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耀

作品数:18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颈椎
  • 7篇颈椎病
  • 5篇手术
  • 4篇术后
  • 4篇椎间盘
  • 3篇置换术
  • 3篇融合器
  • 3篇寰枢
  • 3篇围手术
  • 3篇围手术期
  • 3篇疗效
  • 2篇单节段
  • 2篇影像
  • 2篇症状
  • 2篇治疗颈椎
  • 2篇治疗颈椎病
  • 2篇枢椎
  • 2篇髓型
  • 2篇退变
  • 2篇前路

机构

  • 18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18篇赵耀
  • 15篇刘屹林
  • 14篇王玉强
  • 13篇王利民
  • 12篇张书豪
  • 8篇张敏
  • 6篇王卫东
  • 6篇刘宏建
  • 4篇牛慧霞
  • 4篇宋瑞鹏
  • 4篇杨浩
  • 3篇谭洪宇
  • 2篇朱忠培
  • 2篇蔡一鸣
  • 2篇赵亮
  • 1篇郝以辉
  • 1篇廖文胜
  • 1篇鲍恒
  • 1篇吴学建
  • 1篇许予明

传媒

  • 8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医正骨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8篇2020
  • 2篇2012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ctiv C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早期疗效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Activ C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早期临床疗效,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11月~2011年3月在我院接受Activ C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并获得随访的颈椎病患者共43例(45个节段),平均年龄48.3岁,其中男18例,女25例,脊髓型颈椎病2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16例,混合型颈椎病5例;单节段置换41例(C3/4 2例,C4/5 17例,C5/6 21例,C6/7 1例),双节段置换2例(C4/5和C5/6 1例,C5/6和C6/7 1例)。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活动障碍指数(ND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术后症状改善程度,比较手术前后的颈椎曲度、手术节段及邻近上下节段活动度变化,观察统计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随访8~24个月,平均13.8个月。患者的JOA评分、NDI、颈部VAS评分、上肢VAS评分分别由术前的8.2±0.7、35.3±4.7、6.8±1.1和6.5±1.2分显著改善至末次随访时的14.7±0.4、16.2±3.4、1.3±0.8和1.8±0.9分(P均<0.05)。颈椎生理曲度术前为7.97°±4.49°,末次随访时为9.15°±3.85°,手术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置换节段活动度较术前明显增加(P<0.01),邻近上下节段活动度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人工椎间盘活动良好,无塌陷或移位,随访期间未见邻近节段明显退变,2例分别在术后7个月和10个月时异位骨化形成。结论:Activ C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可有效改善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和活动度,早期临床疗效满意。
赵耀刘屹林王利民谭洪宇王卫东廖文胜鲍恒
关键词:颈椎病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早期疗效
3D打印人工椎体用于脊柱肿瘤切除重建的临床效果
2023年
目的探讨3D打印个体化人工椎体重建在脊柱肿瘤术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脊柱肿瘤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多节段椎体切除术,观察组使用3D打印个体化人工椎体重建脊柱序列,对照组使用钛网材料进行脊柱序列重建。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7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两组不同时点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低、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较短,术后7 d的VAS评分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31,P<0.01)。两组术前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66,P>0.05)。术后7 d至术后3个月,两组JOA评分均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7 d、术后1、3个月JOA评分均较高,反映出更好的神经功能;两组3个月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118,P<0.01)。结论3D打印个体化人工椎体重建可用于脊椎肿瘤切除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脊柱神经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宋瑞鹏蔡一鸣赵耀郭豪王卫东
关键词:脊柱肿瘤3D打印围手术期神经功能
颈椎"挥鞭样"损伤对Facet关节倾角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椎"挥鞭样"损伤(WAD)对损伤节段及邻近节段关节突(Facet)关节倾角的影响。方法2017年8月到2019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门诊或急诊就诊的因WAD所致的颈(C)5/6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排除颈椎骨折脱位),选取同期以颈部不适就诊的非颈椎病患者40例,分为外伤组和对照组。测量所有患者C4~C7的Facet关节倾角,并对C4~C7椎间盘退变和关节突退变的分级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秩和检验、t检验和χ^2检验等。结果重复测量数据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C4~C7每个颈椎Facet关节倾角在两组内椎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椎间=45.630,P椎间<0.05),角度大小依次均为C50.05),外伤组C7椎体Facet关节倾角与对照组比较有增大趋势(FC7=0.084,PC7>0.05),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显示:外伤组C5/6椎间盘的退变与对照组比较更为严重(UC5/6=12,P<0.05);外伤组C4~C7关节突关节的退变与对照组比较程度相当(UC4/5=720,UC5/6=740,UC6/7=760,P>0.05);Kendall’s tau-b秩相关分析表明:外伤组C5椎体Facet关节倾角与C5/6椎间盘退变程度呈负相关(rs=-0.842,P<0.05)。结论WAD将导致损伤节段的上下椎体的Facet关节倾角变小,引起损伤节段的稳定性下降,而对邻近节段的Facet关节倾角影响不大;WAD可能即刻加重了损伤节段的椎间盘退变,而对关节突关节退变的影响尚需长时间的随访来进一步确定。
张敏王玉强刘屹林宋瑞鹏赵耀张书豪赵亮杨浩朱忠培张扬王利民
关键词:小关节椎间盘退变
合并后纵韧带退变的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及影像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合并后纵韧带退变(cervical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degeneration,CPLLD)的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的临床及影像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CSM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且临床和影像资料完整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研究。从患者的病例资料中提取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术前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术前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颈椎病评分、术前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有效椎管矢状径(space available for the cord,SAC)、椎管椎体矢状径比值(diameter of sagittal canal and vertebral body ratio,DSR)及合并CPLLD和颈脊髓内信号改变情况。结果:①临床数据分析结果。共纳入128例CSM患者,其中53例合并CPLLD(CPLLD组),其余75例未合并CPLLD(无CPLLD组)。合并颈脊髓内信号改变者49例,其中CPLLD组29例、无CPLLD组20例,CPLLD组颈脊髓内信号改变发生率高于无CPLLD组(χ^2=13.866,P=0.000)。合并CPLLD的CSM患者中51~60岁患者所占比例最高,性别分布无明显差异;55个节段CPLLD呈中央型、47个节段呈偏侧型,好发部位为C 4~C 6节段。术前CPLLD组患者的NDI高于无CPLLD组[(46.57±8.20)%,(36.60±7.01)%,t=1.783,P=0.000],JOA颈椎病评分低于无CPLLD组[(9.97±1.41)分,(12.60±1.25)分,t=-3.247,P=0.000];2组患者术前的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47±2.12)分,(5.44±2.03)分,t=0.693,P=0.075]。②影像数据分析结果。CPLLD组术前颈椎SAC和DSR均小于无CPLLD组[(4.17±1.30)mm,(5.32±1.34)mm,t=-1.327,P=0.000;0.70±0.21,0.82±0.23,t=-3.733,P=0.000]。CPLLD组组内不同性别患者的术前颈椎SAC和DS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21±1.32)mm,(4.12±1.30)mm,t=0.149,P=0.795;0.67±0.15,0.75±0.19,t=0.328,P=0.602];无CPLLD组组内不同性别患者的术前颈椎SAC和DS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36±1.30)mm,(5.27±1.39)mm,t=0
王玉强王利民刘屹林刘宏建赵耀张书豪张敏王卫东谭洪宇
关键词:颈椎脊髓型颈椎病
断层融合技术在评估年龄与颈椎矢状位序列关系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年龄组无症状正常人的颈椎侧位断层融合(DTS)图像上颈椎矢状位参数,探讨年龄因素对于颈椎矢状位曲度的影响。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招募120名健康的志愿者(男62名,女58名),将志愿者依据年龄划分为4组,A组≤20岁;B组:21~40岁;C组:41~60岁;D组≥61岁,每组包括30名研究对象。在颈椎侧位X线断层融合图像上分别测量T1倾斜角(T1S)、胸廓入口角(TIA)、颈倾斜角(NT)、C2~C7 Cobb角(Cobb C2~7)以及C2~C7矢状位轴(C2~7 SVA),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年龄组之间各参数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年龄与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A、B、C、D各组的Cobb C2~7均值分别为(19.23±8.20)°、(20.13±7.39)°、(14.34±6.26)°、(14.41±7.49)°,C2~7 SVA均值分别为(12.34±4.31)、(14.45±4.45)、(17.17±5.63)、(18.43±6.45) mm,T1S均值分别为(30.09±6.26)°、(29.06±6.18)°、(23.71±4.88)°、(21.38±5.71)°,NT均值分别为(41.95±8.88)°、(43.05±8.76)°、(45.89±8.20)°、(48.64±8.3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65、8.053、15.766、3.684,P<0.05),A、B、C、D各组的TIA均值分别为(72.04±7.76)°、(72.11±6.98)°、(69.60±8.75)°、(70.01±8.7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95,P>0.05);Cobb C2~7、T1S与年龄呈负相关(r=-0.450,P<0.05、r=-0.525,P<0.05);NT、C2~7 SVA与年龄呈正相关(r=0.303,P<0.05、r=0.406,P<0.05)。结论颈椎矢状位曲度在不同年龄段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岁左右人群的颈椎前凸程度随年龄增长开始显著减小。因此,年龄增长可引起颈椎曲度变直。
冯宝娟李晓蔡一鸣杨浩张杨赵耀张敏宋瑞鹏
关键词:年龄颈椎
体质量指数与围手术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后轴性症状相关性研究
2022年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与围手术期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型术术后轴性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9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接受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66例患者的资料,记录身高体重并计算BMI,按体重标准分为两组:超重组(BMI≥23.9 kg/m^(2))30例;体重正常组(BMI<23.9 kg/m^(2))36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3、7 d有关颈部疼痛的VAS评分,术前、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颈椎曲度。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超重组大于正常组(t=-3.124,P<0.05),超重组术后1、3 d VAS评分高于正常组(t=10.780,P<0.05;t=9.237,P<0.05),术前、术后7 d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7,P>0.05;t=1.646,P>0.05)。两组间术前、术后1、3个月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前、术后1个月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72、P>0.05;t=0.318、P>0.05),两组术后1个月Cobb角均较术前减小(t=7.453、P<0.05;t=14.883、P<0.05)。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超重组与正常组手术疗效相当,但前者手术时间更长,术后围手术期轴性症状更重。
王庆彬王玉强赵耀于忠张泽源刘屹林
关键词:轴性症状体质量指数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围手术期
肌萎缩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2022年
目的 探讨肌萎缩型颈椎病(CSA)的诊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02—2021-06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15例CSA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前肌肉萎缩部位分为近端型(8例)和远端型(7例)。比较两种类型患者的基线资料。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类型、T2脊髓高信号、术式等临床资料。术后均获随访12个月,手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采用徒手肌力试验方法(MMT)评估患者肌力;末次随访时统计患者的肌萎缩改善优良率。结果 两种类型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或移位。末次随访时15例患者均未发生肌力较术前下降的情况;肌萎缩改善效果优2例、良8例、中5例,优良率为66.67%(10/15)。其中近端型患者肌萎缩改善的优良率高于远端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近端型CSA的手术疗效明显优于远端型。远端型CSA术后肌萎缩恢复效果差,是否手术治疗应慎重考虑。
于忠王玉强赵耀张书豪张泽源艾鑫王利民刘屹林
关键词:肌萎缩颈椎病颈椎
心理因素对脊柱术后结果的预测研究进展
2023年
术前存在某些心理因素倾向的患者可能更容易影响脊柱术后的临床疗效,即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可能对脊柱相关疾病患者的术后结果产生负面影响。本综述的目的是总结术前存在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症状的患者对脊柱术后结果的影响,归纳该研究进展及研究心理因素影响患者预后的机制,探讨术前干预措施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张泽源郝以辉王玉强张书豪赵耀王利民张全力刘屹林
关键词:抑郁躯体变形障碍脊柱手术
3D打印骨小梁融合器辅助治疗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的初步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3D打印骨小梁寰枢侧块关节融合器辅助后路内固定治疗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12例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资料。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34~62岁,平均45.6岁;患者均接受了后路寰枢椎撑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术中侧块关节间植入3D打印融合器。比较术前、术后12个月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寰齿前间距(ADI)、颈髓角(CMA)、齿状突尖距钱氏线距离(DOCL),并观察侧块关节的融合情况。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16.5 min(85~190 min),透视次数平均9.4次(6~21次),出血量平均82.3 mL(50~210 mL)。术后未出现脑脊液漏、脑梗死等并发症,未出现内置物断裂、移位、松动等情况。所有患者术后获18~42个月(平均26.3个月)随访。JOA评分、ADI、CMA、DOCL由术前的(8.33±0.98)分、(8.66±1.64)mm、119.63°±4.15°和(9.66±2.15)mm分别改善至术后12个月的(14.17±1.03)分、(2.63±0.59)mm、153.76°±7.88°和(2.07±0.69)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节段均骨性融合。结论3D打印骨小梁融合器辅助后路内固定在治疗颅底凹陷合并寰枢椎脱位患者中能够实现满意的复位,维持关节间隙的撑开高度,疗效满意。
张敏赵耀王玉强刘屹林王利民吴学建刘宏建张书豪
关键词:寰枢关节
15例后骨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点
2020年
目的探讨后骨间神经病变患者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纳入15例后骨间神经病变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针极肌电图和神经传导检查。观察和记录指总伸肌、尺侧腕伸肌、肱桡肌、肱二头肌、三角肌、拇对掌肌、小指展肌是否有纤颤电位、正锐波电位,运动单位电位(motor unit action potentials,MUAPs)的时限和波幅.以及募集相MUAPs的发放密度;检测桡浅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感觉神经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SNAP)波幅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s conduction velocity,SCV);检测桡神经、肌皮神经、腋神经动作电位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波幅和末端潜伏期(distal motor latency,DML);检测正中神经、尺神经动作电位的DML、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MCV)及CMAP波幅。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研究患侧与健侧桡浅神经SCV及SNAP波幅、患侧与健侧桡神经动作电位DML及CMAP波幅的差异。结果患侧与健侧桡神经动作电位DML(指总伸肌记录,t=0.217,P=0.831;尺侧腕伸肌记录,t=1.852,P=0.085;肱桡肌记录,t=-1.726,P=0.1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侧与健侧桡神经CMAP波幅(指总伸肌记录,t=-44.613,P=0.000;尺侧腕伸肌记录,t=-38.751,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侧与健侧桡神经CMAP波幅(肱桡肌记录,t=-0.056,P=0.9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侧与健侧桡浅神经SCV及SNAP波幅(t=-1.035,P=0.318;t=-1.196,P=0.2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后骨间神经病变患者患侧桡神经动作电位DML(指总伸肌、尺侧腕伸肌记录)正常,CMAP波幅降低,桡浅神经SCV及SNAP波幅正常。
牛慧霞王玉强赵耀许予明
关键词: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桡神经旋后肌综合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