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林棚

作品数:36 被引量:143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艺术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文学
  • 5篇语言文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艺术

主题

  • 11篇阿特伍德
  • 5篇民族性
  • 5篇加拿大文学
  • 5篇《可以吃的女...
  • 4篇地域主义
  • 4篇叙事
  • 4篇英语
  • 4篇人性
  • 4篇文学
  • 4篇民族
  • 4篇《羚羊与秧鸡...
  • 4篇《浮现》
  • 3篇英语专业
  • 3篇政治
  • 3篇身份
  • 3篇视觉
  • 3篇他者
  • 3篇权力
  • 3篇自我
  • 3篇文学批评

机构

  • 34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渥太华大学

作者

  • 34篇丁林棚
  • 2篇高一虹
  • 2篇刘璐
  • 2篇修立梅
  • 1篇朱红梅

传媒

  • 4篇国外文学
  • 4篇淮阴师范学院...
  • 3篇外国文学
  • 2篇外国文学研究
  • 1篇外语学刊
  • 1篇当代外国文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外语电化教学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山东外语教学
  • 1篇解放军外国语...
  • 1篇外语研究
  • 1篇天津外国语学...
  • 1篇东华大学学报...
  • 1篇外语教育研究
  • 1篇Sino-U...
  • 1篇世界文学评论...
  • 1篇鄱阳湖学刊
  • 1篇医学争鸣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2
  • 1篇1999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浮现》中的本土性构建被引量:1
2020年
在阿特伍德的《浮现》中,作者表达了强烈的民族主义立场,通过小说女主人公的寻父之旅,展现了加拿大人的民族性构建的文化旅途,并强调了本土性构建对于民族身份的重要意义,表达了强烈的民族主义立场。小说通过对文化居间空间的描写凸现了加拿大在地理想象、空间性、土地和动物伦理,以及对印第安艺术与神话的认同。这种地理、文化与精神的本土化认同,是在文学领域内构建加拿大民族性和身份形象的一次非常关键的努力。
丁林棚
关键词:本土性民族性阿特伍德
《浮现》中的民族想象和文学本土性构建
2016年
阿特伍德的小说《浮现》表达了加拿大人对国家身份的文化想象和诉求。小说表达了反文化殖民的思想以及通过艺术想象容纳和接收本土性的愿望。作者认为民族身份的构建应当深入到民族内部,从文化上结合本土元素,构建加拿大的神话和文化。通过解读小说中加拿大民族身份和文学叙事之间的关系,可以阐释阿特伍德作为一名作家对文化和社会的广泛关怀。
丁林棚
关键词:身份民族本土性女性
阿特伍德的《强盗新娘》中的民族身份叙事被引量:3
2016年
在阿特伍德的小说《强盗新娘》中,作者通过女性的身份叙事凸显了加拿大民族性的变迁和构建,以象征和隐喻的手段呈现出后殖民文化语境下加拿大人身份的多元性和居间性,并把身份构建比作叙事的想象和构建过程。小说通过对西尼亚身份的叙事把民族身份喻作想象的叙事,强调了多元文化语境下民族身份的动态构建,同时把后现代主义叙事技巧与民族身份叙事相结合,体现民族性的想象构建。本文以《强盗新娘》为例,解读小说中女性身份主题所映射的加拿大民族身份状况和文学叙事之间的关系,阐释阿特伍德作为一名作家对文化和社会的广泛关怀。
丁林棚
关键词:身份多元性混杂性叙事
论《羚羊与秧鸡》中的语言、人性与后人类被引量:1
2019年
在阿特伍德的小说《羚羊与秧鸡》中,作者通过语言的没落表达深切的关怀。小说中人性的堕落和语言的没落同时进行,阿特伍德通过这样的情节安排强调语言对于人性的重要意义。语言不仅是思想表达的工具,更是人文、艺术、历史和宗教等的灵魂,是人性的根本。通过这个警示性的故事,阿特伍德告诫人类,在我们面临环境灾难走向灭绝的关键时刻,人性、语言和艺术往往被我们忽略,一味地强调科技和理性的力量,然而,这种理性至上的理念只会致使人类过分关注外在物质世界,任人类文化渐渐枯萎、凋谢在人性的沙漠之中。
丁林棚
关键词:人性语言后人类阿特伍德
他者的叙事——从精神分析学视角解读《可以吃的女人》
2014年
在小说《可以吃的女人》中,阿特伍德用文学的语言和叙事的方式解构了主体,再现了主体的困惑。小说中的三个重要角色分别代表了自我、大他者和小他者,通过精神分析的解读,我们看到这部小说是一部关于自我内在冲突的叙事。这种解读摒弃了性别政治的局限,认为女主人公玛丽安的精神危机根源并非她对象征界的拒斥以及对完整自我的幻想。自我最终要接受他者的检验,并认识到,自我的真相就是他者。在对小说中三个角色的相互关系进行论述的同时,本文试图从后女性主义视角解答对于这部小说主题意义的一些困惑。
丁林棚
关键词:他者象征界阿特伍德
隐身洞穴:加拿大文学的后殖民自恋被引量:12
2005年
加拿大文学的发展反映了加拿大殖民思想的演化过程。20世纪20年代的加拿大文学表现出一种对人文和未来的关怀,而在60年代开始转向对过去的回顾,体现了加拿大文学的成熟。然而,这种文学的过去取向同时发展为一种自恋式的陶醉。加拿大文学的发展轨迹符合拉康的自我理论,因为自恋是人的同一性身份的一个固有属性,它是人对自我了解的一个永久条件。当代加拿大文学正在遵循这样的辨证逻辑,同时,后殖民主义的心态很乐于发现自我和它的历史。
戴维.司泰因斯丁林棚
关键词:加拿大文学后殖民自恋
加拿大文学中的地域和地域主义被引量:10
2008年
地域和地域主义是加拿大社会理论和文学批评界的一个敏感话题。对地域文学的争论和批判贯穿了加拿大文学的发展历程。文学界对于地域主义形成了不同的认知模式,包括形式主义、功能主义和神秘主义。"城市地域主义"是近期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地域认知和写作模式,这进一步促进了安大略文学的地域化,消解了安大略文学的中心地位。后现代语境下的边缘化使得地域主义在加拿大摆脱了局部意义,更加强调地域和地域文学的不同和差异,从而解构了加拿大民族文学的单一形象。
丁林棚
关键词:加拿大文学地域主义
弗洛伊德人格论及《可以吃的女人》的主题纷争
2015年
阿特伍德在小说《可以吃的女人》中,通过玛丽安、邓肯和彼得三个原型角色书写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哲学寓言。通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小说可以被解读为一部关于普遍意义上的自我危机的叙事而非两性对立的女性主义作品。本文还分析了小说中所描述的自我的种种防御机制以及理想自我和自我理想的冲突,希冀通过这种分析剖析阿特伍德对小说的"女性主义"标签的反对,还原作者所说的"社会现实主义"小说的部分原貌。
丁林棚
关键词:自我超我本我防御机制理想自我
超越地域主义-加拿大的地域文学
丁林棚
关键词:地域主义空间性草原文学
门罗的“丑陋”现实主义和加拿大想象
2016年
在门罗的小说中,作者将加拿大现实和苏格兰历史与个体叙事相糅杂,呈现出独特的时空交织体民族叙事。作者颠覆了宏大叙事和民族神话,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和丑陋面,将焦点转向个人及家庭空间的民族文化象征意义,再现出加拿大想象。这种时空交织体使作者利用丑陋现实主义以平凡的叙事呈现加拿大苏格兰人的位移身份,构建加拿大人的想象社区。
丁林棚
关键词:民族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