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严俊

作品数:16 被引量:106H指数:6
供职机构:卫生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5篇经济管理
  • 3篇哲学宗教
  • 3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社会工作
  • 5篇医务
  • 5篇医务社会工作
  • 3篇心理
  • 3篇卫生体制
  • 3篇卫生体制改革
  • 3篇精神卫生
  • 2篇心理健康
  • 2篇学人
  • 2篇医疗保障制度
  • 2篇医学人文
  • 2篇医学人文关怀
  • 2篇医药
  • 2篇医药卫生
  • 2篇医药卫生体制
  • 2篇医药卫生体制...
  • 2篇人文
  • 2篇人文关怀
  • 2篇社会工作者
  • 2篇公共

机构

  • 13篇卫生部
  • 11篇北京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市精神卫...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15篇严俊
  • 11篇刘继同
  • 7篇孔灵芝
  • 2篇张明园
  • 2篇徐一峰
  • 2篇张君闻
  • 2篇马进
  • 2篇谢斌
  • 2篇肖泽萍
  • 1篇兰礼吉
  • 1篇张继彬
  • 1篇王明旭
  • 1篇缪建春
  • 1篇钱玲
  • 1篇吕书红
  • 1篇赖丽娜
  • 1篇孟宪鹏
  • 1篇张巍
  • 1篇马弘
  • 1篇郭丽萍

传媒

  • 3篇医学与社会
  • 2篇福建论坛(人...
  • 2篇卫生经济研究
  • 2篇中国卫生资源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中华健康管理...
  • 1篇中国社会工作
  • 1篇中国卫生政策...
  • 1篇全国老年心理...

年份

  • 1篇2012
  • 7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特色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建构的战略重点与发展策略被引量:16
2010年
2006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中国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进入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特色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成为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的关键领域。本文全面、系统地探讨了新时期中国特色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建构的若干战略重点及其发展策略,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制度化的社会基础。
刘继同孔灵芝严俊
关键词:和谐社会医务社会工作
大学生心理健康科普知识展板效果评价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评价大学生心理健康科普知识展板的使用效果,为今后制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材料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随机调查了东北师范大学149名在校大学生。结果在观看本次展板后,大学生对抑郁症、进食紊乱和网络成瘾三种疾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说明材料信息的可接受性较好,信息的通俗性、简明性、指导性、趣味性和对材料的整体评价、材料类型适宜性、材料形式的生动性指标的评分均在5分以上。结论心理健康科普知识展板的信息传播效果较好。大学生也乐于接受展板这一宣传教育形式。今后可以更多地利用展板形式开展高校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孟宪鹏钱玲严俊马弘吕书红张继彬张巍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精神卫生防治财政保障“义乌模式”的思考与推广探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义乌模式"在全国精神卫生防治财政保障中的推广可行性。方法:在介绍义乌市对精神卫生机构、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属的补偿方式及水平的基础上,分析其特点和存在问题,总结启示和探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适用条件。结果:在"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下给予机构更多自主权;全额拨款水平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逐年增长;引入内部竞争机制,激励员工和提高绩效;非户籍常住精神障碍患者应被纳入保障体系。结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注意: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适用基层精神卫生机构;全额拨款需要经济支撑;提高对患者的补助政策的可操作性。
张君闻严俊肖泽萍张明园徐一峰谢斌马进
关键词:精神卫生财政保障
生物医学模式的战略升级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战略地位被引量:16
2010年
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水平转型过渡已成世界医学发展趋势,实质是生物医学范围由单一生理疾病扩大到精神心理障碍、行为障碍与社会问题,精髓是生物医学模式范围横向或水平性扩展。同时,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医学模式战略升级,实质是生物医学模式由平面性生理疾病升级为立体性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医学模式,精髓是生物医学模式纵向或垂直性结构分化。中国精神心理健康已成重大社会问题,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在精神疾病防治体系中处于战略地位,扮演举足轻重角色,发挥重要作用。文章从精神心理健康角度,简要论述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紧迫性、必要性和重要性。
刘继同严俊孔灵芝
中国精神卫生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类型选择与发展战略被引量:6
2010年
日益严峻的精神心理问题,迫切需要精神卫生社会工作服务。文章区分五种精神卫生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异同之处,探讨发展中国特色精神卫生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的策略。
刘继同严俊孔灵芝
关键词:精神卫生
中国医学人文、医学职业精神的主要研究议题与制度化决定因素被引量:12
2009年
医学人文关怀、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医学职业精神与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关系密切,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医药卫生政策、教育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议程的核心议题之一。本文首次简要界定医学人文关怀和医学职业精神的七个主要研究议题,勾勒影响医学人文关怀和医学职业精神的结构性、体制性和制度化决定因素,阐明培养医学人文关怀和医学职业精神关键性制度化因素是政府职能定位。
刘继同严俊王明旭兰礼吉郭丽萍
关键词:医学人文关怀医学职业精神公共财政
精神卫生防治政府公共职能探讨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我国政府现阶段在精神卫生防治中的公共职能定位。方法:在调研吉林、河南、四川、浙江四省政府目前开展的精神卫生防治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和健康权力理论分析探讨现阶段我国政府在精神卫生防治中的公共职能。结果:现阶段我国政府在精神卫生防治中的公共职能应包括:(1)重点人群心理行为干预;(2)疾病治疗和康复;(3)疾病及相关因素信息管理;(4)患者免费服药和免费服药检查;(5)服务提供者队伍建设;(6)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7)保障措施。结论:我国政府各部门应积极履行公共职能,加强对精神卫生防治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
张君闻严俊肖泽萍张明园徐一峰谢斌马进
关键词:公共职能
中国医学人文内涵结构与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被引量:19
2010年
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践困境引发医学人文关怀与医学专业精神议题。医学人文关怀是国家政策方针与公共财政制度的总和,是尊重病人权利和改善病人生活质量的社会氛围,实质是以人为本文化社会化与医学专业精神的价值内化过程。医学人文关怀可以分为宏观的人文制度政策、中观的人文医疗机构,微观的充满人文关怀和专业精神的医师队伍3个层次。医务社会工作制度是实践医学人文关怀与医学专业精神的制度安排。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环境下,医学人文关怀与医师专业精神的共同目标是改善所有公民的身心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将医学人文关怀与医学专业精神转变为社会福利。
刘继同严俊孔灵芝
关键词:卫生体制改革医学人文关怀医学专业精神医务社会工作构建和谐社会
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蓝图与医务社会工作的战略地位被引量:6
2010年
新医改方案的公布实施,标志着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新医改方案清晰描绘了医药卫生改革的宏伟蓝图,明确指出改革总体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更为重要的是,新医改方案首次明确提出了"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增进医患沟通",说明医务社会工作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处于战略性的地位。
刘继同严俊孔灵芝
关键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务社会工作医患关系
医院社会工作者的战略地位和卫生经济学贡献被引量:2
2010年
医院社会工作者是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医疗团队的重要成员,在卫生保健体系和医院质量管理中处于战略地位。更为重要的是,医院社会工作者通过健康教育宣传、社会资源动员、预防和缓解医疗纠纷等专业服务,可为医院做出难以估量的卫生经济学贡献。
刘继同严俊缪建春
关键词:医务社会工作经济学贡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