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歌

作品数:99 被引量:2,189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8篇期刊文章
  • 1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3篇天文地球
  • 13篇农业科学
  • 9篇水利工程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31篇气候
  • 21篇灾害
  • 16篇气象
  • 16篇降水
  • 13篇气候变化
  • 13篇干旱
  • 9篇气温
  • 7篇太阳能
  • 7篇气象灾害
  • 7篇流域
  • 7篇降水量
  • 6篇水资源
  • 6篇太阳能资源
  • 6篇气候特征
  • 6篇火险
  • 6篇旱情
  • 5篇台风
  • 5篇气候事件
  • 5篇热带
  • 5篇洪涝

机构

  • 88篇中国气象局国...
  • 26篇南京信息工程...
  • 12篇中国气象局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中国气象科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西藏自治区气...
  • 3篇山西省卫星遥...
  • 2篇哥德堡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兰...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国家气象信息...
  • 1篇安徽省气候中...
  • 1篇国家卫星气象...
  • 1篇河北省气候中...
  • 1篇青海省气候中...

作者

  • 95篇高歌
  • 16篇张强
  • 12篇祝昌汉
  • 12篇赵珊珊
  • 9篇陈峪
  • 9篇黄大鹏
  • 9篇罗勇
  • 8篇李莹
  • 6篇赵东
  • 5篇陈德亮
  • 5篇邹旭恺
  • 5篇王国复
  • 5篇廖要明
  • 4篇王凌
  • 4篇叶殿秀
  • 4篇李维京
  • 4篇王有民
  • 4篇王遵娅
  • 4篇赵东
  • 4篇任福民

传媒

  • 24篇气象
  • 6篇应用气象学报
  • 5篇地理学报
  • 3篇自然灾害学报
  • 3篇中国减灾
  • 3篇气象科技合作...
  • 2篇资源科学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科技导报
  • 2篇冰川冻土
  • 2篇热带气象学报
  • 2篇灾害学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中国防汛抗旱
  • 2篇气候变化研究...
  • 2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太阳能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气象科学

年份

  • 5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8篇2009
  • 9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 5篇2004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江流域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及成因分析被引量:8
2022年
基于1961-2017年均一化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回归及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Spearman秩偏相关、广义极值分布等方法对长江流域年降雨侵蚀力及侵蚀性的降雨特征时空分布特点、变化趋势和成因、10年一遇次降雨侵蚀力极端变化进行分析,并从总体趋势和极端变化角度综合探讨导致土壤水蚀加剧的气候危险性格局,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及制定针对性精细化水土保护措施和流域治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1961-2017年,长江流域年降雨侵蚀力和年侵蚀性的降雨量、降雨日数、雨强变化速率增加,雨强增加趋势明显;2)流域和大部分分区年降雨侵蚀力增加主要受年侵蚀性降雨量和雨强增加变化的影响,多数分区因雨强的显著增加起主导作用;3)71.6%的站点年降雨侵蚀力变化速率增加,10年一遇次降雨侵蚀力1961-2017年相对1961-1990年时段增加的站点比例为61.2%;4)1961-2017年年降雨侵蚀力增加趋势和/或10年一遇次降雨侵蚀力后一时段增加,均可能造成土壤水蚀加剧的危险,长江流域水蚀气候危险性增加的站点范围广,比例多达81.5%,对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十分不利。
高歌殷水清陈涛黄大鹏王文婷
关键词:降雨重现期
南方部分地区暴雨洪涝——2003年6月
2003年
高歌
关键词:暴雨洪涝降水
利用卫星资料反演青藏高原地表净辐射场
该文由二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首先,利用ERBE和ISCCP卫星辐射及总云量资料结合青藏高原地面日射资料,讨论并提出了地表短波吸收辐射的气候反演方法,该法拟合精度较高, 平均误差9.8Wm<'-2>.然后,根据1982年8...
高歌
关键词:青藏高原地表地表长波辐射地表净辐射
中国水资源年景评估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根据产水模数及水资源利用率两项指标 ,将我国水资源状况分为三类 :常年缺水区、旱年缺水区、常年不缺水区 ,确定北方地区为水资源评估业务服务的重点地区。为实现年水资源的定量评估 ,利用降水历史资料和水资源总量资料 ,根据水资源总量、产水系数与降水的关系 ,建立了全国及各省 (市、区 )年水资源总量的评估模型 ,并形成水资源年景评估业务系统。
高歌黄朝迎
关键词:水资源利用率降水年际变化
专栏导言
2023年
干旱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受季风气候、地形地貌、环境的影响,中国干旱灾害尤为突出,具有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季节性和区域性强等特点。干旱通常分为气象干旱、农业干旱、水文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目前,干旱监测和评估也主要围绕这4种类型开展。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频繁影响的背景下,水循环时空变异过程加剧,干旱逐渐呈现新的时空特征,极端干旱事件频发、重发.
高歌
关键词:农业干旱水文干旱水循环气象干旱
华北地区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及2003年水资源预评估被引量:72
2003年
利用华北地区近 50年的气候、水资源等相关资料 ,分析了华北地区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气候变化特征及对水资源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建立了水资源评估模式 ,并结合短期气候预测结果 ,实现了华北地区2 0 0 3年水资源定量预评估。
高歌李维京张强
关键词:气候变化水资源
30年来中国干旱时空规律演变特征
2023年
气候变化背景下,不断摸清我国干旱时空演变规律和新变化,对干旱防灾减灾应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历史逐日气象干旱综合指数(MCI),采用特征指标及统计方法,对30年来全国及十大流域干旱气候特点、年代际及总体变化趋势、极端特征等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1991—2020年平均年干旱强度全国有两个高中心,分别位于黄淮、江淮、江汉大部一带,以及华南南部和云南、四川东南部、贵州西部等地;干旱日数多发区与强度高中心基本一致。(2)虽然近3个年代干旱强度总体呈现逐渐减少态势,但干旱极端偏强年份时有发生,干旱强度高中心空间位置及范围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以20世纪90年代范围最广。(3)空间变化趋势,西南南部、江南南部、华南东部等地干旱呈现增强趋势,而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及华南西部则呈减弱趋势,仅部分站点趋势显著;就十大流域而言,北方流域干旱减弱,南方趋强,西南诸河流域趋重明显。(4)云南中东部、广西西北部、贵州西南部、海南等地为最强连续干旱强度和最长连续干旱日数高值中心;北方大部分流域年干旱强度和日数极端最强、最多的年份主要出现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而南方长江、珠江、西南诸河流域则出现在近5年之内。
高歌李莹陈逸骁冯爱青
关键词:干旱
赴挪威参加IPCC“极端事件与灾害:风险管理”扩大会议总结
2009年
IPCC第2工作组“极端事件与灾害:风险管理”扩大会议于2009年3月23~26日在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闰家气象中心何立富、国家气候中心高歌以及中圉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林朝晖研究员代表中国参加了本次会议。
何立富高歌林朝晖
关键词:风险管理IPCC灾害气象中心
气象灾害的灾体模型及其初步应用被引量:7
2019年
基于灾度相关模型,提出了面向气象灾害的四维灾体模型。模型以受灾人数、受灾面积和直接经济损失形成的灾度平面作为损失的基本规模,在灾度平面垂直方向,以死亡失踪人数为要素形成第四维,最终形成四维灾体。将模型初步应用于我国气象灾害损失年景评价分析之中,结果显示,2003、2006和2010年为气象灾害损失明显偏重年景;验证分析表明,灾体模型将死亡失踪人数作为特殊的一维来考虑,凸显了其在整个气象灾害损失评价中的重要地位,另外增加受灾面积指标,使得评价结果更趋完整。
尹宜舟高歌王国复
关键词:气象灾害灾害评估
大气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被引量:5
2005年
合理开发利用陆地淡水资源是保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大气水资源决定了地表和地下水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我国大气水资源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和时间变化特征 ,其年代以上时间尺度的变化尤其引人注目。开展系统的大气水资源普查和区划、监测和预测大气水资源的多尺度变化、加强相关组织和机构建设 ,可以为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任国玉高歌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