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储昭新

作品数:9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黎介寿院士肠道屏障研究专项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淋巴
  • 4篇黏附分子
  • 4篇细胞归巢
  • 4篇淋巴细胞
  • 4篇淋巴细胞归巢
  • 4篇归巢
  • 4篇分子
  • 3篇蛋白
  • 3篇植物乳杆菌
  • 3篇乳杆菌
  • 3篇基因
  • 3篇基因敲除
  • 3篇IL-10
  • 2篇蛋白表达
  • 2篇植物乳酸杆菌
  • 2篇乳酸
  • 2篇乳酸杆菌
  • 2篇鼠肝
  • 2篇阻塞性

机构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1篇张家港市第一...

作者

  • 8篇储昭新
  • 6篇秦环龙
  • 5篇张明
  • 3篇陈红旗
  • 3篇周玉坤
  • 1篇马延磊
  • 1篇沈通一
  • 1篇黄龙
  • 1篇张鹏
  • 1篇彭佳远

传媒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华医学会肠...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植物乳杆菌对IL-10基因敲除结肠炎小鼠黏附分子的影响
本文选择病变以盲肠和结肠为主,病理学特征与人类克罗恩病(CD)十分相似的IL-10基因敲除小鼠作为IBD(炎症性肠病)模型,给予植物乳杆菌在早期(4-8 wk )灌胃,观察小鼠肠道黏附分子α4β7、ICAM-1和MAdC...
储昭新陈红旗张明秦环龙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结肠炎淋巴细胞归巢
文献传递
结直肠癌转移生物标记物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寻找结直肠癌转移潜在标志物,研究氟尿嘧啶(5-Fu)对差异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结直肠癌的转移机制。方法常规培养Lovo及SW480细胞至指数生长期后提取蛋白。采用MTF法检测5-Fu对此两种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用IC50的5-FU干预Lovo和SW480细胞后提取蛋白。对所提取的蛋白进一步行二维凝胶电泳,选取表达有显著差异的点进行质谱检验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验证5-FU作用前后两种细胞显著差异蛋白的表达。结果二维凝胶电泳和质谱分析成功鉴定出11种差异蛋白.根据预设条件筛选出:核内不均匀核糖核蛋白K(hnRNP K)、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DI)。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实验显示;Lovo细胞株中hnRNPK蛋白表达较SW480高,PDI蛋白表达较SW480低:5-Fu干预后.Lovo细胞株中hnRNP K蛋白表达下调程度较SW480显著.免疫荧光强度减弱,SW480细胞株中PDI蛋白表达上调幅度较Lovo细胞显著,免疫荧光强度增强。结论hnRNP K和PDI表达在不同转移潜能结直肠癌细胞系Lovo和SW480存在显著差异,5-Fu干预后其表达有着规律性改变。
张鹏黄龙马延磊彭佳远沈通一陈红旗周玉坤储昭新张明秦环龙
关键词:LOVO细胞SW480细胞氟尿嘧啶蛋白质组学
植物乳杆菌对IL-10基因敲除结肠炎小鼠黏附分子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灌胃对IL-10基因敲除小鼠肠道炎症和淋巴细胞归巢的影响.方法:取IL-10基因敲除(knockout,KO)小鼠和未作基因敲除的背景鼠分为4组:对照组(野生组WT)、加植物乳杆菌组(WT+LP)、IL-10基因敲除模型组(KO)、模型加植物乳杆菌组(KO+LP).4wk开始对照组和KO组每日予PBS灌胃,WT+LP和KO+LP组予溶于PBS的LP灌胃,持续4-8wk结束.实验结束后取各组小鼠结肠行炎症评分和电镜亚显微结构观察,并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归巢相关分子MAdCAM-1、ICAM-1、α4β7及CD3的表达.结果:8wk后KO小鼠100%发生肠道炎症,且其CD3及黏附分子α4β7、ICAM-1和MAdCAM-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WT组均明显增高(mRNA:t=39.42,8.83,25.53,45.78,均P<0.01;CD3、ICAM-1、MAdCAM-1蛋白:t=19.04,29.57,12.29,均P<0.01).予以益生菌LP灌胃后,KO+LP组小鼠CD3及黏附分子α4β7、ICAM-1和MAdCAM-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KO组均明显降低(mRNA:t=20.34;4.95;14.21;22.31,均P<0.01;CD3、ICAM-1、MAdCAM-1蛋白:t=6.82,14.10,7.03,均P<0.01);WT+LP组小鼠CD3及黏附分子α4β7、ICAM-1和MAdCAM-1的mRNA较WT组均明显降低(t=9.33,10.55,7.75,6.69,均P<0.01),而WT+LP组小鼠CD3及黏附分子ICAM-1和MAdCAM-1的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降低.结论:植物乳杆菌能下调黏附分子在IL-10基因敲除结肠炎小鼠中的高表达,这可能是其减轻炎症状态,缓解炎症性肠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储昭新陈红旗张明秦环龙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白介素-10基因敲除淋巴细胞归巢
炎症性肠病肠道淋巴细胞归巢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9年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慢性肠道炎症疾病,传统上分为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诸多研究表明,IBD与肠道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LH)密切相关,本文就IBD与LH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储昭新秦环龙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淋巴细胞归巢黏附分子
植物乳酸杆菌对阻塞性黄疸大鼠肝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植物乳酸杆菌(LP)对阻塞性黄疸大鼠肝细胞凋亡和紧密连接(TJ)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即对照组、胆总管结扎组、胆总管结扎+LP组、内引流组和内引流+LP组,实验持续10d。给予添加LP组大鼠每天灌胃1010CFU。用TUNEL法测肝细胞凋亡阳性率;用透射电镜、Western blot、RT-PCR观察TJ超微结构及相关蛋白(Occludin,Claudin-1,Claudin-4,ZO-1)的表达和分布变化。结果:大鼠胆总管结扎10 d后肝细胞凋亡增多,口服LP后状况有所缓解。内引流+LP组较阻黄组凋亡降低(P<0.01)。大鼠肝细胞TJ破坏非常明显,口服LP后有所改善,内引流+LP组改善显著。内引流+LP组TJ蛋白mRNA及蛋白的表达改善最明显。结论:阻塞性黄疸大鼠内引流及口服LP对受损肝有明显地改善作用,肝细胞凋亡阳性率下降,TJ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好转,有效地抑制了阻塞性黄疸大鼠肝屏障的损伤。
张明周玉坤储昭新秦环龙
关键词:阻塞性黄疸植物乳酸杆菌细胞凋亡
植物乳杆菌对IL-10基因敲除结肠炎小鼠黏附分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P)灌胃对IL-10基因敲除小鼠肠道炎症和淋巴细胞归巢的影响。   方法:20只IL-10基因敲除(knockout,KO)小鼠和20只未作基因敲...
储昭新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基因敲除淋巴细胞归巢结肠炎黏附分子
文献传递
82例浅表淋巴结肿大病因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总结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主要病因。方法整群选择该院于2011年1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以浅表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的82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组织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检查等检查结果,对浅表淋巴结肿大进行病因分析。结果该组82例患者中,良性肿大者26例(31.70%),恶性肿大者56例(68.29%),恶性肿大发生率高于良性。良性肿大者中,感染为主要病因,其百分比显著高于其他病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大者中,非霍奇金淋巴瘤百分比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病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血病百分比次之,与其他病因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程大于2周的浅表淋巴结肿大以恶性肿大为主,其中感染、非霍奇金淋巴瘤、白血病均为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主要病因,提示临床诊断时,应结合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检查等辅助手段,综合分析确定病因。
储昭新
关键词:浅表淋巴结肿大淋巴瘤病因分析首发表现
植物乳酸杆菌对阻塞性黄疸大鼠肝脏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植物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LP)对阻塞性黄疸大鼠肝脏 细胞凋亡及紧密连接(TJ)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五 组:对照组;胆总管结扎组;胆...
张明周玉坤储昭新秦环龙
关键词:阻塞性黄疸植物乳酸杆菌紧密连接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