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青叶

作品数:123 被引量:1,482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7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93篇天文地球
  • 3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篇农业科学
  • 6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8篇地球化
  • 48篇地球化学
  • 36篇土壤
  • 17篇化学特征
  • 16篇地球化学特征
  • 16篇重金
  • 16篇重金属
  • 10篇岩石
  • 10篇同位素
  • 10篇花岗岩
  • 9篇影响因素
  • 9篇蛇绿岩
  • 9篇绿岩
  • 7篇地壳
  • 7篇农田
  • 6篇地幔
  • 6篇岩类
  • 6篇有机碳
  • 5篇玄武岩
  • 5篇造山带

机构

  • 111篇中国地质大学...
  • 2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4篇中国地质科学...
  • 8篇中国地质调查...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四川省地质调...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国土资源
  • 2篇北京矿产地质...
  • 2篇江西省地质调...
  • 2篇河北地质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桂林理工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有色金属矿产...
  • 1篇伯克利加利福...
  • 1篇海南省地质调...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 1篇五矿集团

作者

  • 123篇侯青叶
  • 69篇杨忠芳
  • 34篇余涛
  • 23篇夏学齐
  • 15篇陈岳龙
  • 13篇冯海艳
  • 11篇赵志丹
  • 10篇张本仁
  • 8篇黄丁伶
  • 7篇张宏飞
  • 7篇李大鹏
  • 6篇丁慧霞
  • 6篇刘东盛
  • 6篇杨晓燕
  • 5篇刘希军
  • 5篇许继峰
  • 5篇路凤香
  • 5篇曹铁宁
  • 4篇宗思锋
  • 4篇王新宇

传媒

  • 31篇现代地质
  • 15篇地学前缘
  • 11篇岩石学报
  • 4篇中国地质
  • 4篇地球科学进展
  • 4篇地质通报
  • 4篇中国地质教育
  • 3篇矿物岩石地球...
  • 3篇2014年中...
  • 2篇地球学报
  • 2篇地质学报
  • 2篇岩矿测试
  • 2篇物探与化探
  • 2篇地球科学(中...
  • 2篇第四届全国应...
  • 1篇地质论评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土壤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年份

  • 5篇2023
  • 1篇2022
  • 8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9篇2014
  • 10篇2013
  • 18篇2012
  • 9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5篇2008
  • 12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1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川省邻水县土壤及作物硒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研究意义被引量:3
2021年
依据四川省邻水县西部地区3447件表层土壤样品、59套水稻及其根系土样品和59套玉米及其根系土样品的数据资料,研究了土壤Se含量分布特征,建立了水稻、玉米籽实Se含量与其根系土元素含量的关系模型,进行了富Se农作物产地规划。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硒元素含量主要受其成土母质控制,碳质页岩、灰黑色玄武岩、深灰色灰岩成土母质分布区土壤Se平均含量较高,而侏罗系和三叠系地层区土壤Se平均含量较低;研究区水稻、玉米籽实富Se率分别为33.9%和98.3%,且重金属含量不超标,具备开发富硒农产品的潜力。农作物籽实Se含量主要与根系土中Se、S和有机质含量有关,通过作物籽实Se含量预测模型规划出研究区富Se水稻种植区面积为727 hm^(2),富Se玉米种植区面积16385 hm^(2)。该认识为当地富硒农产品产地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提高农产品经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武芝亮李致坤侯青叶杨忠芳余涛王珏王琛马旭东
关键词:表层土壤
内蒙维拉斯托铜多金属矿区宝音图群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构造背景
<正>锡林格勒杂岩,构造背景,成矿来源,内蒙古维拉斯托锡林格勒东北部的维拉斯托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大兴安岭中南段成矿带西坡,兴蒙古生代造山带东缘。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宝音图组下段锡林郭勒杂岩(Pzlxl),岩性主要为黑云母...
朱洛婷侯青叶
文献传递
洞庭湖平原土壤铅活动性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为了系统地探讨洞庭湖平原土壤铅(Pb)活动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次研究在常德市、益阳市、株洲市共采集了110件水稻根系土样品,讨论了土壤Pb活动态含量和活动系数与有机质、pH值、阳离子交换量(CEC)等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并据此建立了Pb活动态含量和活动系数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土壤Pb含量、pH值、有机质含量、CEC和风化程度都是影响Pb活动态含量及活动系数的主要因素。pH值、CEC和有机质含量都会影响土壤缓冲能力,进而影响Pb的活动性。土壤Cd含量和Zn/Pb值也与Pb活动态含量有显著相关性;在不同的浓度梯度内,Cd与Pb的交互作用不同;土壤具有较高的Zn/Pb值时,Pb活动态含量较低。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土壤Pb活动态含量以及活动系数的预测模型,土壤Pb活动态含量用土壤pH、Pb含量、CEC和Na2O/K2O值进行预测,活动态系数用pH、CEC、SiO2/Al2O3值进行预测,预测效果均较好。
戴高乐侯青叶杨忠芳姜华袁嘉欣唐志敏
关键词:洞庭湖平原土壤PB活动性影响因素
降雨量对土壤中常量元素行为影响的研究
<正>土壤中元素含量高低及其分布规律受成土母质及气候因素控制。气候因素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决定了土壤中所有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引起地表化学元素的重新分布与分配,进而影响区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安全。气候对化学风化...
唐庆李娟周墨杨忠芳侯青叶余涛
文献传递
湖南典型地区大气降水与下渗水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7年
对比了湖南典型地区大气降水与下渗水中阴离子含量、Cd等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并研究了Cd等重金属元素下渗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郴州市和株洲市大气降水中SO_4^(2-)含量均比桂东—汝城地区和岳阳市高,郴州市和株洲市大气受到较为严重的污染。郴州市和株洲市大气降水及土壤中Cd等重金属元素含量均明显高于桂东—汝城地区和岳阳市,但下渗水中Cd等重金属元素含量差异不大。用元素浓度下渗比(下渗水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大气降水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来表征水循环过程中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累积性,结果显示郴州市和株洲市降水对土壤Cd等重金属元素累积的贡献大于桂东—汝城地区和岳阳市。综合对比表明郴州市和株洲市表层土壤Cd等重金属元素累积明显。影响Cd等重金属元素下渗的因素非常复杂,其中土壤有机碳和p H是控制As、Cd和Pb下渗的主要因素。
姜华侯青叶杨忠芳邹牧非袁嘉欣
关键词:大气降水重金属元素影响因素
内蒙古维拉斯托铜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被引量:21
2010年
对内蒙古维拉斯托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和氢、氧同位素的研究表明,成矿具有多阶段性,根据矿脉穿插关系和矿石结构构造特征可以分为4个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多金属硫化物阶段、黄铜矿-磁黄铁矿-石英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流体包裹体类型以富液相包裹体为主,含有少量富气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包裹体以及含CO2三相包裹体。包裹体形态多为椭圆形、负晶形或近圆形,数量较多,呈不规则分布。均一温度变化区间为106~389℃,盐度为1.23%~9.86%NaCl eqv.,显示成矿流体具有中温、低盐度和低密度的特点。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包裹体成分主要为CO2、CH4和H2O。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成矿热液是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作用来源。综合对比研究认为,维拉斯托铜多金属矿床与该区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密切相关,为深部岩浆在上升过程中与下渗的大气降水发生混合,矿质在构造有利部位沉淀富集的结果。矿床为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的中温热液矿床。
王瑾侯青叶陈岳龙刘金宝王忠冷福荣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热液铜多金属矿床
大兴安岭增生造山带上晚石炭世花岗岩类空间分布
本文搜集了大兴安岭增生造山带上晚石炭世花岗岩类的地球化学数据和年代学数据,为探讨大兴安岭增生造山带晚石炭世构造环境和古亚洲洋俯冲时间提供资料。中亚蒙古造山带中东段晚石炭世花岗岩类沿北东向展布,大致平行于古生代区域构造线的...
王新宇侯青叶
关键词:花岗岩类地质构造晚石炭世
文献传递
农田生态系统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示范研究:以成都经济区土壤Cd为例被引量:30
2008年
选择成都经济区作为典型研究区,以Cd为代表,在生态地球化学填图的基础上开展农田生态系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示范性研究。布置采集了58个大气干湿沉降、86个化肥、121个灌溉水、276个农作物样品,分析和计算了Cd等重要元素的含量和通量。结果显示,研究区局部地段地表土壤Cd环境质量较深部有恶化之势,部分水稻籽实Cd含量已超过无公害食品标准;大气干湿沉降物输入到农田生态系统中的Cd平均通量为17.76g/(hm^2·a),占总输入通量的85.20%,是研究区外源Cd的主要输入途径;下渗水(2.34g/(hm^2·a))和作物收割(1.87g/(hm^2·a))是Cd的主要输出途径;全区外源输入Cd可使土壤中的Cd含量以0.006mg/kg的年速率递增;在Cd输入一输出通量不变的情况,预测未来20a研究区三级土壤面积将增加2~3倍,适耕土地面积将全面缩小;研究区因酸雨沉降和施肥等因素使土壤pH值下降的平均速率为0.106a^-1,其中化肥施用的贡献率为89.62%。预警研究显示,目前研究区95%的水稻生产是安全的,但预测20a后研究区土壤质量退化明显,近70%安全土壤等级降为一般土壤,须报警土壤面积也将由目前的不足4%快速上升至27%。
杨忠芳侯青叶余涛陈家玮夏学齐黄勇李括
关键词: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农田生态系统CD
中国大陆新生代上地幔铅同位素特征被引量:4
2009年
收集了新生代(含少量晚中生代)301件幔源玄武岩的Pb同位素数据,编制了系统的Pb同位素变化趋势(等值线)图件,现仅提供"中国大陆新生代上地幔的206Pb/204Pb比值变化趋势图".图件显示,Pb同位素在南北方向的差异比较显著,南北的界线大体从合肥-郑州-银川-汗腾格里峰,结合Nd同位素的资料,以206Pb/204Pb比值为18~18.5作为分界,以北小于18~18.5;以南大于该值.此外初步辨认出该时期存在3种类型的地幔:造山带地幔、裂谷型地幔及"非典型地幔".与依据不同时代、各种类型的样品铅同位素的比值,统一编制的"中国大陆岩石圈206Pb/204Pb比值变化趋势图"进行比较,显示出在东北的西北部的206Pb/204Pb比值、南北向东经104°附近的高206Pb/204Pb比值区是否存在、渤海周边Pb异常区的强度以及华南DUPAL异常区问题等方面都有区别,表明晚中生代-新生代时期,中国大陆进入了一个新的软流圈地幔对流体系,近代地幔并没有完全继承老地幔的全部特征而是被注入了新的软流圈物质.此外,两张趋势图都显示了南北分块的特征,而东西向的系统变化,仅在近代Pb比值趋势图中华南块体的东南沿海地区出现,暗示太平洋板块俯冲对中国大陆的影响处于次要地位.
路凤香李方林韩吟文侯青叶
关键词:PB同位素
成都平原区水稻土成土剖面Cd形态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43
2008年
成土过程中不同形态镉(Cd)迁移转化的影响因素研究对于了解Cd的地球化学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四川省成都平原区农田生态系统水稻土剖面中不同形态CA分布特征为例,探讨成土过程中不同形态Cd的迁移转化影响因素及其生态危害性。结果表明:总量Cd、离子交换态Cd和碳酸盐Cd均表现出表层富集,深层含量稳定的特征;岷江流域和沱江流域水稻土Cd含量的背景值分别为0.147,0.215mg·kg^-1。外源输入耕层土壤中Cd主要为活动态,其增加量占Cd总量增加量的60.71%~90.52%,向下垂向迁移能力非常弱。成土过程随着土壤中Cd总量增加,稳定态Cd含量显著增加,而活动态Cd含量明显降低。土壤的pH值主要对碳酸盐态Cd含量有影响,pH值越大,其含量越高;随着土壤成熟度增高,粉粒和粘粒含量增加的同时,残渣态Cd含量显著降低,而有机结合态Cd含量显著增高。耕层土壤中Cd的生物有效性系数高达0.59~O.65,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农作物安全。
侯青叶杨忠芳杨晓燕杨艳赖木收
关键词:农田生态系统成土过程水稻土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