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世明

作品数:132 被引量:576H指数:13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委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6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1篇麻醉
  • 26篇氯胺酮
  • 20篇异丙酚
  • 20篇丙酚
  • 19篇缺血
  • 15篇再灌注
  • 14篇脊髓
  • 14篇灌注
  • 12篇麻醉药
  • 10篇再灌注损伤
  • 10篇注射
  • 9篇脑缺血
  • 9篇ATP酶
  • 8篇氧化氮
  • 8篇一氧化氮
  • 8篇灌注损伤
  • 8篇海马
  • 7篇镇痛
  • 7篇神经元
  • 7篇鞘内

机构

  • 107篇徐州医学院
  • 18篇江苏省麻醉学...
  • 17篇徐州医学院附...
  • 11篇桃源县人民医...
  • 5篇济宁医学院
  • 4篇常德市第一人...
  • 3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宁波市微循环...
  • 2篇解放军第97...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青岛医学院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宁波市第二医...
  • 1篇新乡医学院

作者

  • 128篇段世明
  • 69篇曾因明
  • 35篇王钧
  • 32篇戴体俊
  • 17篇胡兴国
  • 15篇许鹏程
  • 11篇孟晶
  • 11篇曹红
  • 8篇李军
  • 7篇范建伟
  • 7篇郭忠民
  • 6篇张励才
  • 6篇许爱军
  • 6篇陈群
  • 6篇张志龙
  • 5篇黄卉芳
  • 5篇谷淑玲
  • 5篇马涛
  • 4篇仲崇波
  • 4篇葛志军

传媒

  • 29篇徐州医学院学...
  • 24篇中华麻醉学杂...
  • 16篇中国药理学通...
  • 14篇国外医学(麻...
  • 6篇临床麻醉学杂...
  • 4篇中国药理学与...
  • 2篇数理医药学杂...
  • 2篇生理学报
  • 2篇中国应用生理...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国麻醉与镇...
  • 1篇医学综述
  • 1篇江苏临床医学...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江苏医药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解剖学杂志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7篇2005
  • 13篇2004
  • 12篇2003
  • 18篇2002
  • 20篇2001
  • 13篇2000
  • 6篇1999
  • 7篇1998
  • 3篇1997
  • 3篇1996
  • 3篇1994
  • 3篇1993
  • 2篇1992
  • 2篇1991
1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侧视前区微量注射NMDA对异丙酚睡眠作用的影响
2003年
目的 通过在内侧视前区(mPOA)微量注射NMDA,观察其对异丙酚睡眠作用的影响,探讨异丙酚睡眠作用机制。方法 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6组:NS组、2%二甲基亚砜(DMS0)组、异丙酚组、NMDA 10pmol组、NMDA 20pmol组、异丙酚+NMDA 20pmol组,记录并分析睡眠EEG变化。结果 微量注射异丙酚80 ng显著增加2 h内总睡眠时间,主要为延长非快动跟睡眠时期,缩短睡眠潜伏期。给予不同剂量NMDA时,2 h内总睡眠时间显著缩短,睡眠潜伏期延长。NMDA20pmol可拮抗异丙酚诱发的睡眠,主要缩短非快动眼睡眠时期,对快动眼睡眠无明显影响。结论 在mPOA微量注射NMDA可拮抗异丙酚的睡眠作用。
许爱军段世明
关键词:N-甲基-D-天门冬氨酸异丙酚睡眠
cAMP信使系统和全麻机制被引量:12
2001年
3’,5,-环腺苷酸(cAMP)信使系统是细胞内重要的信息传递通路,在外界因素调节细胞功能的过程中起着快速跨膜传递和放大信号的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中,兴奋性氨基酸受体、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和电压依赖性钠通道与麻醉关系十分密切。cAMP可通过PKA转导信息,从而影响突触的兴奋传递。cAMP通过PKA使钠通道磷酸化,减弱兴奋传递;也可使兴奋性氨基酸受体磷酸化并增强其介导的兴奋性传递;cAMP对GABA受体影响的报道不一致。cAMP在全麻药作用机制中起重要的第二信使作用,但是否为一个重要靶位,尚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张志龙费剑春段世明曾因明
关键词:CAMP全身麻醉
鞘内预先注射荷包牡丹碱、烯丙基甘氨酸对氯胺酮抗伤害作用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氯胺酮( Ket)是目前常用的静肪全麻药.
葛志军戴体俊曾因明段世明
关键词:鞘内注射荷包牡丹碱氯胺酮抗伤害作用腹腔注射
蝇蕈醇和荷苞牡丹碱对大鼠吸入异氟醚时脑环腺苷酸含量变化的影响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观察 GABAA受体激动剂蝇蕈醇和GABAA受体拮抗剂荷苞牡丹碱对大鼠吸入异氟醚时脑cAMP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异氟醚组,蝇蕈醇+异氟醚组,荷苞牡丹碱+异氟醚组,蝇蕈醇组和荷苞牡丹碱组。采用cAMP竞争蛋白结合分析法测定大鼠不同脑区cAMP含量。结果 与异氟醚组比较,蝇蕈醇+异氟醚组的翻正反射消失时间明显缩短(P<0.05),而荷苞牡丹碱+异氟醚组却明显延长(P<0.01)。异氟醚组的大脑皮层、脑干的cAMP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蝇蕈醇+异氟醚组的大脑皮层、脑干的cAMP含量分别较对照组和异氟醚组升高131%、34%和83%、22%(P<0.05或0.01)。荷苞牡丹碱+异氟醚组的大脑皮层、脑干cAM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较对照组升高41%和60%(P<0.01),其两脑区的cAMP含量与异氟醚组比较却无明显不同。结论 大鼠吸入异氟醚的中枢抑制作用至少部分与GABA能神经元有关。
胡兴国段世明曾因明王均
关键词:环腺苷酸蝇蕈醇荷包牡丹碱异氟烷全身麻醉
氯胺酮、依托咪酯、异丙酚抗电惊厥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3
2004年
目的 观察氯胺酮、依托咪酯、异丙酚 3种静脉全麻药对电刺激惊厥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 10组 ,每组 10只 ,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0 .1ml kg ,氯胺酮 5 0、2 5、12 .5mg kg ,依托咪酯 10、5、2 5mg kg ,异丙酚 10 0、5 0、2 5mg kg ,5min后给予电刺激 ,观察小鼠惊厥发生率、死亡率、强直持续期。结果 氯胺酮除 12 .5mg kg外皆可明显降低电惊厥发生率 (P <0 .0 1) ,而 12 .5mg kg明显缩短强直持续期 (P <0 .0 1) ;依托咪酯2 .5、5mg kg可缩短强直持续期 (P <0 .0 1) ,对惊厥发生率无明显影响 ,10mg kg可完全拮抗电刺激惊厥 ;异丙酚2 5mg kg可降低电惊厥发生率 (P <0 .0 5 ) ,并明显缩短强直持续期 (P <0 .0 1) ,5 0、10 0mg kg异丙酚使用后无强直型惊厥出现。结论  3种静脉全麻药随剂量增加对抗电刺激引起的惊厥的作用增强。
孟晶戴体俊段世明许爱军郭忠民
关键词:氯胺酮依托咪酯异丙酚电惊厥电刺激药理作用
氯胺酮的抗惊厥作用及对兔呼吸、血压的影响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观察氯胺酮在治疗士的宁惊厥时对兔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家兔50只,雌雄不拘,随机分成K1.25、K2.5、K5.0、NS和PB5.0组,每组10只。清醒状态局部麻醉作用下行股动脉插管、剑突穿线,测定兔股动脉血压和呼吸频率。兔耳缘静脉注射士的宁0.25 mg/kg制作惊厥模型,强直惊厥出现后立即静脉注射治疗药物。观察各组兔的死亡数、强直持续时间、呼吸频率和股动脉血压情况。结果氯胺酮大、中、小3个剂量组与NS组和PB5.0组相比,兔强直持续期明显缩短(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r=-0.8696,P〈0.05)。K2.5、K5.0和PB5.0组死亡均为零。氯胺酮各剂量组呼吸频率在注药后2-5 min内比基础值提高(P〈0.01)。氯胺酮各剂量组股动脉血压在注药后2、5 min时高于PB5.0组(P〈0.05),在5、10 min时高于NS组(P〈0.05)。结论氯胺酮能对抗士的宁诱发的惊厥,明显改善惊厥兔的呼吸、循环。
孟晶段世明戴体俊
关键词:氯胺酮抗惊厥血压
脊髓毒蕈碱受体与镇痛被引量:4
2001年
脊髓胆碱能系统在伤害性信息的传导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介绍脊髓毒蕈碱受体与痛觉调节,并对鞘内注 射新斯的明镇痛的作用机制以及动物和临床研究的现状作了简介。
胡兴国张云翔段世明曾因明
关键词:毒蕈碱受体脊髓镇痛
氯胺酮抗惊厥的作用机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惊厥小鼠不同脑区Na+,K+-ATP酶、Ca2+-ATP酶以及NOS酶活性的影响,探讨氯胺酮抗惊厥作用的中枢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生理盐水(NS)组、氯胺酮25mg·kg-1(KetⅠ)和50mg·kg-1(KetⅡ)组。空白组直接断头取脑。其余各组分别ip相应药物,5min后ip士的宁1.5mg·kg-1诱发惊厥,观察惊厥小鼠行为学变化,并于给士的宁30min后断头,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皮层额、顶、枕脑区的Na+,K+-ATP酶、Ca2+-ATP酶和NOS酶活性。结果氯胺酮组明显降低动物死亡率,KetⅡ组惊厥持续期较KetⅠ组明显缩短。与空白组相比,NS组和KetⅠ组Na+,K+-ATP酶、Ca2+-ATP酶活性均有降低,KetⅡ组顶、枕区Na+,K+-ATP和Ca2+-ATP酶活性维持在正常水平;KetⅡ组TNOS酶活性降低约1/3(P<0.05),各组对iNOS活性均无影响。结论氯胺酮抗惊厥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大脑皮层顶枕区的Na+,K+-ATP和Ca2+-ATP酶活性、降低cNOS酶活性有关。
孟晶翟云鹏段世明马涛戴体俊
关键词:氯胺酮抗惊厥大脑皮层CA2+-ATP酶
15例不转流原位肝移植术麻醉处理被引量:2
2002年
孙建良金旭东段世明陈庆廉
关键词:病例分析麻醉
吗啡耐受增加福尔马林致痛大鼠脊髓Fos和NADPH-d阳性神经元的表达被引量:12
2000年
运用Fos免疫组织化学、NADPH d组织化学及Fos/NADPH d双标技术 ,研究了吗啡耐受对福尔马林致痛大鼠脊髓Fos、NADPH d阳性及Fos/NADPH d双标神经元表达的影响。结果观察到 :在非吗啡耐受大鼠 ,福尔马林诱发的Fos likeimmunoreactivity (Fos LI)主要分布在同侧脊髓背角浅层和颈部 ,急性静注吗啡可减少Fos LI表达 ;长时间应用吗啡导致福尔马林诱发的Fos LI明显增加 ,且在同侧脊髓全层和对侧脊髓均有分布 ,急性静注吗啡不能抑制Fos LI表达。吗啡耐受增加福尔马林致痛大鼠脊髓背角浅层NADPH d阳性神经元、纤维及终末的表达。吗啡耐受大鼠福尔马林诱发的Fos/NADPH d双标神经元明显增多 ,在同侧脊髓全层和对侧脊髓浅层均有分布。上述结果提示 ,NO参与了吗啡耐受导致的脊髓背角神经元敏感化。
曹君利曾因明张励才段世明
关键词:吗啡一氧化氮合酶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