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向韶

作品数:79 被引量:330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6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25篇心肺复苏
  • 24篇心肺
  • 18篇骤停
  • 14篇室颤
  • 12篇心肌
  • 9篇心搏
  • 9篇心搏骤停
  • 9篇心脏
  • 9篇细胞
  • 9篇急救
  • 7篇心跳
  • 7篇心跳骤停
  • 7篇干细胞
  • 6篇间充质干细胞
  • 5篇心室
  • 5篇心室颤动
  • 5篇心血管急救
  • 5篇神经功能
  • 5篇神经元
  • 5篇急救指南

机构

  • 43篇中山大学附属...
  • 28篇中山大学孙逸...
  • 13篇中山大学
  • 3篇宁夏医科大学
  • 2篇福建省立医院
  • 2篇佛山市第一人...
  • 2篇广州市急救医...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东莞市长安医...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普宁市...

作者

  • 79篇方向韶
  • 53篇黄子通
  • 37篇符岳
  • 18篇蒋龙元
  • 12篇王彤
  • 11篇杨正飞
  • 8篇余涛
  • 6篇姜骏
  • 6篇朱军
  • 5篇王晓红
  • 5篇李恒
  • 5篇周明根
  • 4篇何志捷
  • 4篇吴海东
  • 3篇周莉莉
  • 3篇宋凤卿
  • 3篇梁嘉康
  • 3篇陈国军
  • 3篇张在其
  • 2篇周莉莉

传媒

  • 27篇岭南急诊医学...
  • 14篇中华急诊医学...
  • 3篇中国急救医学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宁夏医学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山大学研究...
  • 1篇透析与人工器...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华卫生应急...
  • 1篇第七届(广州...
  • 1篇亚太呼吸病学...
  • 1篇中国医师协会...
  • 1篇中华医学会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8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8篇2011
  • 6篇2010
  • 8篇2009
  • 6篇2008
  • 9篇2007
  • 1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心肺复苏对室颤频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除颤前心肺复苏(CPR)对室颤频率的影响。方法:将32只健康家猪分为4组,每组动物8只,分别制作闭胸电诱发室颤模型:A组室颤3 min后给予直接除颤;B组室颤3 min后予CPR 2 min后再进行除颤;C组室颤7 min后进行直接除颤;D组室颤7 min后予CPR 2 min后再进行除颤。结果:室颤发生后频率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1min时室颤频率为12.3±1.8 Hz,3 min时为8.1±1.4 Hz,7 min时为6.8±1.2 Hz(P<0.05),B组和D组CPR后室颤频率显著增加(B组:13.1±2.1 Hz,D组:10.4±1.5,P<0.05)。A组和B组各8例均经除颤后立即恢复自主循环。除颤后立即恢复自主循环者C组有2例、D组5例;除颤后出现无脉性心电活动,经CPR后恢复自主循环者C组有6例、D组3例(P>0.05)。结论:除颤前CPR可增加室颤的频率,可改善长时间室颤的自主循环恢复率。
吴海东林小鸿方向韶叶华符岳黄子通
关键词:室颤除颤心肺复苏波形分析
基于决策树模型指导社区获得性肺炎医疗费用管理的研究
2021年
目的: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为代表性疾病,探索DRGs分组方案管理医疗费用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方法:收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主要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2256例,通过分析CAP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利用卡方自动交互检验(CHAID)决策树建立DRGs分组方案,评价其合理性和可行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期间进行抢救,有手术操作及合并重要并发症是CAP住院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DRGs分组方案可合理将2256例CAP患者划分为6组,各组组间异质性和组内同质性评价效果强。结论:通过CHAID决策树模型建立的疾病DRGs病例组合方案,可对特定疾病的住院费用进行精细化管理,有望为优化医疗资源分配提供理论依据。
陈文喧伍靓靓方向韶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疾病诊断相关组
全电动控制动物心肺复苏装置的研发
目的:针对目前大鼠心跳骤停与复苏模型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原有研发的气动控制动物心肺复苏装置的基础上,研发符合国际心肺脑复苏研究所需的大鼠全电动控制动物心肺复苏装置,标准化当前的心肺腩复苏研究的动物模型。 方...
方向韶黄子通
关键词:急救医学心肺复苏医疗器械自动控制
文献传递
便携式肺功能仪与传统肺功能仪测量参数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便携式肺功能仪与传统肺功能仪参数测量的相关性。方法:对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行肺功能检查的健康人群或患者的测量结果进行准确性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两种仪器的诊断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的差异;两种仪器测量参数FVC、FEV1、FEV1/FVC、FEF25-75%和PEF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1、0.985、0.966、0.953和0.943,P<0.001。结论:便携式肺功能仪代替传统肺功能仪用于肺功能检测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方向韶李祖勇陈国军
关键词:肺功能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后对小鼠行为与情绪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有研究显示脑损伤后可出现行为与情绪的改变,但心脏骤停与复苏对动物的行为与情绪影响研究结果尚不一致。本研究观察经食道心脏骤停与心肺复苏后小鼠的行为与情绪变化,为后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昆明小鼠1 4只,随机分为心脏骤...
宋凤卿李诺左艳芳黄子通蒋龙元余涛方向韶陈蒙华
心肺复苏后糖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2016年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后心肌糖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变化,以探讨心肺复苏后心肌能量代谢障碍的原因和具体机制。方法:采用气管夹闭窒息法,建立大鼠心跳骤停模型。随机分组:1)正常对照组,仅手术操作,不诱导心跳骤停;2)复苏后2H组(PR2H组);3)心肺复苏后24H组(PR24H)。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心肌能量代谢情况,酶标仪检测线粒体代谢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己糖激酶(HK)和丙酮酸激酶(PK)在复苏前后酶活性无明显变化;磷酸果糖激酶(PFK)酶活性于复苏后24小时下降(P<0.05);心肺复苏2小时后丙酮酸脱氢酶(PDH)酶活性和柠檬酸合酶(CS)酶活性明显下降(P<0.01),两者均于复苏后24小时逐渐恢复正常;异柠檬酸脱氢酶(IDH)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α-KGDH)酶活性均于复苏后2小时下降(P<0.05),但复苏后24小时仍未恢复。结论:复苏后糖代谢关键限速酶活性的降低,可能是导致心肺复苏后心肌能量代谢障碍的原因之一。
王丽文方向韶赖韦文符岳
关键词:心肺复苏窒息糖代谢酶活性
解读《2005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电除颤治疗被引量:3
2006年
符岳方向韶黄子通
关键词:除颤治疗心血管急救心肺复苏早期除颤
大鼠海马神经元体外氧糖剥夺/复氧模型的构建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建立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氧糖剥夺(OGD)/复氧实验模型,并尝试确定该模型最合适的缺氧缺糖时间点。方法新生SD乳鼠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7d后,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OGD组和对照组。OGD组根据氧糖剥夺时间的不同又分为1h,2h,4h,6h,8h,10h亚组。OGD组细胞置于含0.5%氧气的三气培养箱,同时将培养液换成无糖Earle氏液,模拟体内脑缺血损伤。复氧复糖24h后观察对照组和OGD各组的神经元形态,测定MTF细胞光密度值(OD)和培养液LDH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行单因素方差分析(Durmett—t检验)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随着缺氧缺糖时间的延长,OGD各组神经元形态学损伤逐步加重,细胞OD值和存活率逐渐下降(rs=-0.961和rs=-0.966,P〈0.01),LDH值逐渐升高(rs=0.990,P〈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GD6h时,细胞的凋亡率接近50%。结论成功建立了大鼠海马神经元体外氧糖剥夺/复氧模型,结合形态学改变和细胞凋亡率,建议将6h作为该模型合适的缺氧缺糖损伤时间。
姜骏符岳方向韶常建星蒋龙元黄子通
关键词:海马神经元凋亡
心肺复苏大鼠脑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和血脑屏障的变化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后早期大鼠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和血脑屏障的变化规律。【方法】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40)和复苏组(n=40)。假手术组仅进行麻醉和气管插管、血管穿刺,不进行窒息,复苏组用气管夹闭窒息法致使心跳骤停后进行复苏,其他与对照组相同,分别在0、3、9、24h和48h5个时间点处死大鼠后,取样,测定脑组织MMP9的表达、MMP9 mRNA、脑含水量与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的变化,电镜观察脑组织的超微结构。【结果】复苏组心肺复苏后3、9、24和48h脑组织MMP9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MMP9 mRNA含量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脑含水量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明显升高;超微结构发生改变。【结论】在心肺复苏大鼠脑缺血模型中MMP9蛋白和MMP9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脑组织的脑含水量和伊文思蓝含量明显升高,血脑屏障受到破坏;电镜超微结构观察证实脑组织损伤明显;这些变化在心肺复苏后24h达高峰。
何志捷邹子俊张云周明根李祖勇方向韶黄子通
关键词:心肺复苏血脑屏障基质金属蛋白酶
两种不同早期低温策略对心肺复苏猪预后的对照研究
余涛唐万春方向韶杨正飞蒋龙元黄子通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