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红

作品数:183 被引量:908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9篇期刊文章
  • 60篇专利
  • 21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9篇农业科学
  • 4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5篇理学
  • 15篇机械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矿业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9篇光谱
  • 44篇叶绿
  • 44篇叶绿素
  • 41篇图像
  • 33篇作物
  • 26篇玉米
  • 25篇叶绿素含量
  • 25篇土壤
  • 23篇植被
  • 23篇植被指数
  • 23篇冠层
  • 22篇光谱分析
  • 20篇小麦
  • 19篇叶片
  • 17篇冬小麦
  • 16篇多光谱
  • 13篇图像处理
  • 13篇光谱图像
  • 12篇近红外
  • 11篇植物

机构

  • 180篇中国农业大学
  • 8篇华盛顿州立大...
  • 6篇北京工商大学
  • 6篇河北建筑工程...
  • 3篇教育部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兰州城市学院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河南牧业经济...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农业机械...
  • 1篇塔里木大学

作者

  • 183篇孙红
  • 157篇李民赞
  • 67篇郑立华
  • 45篇杨玮
  • 25篇刘豪杰
  • 15篇张漫
  • 15篇张瑶
  • 12篇张彦娥
  • 11篇安晓飞
  • 11篇孙明
  • 10篇赵毅
  • 10篇文瑶
  • 8篇李修华
  • 7篇张猛
  • 7篇赵瑞娇
  • 6篇张琴
  • 6篇孟繁佳
  • 6篇王楠
  • 6篇赵勇
  • 6篇裴晓帅

传媒

  • 39篇农业机械学报
  • 27篇光谱学与光谱...
  • 21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农机化研究
  • 2篇2008农业...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河北建筑工程...
  • 1篇农业网络信息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农业文摘...
  • 1篇2005年中...
  • 1篇2005年中...

年份

  • 8篇2023
  • 10篇2022
  • 11篇2021
  • 17篇2020
  • 17篇2019
  • 15篇2018
  • 15篇2017
  • 12篇2016
  • 19篇2015
  • 12篇2014
  • 14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9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7篇2005
1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土壤电导率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电导率的检测装置及方法,该方法包括:对已知电导率的土壤进行测试,确定电导率常数;通过对待测土壤输入激励电信号,采集第一路和第二路反馈电压信号,并将其转换成第一路和第二路直流电压信号;根据第一路和第二路...
李民赞裴晓帅郑立华孙红文瑶赵毅刘豪杰
文献传递
基于比色光谱的氧乐果和毒死蜱农药残留快速检测被引量:8
2017年
为快速、安全地检测氧乐果和毒死蜱农药残留,使用改进的氯化钯比色法,分别采集2种农药比色反应后的吸收光谱,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使用乙酸代替传统浓盐酸配制的氯化钯比色试剂效果更理想,氧乐果和毒死蜱的吸收光谱可以区分的检测下限分别是0.05和0.50mg/L,基本满足GB 2763—2014对部分果蔬的检测要求。2)氧乐果和毒死蜱吸收光谱的敏感波长分别为510和499nm,由此确定最优建模波段。对比PCA和PLS方法建模效果,2种农药的原始光谱数据都是在Savitzky-Golay(SG)平滑处理后,使用PLS方法在主成分为4时预测效果较好。PLS模型在2-折交叉验证下,氧乐果在480~680nm波段,建模集相关系数Rc=0.977 0,均方根误差RMSEC=5.801,验证集相关系数Rp=0.963 0,均方根误差RMSEP=7.904;毒死蜱在460~850nm波段,Rc=0.997 0,RMSEC=2.281,Rp=0.984 7,RMSEP=3.170。该方法比色试剂配制简单安全,室温下比色反应时间为2min,满足快速、安全的检测要求,为进一步研究实用的农残检测仪器提供了新方法。
李文孙明孙红毛博慧李民赞
关键词:光谱分析
基于可见/短波近红外光谱检测结球甘蓝维生素C含量被引量:11
2018年
维生素C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素,结球甘蓝作为主要蔬菜品种之一富含维生素C。该试验利用可见/短波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开展结球甘蓝维生素C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首先通过Kennard-Stone(K-S)法将样本按照6:1划分为校正集(60个样本)和验证集(11个样本),分别利用反射率和吸光度的原始光谱、一阶导数(first derivative,FD)和二阶导数(second derivative,SD)光谱预处理后对应的6个数据集,建立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回归模型。针对最优光谱预处理方法处理后的光谱,设置5个置信水平(0.95,0.975,0.99,0.995,0.999 5),利用逐步回归(stepwise regression,SR)进行建模波长选择,以各置信水平对应的各组优选波长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建模。结果表明:利用FD光谱预处理方法可以提高PLS回归模型精度,验正集R^2从处理前的0.85提高到0.96,是该研究的最佳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利用降维后的7个主成分继续建立PLS回归模型,校正集R^2为0.92,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 of cross validation,RMSECV)为0.658 0 mg/100 g,验证集R^2为0.96,预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为1.620 4 mg/100 g。PLS回归模型预测维生素C含量,检测精度高,可以代替传统检测方法,为结球甘蓝的品质评定提供一种新的途径。进一步分别应用8,6,5个优选波长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建模,校正集R^2平均为0.78,RMSECV平均为3.760 9 mg/100 g,验证集R^2平均为0.73,RMSEP平均为2.879 2 mg/100 g,虽然R^2有所降低,但波长点少,利用较少的波长变量来预测维生素C含量,降低模型复杂度,可以为便携式检测仪器开发提供技术支持,以提高结球甘蓝内部品质评定作业效率。
李鸿强孙红孙红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无损检测结球甘蓝偏最小二乘回归
一种高效可靠的无人机植保作业电子围栏
轻型植保无人直升机因其具有作业效率高、无需专用起降机场、减少人身药害的几率、减轻农民劳动强度、节省农药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等诸多优点,近些年在农业植保领域发展迅猛。
郑立华杨泽李民赞孙红杨玮
关键词:电子围栏
土壤光谱反射率和电导率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光谱反射率和电导率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该装置底部为土壤检测探头,该装置还包括:传感单元,用于产生光信号和恒定的电流,经过土壤产生反射光信号和电压信号,将反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将所述电信号和电压信号...
李民赞安晓飞郑立华刘玉萌孙红杨玮
文献传递
温室番茄冠层和叶片光谱特征分析及营养诊断被引量:13
2010年
通过温室基质栽培,利用ASD光谱仪和傅里叶光谱分析仪测量了四种营养水平下温室番茄冠层和叶片的光谱反射曲线,并检测了对应叶片的水分含量、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分析了不同营养水平下番茄冠层和叶片的反射光谱变化,并对番茄叶片含水量的敏感波长以及冠层反射光谱的红边波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室番茄冠层反射光谱曲线在可见光550nm左右均有叶绿素的强反射峰,近红外区反射率高于可见光区。在同一生长期,随基质营养水平的提高,番茄冠层反射率在可见光波段不断减小,在近红外波段不断增大,且红边波长位置出现"红移"现象。利用530和760nm特征波长得到的归一化颜色指标NDCI与叶片氮含量有较好相关性,R2为0.7511。
赵瑞娇李民赞杨策杨玮孙红
关键词:番茄光谱反射率温室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和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土壤参数预测
应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对土壤光谱数据进行处理,研究了土壤全氮和土壤有机质的回归模型以及模型随参数变化的规律.首先,从中国农业大学试验田采集了150个土样,然后使用近红外光谱仪获取了每个原始土壤样本的近红外光谱,同时应用实验室...
郑立华李民赞孙红安晓飞
关键词:支持向量机全氮含量有机质近红外光谱
田间冬小麦抽穗期长势分析——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快速估测大田冬小麦叶绿素含量指标,指导冬小麦抽穗期追肥管理,基于光谱分析技术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325~1 075 nm)处,对陕西省杨凌区揉谷镇粮食基地的冬小麦进行长势检测、分析。试验在1 000 m×600 m区域内划分为30个采样区进行数据采集,使用ASD Field Spec Hand Held光谱辐射仪(Analytical Spectral Devices.,USA)采集冬小麦的冠层光谱反射率数据,使用SPAD-5 0 2 Plus便携式叶绿素仪测量小麦倒一叶和倒二叶的叶绿素指标(SPAD值),使用G738 CM型手持式GPS记录采样点的位置信息。分别进行冠层光谱反射率小麦倒一叶和倒二叶的预处理,结果表明:冠层反射光谱倒二叶的SPAD值相关系数高于倒一叶。基于相关性分析,选取4个敏感波段538、661、740、850 nm分别与预处理前后的光谱数据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预处理后的模型精度较高,建模精度R2=0.8 3,验证建模精度R2=0.7。同时,绘制了大田作物长势分布图,可为冬小麦抽穗期追肥提供支持。
刘仁杰房俊龙李民赞孙红吴李烜赵毅张猛
关键词:冬小麦无损检测
基于光环境校正的便携作物叶绿素检测仪设计被引量:1
2022年
为快速获取作物的生长状态信息及时指导农业生产,基于作物生理生化光谱学响应机理,设计了基于光环境校正的便携作物叶绿素检测装置。装置测量以610、680、730、760、810、860 nm为中心,20 nm带宽的反射光谱以及环境光照光谱数据,计算植被指数并预测植物叶绿素含量,在环境光照强度较差时使用主动补光灯进行补光,并对补光条件下环境光照强度进行校正。实验表明GPS定位在纬度最大漂移为6.2 m、经度最大漂移为4.9 m;光谱传感器6个波段的光强响应与照度计测量值之间的决定系数均超过0.99;标定的2块光谱传感器的匹配系数在610 nm和860 nm波段分别为0.743、1.035。建立了610 nm和860 nm波段补光强度与测量距离间的拟合模型用于光环境校正;使用无纺布进行了叶绿素梯度实验,建立了植被指数NDVI与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数学模型,在较差光环境条件下不进行补光的模型决定系数为0.685,补光并进行校正情况下模型决定系数为0.965。
唐伟杰王楠刘国辉赵若梅李民赞孙红
关键词:叶绿素含量多光谱植被指数
基于光谱技术的水稻稻纵卷叶螟受害区域检测被引量:25
2010年
利用光谱技术探索了水稻稻纵卷叶螟虫害的检测。通过分析田间水稻稻纵卷叶螟受害区和对照区冠层反射光谱和一阶微分光谱特征差异发现,可见光区(400-700nm),550nm附近中度受害水稻冠层反射率明显低于对照冠层反射率值,重度受害水稻冠层反射率则高于对照区冠层反射率;水稻受害时,叶片受损及干枯导致叶绿素含量降低,对红光波段(600-700nm)的吸收减小。近红外区(750-770nm)范围内,受害水稻冠层反射光谱曲线均不同程度出现“尖峰”波动,且光谱曲线红边拐点发生“蓝移”。通过构建样本总体修正曲线,提供了直观判别广域水稻是否受稻纵卷叶螟虫害侵扰的依据。进一步探讨稻纵卷叶螟受害区定性检测参数发现,利用NIR-NDVI特征可以有效地区分对照区和受害区区域,经验证,准确率达70%。
孙红李民赞周志艳刘刚罗锡文
关键词:光谱分析稻纵卷叶螟水稻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