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双成

作品数:1,238 被引量:6,862H指数:36
供职机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64篇期刊文章
  • 87篇会议论文
  • 81篇专利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40篇医药卫生
  • 33篇理学
  • 11篇化学工程
  • 11篇农业科学
  • 4篇文化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236篇色谱
  • 235篇中药
  • 190篇相色谱
  • 170篇液相色谱
  • 159篇高效液相
  • 154篇高效液相色谱
  • 151篇药材
  • 115篇液相
  • 92篇色谱法
  • 79篇质谱
  • 73篇中药材
  • 71篇学成
  • 70篇液相色谱法
  • 70篇化学成分
  • 68篇指纹
  • 68篇指纹图谱
  • 68篇首乌
  • 68篇高效液相色谱...
  • 67篇指纹图
  • 62篇牛黄

机构

  • 1,077篇中国食品药品...
  • 156篇中国药品生物...
  • 109篇北京中医药大...
  • 56篇中国药科大学
  • 40篇中国医学科学...
  • 22篇沈阳药科大学
  • 22篇浙江省食品药...
  • 21篇国家药典委员...
  • 18篇国家食品安全...
  • 14篇中国中医科学...
  • 13篇河北中医学院
  • 12篇江西省药品检...
  • 1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1篇甘肃省药品检...
  • 10篇山东省食品药...
  • 10篇广东东阳光药...
  • 9篇青海省药品检...
  • 8篇广州中医药大...
  • 8篇南昌大学
  • 8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1,237篇马双成
  • 304篇魏锋
  • 260篇金红宇
  • 255篇戴忠
  • 161篇程显隆
  • 136篇王莹
  • 119篇昝珂
  • 100篇聂黎行
  • 99篇汪祺
  • 96篇郑健
  • 92篇孙磊
  • 89篇林瑞超
  • 80篇康帅
  • 75篇过立农
  • 74篇杨建波
  • 64篇李明华
  • 60篇李耀磊
  • 59篇石岩
  • 59篇于健东
  • 55篇刘杰

传媒

  • 27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34篇中国药事
  • 133篇中国药学杂志
  • 90篇中国现代中药
  • 75篇中国中药杂志
  • 50篇中国药物警戒
  • 39篇中草药
  • 22篇中国新药杂志
  • 22篇中国食品药品...
  • 20篇药物评价研究
  • 18篇药学学报
  • 17篇中国实验方剂...
  • 17篇中成药
  • 17篇中国药师
  • 12篇中药材
  • 1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0篇中国药业
  • 9篇中国药品标准
  • 7篇中国药房
  • 6篇中药新药与临...

年份

  • 18篇2024
  • 138篇2023
  • 151篇2022
  • 124篇2021
  • 85篇2020
  • 101篇2019
  • 89篇2018
  • 74篇2017
  • 75篇2016
  • 81篇2015
  • 62篇2014
  • 42篇2013
  • 29篇2012
  • 18篇2011
  • 24篇2010
  • 23篇2009
  • 8篇2008
  • 4篇2007
  • 17篇2006
  • 18篇2005
1,2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活血止痛制剂质量评价与研究
目的:对活血止痛散和活血止痛胶囊质量现状进行评价与分析,为相关品种的标准提高、质量监督和规范生产提供依据。方法:对抽样进行标准检验,采用TLC、HPLC、UPLC、GC、LC-MS、ICP-MS、NIR等技术,从安全性、...
于健东聂黎行鲁静戴忠陈佳刘丽娜金红宇马双成
关键词:活血止痛散活血止痛胶囊
文献传递
冬虫夏草人工繁育品、野生品及亚香棒虫草中氨基酸比较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比较冬虫夏草人工繁育品、野生品与亚香棒虫草中水解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方法:采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冬虫夏草人工繁育品、野生品以及亚香棒虫草中17种氨基酸的含量。结果:冬虫夏草人工繁育品的水解氨基酸含量为16.776%~19.080%,野生冬虫夏草为14.857%~21.959%,亚香棒虫草为13.043%~14.933%。冬虫夏草人工繁育品的游离氨基酸含量为1.767%~2.373%,野生冬虫夏草为1.753%~2.521%,亚香棒虫草为2.856%~3.197%。结论:冬虫夏草人工繁育品和野生品中氨基酸含量基本一致,和亚香棒虫草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为冬虫夏草的鉴别及人工繁育品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昝珂过立农钱正明李文佳郑健马双成
关键词:亚香棒虫草游离氨基酸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刺五加片中紫丁香甙的含量被引量:9
1999年
目的:测定刺五加片中抗疲劳功效成分紫丁香甙(syringin)的含量。方法:RPHPLC法。结果:线性方程Y=2150116X-44653,r=0.9998,线性范围0.31~2.77μg,平均回收率98.53%。结论:本法灵敏,快速,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
陈广耀卢承前马双成
关键词:RP-HPLC刺五加片紫丁香甙中药
何首乌醇提物及单体体外肝细胞毒性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 利用体外实验研究何首乌70%醇提物、不同洗脱组分及从组分中分离获得的部分单体化合物的肝细胞毒性作用。方法 培养人肝癌细胞(HepG2细胞)及正常人肝细胞(L02细胞),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分析肝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情况。结果 何首乌70%醇提物的95%乙醇洗脱组分(HSW-D)及从该组分中分离获得的单体化合物芦荟大黄素,作用HepG2细胞48 h,表现显著肝细胞毒性作用;作用L02细胞48 h,HSW-D仍表现肝细胞毒性活性,芦荟大黄素有降低L02细胞存活率的趋势;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HSW-D能够引起肝细胞S期阻滞。何首乌70%醇提物、其他洗脱组分、从组分中获得的2个二苯乙烯苷类成分、2个酚类成分及大黄素甲醚、大黄酸、大黄素单蒽酮等10个单体化合物,未表现明显的肝细胞毒性作用。结论 何首乌醇提物中的脂溶性成分含有其毒性物质,芦荟大黄素是其毒性物质基础之一。
陈子涵杨建波陈智伟马双成魏锋孙华
关键词:何首乌肝毒性芦荟大黄素肝细胞
何首乌中顺式(反式)-大黄素-大黄素二蒽酮肝保护活性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顺式-大黄素-大黄素二蒽酮(化合物1)和反式-大黄素-大黄素二蒽酮(化合物2)均从何首乌的干燥块根中分离得到。在本研究中,首先评价了化合物1和2的混合样品(大黄素-大黄素二蒽酮)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诱导ICR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大黄素-大黄素二蒽酮在1 mg·kg^(-1)可显著降低肝损伤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P<0.05),改善肝组织病理损伤。1 mg·kg^(-1)大黄素-大黄素二蒽酮还能显著降低肝组织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aciated X protein,Bax)mRNA水平,同时升高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mRNA表达水平(P<0.05)。进一步利用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肝细胞损伤模型评价化合物1和2对肝细胞损伤的保护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2可显著抑制H_(2)O_(2)诱导的肝细胞损伤,降低细胞培养上清转氨酶ALT、AST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提高细胞存活率。化合物1和2显著改善H_(2)O_(2)诱导的肝细胞氧化应激状态,0.5μmol·L^(-1)化合物1可显著提高肝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酶活力(P<0.01),0.5μmol·L^(-1)化合物2可显著降低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提高SOD酶活力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含量(P<0.01)。同时,0.5μmol·L^(-1)化合物1和2可通过提高Bcl-2/Bax蛋白表达比例(P<0.05)、降低剪切体半胱天冬酶3(cleaved caspase-3)和前体胱天蛋白酶3(pro caspase-3)的比例抑制肝细胞凋亡(P<0.05)。本研究表明,何首乌中大黄素-大黄素二蒽酮成分具有抗肝组织损伤活性,其中化合物1和2可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发挥肝保护作用。本研究为常用量何首乌肝补益功效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本研究中所有动物实验在开展前经过
陈智伟杨建波陈子涵马双成孙华
关键词:何首乌
一种分体扫描式光学显微镜装置
一种分体扫描式光学显微镜装置,包括2个以上放大倍率不同的显微镜(1),所述2个以上显微镜(1)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地移动。所述分体式光学显微镜的多个显微镜能够通过智能化联动协同作业,完成对大于传统样本量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样本...
魏锋周建理余坤子程显隆马双成
文献传递
10种根和根茎类中药材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风险评估及最大限量理论值被引量:23
2020年
目的:通过对10种根和根茎类中药材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风险评估和最大限量理论值的计算,为相关残留限量标准的制修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全国范围内收集到的川芎、当归、黄连、大黄、三七、巴戟天、人参、莪术、黄芩、党参总计883批10种根和根茎类中药材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残留量进行测定和分析。同时,按照风险评估的基本步骤,并且系统地考虑人类平均寿命、中药使用频率、暴露年限、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转移率等参数,采用危害指数法(HI法)和暴露限值法(MOE法)对其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风险进行确定性评估,并计算其最大限量理论值。结果:883批根和根茎类中药材中整体合格率仅为57.76%。然而,风险评估的结果表明,除了巴戟天、莪术和黄连外,其他7个品种的风险可控。经过计算,得到根和根茎类药材中Pb、Cd、As、Hg、Cu的最大限量理论值分别为1.6、1.0、1.5、0.4和607 mg·kg-1。结论:本研究提出了符合中药使用特点的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风险评估模型和最大限量理论值的计算公式,为建立符合中药使用特点的风险评估技术体系,以及残留限量标准和相关指导原则的制修订提供技术支撑。
左甜甜张磊石上梅孙磊罗飞亚金红宇马双成
关键词: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风险评估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和模式识别技术建立浙贝母和川贝母的品种鉴别体系
2023年
浙贝母和川贝母因其具有特色药理活性,作为中医药已经在临床上使用上千年。本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多元统计学分析手段和模式识别技术对浙贝母和川贝母的鉴别进行研究。共收集49份样品,10种核苷类成分被用于特征组分进行分析测定,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最小二乘回归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评价品种和特征组分的相关性。通过建模,利用不同的算法如k-近邻法、偏最小二乘判别、簇类独立软模式法和支持向量机法对未知样本进行品种预测。结果表明,基于此建立的模式识别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准确率。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和模式识别技术可以提高在特殊情况下浙贝母和川贝母的品种预测准确率,有利于质量控制和产品监督。
苏静华张超孙磊马双成邢以文
关键词:川贝母浙贝母模式识别核苷碱基
中药有害残留物分析中质量控制指导原则被引量:8
2020年
本文论述了依照法定标准进行中药有害残留物检测时,方法确认、方法偏离和日常检测分析质量控制应遵循的主要技术要求。指导不同实验室在中药有害残留物检测分析中,从残留水平、分析方法专属性与灵敏度、风险水平等因素综合考量,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满足风险评估要求。
王晓蕾刘永利苏建刘晓明金红宇马双成
关键词: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农药残留真菌毒素
基于AP-MALDI-IT-TOF/MS和DESI-Q-TOF/MS的板蓝根全质谱成像及品质相关指标成分群的研究
2023年
目的 采用大气压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离子阱-飞行时间质谱(atmospheric pressure 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combined with ion trap-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AP-MALDI-IT-TOF/MS)和解吸电喷雾电离-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desorptio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combined with quadrupole-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DESI-Q-TOF/MS)两种技术,实现板蓝根的全质谱成像分析,揭示多种成分的组织原位可视化分布,寻找品质特征相关指标群。方法 不同商品规格的板蓝根,分别喷涂2,5-二羟基苯乙酮(2,5-DHAP)和1,5-二氨基萘(1,5-DAN)基质,在正、负离子模式下进行AP-MALDI-IT-TOF/MS质谱成像、成分鉴定和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PLSR)分析。不同品质特征的板蓝根,在正、负离子模式下进行DESI-Q-TOF/MS质谱成像、成分鉴定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 OPLS-DA)分析。结果 板蓝根经质谱成像分析,初步鉴别得到多个类别约100余个化合物,AP-MALDI-IT-TOF/MS和DESI-Q-TOF/MS均可揭示板蓝根化合物的空间分布,并可区分不同规格、品质样品,3-醛基吲哚、前告依春/表前告依春、isatithioetherin C/isatithioetherin E、松柏苷、紫丁香酚苷、直铁线莲宁B、腺苷、腺嘌呤、尿苷、精氨酸、2-羟基丁二酸、顺丁烯二酸/富马酸、枸橼酸、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异牡荆素在高商品规格/品质样品中特定空间分布信号更强,对分类影响显著,组成品质特征相关指标群。结论 质谱成像可将中药材的品质与化学信息建立连接,为其质量评价和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实验基础和新的手段。
聂黎行黄烈岩钱秀玉康帅姚令文戴忠马双成
关键词:板蓝根
共1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