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修立梅

作品数:18 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文学
  • 4篇语言文字

主题

  • 4篇英语
  • 4篇英语学习
  • 4篇麦尔维尔
  • 3篇英语专业
  • 2篇大学生
  • 2篇《泰比》
  • 2篇贝娄
  • 1篇道德
  • 1篇第一人称
  • 1篇第一人称叙述
  • 1篇电影
  • 1篇动机
  • 1篇叙事
  • 1篇叙述声音
  • 1篇学习动机
  • 1篇学习日记
  • 1篇学习者
  • 1篇野草在歌唱
  • 1篇艺术
  • 1篇异化

机构

  • 17篇北京大学

作者

  • 17篇修立梅
  • 4篇高一虹
  • 2篇刘璐
  • 2篇丁林棚
  • 1篇匡伟

传媒

  • 5篇国外文学
  • 3篇外国文学
  • 2篇Chines...
  • 1篇外国文学研究
  • 1篇解放军外国语...
  • 1篇天津外国语学...
  • 1篇中国外语教育
  • 1篇外国文学动态...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3
  • 1篇200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消费与认同:维多利亚时代器物之于丽奥诺拉
2018年
英国女作家芭芭拉·皮姆的小说《爱鸽魂断》塑造了一位优雅的老小姐丽奥诺拉。她热衷于购买和展示维多利亚时代器物,利用其符号意义,将自己塑造成一位旧式的典雅淑女,构筑了自我认同,并借此获得社会认同和群体归属感。然而,建立并维系于消费行为的自我主体在对物的依赖中逐渐等同于物,自我主体进一步异化。
修立梅
关键词:异化
女性、文学市场与作者自我的演变-麦尔维尔的《泰比》、《玛迪》和《彼埃尔》研究
修立梅
关键词:女性文学市场
“一日英雄亦英雄”——对英语歌曲与电影的投资与学习者的多元认同建构(英文)被引量:3
2008年
本文从社会建构主义的角度,通过对16名综合大学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日记分析,考察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歌曲和电影活动中的认同建构。分析显示,在对"投资"于各种"想象共同体"(Norton 2001)的过程中,学习者发挥其主体性,创造了超越"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二元对立的多元认同。
高一虹修立梅
关键词:英语学习英语歌曲英语电影想象共同体
“我将投影出一个世界吗?”——俄狄帕的媒介体验与精神旅程
2023年
托马斯·品钦在《拍卖第四十九批》中聚焦媒介和信息对个体、社会的影响。在这部20世纪60年代面世的小说中,以电视为代表的新兴大众媒介深度渗透至人物的生活中,塑造了他们对生活的感知,体现出一种抹除差异、消除个性的强大力量。但是,对于女主人公俄狄帕而言,绘画、戏剧/戏剧表演等传统媒介的体验帮助她重建主体性,体悟异质性和创造性的存在。本文将围绕小说所描述的传统媒介体验,分析传统媒介体验如何在新兴大众媒介盛行的时代引导主人公对自我、社会、生存状态展开思考,又如何表征她的精神求索。
修立梅
关键词:托马斯·品钦《拍卖第四十九批》
大学生基础阶段英语学习动机跟踪——综合大学英语专业样本报告被引量:25
2008年
结合量的和质的方法,跟踪考察了综合大学英语专业本科生在一、二年级基础阶段的英语学习动机。定量数据结果显示,动机强度两年中无显著变化。就动机类型而言,学生在两年中保持了较稳定的高水平长远工具型动机、对目的语言文化的内在兴趣动机和较稳定的低水平学习成绩动机。学习情境动机在一年级出现了显著上升。综合分析显示,学生经历了从为他人学到为自己学的转变,对情境的感觉从入学初的焦虑和敏感转向相对安全,自我评价也从波动转向稳定。此外,在对目的语言文化的内在兴趣有所深入的同时,指向母语文化的社会责任动机在两年中出现了显著下降。对这一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值得进一步关注。
高一虹刘璐修立梅丁林棚
关键词:英语学习动机
罗曼司与《七个尖角阁的老宅》的历史书写被引量:1
2021年
霍桑被视为同时代最具有历史意识的作家之一,然而学界对历史在其艺术作品中扮演的角色却有着不同的看法。本文将着眼于《七个尖角阁的老宅》的历史维度,通过分析霍桑对具体历史连结的指涉和处理,考察其历史书写机制。本文认为,罗曼司对于《老宅》来说,不只是不同于小说的文类,也是不同于官方的历史书写机制。《老宅》在罗曼司所赋予的自由下,通过将炉边传言、闲谈等纳入信息流通渠道,以此质疑19世纪美国官方历史话语的形成机制,并通过揭示官方话语的裂缝,传达出一种与其时占主流的进步主义历史观不同的历史观念。
修立梅
关键词:霍桑罗曼司历史书写
被窥者与偷窥者——读《贝尼托·塞莱诺》后重新审视《泰彼》被引量:2
2007年
本文在比较麦尔维尔的两部作品《泰彼》和《贝尼托.塞莱诺》的共同点的基础上,指出在解读《泰彼》时应给予泰彼山谷土著人更多的重视。在主人公兼叙述者托莫和泰彼人的接触中,托莫获得了一些观察泰彼人生存环境和社会特色的权力,但他的权力是有限的,是由泰彼人界定的,在托莫窥测泰彼人的同时,泰彼人也在利用他的观察。泰彼人将托莫扣留了四个月,努力改变托莫,欲使其变成彻头彻尾的当地人。在西方文明和原始文化的接触中,托莫表面上表现出自信、优越,然而内心却对异族力量怀着深深的恐惧、焦虑,这一内外的不一致解释了为什么托莫在对泰彼大唱赞歌的同时却千方百计地逃离泰彼。
修立梅
关键词:麦尔维尔偷窥西方文明逃离
语象叙事之话语潜能——《简·爱》中的三幅水彩画
2021年
简·爱所做三幅水彩画,因其通过文字描述而呈现的独特风格和意象引起评论界瞩目。从故事层面看,三幅画构成简故事的元件之一。而置于话语层面时,三幅画的语象叙事就成为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整体叙事布局的一分子。本文将分析这三幅画的语象叙事,认为其话语潜能在于揭示潜藏文本的存在。《简·爱》的表层文本聚焦于简和罗切斯特的浪漫主义爱情故事;而潜藏文本则影射罗切斯特与伯莎的金钱婚姻,隐含了勃朗特对罗切斯特的批判,以及对婚姻中经济独立和平等重要性的强调。
修立梅
关键词:《简·爱》夏洛蒂·勃朗特水彩画
《雨王汉德逊》研究
修立梅
关键词:身份解构主题研究
从“我要”出发试析雨王汉德森的精神危机被引量:18
2003年
在小说《雨王汉德森》中 ,索尔·贝娄塑造了一位精神失落但努力拯救自己的美国富翁形象。小说中聚焦的一直困扰着主人公尤金·汉德森的问题 ,即他内心发出的“我要”的呼声正体现了他的精神危机 ,而这种精神危机则是源于他的社会自我和纯粹自我的矛盾冲突而形成的。尤金·汉德森为了寻求自我救赎、平息内心的焦灼 ,而远遁非洲 ,在远离美国现代文明的非洲土著部落成为雨王 ,他的社会自我发生变化 ,而与此同时他的纯粹自我概念也发生了变化 ,最终两者达成和解 。
修立梅
关键词:小说《雨王汉德森》人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