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体俊

作品数:522 被引量:1,683H指数:19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麻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41篇期刊文章
  • 8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0篇医药卫生
  • 10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44篇麻醉
  • 86篇小鼠
  • 86篇氯胺酮
  • 81篇镇痛
  • 79篇麻醉药
  • 76篇药物
  • 65篇氟烷
  • 63篇脑电
  • 59篇电图
  • 58篇脑电图
  • 56篇定量药物脑电...
  • 56篇催眠
  • 51篇镇痛作用
  • 47篇受体
  • 45篇注射
  • 43篇学习记忆
  • 39篇异氟烷
  • 37篇丙泊酚
  • 34篇吸入麻醉
  • 31篇药理

机构

  • 492篇徐州医学院
  • 29篇徐州医学院附...
  • 24篇徐州市中心医...
  • 23篇江苏省麻醉学...
  • 18篇镇江市第一人...
  • 13篇徐州医科大学
  • 11篇苏州大学
  • 8篇广西科技大学
  • 8篇华中科技大学
  • 7篇宁波市妇女儿...
  • 6篇徐州医学院第...
  • 5篇常州市第一人...
  • 5篇浙江省宁波市...
  • 4篇东南大学
  • 4篇安徽中医药高...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重庆市肿瘤研...
  • 4篇商丘市第一人...
  • 4篇连云港市东方...
  • 4篇徐州市肿瘤医...

作者

  • 522篇戴体俊
  • 65篇曾因明
  • 39篇周美艳
  • 32篇段世明
  • 31篇孟晶
  • 30篇杭黎华
  • 30篇郭忠民
  • 28篇邵东华
  • 27篇蔡慧明
  • 26篇刘亚君
  • 23篇马涛
  • 20篇徐小林
  • 19篇宋苏沛
  • 19篇韩平平
  • 18篇张明阳
  • 17篇袁力勇
  • 17篇刘红亮
  • 17篇李贺
  • 16篇谷淑玲
  • 14篇叶妙

传媒

  • 112篇徐州医学院学...
  • 59篇中国药理学通...
  • 20篇中华麻醉学杂...
  • 20篇世界临床药物
  • 16篇中国药理学与...
  • 11篇国外医学(麻...
  • 10篇临床麻醉学杂...
  • 10篇江苏医药
  • 10篇中国临床药理...
  • 9篇数理医药学杂...
  • 9篇国际麻醉学与...
  • 8篇中国药理学会...
  • 7篇中国临床药理...
  • 7篇中国药房
  • 7篇中国药理通讯
  • 7篇全国第一次麻...
  • 7篇全国第一次麻...
  • 6篇药学与临床研...
  • 5篇上海医学
  • 5篇航空航天医药

年份

  • 3篇2016
  • 11篇2015
  • 23篇2014
  • 14篇2013
  • 25篇2012
  • 35篇2011
  • 106篇2010
  • 48篇2009
  • 46篇2008
  • 47篇2007
  • 27篇2006
  • 24篇2005
  • 19篇2004
  • 19篇2003
  • 17篇2002
  • 8篇2001
  • 9篇2000
  • 6篇1999
  • 9篇1998
  • 4篇1997
5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氟醚麻醉大鼠不同时期脑Ca^(2+)-ATP酶活性变化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 动态观察安氟醚吸入麻醉大鼠不同时期各脑区Ca2+ ATP酶活性变化和行为学 变化,探讨安氟醚的麻醉作用机制。方法 4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均分为五组:诱导期组、麻醉期组、 恢复期组、清醒期组和对照组。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时期大脑皮层、脑干、海马Ca2+ ATP酶活性。结 果 在诱导期各脑区Ca2+ ATP酶活性即开始下降(P<0.05);麻醉期降至最低(P<0.01);恢复期又 开始升高,但仍低于对照组水平。其中,仅脑干Ca2+ ATP酶活性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清醒 期基本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且行为学变化与脑Ca2+ ATP酶活性变化有关。结论 安氟醚 的麻醉效应可能与其抑制脑Ca2+ ATP酶活性相关,麻醉深浅与抑制的程度一致。
李元涛戴体俊曾因明朱涛姚尚龙刘菊英
关键词:安氟醚CA^2+-ATP酶活性变化
异丙酚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1年
目前发现异丙酚的全麻作用与GABA及GABAA受体、电压敏感性钙通道、第二信使系统、中枢神经递质的摄 取和释放有关。随着异丙酚的广泛应用又发现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尚具有镇痛、镇吐、脑保护及抗惊厥等作用。
张晋蓉林财珠戴体俊
关键词:异丙酚全身麻醉镇痛脑保护抗惊厥
注意加强麻醉药的管理及其依赖性研究
2002年
戴体俊
关键词:麻醉药氯胺酮
氯胺酮对大鼠吗啡戒断症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被引量:20
2002年
目的 研究氯胺酮对大鼠吗啡戒断症状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理。方法 建立大鼠吗啡依赖模型 ,在用纳洛酮催瘾前 2min给予不同剂量的氯胺酮 ,观察其戒断症状的改变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戒断时大鼠一氧化氮 (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 (NOS)活性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环鸟苷酸 (cGMP)含量。结果  3个剂量的氯胺酮 (5、10和 2 0mg·kg- 1)均可缓解吗啡戒断时探究、扭体、湿狗样抖动、跳跃等运动反应 ,减少活动次数 ,抑制植物神经系统症状。10、2 0mg·kg- 1氯胺酮可显著减轻吗啡戒断所致的体重下降 ,小剂量氯胺酮 (5mg·kg- 1)可抑制吗啡依赖大鼠前额叶皮质、小脑的NOS活性和NO、cGMP含量的增高。结论 氯胺酮可缓解大鼠吗啡戒断症状 ,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减弱大鼠吗啡戒断时NMDA NO cGMP通路效应有关。
盛国庆张晋蓉邢淑华蒲小平李长龄戴体俊
关键词:吗啡氯胺酮戒断症状N-甲基-D-天冬氨酸环鸟苷酸
麻醉药理学的几个争议问题
戴体俊
α1受体通过脊髓GABA释放参与氯胺酮镇痛作用
目的:探讨脊髓受体αl和氯胺酮(Ket)镇痛作用的关系。方法:用大鼠热水甩尾法观察鞘内分别预先注射αl受体拮抗剂哌唑嗪(Pra,10ug,30ug)或特拉唑嗪(Ter,10ug30ug),GABA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江碱...
戴体俊葛志军
文献传递
普鲁卡因对氯胺酮药效学的影响被引量:2
1996年
我们用清醒动物研究了普鲁卡因与氯胺的相互作用。普鲁卡因可增大氯胺酮引起的小鼠入睡率,延长小鼠睡眠时间,增强氯胺酮的镇痛作用,并能部分拮抗氯胺酮的升压效应。但大剂量(兔5mg·Kg-1iv或小鼠100mg·kg-1iP)普鲁卡因可加重氯胺酮对兔呼吸抑制,减小小鼠静注氯胺酮的LD50。
戴体俊叶妙傅英施奕郭忠民
关键词:普鲁卡因氯胺酮药物相互作用
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镇痛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40例足月分娩产妇随机分为2组,镇痛组(n=20)采用0.15%罗哌卡因硬膜外患者自控分娩镇痛,对照组(n=20)自然分娩。记录产妇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运动神经阻滞程度改良Bromage评分及心率、呼吸和血压的变化,比较两组的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宫缩时间及产后出血量。对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罗哌卡因组报告无痛的产妇病例数明显增加(P<0.01),且无运动阻滞。两组的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宫缩时间及产后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安全、有效,值得更进一步研究。
闫莉王立伟戴体俊
关键词:罗哌卡因低浓度分娩镇痛硬膜外
麻醉药理学实验教学的创建与研究
教育应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如何着手却值得研究,我们从麻醉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入手进行了探索。
戴体俊武静茹孟晶马涛王丹张咏梅武玉清
关键词:麻醉药理学实验教学课程改革
文献传递
维库溴铵对家兔定量药物脑电图的影响
2012年
目的:观察维库溴铵对清醒、麻醉状态下兔的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的影响。方法:取家兔分为清醒组和麻醉组,每组8只,均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3mg·kg-1,麻醉组给药前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进行麻醉。应用QPEEG,采用功率谱分析法,分析清醒组给药前和给药后5~35min时、麻醉组给药前和给药后0.5~10min时8个脑区和δ、θ、α1、α2、β1、β2频段的脑电活动变化。结果:清醒组中,与给药前比较,给药后8个脑区的δ频段功率百分比在给药后5~35min时均明显增加(P<0.01),各脑区的θ(除左、右额(P<0.01或P<0.05)外)、α1、α2频段功率百分比基本无明显改变(P>0.05),β1、β2频段功率百分比明显降低(P<0.01);给药后各时间点间比较,8个脑区的6个频段功率百分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麻醉组:给药前、后各时间点间比较,8个脑区的6个频段功率百分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清醒状态下维库溴铵明显增加了兔QPEEGδ频段功率百分比,降低β1、β2频段功率百分比;在麻醉状态下维库溴铵对兔QPEEG无明显影响。
韩平平蔡慧明吴克俭王琦戴体俊
关键词:定量药物脑电图维库溴铵清醒麻醉
共5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