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利军

作品数:96 被引量:423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6篇哲学宗教
  • 22篇文化科学
  • 17篇语言文字
  • 16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0篇惯用语
  • 19篇用语
  • 15篇语义
  • 14篇汉语
  • 12篇心理
  • 11篇歇后语
  • 10篇大学生
  • 10篇熟悉度
  • 9篇语义性质
  • 8篇隐喻
  • 7篇中医
  • 6篇喻意
  • 6篇院校
  • 6篇粤语
  • 5篇内隐
  • 5篇教育
  • 5篇汉语惯用语
  • 4篇心理机制
  • 4篇心理学
  • 4篇医学院校

机构

  • 87篇广州中医药大...
  • 32篇华南师范大学
  • 16篇中国人民大学
  • 14篇广东食品药品...
  • 5篇广州大学
  • 4篇广东外语外贸...
  • 3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闽南师范大学

作者

  • 95篇马利军
  • 34篇张积家
  • 17篇张静宇
  • 6篇黄琳
  • 5篇陈嘉文
  • 4篇黎建斌
  • 3篇杜凯
  • 2篇江雪华
  • 2篇邱鸿钟
  • 2篇祁伟强
  • 1篇梁祖阳
  • 1篇蔡晓燕
  • 1篇陈坚雄
  • 1篇陶惠斯
  • 1篇刘海涛
  • 1篇陈婧思
  • 1篇刘婉娜
  • 1篇聂衍刚
  • 1篇吴东梅
  • 1篇罗嘉洁

传媒

  • 6篇心理学探新
  • 6篇心理研究
  • 6篇大理大学学报
  • 5篇中国健康心理...
  • 4篇医学与社会
  • 4篇心理科学
  • 4篇华南师范大学...
  • 3篇心理学报
  • 3篇卫生软科学
  • 3篇语言文字应用
  • 3篇中国高等医学...
  • 3篇心理科学进展
  • 3篇广州大学学报...
  • 3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心理与行为研...
  • 2篇山西师大学报...
  • 2篇社会心理科学
  • 2篇教育导刊(上...
  • 2篇嘉应学院学报
  • 2篇心理学进展

年份

  • 6篇2023
  • 2篇2022
  • 11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6篇2018
  • 6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9篇2011
  • 6篇2010
  • 7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阈下启动与记忆分类被引量:1
2005年
20多年来,阈下启动研究有了重要进展,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不仅研究领域有了明显扩展,研究方法和技术也有了很大改进。更为重要的是,阈下启动研究的结果对记忆结构和分类的理论有重要启示。
马利军张积家
关键词:研究方法
自我效能感对大学生拖延行为的影响:时间管理倾向的中介作用被引量:6
2019年
采用问卷法对307名大学生进行测查,探索自我效能感和时间管理倾向对大学生拖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一般拖延、自我效能感和时间管理倾向及各因子相关显著。大学生一般拖延在性别和独生与否上存在显著差异,来自城镇大学生的拖延水平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非独生子女类大学生时间监控观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回归分析表明时间管理倾向各因子在自我效能感对一般拖延的影响上起完全中介作用;自我效能感、时间管理倾向各因子均对一般拖延行为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李强马利军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时间管理倾向拖延行为中介作用
隐性思政教育效果探索——阈下启动范式研究
2023年
为应对灌输式教育引起的逆反心理,隐性思政教育方式的探索正逐渐成为被关注领域。以往多项研究探究了隐性思政教育的具体措施,但缺乏具体实验研究为隐性思政教育提供科学支持。本研究试图利用阈下启动范式验证隐性思政教育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并为隐性思政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建议。实验采用4 (材料形式:理想信念文字,中性文字,理想信念图片,中性图片) × 3 (材料大小:小、中、大)的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材料形式为被试间变量,材料大小为被试内变量。被试的问卷作答得分及皮肤电数据变化为因变量。研究结果表明:1) 理想信念问卷前后测差异未达显著;2) 理想信念文字组皮肤电变化幅度高于中性文字组,但差异未达显著;3) 理想信念图片组皮肤电变化幅度显著低于中性图片组;4) 各组内材料大小差异均不显著。研究结果提示了不同形式的思政材料隐性思政教育效果的差异性。在实践中应兼顾刺激材料呈现的充分性以及简单性。
罗林何源韵潘佳苗张文杰马利军
中-英双语者的惯用语理解:语义分解性的作用被引量:3
2014年
通过两个实验,探讨语义分解性对中-英双语者理解汉语惯用语和英语惯用语的影响。实验1考察中-英双语者对汉语惯用语的理解;实验2考察中-英双语者对英语惯用语的理解。结果显示:(1)语义分解性影响中-英双语者对汉语惯用语和英语惯用语的理解,语义可分解的惯用语理解速度快,错误率低;(2)个体对语义不可分解的惯用语的理解更加依赖于个体的文化知识。
孙尔鸿马利军张积家杜凯
关键词:惯用语
成败反馈对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的影响:任务重要性、外向性的调节作用被引量:7
2012年
采用2(反馈类型:成功、失败)×2(任务重要性:重要任务、不重要任务)×2(外向性:内向、外向)组间设计探讨成败反馈对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的影响,以及任务重要性和外向性在其中的调节作用,247名被试随机分配到各实验组中。结果表明:(1)反馈类型、任务重要性和外向性对核心自我评价变化的主效应及三者的交互作用效应均显著。(2)成败反馈与任务重要性对核心自我评价变化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简单效应分析表明,在失败反馈条件下,执行重要任务被试的核心自我评价下降幅度显著大于执行不重要任务被试。(3)成败反馈与外向性对核心自我评价变化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简单效应分析显示,在失败反馈条件下,外向被试核心自我评价的下降幅度显著小于内向被试。(4)在失败反馈条件下,任务重要性和外向性对核心自我评价的变化存在交互作用。
黎建斌马利军陶惠斯池思晓
关键词:核心自我评价外向性稳定性
大学新生父母教养、自我体验对成就动机影响的模型建构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体验,家庭教养对成就动机的影响。方法运用问卷法对384名大学新生进行测量,并且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建构影响模型。结果积极的家庭教养方式和自我体验对成就动机产生积极的影响;消极的家庭教养方式对成就动产生负面影响;惩罚否认对孩子成就动机的消极影响大于过分保护和干预,自我体验对成就动机的影响最大;结论家庭教养与自我体验对成就动机产生一定的影响,自我体验是预测大学新生成就动机的重要因素。
黎建斌马利军
关键词:成就动机自我体验父母教养大学新生结构方程模型
词素在汉语三字格惯用语理解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08年
通过两个实验来探讨词素性质对惯用语加工的影响,实验1表明,词素对语义倾向性不同的惯用语的加工影响不同;实验2探讨词素频率不同对惯用语加工的影响,表明词素频率影响惯用语的加工。
马利军张积家
关键词:惯用语词素比喻意义
中医医学术语空间隐喻的心理现实性与匹配效应被引量:1
2021年
参考贾宁等(2018)的研究范式,考察中医医学术语是否具有空间隐喻映射以及隐喻映射的具体关系。采用句子启动范式,实验1首先呈现含有空间变化信息的陈述句,要求被试对随后呈现的中医病位术语进行分类判断。为验证被试是否充分加工陈述句中的空间变化信息,实验2、3要求被试仅关注陈述句表示空间变化前或后的位置信息,即前一空间词汇或后一空间词汇。在实验1的基础上,实验4增加句-词的间隔时间。研究发现,陈述句的空间信息与病位类型的交互作用显著(P<0.05)。研究表明,中医医学术语空间隐喻具有心理现实性,且隐喻映射具有不稳定性。同时,空间隐喻具有匹配效应,出现匹配抑制还是匹配易化的关键在于认知资源的竞争与释放。
陈嘉文胡亦琳江雪华李梦马利军
关键词:中医术语空间隐喻
汉语歇后语前、后语节相互作用关系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前、后语节的语义关系是歇后语区别于其它语汇的重要本质。实验1和2通过启动范式探讨喻意型和谐音型歇后语前、后语节互相作用的关系。结果发现,对喻意型歇后语和未呈现同音线索的谐音型歇后语,后一语节对前一语节的启动量大于相反方向的启动量。在呈现同音线索的条件下,谐音型歇后语后一语节对前一语节出现负启动现象。实验结果证实歇后语后一语节的语义单一、明了,语义确定作用明显。同时,实验3通过眼动技术探讨在前、后语节语义一致或不一致条件下,歇后语前、后语节加工的时间差异,结果发现前一语节加工需要更多的时间,但后一语节的语义是歇后语理解的关键。结合3个实验的结果可知,歇后语后一语节是源,前一语节是流;歇后语创作和理解均基于前、后语节的语义一致性;同时,前、后语节的创作更多基于语用原则。
马利军张积家
关键词:歇后语语用原则
汉语三字格惯用语的语义性质及其关系被引量:11
2011年
惯用语理解机制是心理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不同研究者提出不同的加工机制。语义性质是影响惯用语理解的重要因素。研究采用延时任务对230个动宾结构和偏正结构惯用语的语义性质进行评定,分析语义性质之间的关系及其同惯用语整词理解的关系,为进一步开展惯用语理解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马利军张积家
关键词:惯用语语义性质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