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忠民

作品数:30 被引量:123H指数:8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麻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药物
  • 10篇电图
  • 10篇脑电
  • 9篇氯胺酮
  • 9篇脑电图
  • 7篇定量药物脑电...
  • 6篇异丙酚
  • 6篇麻醉
  • 6篇丙酚
  • 5篇药物相互作用
  • 4篇药理
  • 4篇伤害性
  • 4篇伤害性刺激
  • 4篇利多卡因
  • 4篇麻醉药
  • 4篇耐受
  • 4篇惊厥
  • 4篇家兔
  • 3篇电惊厥
  • 3篇药效

机构

  • 29篇徐州医学院
  • 4篇徐州医学院附...
  • 2篇商丘市第一人...
  • 1篇苏州医学院
  • 1篇宁波市妇女儿...
  • 1篇江苏省麻醉医...

作者

  • 30篇戴体俊
  • 30篇郭忠民
  • 9篇孟晶
  • 7篇段世明
  • 6篇孔莉
  • 6篇吴克俭
  • 5篇傅英
  • 5篇叶妙
  • 5篇黄卉芳
  • 4篇马涛
  • 3篇曾因明
  • 3篇肖成华
  • 3篇于庆华
  • 3篇许爱军
  • 2篇丛宁
  • 2篇张励才
  • 2篇刘玲玲
  • 2篇黄水平
  • 2篇吴海生
  • 2篇王丹

传媒

  • 5篇中国药理学通...
  • 5篇徐州医学院学...
  • 4篇数理医药学杂...
  • 3篇临床麻醉学杂...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国药物与临...
  • 2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苏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6篇1998
  • 2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2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依托咪酯抗实验性惊厥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7
2006年
孟晶戴体俊段世明许爱军郭忠民王钧
关键词:依托咪酯电惊厥NMDA利多卡因
氯胺酮对吗啡镇痛作用及其耐受性的影响被引量:8
1998年
用小鼠观察了氯胺酮(Ketamine,K)对吗啡(Morphine,M)镇痛作用及其耐受性的影响。小鼠热板法、电刺激法和扭体法表明,K(ip或sc20mg/kg)在这三种方法中均可增强M的镇痛作用(P<0.01,P<0.05)。每隔6小时ipK20mg/kg,可抑制小鼠对连续注射M镇痛效应耐受性的形成(P<0.01,P<0.05)。结果提示,K可增强M镇痛作用,延缓M镇痛耐受性的形成,K与M没有明显交叉耐受性。K与M配伍用于镇痛可能是有益的。
戴体俊叶妙傅英施弈郭忠民
关键词:氯胺酮镇痛耐受性吗啡
鞘内注射p-MPPF对异氟烷镇痛作用的影响
马涛袁力勇王丹戴体俊郭忠民张励才
关键词:异氟烷
依托咪酯抗实验性惊厥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观察静脉麻醉药依托咪酯对小鼠电惊厥、药物性惊厥的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同时探讨依托咪酯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电刺激或致惊剂〔士的宁、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利多卡因〕建立不同类型的小鼠惊厥模型,观察腹腔注射3种剂量的依托咪酯对小鼠强直性惊厥潜伏期、持续期、惊厥发生率、小鼠死亡率以及小鼠存活时间的影响。结果依托咪酯剂量依赖性地缩短电惊厥小鼠强直性惊厥的持续时间,延长士的宁惊厥小鼠的存活时间(P<0.01),较大剂量可完全拮抗NMDA和利多卡因引起的强直性惊厥(P<0.01)。结论依托咪酯对小鼠电惊厥、士的宁、NMDA及利多卡因惊厥均有拮抗作用。依托咪酯的作用机制复杂,可能与NMDA受体、甘氨酸受体、γ-氨基丁酸A(GABAA)受体等有关。
孟晶戴体俊段世明许爱军郭忠民
关键词:依托咪酯电惊厥利多卡因
普鲁卡因对氯胺酮药效学的影响被引量:2
1996年
我们用清醒动物研究了普鲁卡因与氯胺的相互作用。普鲁卡因可增大氯胺酮引起的小鼠入睡率,延长小鼠睡眠时间,增强氯胺酮的镇痛作用,并能部分拮抗氯胺酮的升压效应。但大剂量(兔5mg·Kg-1iv或小鼠100mg·kg-1iP)普鲁卡因可加重氯胺酮对兔呼吸抑制,减小小鼠静注氯胺酮的LD50。
戴体俊叶妙傅英施奕郭忠民
关键词:普鲁卡因氯胺酮药物相互作用
异氟烷体表抗伤害作用与脊髓α_2受体的关系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异氟烷(Isoflurane,Iso)体表抗伤害作用与脊髓α2受体的关系。方法:使用热板法和热水甩尾法进行实验。将符合实验要求的120只小鼠随机分成热板法组和热水甩尾法组,每组60只,各组均分为以下亚组,对照组(NS组),镇痛组(Iso组),单用育亨宾(Yohimbine,Yoh)组(Yoh15组、Yoh5组),合用药组(Iso+Yoh15组、Iso+Yoh5组)。热板法中以舔后足潜伏期、甩尾法中以甩尾潜伏期为指标,分别观察两个浓度的Yoh对Iso体表镇痛作用的影响。结果:单独鞘内注射15μg或5μgYoh对观察指标无影响(P>0.05);Iso+Yoh15组与镇痛组比较,两种潜伏期均明显缩短(P<0.01);Iso+Yoh5组与镇痛组比较,两种潜伏期均缩短(P<0.05)。结论:Iso产生的体表抗伤害作用与激动脊髓肾上腺素α2受体有关。
马涛戴体俊王丹郭忠民
关键词:异氟烷育亨宾热板法镇痛机制脊髓
地西泮与氯胺酮合用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观察地西泮(diazepam,D)与氯胺酮(ketamine,K)合用对小鼠学习记忆(learning and mermory)的影响。方法小鼠分为3组:地西泮(D)组、氯胺酮(K)组和两药合用(DK)组,每组10只。用跳台法(step-downtest)和避暗法(step-through test)分别观察地西泮与氯胺酮单用或合用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结果DK组用药第1天跳台法错误次数(number of errors)(1.7±1.0)多于D组(0.3±0.7,P<0.01)和K组(0.3±0.5,P<0.01),潜伏期(latency)(56±65)s短于D组[(161±52)s,P<0.01]和K组[(149±59)s,P<0.01];DK组避暗法错误次数(2.0±1.2)多于D组(0.7±0.7,P<0.01)和K组(0.8±0.8,P<0.01),潜伏期(71±86)s短于D组[(176±113)s,P<0.05]和K组[(180±107)s,P<0.05]。用药后第24、天,各组跳台法和避暗法的错误次数、潜伏期都相似(P>0.05)。结论地西泮与氯胺酮合用当天抑制小鼠学习记忆呈协同作用,但用药后第2、4天药效协同作用消失,不会造成持久的学习记忆障碍。
庞训雷卓九五董自强赵一丹秦迎松巩春智郭忠民戴体俊
关键词:地西泮氯胺酮学习记忆联合用药
异丙酚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α_2频段的双相作用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家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α2频段的影响。方法应用QPEEG,采用功率谱分析法,分析兔静脉注射异丙酚前后脑电活动的变化。结果与给药前相比,异丙酚2.5mg/kg时,对α2频段的功率百分比无明显影响(P>0.05);5mg/kg时,各脑区α2频段的功率百分比在给药后升高(P<0.05);10mg/kg时使各脑区α2频段功率百分比较给药前及前两个剂量组均下降(除左右顶区与2.5mg/kg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P<0.05)。以上变化以额、颞区最为明显。结论异丙酚对兔QPEEGα2频段的功率百分比的影响呈双向型,提示α2频段可能成为反映异丙酚麻醉深度的指标。
刘玲玲于庆华戴体俊孔莉孟晶郭忠民吴克俭
关键词:异丙酚动物实验定量药物脑电图麻醉深度
氯胺酮、依托咪酯、异丙酚抗电惊厥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 观察氯胺酮、依托咪酯、异丙酚 3种静脉全麻药对电刺激惊厥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 10组 ,每组 10只 ,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0 .1ml kg ,氯胺酮 5 0、2 5、12 .5mg kg ,依托咪酯 10、5、2 5mg kg ,异丙酚 10 0、5 0、2 5mg kg ,5min后给予电刺激 ,观察小鼠惊厥发生率、死亡率、强直持续期。结果 氯胺酮除 12 .5mg kg外皆可明显降低电惊厥发生率 (P <0 .0 1) ,而 12 .5mg kg明显缩短强直持续期 (P <0 .0 1) ;依托咪酯2 .5、5mg kg可缩短强直持续期 (P <0 .0 1) ,对惊厥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10mg kg可完全拮抗电刺激惊厥 ;异丙酚2 5mg kg可降低电惊厥发生率 (P <0 .0 5 ) ,并明显缩短强直持续期 (P <0 .0 1) ,5 0、10 0mg kg异丙酚使用后无强直型惊厥出现。结论  3种静脉全麻药随剂量增加对抗电刺激引起的惊厥的作用增强。
孟晶戴体俊段世明许爱军郭忠民
关键词:氯胺酮依托咪酯异丙酚电惊厥电刺激药理作用
异丙酚对定量药物脑电图δ频段影响的量效与时效关系(英文)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通过观察异丙酚对兔翻正反射的影响和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的变化,探讨异丙酚对QPEEGδ频段影响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方法选用健康成年白色家兔18只,雌雄兼用,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应用QPEEG,采用功率谱分析法,分析兔静注异丙酚前后脑电活动的变化。结果异丙酚2.5mg/kg对δ频段的功率百分比无明显影响;5mg/kg使δ频段的功率百分比增大1倍以上,但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10mg/kg使各脑区δ频段功率百分比在20s~5min内均显著增大(r=0.68,0.84,0.93,0.94,P<0.01,P<0.05)且与行为变化平行。δ频段的改变与异丙酚剂量在5min内均呈显著正相关(r=0.62~0.95,P<0.01)。结论异丙酚以剂量依赖方式增大兔QPEEGδ频段的功率百分比,提示δ频段可在一程度上成为反映催眠作用的深度及镇痛程度的指标。
戴体俊吴克俭郭忠民肖成华黄水平丛宁孟晶
关键词:异丙酚定量药物脑电图Δ频段量效时效麻醉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