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静宇

作品数:21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哲学宗教
  • 6篇语言文字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用语
  • 5篇熟悉度
  • 5篇歇后语
  • 5篇惯用语
  • 4篇隐喻
  • 4篇语义
  • 4篇汉语
  • 3篇心理
  • 2篇大学生
  • 2篇隐喻理论
  • 2篇喻意
  • 2篇汉语惯用语
  • 2篇概念隐喻
  • 2篇概念隐喻理论
  • 1篇大学生职业
  • 1篇大学生职业选...
  • 1篇道德
  • 1篇道德两难
  • 1篇心理表征
  • 1篇心理机制

机构

  • 17篇广州中医药大...
  • 16篇广东食品药品...
  • 7篇华南师范大学
  • 4篇广东外语外贸...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广州大学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闽南师范大学

作者

  • 20篇张静宇
  • 17篇马利军
  • 6篇张积家
  • 1篇黄琳
  • 1篇刘海涛
  • 1篇周榕
  • 1篇卢植
  • 1篇吴文利

传媒

  • 3篇心理学探新
  • 3篇心理研究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大理大学学报
  • 1篇心理学报
  • 1篇外国语
  • 1篇教育导刊(上...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海外英语
  • 1篇嘉应学院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对惯用语理解机制的一些新设想被引量:4
2007年
惯用语理解的心理模型,从最初的提取模型到后来的Superlemma模型,经历了从单一模型到混合模型的变化,但是混合模型依旧不能解释惯用语成分性质(如词频,是否存在比喻意义)对惯用语整词加工的影响。文章依据几个具体研究对惯用语理解提出了一个修正模型,以期对惯用语理解机制提供更加合理的解释。
马利军张静宇张积家
关键词:惯用语
特殊儿童的惯用语理解研究述评
2017年
惯用语是比喻性语言的一种,具有特殊的组织形式和结构,对其理解需要认知能力、语言分析能力、语用能力等的相互协调和整合。语义分析能力和语境推断能力影响儿童对比喻性语言的理解,它们的认知基础是心理理论和执行功能水平。特殊儿童往往无法有效地提取惯用语的比喻意义,不同类型的特殊儿童对惯用语理解困难的原因不同。多数研究证实,无法对语言材料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无法对语境信息进行整合,不能抑制无关信息是特殊儿童惯用语理解失败的原因。
张静宇马利军张积家
关键词:惯用语特殊儿童语义分析心理理论
相对熟悉度和同音线索在谐音型歇后语理解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19年
谐音型歇后语是汉语特殊的语汇表达形式,对其加工常常需要通达后一语节的同音线索来完成语音、语义隐喻映射。本研究通过2个实验探讨相对熟悉度和同音线索类型对谐音型歇后语加工的作用。实验1结果表明,在高熟悉度条件下,被试对语汇的加工策略取决于歇后语的同音线索类型。当后一语节为同音字时,加工较为快速;当后一语节为谐音字时,通达歇后语隐喻意义的路径受阻。对熟悉度较高的谐音型歇后语进行加工,语义通达表现出预存性;在缺乏同音线索的条件下,语料加工时间较长,反应准确率较低,支持概念隐喻模型和概念合成假说。而对熟悉度较低的歇后语进行加工,被试更倾向于采用即时(on-line)策略,支持概念合成理论和基于心理模型的语用推理假说。实验2结果表明,呈现“错误同音”线索对歇后语的加工形成干扰,不支持概念合成理论和基于心理模型的语用推理理论。总的结果表明,相对熟悉度和同音线索类型影响谐音型歇后语的通达,谐音歇后语加工需要同时激活语音和语义两条通道。
马利军马云霄何晓清刘海涛张静宇
关键词:概念隐喻理论概念合成理论
粤语喻意型歇后语前、后语节相互作用的关系研究
2023年
采用启动范式探讨四类不同母语被试在加工粤语喻意型歇后语前、后语节过程中的规律,并探究熟悉度在粤语语汇理解中的作用。实验1发现,后一语节对前一语节的启动量在正确率和反应时上均高于前一语节对后一语节的启动量。实验2结果表明,熟悉度的效应显著,后一语节启动前一语节比相反方向启动的反应时更长,正确率更低;同时,相较于非粤语母语人群,粤语母语人群对材料的判断更加快速和精确。粤语喻意型歇后语前一语节是“流”,后一语节是“源”,语义同一性是歇后语重要的内部特征。
张静宇黄琳黄琳
关键词:母语熟悉度
熟练客-普双言者的语义通达机制:来自听觉词加工的证据被引量:1
2018年
采用跨语言语义启动范式,考察熟练客家话-普通话双言者的语义通达方式。结果发现,当启动词与目标词有翻译或语义联想关系时,启动词易化对目标词的语义加工,且两种方向的启动量不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表明,对熟练客-普双言者,客家话和普通话的词汇表征和概念表征之间均建立了强的联系,支持修正后的等级模型。
张静宇汤春明马利军
关键词:词汇表征语义通达
延时和即时条件下汉语惯用语句法性质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在延时和即时反应范式下,通过对由惯用语和匹配词在4种句法变换条件下构建的320个句子进行句法和语义判断,分析两类语料句法性质的差异,探讨惯用语句法加工的本质。结果表明,句法结构变换影响被试对"合理"句子的判断。被试对惯用语添加副词的句法变换表现出较高的认同性,对其它句法变换认同度较低,同时,句法和语义判断出现分离。结果既支持了惯用语句法加工的特异化模型,又肯定了句法加工的普遍性原则。在不同的反应范式下,惯用语句法加工采取不同的路径,人类对特殊语汇的理解并不仅仅遵循单一通路。
张静宇马利军吴文利
关键词:惯用语延时
大学生作弊行为现状调查及其道德两难分析被引量:13
2008年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目的在于督促学生的学习。但是,诚信考试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考试作弊现象越来越严重,不仅引起教育界的重视,更加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调查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分析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同时从道德发展角度对学生考试作弊进行两难分析。
马利军张静宇
关键词:大学生作弊
惯用语理解的多种心理机制被引量:8
2010年
惯用语是比喻性表达的一种。对惯用语句法分析导致其字面意义的通达,对惯用语语义分析导致其比喻意义的通达,两种加工存在矛盾。针对这种矛盾,研究者提出惯用语理解的非建构观点、建构观点和关联理论假说。非建构观点认为对惯用语的理解是比喻意义的直接提取;建构观点认为对惯用语的理解词素发挥重要作用;关联理论假说认为对惯用语的理解是寻求词素和整词最大程度的语义关联,以及语用过程中信息交流的最优功效。大量研究表明,不能简单的将惯用语加工的心理机制纳入统一模型内,惯用语加工受到材料和语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惯用语理解遵循多种心理加工机制。
马利军张静宇张积家
关键词:惯用语
对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再思考被引量:16
2009年
作为医学院校的新办专业,临床心理学正接受来自社会需求的考验。依据社会需求,对临床心理学课程设置进行思考和调整,厘清心理学与医学课程设置的关系,对于应用心理学专业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至关重要。
马利军张静宇
关键词: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课程设置
整字和部件的语义关系对汉字认知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等级汉字是指由小汉字组成的大汉字。依据Navon的复合刺激范式,实验1选取"生物和非生物范畴"的汉字构建等级汉字,探索语义范畴是否一致对刺激认知的影响。实验2选取"意义相反或无关"的汉字组成等级汉字,采用真假字判断任务探索语义关系对刺激加工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等级汉字加工受大小汉字语义范畴关系和语义关系的影响,同时,任务类型影响汉字认知。
张静宇马利军陈栩茜
关键词:语义关系汉字认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