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亚夫

作品数:86 被引量:287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7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3篇肝移植
  • 26篇切除
  • 18篇术后
  • 17篇肝癌
  • 14篇肝切除
  • 13篇切除术
  • 12篇肿瘤
  • 11篇移植术
  • 11篇移植术后
  • 11篇手术
  • 11篇肝移植术
  • 11篇肝移植术后
  • 10篇胆管
  • 10篇原发性
  • 10篇原发性肝癌
  • 10篇肝功
  • 10篇肝功能
  • 9篇肝切除术
  • 9篇肝脏
  • 7篇原位

机构

  • 78篇南京大学医学...
  • 9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宁夏医学院附...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86篇吴亚夫
  • 75篇丁义涛
  • 42篇仇毓东
  • 32篇江春平
  • 32篇施晓雷
  • 26篇徐庆祥
  • 25篇朱新华
  • 21篇周建新
  • 12篇吴星宇
  • 12篇张炜炜
  • 11篇李强
  • 7篇韩冰
  • 6篇潘军平
  • 6篇刘仁庆
  • 6篇汤宁
  • 5篇任昊桢
  • 5篇孙喜太
  • 5篇周铁
  • 4篇张建民
  • 3篇金遵禹

传媒

  • 9篇中华器官移植...
  • 8篇肝胆外科杂志
  • 8篇江苏医药
  • 6篇世界华人消化...
  • 5篇中华肝胆外科...
  • 5篇2012中国...
  • 4篇中华消化外科...
  • 3篇肠外与肠内营...
  • 3篇2013中国...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医学研究生学...
  • 2篇现代医学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国临床研究
  • 2篇2014中国...
  • 1篇江苏卫生保健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9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8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7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肠外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在肝功能衰竭病人肝移植术后的应用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观察肠外营养(PN)联合肠内营养(EN)对肝功能衰竭病人肝移植术后营养状况、肝功能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因肝功能衰竭行肝移植术后早期进行营养支持治疗的病人3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试验组病人术后行PN支持,待肠道通气后停止PN,改为正常饮食基础上增加EN支持;对照组病人术后行PN支持,待肠道通气后仅正常饮食。通过检测营养状态指标、肝功能和炎性指标,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试验组病人术后14 d的体重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肝功能的恢复、前清蛋白水平的提高和C-反应蛋白下降均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功能衰竭病人行肝移植术后PN联合EN支持,能改善机体的营养状态、降低炎性反应、促进肝细胞修复。
施晓雷任昊桢吴亚夫江春平张炜炜丁义涛
关键词:肠内营养肠外营养肝移植营养支持
边缘性供肝在肝移植的应用
【目的】探讨边缘供肝在肝移植的应用对术后肝功能和预后的影响及围手术期的处理的经验。【方法】分析我院近年边缘供肝37例((脂肪变性16例、老年性肝脏3例、缺血时间延长5例、HBV阳性8例、血型不符3例、DCD2例),随机选...
江春平徐庆祥吴亚夫丁义涛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经鼻肠营养管喂养和经空肠造瘘管喂养的疗效及相关并发症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PD)术后经鼻肠营养管喂养(NJT)和经空肠造瘘管喂养(JT)的疗效及相关并发症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南京鼓楼医院行PD术的患者10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喂养方式不同分为NJT组和JT组,各51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营养管效能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胰腺质地、胰管直径、术中出血量和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麻醉风险评分、并发症等级、二次手术发生率和胰瘘、感染性并发症、消化道出血、腹腔出血、高血糖、肠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JT组出院后再次入院率、肠梗阻发生率、胃排空延迟发生率、营养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JT组,拔除鼻胃管的时间、完全经口进食的时间、拔除营养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J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PD术后NJT较JT更加安全,并发症较少。NJT可显著降低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潘军平吴亚夫朱新华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
肝细胞癌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的防治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原因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手术切除并病理证实的1000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22例,女性78例;年龄21~89岁,平均55岁。结果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18例,发生率为1.8%。18例肝功能衰竭患者中,老年患者(〉65岁)13例,吲哚氰绿15min潴留率(ICGR15)〉20%者14例,术中出血量〉1000ml 14例,术中输血量〉1000ml 13例,肝纤维化程度Metavir评分中,最严重肝硬化(F4)和严重纤维化(F3)6例(6/7),肝脏余肝体积〈40.0%9例(75.0%,9/12)。结论余肝体积过小、术中失血和输血过多、ICGR 15〉20%、肝纤维化程度Metavir评分附和F3的肝细胞癌患者较易发生术后肝功能衰竭,人工肝或联合肝移植在治疗术后肝功能衰竭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丁义涛江春平仇毓东吴亚夫周建新刘仁庆
关键词:肝细胞肝切除术肝功能衰竭
结构脂肪乳对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后疗效的前瞻性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 探讨结构脂肪乳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营养状况、炎性反应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肝切除术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患者术后1∽7d行等氮等热量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其中对照组应用物理混合的中长链脂肪乳,试验组应用结构脂肪乳.在肝切除术前及术后5、7d抽取血液检测患者肝功能指标、营养学指标、炎性反应指标和免疫功能指标,以及分析患者术后预后情况.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P25,P75)表示,采用秩和检验;各指标趋势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各时间点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筛选出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80例,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两组患者血清ALT、AST、前白蛋白、胆碱酯酶、C反应蛋白、IgG、IgM、IgA、CD3 +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和CD4 +/CD8+于术前及术后5、7d在一定趋势内变化,对照组患者由术前水平逐渐变化至术后7d水平分别为:(36±10)U/L∽(83±33)U/L、(37±13)U/L∽(63±42)U/L、(233±42) mg/L∽(208±37) mg/L、(154±32) U/L∽(145±26) U/L、(8.1±1.6) mg/L∽(30.3±8.6) mg/L、(14±5)g/L∽(12±3)g/L、(3.2±1.3) g/L∽(2.8±1.6) g/L、(2.1±1.3)g/L∽(2.0±1.2) g/L、55.6%±6.8%∽46.2%±3.9%、37.5%±2.0%∽33.4%±3.1%、25.9%±2.9%∽27.9%±3.0%、1.5±0.5∽1.2±0.4;试验组分别为(36±12)U/L∽(43±30) U/L、(36±14)U/L∽(40±33) U/L、(231±45) mg/L∽(255±44) mg/L、(149±25) U/L∽(153±27) U/L、(7.6±1.8)mg/L∽(21.7±11.2)mg/L、(13±5)g/L�
施晓雷王帅吴亚夫汤宁张炜炜丁义涛
关键词:肝肿瘤营养支持治疗结构脂肪乳
胆管支气管瘘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20
2010年
探讨胆管支气管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结合2例胆管支气管瘘病人的诊治经过,结合文献资料探讨胆管支气管瘘病因、症状、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胆管支气管瘘病因众多,肝或肺包虫病、阿米巴肝脓肿、细菌性肝脓肿、膈下脓肿及胆道结石均是重要原发病,医源性胆管支气管瘘值得注意;胆管支气管瘘最重要症状是胆汁样痰;结合原发病、影像学及临床表现诊断一般不难;内镜或介入方法胆管引流可治疗胆管支气管瘘,反复发作或经久不愈者需行手术治疗。胆汁样痰是胆管支气管瘘的特征症状,发生胆管支气管瘘处理需迅速及时。
徐庆祥吴亚夫施晓雷王继元朱卫丁义涛
关键词:胆管支气管瘘射频肝转移癌胆道结石
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分析被引量:13
2007年
目的:随机对照观察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以及临床疗效,探讨治疗肝癌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将38例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规则性肝切除术15例.非规则性肝切除术23例,对两组病例的手术和随访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两组均无手术死亡,术中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规则性肝切除标本切缘满意率(大于2cm)较高,术后近期复发率显著降低,一年无瘤生存率高于非规则性肝切除.结论:规则性肝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的术式,对有适应证的病例应尽可能采用此种手术方式,有望获得较好的疗效.
朱新华仇毓东吴亚夫周建新徐庆祥丁义涛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规则性肝切除术
干细胞相关技术治疗肝功能衰竭的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
施晓雷丁义涛杨永峰马虎成吴亚夫韩冰任昊桢褚薛慧汤宁
中国是肝病高发国家,各种肝病导致的肝功能衰竭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肝移植是治疗肝功能衰竭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供体器官短缺等原因,仅有少数患者能及时接受肝移植,大部分患者在等待中死亡。干细胞因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增殖能力强...
关键词: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干细胞移植肝移植治疗
肝肾联合移植治疗肝肾功能衰竭的体会(附6例报告)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总结肝肾联合移植的治疗体会。方法收集6例接受同种异体一期肝肾联合移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例为簇式肝肾联合移植,余5例采用经典式肝肾联合移植。对其手术时间、无肝期、术中出血量、术中使用体外静脉转流或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的情况及效果,以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18h,中位数15h。无肝期70~240min,中位数130min。术中出血量5300~18000ml,中位数9525ml。术中采用体外静脉转流1例,使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4例,无转流及滤过1例。行簇式肝肾联合移植的1例患者术后29h出现腹腔出血,经再次手术止血,后发生移植肾无功能并继发腹腔感染,术后10d死亡。1例经典肝肾联合移植患者术后出现移植肝无功能并继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术后7d死亡,1例患者因移植物功能障碍术后82个月死亡。其余3例患者术后生存良好,分别存活了1个月、64个月和73个月。结论严格掌握肝肾联合移植的适应证。肝肾联合移植术式以经典式肝肾联合移植为宜。术中应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或体外静脉转流有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
吴星宇仇毓东施晓雷吴亚夫江春平周建新丁义涛
关键词:肝肾联合移植终末期肝病肝肾综合征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体外静脉转流
门腔分流术后门静脉海绵样变伴闭塞患者行门腔半转流、肝动脉腹主动脉架桥肝脏移植病例报道
在终末期肝硬化患者中,弥漫性门静脉血栓会引起广泛的侧枝循环形成,进而形成门静脉海绵样变伴闭塞,后者曾被认为是肝脏移植的绝对禁忌症[1].从1998 年Tzakis AG 等首次报道门腔半转位肝脏移植[2]以来,国内外已有...
吴亚夫施晓雷朱新华韩冰江春平张炜炜丁义涛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