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子通

作品数:375 被引量:1,607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262篇期刊文章
  • 106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1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8篇心肺
  • 71篇心肺复苏
  • 45篇骤停
  • 45篇细胞
  • 44篇心脏
  • 39篇心肌
  • 38篇休克
  • 33篇急救
  • 25篇缺血
  • 24篇急诊
  • 23篇心搏
  • 21篇鼠脑
  • 21篇流行病
  • 21篇流行病学
  • 20篇心搏骤停
  • 20篇室颤
  • 20篇乌司他丁
  • 19篇再灌注
  • 18篇通气
  • 17篇预后

机构

  • 210篇中山大学附属...
  • 96篇中山大学孙逸...
  • 65篇中山大学
  • 36篇中山医科大学...
  • 6篇广州市急救医...
  • 5篇中山大学附属...
  • 5篇东莞市厚街医...
  • 5篇东莞市太平人...
  • 4篇广东药学院
  • 4篇广东省中医院
  • 4篇宁夏医科大学
  • 4篇武汉市急救中...
  • 4篇重庆市急救医...
  • 3篇福建省立医院
  • 3篇四川大学华西...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福建省急救中...
  • 3篇天津市急救中...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广州医学院第...

作者

  • 373篇黄子通
  • 94篇蒋龙元
  • 53篇方向韶
  • 49篇杨正飞
  • 48篇何志捷
  • 46篇符岳
  • 39篇王彤
  • 37篇余涛
  • 32篇常建星
  • 26篇王吉文
  • 25篇余涛
  • 20篇丘宇茹
  • 19篇吴海东
  • 19篇周明根
  • 18篇杨炼红
  • 18篇姜骏
  • 17篇钟娃
  • 16篇符少萍
  • 15篇李恒
  • 15篇林小鸿

传媒

  • 75篇岭南急诊医学...
  • 44篇中华急诊医学...
  • 21篇新医学
  • 20篇中国急救医学
  • 15篇中山大学学报...
  • 11篇广东医学
  • 8篇实用医学杂志
  • 7篇中国危重病急...
  • 6篇中华医学会急...
  • 5篇中华医学会急...
  • 3篇中华医学会急...
  • 3篇第十一次全国...
  • 3篇中华医学会急...
  • 2篇临床荟萃
  • 2篇广州医药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中华生物医学...
  • 2篇中国临床实用...
  • 2篇家庭药师

年份

  • 2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8
  • 7篇2017
  • 9篇2016
  • 14篇2015
  • 17篇2014
  • 13篇2013
  • 23篇2012
  • 45篇2011
  • 22篇2010
  • 20篇2009
  • 34篇2008
  • 31篇2007
  • 37篇2006
  • 20篇2005
  • 17篇2004
  • 13篇2003
  • 7篇2002
  • 7篇2001
3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症败血症患者炎性介质水平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探索可早期预测败血症预后的炎性介质指标。方法 :前瞻性研究 ,观察期 2 8日 ,分析重症败血症患者与死亡相关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结果 :共连续观察 2 6例 ,死亡 14例 (5 3.8%) ,且多死于研究阶段的第1周内 (74.0 %)。死亡组患者血总胆红素水平、4项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SIRS)指标的积分和循环中的细胞间黏附分子 1(s ICAM 1)水平明显高于死亡组 ,其它炎性因子包括一些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的水平在 2组间差异不大。结论 :败血症患者的 s ICAM
赵擎宇张春玲黄子通M A WeigandH J BardenheuerE Martin
关键词:败血症炎性介质细胞间黏附分子-1
时间节奏体会法在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时间节奏体会法对心肺复苏教学中胸外按压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医学本科学生30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实验组用时间节奏体会教学法。测试学生学习后在心肺复苏时的按压频率、按压深度达标率和复苏后的疲劳指数。结果:实验组的按压频率小于对照组,而按压深度达标率较高,疲劳指数较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时间节奏体会教学法可提高学生进行心肺复苏时的胸外按压质量。
吴海东李毅吴满辉黄子通
关键词:心肺复苏胸外按压教学
电话传输心电图监测系统的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794例运用电话传输心电监护系统患者的监测情况,总结分析TTM系统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和作用。方法:运用自行研制开发的XDJ系列电话心电传输系统对794例监测对象进行了3080次远程传输,对急症患者予以现场急救指导。结果:检出各种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2180例次,总的阳性检出率70.8%。其中发现高危情况95例次,均由现场指导抢救解决。结论:TTM系统适合于对各种心脏病患者或高危人群进行有效的院外监测,有利于预防各种心血管严重事件及心脏性猝死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余涛蒋龙元谭秀莲黄子通
关键词:心电图
心源性猝死患者心肌SOCS-1和SOCS-3表达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探讨心源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患者心肌中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1(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1,SOCS-1)和SOCS-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取2005-2006年中山大学法医学系的尸检心肌标本24例,其中9例尸检符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非心肌梗死)导致SCD(简称非心梗组),7例尸检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简称心梗组),对照组8例选择了因交通事故、外伤等所致死亡的患者.以RT-PCR法检测对照组、非心梗组和心梗组心肌中SOCS-1,SOCS-3的mRNA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对照组、非心梗组和心梗组心肌中SOCS-1,SOCS-3的蛋白表达.数据以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采用方差分析检验.结果 非心梗组和心梗组患者心肌中SOCS-1 mRNA,SOCS-3 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788±0.101),(0.741±0.111)vs.(0.436±0.044),P〈0.01],及[(0.841±0.092),(0.776±0.070)vs.(0.454±0.076),P〈0.01].非心梗组和心梗组患者心肌中SOCS-1的蛋白抗体阳性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20.00±48.48),(347.14±70.88)vs.(42.50±10.35),P〈0.01].非心梗组和心梗组患者心肌中SOCS-3的蛋白抗体阳性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81.11±59.25)vs.(40.00±10.69),P〈0.01]和[(332.86±111.91)vs.(40.00±10.69),P〈0.01].结论 冠心病所致SCD患者的心肌中SOCS-1,SOCS-3的表达显著增加,提示它们可能参与了SCD的发病机制.
陈亮马中富唐皓梁艳冰陈志斌李振宇黄子通蒋龙元
关键词:心源性猝死
小肠杯状细胞在大鼠休克后肠黏膜重建中的作用被引量:23
2005年
目的观察大鼠失血性休克复苏后小肠杯状细胞在肠黏膜重建过程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49只,每只重250~300g,分实验和对照两组,实验组再分为6个组,分别为休克复苏后1、3、6、12、24和36h组;各组留取回肠黏膜,观察休克复苏后早期不同阶段肠黏膜的形态改变、杯状细胞数量变化和肠三叶因子-3(TFF3)的含量。结果休克后肠黏膜明显损伤,3h始肠黏膜出现损伤后修复现象,表现为杯状细胞聚集于损伤的肠黏膜表面;12h后大部分黏膜细胞被杯状细胞覆盖,杯状细胞呈过分泌现象;24h肠黏膜表面细胞连续性得到恢复。黏膜杯状细胞数量24h内从243±13下降到157±9,下降了35.4%(r=-0.910,P<0.01);36h组细胞数量明显回升,但仍低于对照组(t=4.01,P<0.01)。TFF3含量在12h前明显升高,24h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t=3.24,P<0.05)。结论杯状细胞可能在肠黏膜损伤后的重建过程中起关键作用;TFF3的高表达可能是促进肠黏膜早期重建的重要因素。
常建星陈双蒋龙元马丽萍常瑞明黄子通
关键词:杯状细胞休克回肠黏膜杯状细胞小肠损伤后修复肠三叶因子
机械通气治疗垂危呼衰成功20例体会
1994年
本文总结近年来我科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抢救治疗垂危呼吸衰竭20例成功的临床经验和体会,以探讨提高重症呼衰抢救成功率的途径及措施。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20例中男13例,女7例,年龄14~70岁。 二、原发病:慢性肺心病并Ⅱ型呼衰10例(其中肺心病并气胸2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5例,急性中毒致呼吸停止2例。癫痫持续状态致呼吸停止1例,脊髓麻痹并急性肺心病1例,青霉素过敏致2次心跳呼吸停止1例。
邱嘉民黄子通黄伟文蒋龙元
关键词: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抢救
硬杆光纤喉镜在鼻咽癌张口受限患者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2013年
目的探讨在鼻咽癌放疗后张口受限患者使用可视硬杆光纤喉镜引导气管插管的可行性,并评价其使用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收治的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的手术患者42例(合并张口困难)为对象。对患者行可视硬杆光纤喉镜引导气管插管。观察并记录患者入室时、插管前、插管时、插管成功即刻、插管后5min血压、心率的变化,以及每例的气管插管时间、插管次数以及观察患者呛咳、屏气、口咽腔损伤等不良反应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插管成功,所有患者均无口咽腔损伤等不良反应,无明显的呛咳反应。与入室时比较,插管时、插管成功即刻血压、心率有显著性升高,但是均在正常的生理范围内。结论可视硬杆光纤喉镜为困难气道管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手段,在张口受限等方面有突出的优势,使用快捷、携带方便,心血管反应轻,成功率高。
王寿平陈晓彤苗利萍彭书崚黄子通
关键词:喉镜检查鼻咽肿瘤张口受限
血红素加氧酶-1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 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对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方法 新生SD大鼠8只,日龄1~3 d,原代培养心肌细胞,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组)常规培养8 h;缺氧复氧组(HR组)采用缺氧2 h,复氧6 h的方法制备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血晶素组(Hemin组)缺氧前24 h及缺氧即刻,培养基中加入Hemin,终浓度为20 μmol/L;血晶素+锌原卟啉组(Hemin+ZnPP组)缺氧前24 h及缺氧即刻培养基中同时加入Hemin及ZnPP,终浓度均为20 μmol/L.各组细胞均接种于35 mm培养皿(2 ml/皿)或50 ml培养瓶(3 ml/瓶),每组45皿和3瓶.于复氧结束后采用蛋白印迹法测定心肌细胞HO-1表达,台盼蓝染色法测定心肌细胞存活率,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细胞培养液乳酸脱氧酶(LDH)活性,超声破碎细胞离心后取上清,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细胞MDA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细胞SOD活性.结果 与C组比较,其余3组培养液LDH活性、心肌细胞MDA水平及HO-1表达升高,心肌细胞存活率及SOD活性降低(P<0.05).与HR组比较,Hemin组培养液LDH活性、心肌细胞MDA水平降低,HO-1表达、心肌细胞存活率及SOD活性升高(P<0.05),Hemin+ZnPP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组和Hemin+ZnPP组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明显,Hemin组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减轻.结论 HO-1可减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王晓红方向韶黄子通
关键词:血红素加氧酶-1细胞低氧
ASV和SIMV对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和呼吸功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适应性支持通气(ASV)和SIM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在部分支持通气过程中对内源性PEEP(PEEPi)和呼吸功的影响。方法:30例有自主呼吸的危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在同样的分钟通气量和PEEP的设置下,先予以SIMV1(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通气,45min后改为ASV模式通气,时间为45min,结束后再次回到SIMV2模式(参数设置与SIMV1一致),通气时间为45min。记录上述三个45min后的呼吸力学等参数。结果:ASV模式下的平台压下降明显,P<0.01;相对于SIMV1模式PEEPi的发生率为43.3%,ASV的发生率为20%,P<0.05;器械附加功(WOBimp)和吸气压力时间乘积(PTP)均小于SIMV1下的参数,P<0.01。结论:在部分支持通气过程中,ASV相对于SIMV,能明显改善高通气力学状态,有利于降低呼吸负荷和呼吸做功。
周明根邓义军何志捷黄子通
关键词:适应性支持通气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呼吸功
乌司他丁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对照研究.78例脓毒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两组均行常规抗休克和病因治疗.治疗组用乌司他丁20万U溶于20 mL0.9%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
蒋龙元杨炼红常建星何志捷余涛黄子通
关键词:乌司他丁脓毒性休克细胞因子
共3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