用。
王晓彦陶以嘉庄瑞娟吴学明金伟东
关键词:参松养心胶囊干扰素室速室颤室内传导阻滞
文献传递
瓜蒌皮注射液治疗心脏X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2015年
目的分析瓜蒌皮注射液治疗心脏x 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共40 例气滞血瘀型心脏x 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治疗组即(瓜蒌皮注射液组,每组各20 例,常规组给予心绞痛常规治疗药物,治疗组在心绞痛常规治疗药物基础上加用瓜蒌皮注射液,每天一次,共治疗两周.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心动图ST 段压低情况改变.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活动平板运动试验心电图ST 段压低明显改善,P〈0.05,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瓜蒌皮注射液可以明显缓解心脏x 综合征患者心绞痛症状,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其可能机制与其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微循环的作用[1]
庄瑞娟吴学明王广艳
关键词:心脏X综合征瓜蒌皮注射液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干扰素致室速、室颤抢救成功后心室内传导阻滞1例
观察了使用参松养心胶囊对1例干扰素致室速、室颤抢救成功后心室内传导阻滞的改善作用。
王晓彦陶以嘉庄瑞娟吴学明金伟东
关键词:参松养心胶囊干扰素室速室颤室内传导阻滞
文献传递
体外诱导羊膜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被引量:2
2011年
背景:羊膜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植入机体不同类型组织后是否可以分化为相应组织靶细胞呢?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体外诱导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培养羊膜间充质干细胞,鉴定其表面抗原表达,用含体积分数2%胎牛血清以及50μg/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条件培养基诱导,诱导后细胞通过内皮细胞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以及v-WF染色鉴定。结果与结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CD29、CD44、CD105阳性,CD34、CD45、CD106以及HLA-DR阴性。诱导后细胞形态明显改变,内皮细胞标志物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以及v-WF染色结果阳性。提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具有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的能力。
施晶晶朱栋晓金伟东王晓彦庄瑞娟李拜红苗宗宁
关键词:羊膜间充质干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分化
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 UA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B组予以心绞痛常规治疗;A组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200mg/d静脉输注,14d为1个疗程。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浆脑钠肽(BNP)变化,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胸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胸痛发作时心电图ST段压低程度以及血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A组的改善大于B组(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可下调血清中hsCRP的表达,有效改善UA临床症状。
庄瑞娟金卫东陶以嘉
关键词: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不稳定型心绞痛超敏C反应蛋白血浆脑钠肽
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的活性及其与中国人群冠状动脉疾病的关系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乙酰水解酶(PAF-AH)的活性及其与中国人群冠状动脉疾病(CAD)的关系。方法检测918例CAD患者PAF-AH的活性、脂类的活性以及筛选基因多态性PTAFR基因。结果①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性别校正后PAF-AH的平均活性:无CAD者,女性比男性具有明显的PAF-AH低活性。病例组高血压者的PAF-AH活性比非高血压者明显降低。②PAF-AH在所有分组与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总胆固醇(TC)以及apoB-100活性有很强的相关性。③整体来看,PAF-AH的活性与CAD呈现相关性(P<0.05)。④PTAFR基因多态性在CAD患者和对照组的基因型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血浆PAF-AH活性存在性别差异,并且与CAD呈现正相关,然而,PAF-AH活性和炎症标志物没有相关性。
施晶晶朱栋晓金伟东王晓彦庄瑞娟李拜红苗宗宁
关键词:乙酰水解酶冠状动脉疾病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