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灵芝

作品数:8 被引量:80H指数:6
供职机构:卫生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卫生部科技专项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社会工作
  • 3篇医务
  • 3篇医务社会工作
  • 2篇心理
  • 2篇卫生体制
  • 2篇卫生体制改革
  • 2篇和谐社会
  • 1篇地震
  • 1篇心理关怀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救援
  • 1篇心理学
  • 1篇心理咨询
  • 1篇学人
  • 1篇医患
  • 1篇医患关系
  • 1篇医学人文
  • 1篇医学人文关怀
  • 1篇医学专业精神
  • 1篇医药

机构

  • 7篇北京大学
  • 6篇卫生部

作者

  • 7篇刘继同
  • 7篇严俊
  • 7篇孔灵芝

传媒

  • 3篇医学与社会
  • 2篇福建论坛(人...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卫生经济研究

年份

  • 6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心理学与社会工作的本质区别及其对构建中国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启示被引量:8
2010年
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既使中国精神心理健康状况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灾后心理救援成为重大社会政策议题,又使精神健康社会工作服务体系、社会服务体系与实务模式建设成为当务之急,还使心理学与社会工作的区别成为重大的政策议题。本文从不同层面,全面、系统地区分了心理学与社会工作的本质差异,为灾后社会重建和中国特色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制度框架设计、服务体系与实务模式的建设奠定了理论和学科基础。本文的基本结论是,中国应优先发展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科学定位心理学服务层次。
刘继同孔灵芝严俊
关键词:汶川地震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救援社会工作
中国医学人文内涵结构与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被引量:19
2010年
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践困境引发医学人文关怀与医学专业精神议题。医学人文关怀是国家政策方针与公共财政制度的总和,是尊重病人权利和改善病人生活质量的社会氛围,实质是以人为本文化社会化与医学专业精神的价值内化过程。医学人文关怀可以分为宏观的人文制度政策、中观的人文医疗机构,微观的充满人文关怀和专业精神的医师队伍3个层次。医务社会工作制度是实践医学人文关怀与医学专业精神的制度安排。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环境下,医学人文关怀与医师专业精神的共同目标是改善所有公民的身心健康状况与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将医学人文关怀与医学专业精神转变为社会福利。
刘继同严俊孔灵芝
关键词:卫生体制改革医学人文关怀医学专业精神医务社会工作构建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建构的战略重点与发展策略被引量:16
2010年
2006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中国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进入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特色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成为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的关键领域。本文全面、系统地探讨了新时期中国特色医务社会工作实务模式建构的若干战略重点及其发展策略,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制度化的社会基础。
刘继同孔灵芝严俊
关键词:和谐社会医务社会工作
生物医学模式的战略升级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战略地位被引量:16
2010年
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水平转型过渡已成世界医学发展趋势,实质是生物医学范围由单一生理疾病扩大到精神心理障碍、行为障碍与社会问题,精髓是生物医学模式范围横向或水平性扩展。同时,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医学模式战略升级,实质是生物医学模式由平面性生理疾病升级为立体性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医学模式,精髓是生物医学模式纵向或垂直性结构分化。中国精神心理健康已成重大社会问题,精神健康社会工作在精神疾病防治体系中处于战略地位,扮演举足轻重角色,发挥重要作用。文章从精神心理健康角度,简要论述精神健康社会工作的紧迫性、必要性和重要性。
刘继同严俊孔灵芝
中国精神卫生社会工作实务模式的类型选择与发展战略被引量:6
2010年
日益严峻的精神心理问题,迫切需要精神卫生社会工作服务。文章区分五种精神卫生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异同之处,探讨发展中国特色精神卫生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的策略。
刘继同严俊孔灵芝
关键词:精神卫生
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蓝图与医务社会工作的战略地位被引量:6
2010年
新医改方案的公布实施,标志着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新医改方案清晰描绘了医药卫生改革的宏伟蓝图,明确指出改革总体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更为重要的是,新医改方案首次明确提出了"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增进医患沟通",说明医务社会工作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处于战略性的地位。
刘继同严俊孔灵芝
关键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务社会工作医患关系
中国精神心理健康服务范围与佛教慈善政策框架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创造诸多划时代的重大历史意义,首次使国人精神健康、心理关怀、危机干预和创伤治疗议题成为公共政策、社会政策与卫生政策议程的核心议题,精神心理健康议题由个人疾病、医疗问题演变为社会公共健康和社会问题。文章首次全面、系统回顾精神心理疾病的观察角度和诊断标准,界定精神心理疾病范围内容,深入讨论精神心理疾病与宗教信仰的互动关系模式,简要介绍精神健康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旨在客观分析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的发展现状与结构困境,提出中国佛教慈善政策总体框架,构建中国特色的佛教慈善公益服务体系与政策框架,改善国人生活质量,缔造幸福美好生活。
刘继同孔灵芝严俊
关键词:心理关怀危机干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