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大鹏

作品数:49 被引量:663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24篇天文地球
  • 14篇农业科学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8篇气候
  • 17篇灾害
  • 10篇降水
  • 8篇气象
  • 7篇气象灾害
  • 7篇洪涝
  • 6篇气温
  • 6篇涝灾
  • 5篇气候变化
  • 5篇风险评估
  • 4篇中国气候
  • 4篇天气气候
  • 4篇天气气候事件
  • 4篇气候事件
  • 4篇气候特征
  • 4篇流域
  • 4篇瓜菜
  • 4篇高温
  • 3篇灾情
  • 3篇人口

机构

  • 39篇中国气象局国...
  • 19篇南京信息工程...
  • 18篇中国气象科学...
  • 4篇宁波大学
  • 4篇中国气象局
  • 4篇国家卫星气象...
  • 4篇浙江省气候中...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西藏自治区气...
  • 1篇国家农业信息...
  • 1篇湖北省气象局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安徽省气候中...
  • 1篇河北省气候中...
  • 1篇重庆市气候中...
  • 1篇淮河水利委员...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武汉区域气候...

作者

  • 49篇黄大鹏
  • 15篇霍治国
  • 9篇高歌
  • 9篇赵珊珊
  • 7篇李莹
  • 7篇侯威
  • 6篇叶殿秀
  • 6篇王有民
  • 6篇钟海玲
  • 6篇肖晶晶
  • 6篇朱晓金
  • 5篇肖风劲
  • 5篇廖要明
  • 4篇蔡雯悦
  • 4篇曾红玲
  • 4篇李加林
  • 4篇王丽
  • 4篇吴立
  • 4篇张颖娴
  • 4篇姜燕

传媒

  • 7篇气象
  • 5篇地理研究
  • 4篇生态学杂志
  • 4篇气候变化研究...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地理学报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科技导报
  • 1篇气象科技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人民黄河
  • 1篇灾害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宁波大学学报...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中国减灾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7篇2014
  • 1篇2013
  • 9篇2012
  • 1篇2011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海南冬季主要瓜菜寒害风险区划被引量:13
2014年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分析原理,利用海南岛18个市县历年逐日气象要素、瓜菜产量、面积、寒害灾情和DEM等资料,构建基于瓜菜生物学特性的寒害致灾等级指标,综合寒害致灾危险性、孕灾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和防灾能力,评估海南岛冬季瓜菜寒害风险。结果表明:西瓜冬季寒害危险性从中部向东西减小,豇豆和丝瓜冬季寒害危险性从南向北加重,辣椒冬季寒害危险性从东南向西北增加,瓜菜不同等级寒害风险概率分布形式差异明显;瓜菜冬季寒害孕灾环境敏感性从中部五指山地区向周围低海拔区降低;瓜菜冬季寒害灾损风险和防灾能力在区域上存在明显差异。瓜菜冬季寒害综合风险分布形式总体一致,中部和北部高、南部和东西部沿海低。这种寒害风险分布主要受海南冷空气活动和地形因素作用,与实际寒害发生规律一致。
张蕾霍治国黄大鹏姜燕肖晶晶
关键词:瓜菜寒害风险区划
黄河流域1961~2017年降雨侵蚀力特征与未来变化预估被引量:8
2021年
基于1961~2017年逐日降水以及未来中等排放情景RCP4.5下5个优选全球气候模式经降尺度得到的逐日降水预估数据,对黄河流域降雨侵蚀力过去和未来时空变化进行探讨.1961~2017年黄河流域年降雨侵蚀力总体呈现略减少态势,但龙羊峡以上、河口镇至龙门、龙门至三门峡年强降雨侵蚀力或年降雨侵蚀力略有增加,易造成上游生态脆弱区和中游产沙区水土流失增加.相对1986~2005年基准期,2046~2065年和2080~2099年的年降雨侵蚀力分别增加21.7%和29.5%,大部分地区呈增加趋势且确定性大.未来年降雨侵蚀力的增加将受到年侵蚀性降雨日数和强度增加的综合影响.
高歌韩振宇殷水清黄大鹏王文婷
关键词:黄河流域全球气候模式排放情景降尺度不确定性
海南冬种瓜菜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被引量:7
2015年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利用海南省18个站点气象资料、瓜菜生产和社会经济要素资料,通过灾情反演,构建苗期湿涝、冬季寒害和春季干旱致灾等级指标。综合致灾、孕灾、灾损、防灾能力,进行瓜菜气象灾害的综合风险分析与区划。结果表明:苗期湿涝危险性从西南至东北增加,春季干旱危险性东西高、中间低;西瓜寒害危险性从中部向两边减小,豇豆和丝瓜寒害危险性从南往北加重,辣椒寒害危险性从东南到西北增加;苗期湿涝孕灾环境敏感性从中部山区向沿海和平原地区增加,春季干旱和冬季寒害趋势相反;瓜菜灾损风险和防灾能力在区域上存在明显差异;西瓜、豇豆和辣椒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总体趋势一致,高风险区集中在海南东部地区;丝瓜气象灾害综合风险高值区在北部地区。
张蕾霍治国黄大鹏姜燕肖晶晶
关键词:瓜菜寒害干旱
淮河流域基础空间数据库建设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通过对空间数据库组建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基于对象—关系型空间数据库的管理模式,研究淮河流域空间数据库的组织模型,探讨数据库的建设方法,以实现淮河流域空间和属性数据的统一管理。基于此方法建设的基础空间数据库能够有效管理多类型的海量空间数据,在流域的日常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数据组织模型和建设方法适用于其它类似等级的空间数据库建设。
李凤生彭顺风黄云黄大鹏
关键词:淮河流域空间数据库属性数据
2018年夏季登陆中国台风的主要特点及影响评估被引量:7
2018年
2018年夏季,西北太平洋共有18个台风生成,其中8个在中国登陆,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台风活动非常活跃。本文利用国家气候中心提供的台风监测资料和各省市上报灾情资料,从台风移动路径、主要特点、风雨分布等方面分析了2018年夏季登陆中国台风的主要特征,为国家科学防台减灾提供参考。
孙劭黄大鹏张颖娴
关键词:台风活动台风灾害
雄安新区社会重构期暴雨洪涝风险的社区分类调适被引量:7
2020年
雄安新区所在白洋淀流域地势低洼,夏季降水集中,上游山区洪水源短流急,历史上洪灾频发,同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防护京津、油田和铁路安全的蓄滞洪区。多模式集合预估表明,全球极端暴雨洪涝的发生频率将增加,对人类生命健康和城市运行的负面作用加强;雄安属气候变化敏感地区,未来暴雨洪涝和上游山洪风险加大。而雄安新区建设中长期将处于社会重构期,人口结构呈现流动状态。结合新区建设特征,根据人口发展趋势预测,本研究将社区分为三类,包括新建社区、重组社区以及建设者之家社区。新建社区居民年龄层偏低,有单位组织支撑,风险适应能力强;重组社区以安置区形式被打破重组,人口趋于老龄化,是风险暴露度最大的弱势人群;建设者之家社区流动性强,组织相对分散,年龄结构利于灾害救助,但缺乏当地防灾知识。依据群体脆弱性、社区组织性和设施防灾性三个指标,采用AHP方法评估雄安新区未来社会重构期不同社区的暴雨洪涝风险脆弱性指数,结果显示,新建社区为0.2379,重组社区为0.4834,建设者之家社区为0.2787。雄安新区韧性城市建设应当优先应对洪患,制定以暴雨洪涝灾害为核心的自然灾害城市应急预案,根据各社区实际需要分类施策。要以法律形式强制制定社区防灾计划,灾前将应灾准备嵌入工程计划以提高事后城市恢复效率;灾中及时启动以弱势人群为重点的防灾联络网络并发挥社区共助功能;在社区日常建设及灾后恢复过程中注重解决社区经济与社会问题将有助于社区应灾能力的综合提升,由此全周期提高社区防灾应灾能力,确保新区安全。
李国庆邢开成黄大鹏
关键词:防灾体系
RCP4.5情景下中国人口对高温暴露度预估研究被引量:8
2016年
基于CMIP5的逐日最高温度模拟资料、GGI情景数据库逐年代人口数据,在RCP4.5情景下,以对应栅格高温日数与人口数量的乘积作为人口对高温的暴露度指标,通过多模式集合平均预估未来中国人口对不同强度高温的暴露度变化。结果表明:相比于基准时段(1981-2010年),中国人口对高温和强危害性高温的暴露度从2021-2040年开始明显增加,至2081-2100年暴露度分别增加了5.7倍和17.5倍;除了中国西部部分地区外,全国大部地区人群均受高温的影响,在21世纪中后期中东部大部人口对高温的暴露度超过10.0×106人?d;相比基准时段,随着年代的增长,中国人口对强危害性高温的暴露度在范围和强度上均有明显增加;2081-2100年,人口对高温和强危害性高温的暴露度增幅减缓。从气象地理区域上看,未来各时段人口对高温、强危害性高温的暴露度均有一定程度增加,但增加明显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华北、黄淮、江南和江淮地区,华南地区对强危害性高温的暴露度增幅较小。高温日数变化对全国人口对高温暴露度的变化所产生的作用最明显。多模式集合的预估结果可以为防控未来高温风险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张蕾黄大鹏杨冰韵
关键词:人口高温日数
明清时期浙江沿海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异特征被引量:12
2014年
明清小冰期是中国气候的异常期,各种自然灾害频发。通过系统搜集、整理明清时期浙江沿海地区自然灾害历史资料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浙江省沿海地区各种自然灾害发生频次和造成的损失具有明显的时空地域分异特征:1明清时期,随着时间推移,各种灾害发生频次成波动上升的趋势,在明末清初达到一个高峰值;在浙江沿海地区的各种灾害中,水、旱两灾的发生最为频繁,水灾发生频次高于旱灾。2水灾、旱灾、台风和潮灾是该地区的主要灾害类型,台风与水灾、潮灾之间高度相关,且台风灾害是浙江沿海地区的主要致灾因子,台风灾害诱发的灾害链具有波及面广、危害严重的特点。旱灾和水灾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在该地区水、旱两灾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相对一致,这种现象可能是副高季节内振荡所导致的。3浙江省自然灾害发生频次和损失程度与地貌形态之间具有一定联系。以平原、丘陵及低山等地貌类型为主的孕灾环境对浙江沿海地区水灾、旱灾、台风灾害和风暴潮灾等4种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及其损失的空间分布有着显著的影响。浙北地区水旱灾害变化剧烈,浙中、浙南地区相对较弱。杭州湾地区台风灾害的分布具有湾口多于湾顶,南岸多于北岸的特点。4从灾害损失的空间格局来看,特大损失程度灾害的主要类型为潮灾,且集中分布在浙北平原,浙南山地和浙东南平原丘陵分布较少。
曹罗丹李加林叶持跃徐谅慧袁麒翔王明月马仁锋黄大鹏
关键词:自然灾害明清时期
一种基于立方体技术的Landsat遥感植被指数修复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立方体技术的Landsat遥感植被指数修复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每个自然月内的Landsat数据计算成NDVI产品,并以月为单位采用最大合成法,将计算得到的Landsat NDVI轨道产品在同一自然月内的...
肖风劲刘秋锋王杰王峰黄大鹏
文献传递
1971-2010年中国农业洪涝灾情趋势及与极端降水事件关系
利用1971-2010年中国各省及全国农业洪涝灾情资料,采用Mann-Kendall单调趋势检验方法开展农作物洪涝受灾率和成灾率的趋势研究,并分析全国及各省农作物洪涝受灾率、成灾率与多日极端降水事件指标的相关性。研究结果...
黄大鹏张人禾霍治国毛飞俄有浩
关键词:极端降水事件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