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环龙

作品数:455 被引量:2,612H指数:23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54篇期刊文章
  • 61篇专利
  • 31篇会议论文
  • 8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00篇医药卫生
  • 7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93篇肠道
  • 75篇肠癌
  • 65篇肿瘤
  • 48篇菌群
  • 46篇直肠
  • 44篇蛋白
  • 43篇细胞
  • 39篇结直肠
  • 37篇直肠癌
  • 35篇外科
  • 35篇微生态
  • 35篇大肠
  • 34篇肠道菌群
  • 32篇结直肠癌
  • 31篇手术
  • 31篇肠道菌
  • 31篇大肠癌
  • 29篇肠内
  • 27篇肠肿瘤
  • 26篇代谢

机构

  • 249篇上海交通大学...
  • 118篇同济大学
  • 80篇上海市第十人...
  • 2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6篇上海交通大学
  • 15篇安徽医科大学
  • 10篇南京医科大学
  • 9篇复旦大学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6篇苏州大学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镇江医学院
  • 4篇复旦大学附属...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中华医学会
  • 3篇上海医科大学
  • 3篇深圳市儿童医...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上海锐翌生物...

作者

  • 454篇秦环龙
  • 34篇杨俊
  • 31篇沈通一
  • 27篇吴肇汉
  • 23篇高仁元
  • 20篇贾震易
  • 19篇高志光
  • 17篇陈红旗
  • 16篇佟大年
  • 14篇杨永志
  • 13篇李豪
  • 12篇林擎天
  • 12篇杨建军
  • 12篇孔程
  • 11篇于学靖
  • 11篇黄林生
  • 10篇汪昱
  • 10篇刘敏丰
  • 10篇刘蕊
  • 10篇张明

传媒

  • 49篇肠外与肠内营...
  • 30篇世界华人消化...
  • 29篇中国实用外科...
  • 22篇中华临床营养...
  • 16篇中华胃肠外科...
  • 13篇外科理论与实...
  • 13篇中国普外基础...
  • 12篇临床外科杂志
  • 12篇上海医学
  • 10篇中国微生态学...
  • 9篇中华普通外科...
  • 8篇中华实验外科...
  • 7篇上海预防医学
  • 7篇中华结直肠疾...
  • 7篇中华医学会肠...
  • 6篇中国医院
  • 5篇中国医院管理
  • 5篇肝胆胰外科杂...
  • 5篇中国临床营养...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22篇2023
  • 15篇2022
  • 27篇2021
  • 36篇2020
  • 24篇2019
  • 13篇2018
  • 18篇2017
  • 10篇2016
  • 6篇2015
  • 20篇2014
  • 9篇2013
  • 10篇2012
  • 17篇2011
  • 23篇2010
  • 22篇2009
  • 25篇2008
  • 13篇2007
  • 25篇2006
  • 18篇2005
4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肠内营养对急性胰腺炎腺泡细胞氨基酸摄取和酶蛋白合成的影响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经空肠营养对急性胰腺炎腺泡细胞氨基酸摄取、酶蛋白合成、亚细胞成分中酶蛋白合成和酶原颗粒的影响。 方法  15只杂种犬在急性胰腺炎模型制成后 ,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 (n =7)和胃肠外营养组 (n =8)。采用L 3H 苯丙氨酸作为核素示踪剂 ,在造模后营养支持第 7天 ,静脉内注入L 3H 苯丙氨酸 185 0KBq ,连续观察 3 0、60、12 0、180min内腺泡细胞氨基酸摄取、酶蛋白合成和细胞器中标记核素量和电镜观察各时相点酶原颗粒数及面积等超微结构变化。 结果  2组动物胰腺腺泡细胞在各时相点氨基酸摄取及酶蛋白合成的放射性量均在 60min时相点达高峰 ,EN组高于PN组 (P <0 0 5 ) ;随后逐渐下降 ,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粗面内质网、光面内质网 (高尔基体 )内核素量变化基本类似于前述指标的变化 ;而酶原颗粒内核素量 2组在 60min达高峰 ,随后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2组酶原颗粒数量和面积定量分析显示 ,在 60min达最高后呈缓慢下降 ,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肠内营养或胃肠外营养均没有刺激胰腺腺泡细胞对氨基酸摄取、酶蛋白合成及酶原颗粒分泌等出现显著的变化 。
秦环龙苏振东丁在咸林擎天
关键词:营养支持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苯丙氨酸
桥本病并存甲状腺结节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探讨桥本病并存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特征和外科诊治经验。方法对1985年 1月至2004年12月因发现甲状腺结节行外科手术,术后经病理证实为桥本病的299例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桥本病并存甲状腺癌52例(17.4%),甲状腺腺瘤103例(34.4%),结节性甲状腺肿17例(5.7%),甲状腺功能低下11例(3.7%),甲状腺功能亢进7例(2.3%)。1995年以前桥本病与甲状腺癌并存患者6例,占同期手术治疗的桥本病65例的9.2%;1996年以后桥本病与甲状腺癌并存患者46例,占同期手术治疗桥本病234例的19.7%(P<0.05)。并存甲状腺癌中乳头状癌 35例,滤泡状癌11例,混合性癌4例,黏膜相关淋巴瘤1例,全组中隐匿性甲状腺癌17例,占并存甲状腺癌的32.7%。手术方式由患者具体情况并结合术中冰冻结果确定,包括一侧或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或次全切除、部分切除或活检术。结论桥本病与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并存率高,其发病率近年来有明显增高趋势;应警惕桥本病并存甲状腺肿瘤特别是隐匿性甲状腺癌的可能性。
黄新余秦环龙郑起冯昌宁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
肠道菌群移植供体筛选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被引量:4
2022年
肠道菌群移植(FMT)目前已被临床医学指南及共识推荐用于多种肠道疾病治疗。供体的选择对FM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但在越来越多医疗机构尝试开展此项技术的临床实践中, 如何筛选与管理FMT供体成为急需规范的问题。鉴于此,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和上海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 基于循证医学证据, 制定了供体筛选与管理专家共识, 包括网络筛选、临床筛选、捐献期间筛选与评估、供体管理标准建立、供体随访体系建立以及专业化服务保障等方面, 以期规范FMT供体的筛选与管理, 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促进FMT的临床规范化应用。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上海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田宏亮赵笛陈启仪秦环龙
关键词:供体
生态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调控
目的:观察早期生态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和调控作用。方法:30名急性胰腺炎患者入院后进行APACHEⅡ评分=8分,Balthazar CT评分=4分的患者随机入组分为实验组(n=15)和对照组(...
张清福秦环龙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细胞免疫肠道通透性总抗氧化能力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文献传递
进一步提高中国肠道菌群移植标准化建设和发展水平被引量:1
2022年
近十年来, 肠道菌群移植(FMT)治疗肠道内外相关性疾病的临床应用备受关注。我国开展FMT的医院已超过300余家, 但目前FMT的发展仍在早期阶段, 包括供体和受体管理、菌液胶囊制备、疗效评价以及肠道微生物组学从失衡到重塑与疾病表征的关系方面的研究亟待加强。本文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及本中心近万余例、95 300余次的FMT治疗经验, 结合1 000 m2标准化肠道菌群制备GMP车间的建设, 就国内FMT标准化和规范管理等临床问题做一阐述, 以期推动临床FMT标准化体系的建立经验, 促进其健康发展。
秦环龙陈启仪李宁
“胃肠精神病学”的临床意义与干预策略被引量:1
2022年
随着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患有功能性胃肠病以及精神疾病的病例越来越多。近年来, 大量高质量的研究证据显示, 功能性胃肠病与精神疾病往往并存, 且互为因果, 恶性循环, 其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为"菌-肠-脑轴"的互动异常。在功能性胃肠病与精神疾病的临床诊疗中, 医患双方对其临床表现认知及重视程度不够、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欠缺及干预方式的全局观和整合观不足, 造成当前该类疾病的疗效欠佳。本团队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结合笔者的临床经验, 提出"胃肠精神病学"的概念, 并总结其临床干预策略需要包括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以及益生菌、益生元、菌群移植和心理认知等多学科介入。本文以"胃肠精神病学"为基础, 对该类疾病的诊疗进行系统的阐述。
陈启仪路聚保秦环龙李宁
关键词:脑肠轴功能性胃肠病精神疾病
脾切除术治疗Evans综合征合并白细胞减少症1例
2003年
苏震东秦环龙汪昱冯昌宁
关键词:脾切除术EVANS综合征合并症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溶血性贫血
一种装载miR-150介孔硅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载miR‑150介孔硅纳米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在碱性催化下,正硅酸四乙酯水解生成硅酸;硅酸发生聚合反应生成Si‑O‑Si键,达到饱和时,发生聚集形成二氧化硅核,使聚合物和硅酸分子在氧化硅核的表面反应聚集,生...
秦环龙张扬何继德尹芳陈潜屈潇朱烨飞
文献传递
菌群移植治疗放射性肠损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菌群移植治疗放射性肠损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于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接受菌群移植治疗的32例放射性肠损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其中男性6例,女性26例;年龄(59.4±9.5)岁,年龄范围51~86岁,分析比较菌群移植治疗1年后的有效性(治愈率、改善率)、营养指标(体重、白蛋白、血红蛋白)、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胃肠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及不良事件情况。采用电话、门诊及网络等方式进行随访1年,结合上述有效性及安全性指标进行随访,时间截止至2019年8月。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患者接受菌群移植治疗1年后临床治愈率及临床改善率分别为56.3%和15.6%;体重由菌群移植治疗前的(53.7±9.6)kg增加至菌群移植1年后的(60.8±2.1)kg,白蛋白由治疗前(30.7±4.6)g/L升高至菌群移植1年后的(37.5±3.8)g/L,血红蛋白由治疗前(108.5±13.1)g/L升高至菌群移植1年后的(123.3±13.4)g/L;C反应蛋白从治疗前(24.1±4.5)mg/L下降至菌群移植1年后的(3.2±4.5)mg/L;菌群移植治疗后胃肠生活质量评分明显增高,由治疗前(88.4±7.1)分改善至菌群移植1年后的(112.2±3.2)分,治疗和随访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与治疗前相比,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菌群移植技术可有效用于放射性肠损伤治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田宏亮张雪莹陈启仪杨波马春联林志亮赵笛叶晨秦环龙李宁
关键词:肠道营养炎症肠道菌群肠损伤
生物标志物循环miRNA诊断结肠直肠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结肠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等因素改变,其发病率逐年升高。虽然诊疗技术不断进步,但早期诊断率偏低,是影响病人预后的关键因素。microRNA(miRNA)是一类高度保守的单链小分子RNA,广泛参与CRC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大量研究发现,在CRC病人血液中可检测出多种表达异常的miRNA.后者具有成为新型CRC标志物的潜力。本文结合最新研究成果,综述循环miRNA分子特点.评价其独立/联合诊断效力以及目前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
潘成秦环龙
关键词:结肠直肠癌诊断标志物
共4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