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泽萍

作品数:383 被引量:2,768H指数:2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98篇期刊文章
  • 64篇会议论文
  • 16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41篇医药卫生
  • 34篇哲学宗教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04篇强迫症
  • 50篇焦虑
  • 45篇抑郁
  • 32篇人格障碍
  • 31篇强迫症患者
  • 29篇基因
  • 28篇焦虑障碍
  • 25篇厌食
  • 25篇抑郁症
  • 25篇色胺
  • 25篇神经性
  • 25篇羟色胺
  • 23篇神经性厌食
  • 22篇多态
  • 22篇精神分裂症
  • 22篇分裂症
  • 21篇多态性
  • 21篇心理
  • 20篇应激
  • 18篇心理治疗

机构

  • 198篇上海交通大学
  • 164篇上海市精神卫...
  • 29篇上海交通大学...
  • 15篇上海市精神卫...
  • 13篇上海第二医科...
  • 8篇复旦大学
  • 8篇上海交通大学...
  • 7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上海市卫生局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同济大学
  • 3篇庆应义塾大学
  • 3篇上海市长宁区...
  • 3篇上海市心理咨...
  • 3篇南通市紫琅医...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医科大学
  • 2篇同济大学附属...
  • 2篇卫生部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81篇肖泽萍
  • 78篇王振
  • 60篇张明岛
  • 55篇陈珏
  • 49篇张海音
  • 43篇范青
  • 35篇陈兴时
  • 35篇谢斌
  • 31篇王继军
  • 31篇邹政
  • 31篇陈珏
  • 27篇楼翡璎
  • 27篇徐一峰
  • 26篇王祖承
  • 23篇严和骎
  • 20篇王雪梅
  • 19篇宋立升
  • 19篇姚培芬
  • 18篇顾牛范
  • 17篇张天宏

传媒

  • 55篇上海精神医学
  • 38篇上海交通大学...
  • 23篇中华精神科杂...
  • 22篇临床精神医学...
  • 2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9篇中华行为医学...
  • 10篇中国行为医学...
  • 9篇中国神经精神...
  • 9篇神经病学与神...
  • 8篇神经疾病与精...
  • 8篇国际精神病学...
  • 7篇全国焦虑障碍...
  • 7篇中国心理卫生...
  • 6篇中华医学会第...
  • 5篇国外医学(精...
  • 5篇中国临床心理...
  • 5篇心理与健康
  • 5篇精神医学杂志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中国儿童保健...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0篇2019
  • 7篇2018
  • 11篇2017
  • 9篇2016
  • 13篇2015
  • 13篇2014
  • 9篇2013
  • 31篇2012
  • 41篇2011
  • 31篇2010
  • 45篇2009
  • 13篇2008
  • 15篇2007
  • 31篇2006
  • 11篇2005
  • 16篇2004
3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治疗心病型神经衰弱症的合剂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剂在制备治疗心病型神经衰弱症的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合剂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生地40-44份、天冬19-23份、麦冬19-23份、黄芪40-44份、党参40-44份、白术40-44份、尼泊金乙酯0...
周康王祖承顾牛范严和骎张良栋郭莲舫笪志民梁志健肖泽萍徐一峰宋立升赵敏谢斌姚培芬赵根祥毛叶萌张建明
精神卫生防治财政保障“义乌模式”的思考与推广探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义乌模式"在全国精神卫生防治财政保障中的推广可行性。方法:在介绍义乌市对精神卫生机构、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属的补偿方式及水平的基础上,分析其特点和存在问题,总结启示和探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适用条件。结果:在"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下给予机构更多自主权;全额拨款水平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逐年增长;引入内部竞争机制,激励员工和提高绩效;非户籍常住精神障碍患者应被纳入保障体系。结论: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注意: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适用基层精神卫生机构;全额拨款需要经济支撑;提高对患者的补助政策的可操作性。
张君闻严俊肖泽萍张明园徐一峰谢斌马进
关键词:精神卫生财政保障
应对行为与应激强度和心理反应的关系被引量:8
1995年
应用岛悟等编制的“工作生活环境调查表”,“应对行为调查表”,“一般健康调查表”对776名正常人进行了测试。通过主成份—因子分析,将应对行为归纳为九类因子:Ⅰ.主动娱乐;Ⅱ.回避或消极应对;Ⅲ控制症状;Ⅳ.谋划对策;Ⅴ.主动应对;Ⅵ.工作投射;Ⅶ.与人交谈;Ⅷ.恶性发泄;Ⅸ.消极发泄。与应激强度和心理反应的多元回归分析表明,采用回避、找人交谈、按摩、理疗等方式可以减轻应激强度,较少引起心理不良反应。而一味采取主动行动,或进行各种发泄,并不能有效减轻应激强度,较易引起紧张焦虑等不良反应,甚至影响工作能力。上述结果可供,临床实践参考。
肖泽萍王祖承袁训初何燕玲李云龙岛悟神庭重信宫冈等浅井昌弘
关键词:心理卫生
抑郁障碍患者血小板5-HT浓度随访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对抑郁障碍(DD)患者进行平均4.5年的随访,测定其血小板5HT浓度。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22例DD患者治疗前和随访时血小板5-羟色胺(5HT)浓度,通过自身前后对照,分析DD患者前后2次血小板5HT浓度改变与不同预后组之间的关系。结果在随访样本中,随访时测血小板5HT浓度为(301.14±64.20)μg/L,较基线(214.29±45.69)μg/L有所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依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两项联合评估法分组和HAMD、HAMA、社会功能程序缺隐筛选量表(SDSS)三项联合评估法分组,预后良好组血小板5HT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DD患者存在5HT系统代谢异常,血小板5HT是DD的一个状态指标,可以尝试用来预测疾病的预后。
王虓王振林治光肖泽萍陈珏
关键词:抑郁障碍血小板5-羟色胺随访预后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父母的生命质量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父母的生命质量。方法使用SF-36健康评定量表对44例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父母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进行测评。结果长病程组患者父母SF-36量表各维度平均分数均低于短病程组患者父母,且精神健康(MH)维度及总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病程影响患者父母的生命质量。
周朝昀陈珏邹政张冰薛伟张海音肖泽萍张明岛
关键词:神经性厌食症生命质量SF-36量表
滋肾柔肝汤对精神病药物所致高催乳素血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滋肾柔肝汤对精神病药物所致高催乳素血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双盲、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120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催乳素血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58例和对照组62例,分别使用滋肾柔肝汤和安慰剂治疗。疗程为12周,在基线、4周、8周和12周末时,对两组血清催乳素(PRL)、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健康状况问卷(SF-36)等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间疗效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0)。治疗前后,患者PANSS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研究组在躯体功能(PF)、躯体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生命活力(VT)、社交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躯体健康总评(PCS)和精神健康总评(MCS)等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SF-36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间SF-36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研究组在PF、RP、GH、VT、MH、HT、PCS和MC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肾柔肝汤治疗抗精神痛药物所致高催乳素血症的疗效显著,精神症状无反复,可以明显改善抗精神病药物所致高催乳素患者的生活质量。
吴海苏朱丽萍肖泽萍龙彬于文娟卢卫红陈美娟王华阳刘燕徐一峰
关键词:高催乳素血症抗精神病药物
神经性厌食患者血小板5-羟色胺浓度的对照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研究5-羟色胺(5-HT)在神经性厌食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37例神经性厌食患者和34例正常对照者的血小板5-HT含量。结果神经性厌食患者血小板5-HT水平[(2.2±1.4)nmol/109个血小板]低于正常对照组[(4.4±0.9)nmol/109个血小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45;P<0.01);两亚型即约束型[(2.4±1.1)nmol/109个血小板]与暴食/清除型[(2.0±1.6)nmol/109个血小板]神经性厌食患者血小板5-HT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支持神经性厌食患者5-HT能低下的假说;并提示约束型与暴食/清除型神经性厌食发病有着相同的5-HT机制。
陈珏张明岛林治光王振张海音肖泽萍
关键词:神经性厌食5-羟色胺生物化学
现代化、应激与神经症被引量:5
1995年
《上海精神医学》1994年第3期刊登了我国杨德森教授、肖水源医师与美国凯博文教授关于“神经症研究中几个理论问题”的讨论。笔者有机会与上文的作者之一交谈一二,愿意在此谈一点看法。一、引起争论的问题1.现代化与应激 现代化会带来怎样的现实生活,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人文学界的讨论决不少于医学界。凯博文认为“二战以来,慢性疾病正在替代传染性疾病成为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肖泽萍
关键词:神经症应激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抑制控制功能研究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 探讨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抑制控制功能和正常人群之间的差异.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门诊的神经性厌食症患者47名及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相匹配的健康对照43名,进行包括Barratt冲动量表在内的一般心理评估,选用信号停止任务(Stop Signal Task)作为评估抑制控制功能的行为学范式,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 1.Barratt冲动量表:患者组量表总分[(66.40±8.72)分]和三个子量表评分[注意冲动性(13.15±2.52)分、行为冲动性(18.34±2.71)分和无计划冲动性(24.26±4.44)分],较正常对照组[分别为(65.49±8.72)分、(13.14±2.60)分、(19.02±3.32)分、(23.14±3.97)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行为学测试:AN组的SSRT值[340.66±54.70)ms],较正常对照组[363.55±39.08)ms]明显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提示AN组抑制效率高于正常对照.结论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存在抑制控制功能缺陷,表现为过度抑制.
岳玲陈珏亢清蒋文晖王振刘强陈涵范青张明岛肖泽萍
关键词:神经性厌食症
焦虑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0年
近年来,国内外进行的大样本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焦虑障碍和心境障碍居各类精神障碍的前2位。以下将从诊断标准、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初发年龄、共病、疾病负担和病程预后等方面阐述目前焦虑障碍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范青梅力肖泽萍
关键词:焦虑障碍心境障碍初发年龄疾病负担大样本
共3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