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庆国

作品数:21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2篇皮瓣
  • 8篇皮瓣修复
  • 7篇烧伤
  • 5篇腕部
  • 5篇穿支
  • 4篇动脉
  • 4篇深度烧伤
  • 3篇烧伤后
  • 3篇瘢痕
  • 3篇尺动脉
  • 3篇创面
  • 2篇岛状
  • 2篇延期
  • 2篇再植
  • 2篇增生
  • 2篇增生性瘢痕
  • 2篇支皮瓣
  • 2篇中段
  • 2篇烧伤后瘢痕
  • 2篇双叶

机构

  • 21篇无锡市第三人...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无锡卫生高等...

作者

  • 21篇赵庆国
  • 18篇吕国忠
  • 12篇俞舜
  • 11篇储国平
  • 11篇苏青和
  • 11篇杨敏烈
  • 10篇秦宏波
  • 6篇朱宇刚
  • 3篇吴海霞
  • 3篇虞俊杰
  • 3篇顾在秋
  • 3篇黄崇根
  • 3篇丁羚涛
  • 2篇严炯
  • 2篇徐瑞生
  • 1篇蔡良良
  • 1篇张钒
  • 1篇张高孟
  • 1篇赵朋
  • 1篇袁志坚

传媒

  • 2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江苏医药
  • 2篇中国修复重建...
  • 2篇中华烧伤杂志
  • 2篇江苏省第十一...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第十届全国烧...
  • 1篇2010年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烧...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游离胸部扩张的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双侧颜面部瘢痕2例
储国平吕国忠赵庆国朱宇刚
破溃型坐骨结节囊肿诊治体会
杜勇俞舜赵庆国储国平秦宏波苏青和吕国忠
关键词:坐骨结节囊肿难治性创面
急诊清创移植皮瓣修复手深度烧伤创面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1年
手部结构精细、功能特殊,一旦发生深度烧伤常累及肌腱、神经、骨关节等组织,且易出现继发性出血和感染,治疗难度较大;创面愈合后往往因瘢痕增生挛缩出现较严重手部功能障碍,给患者生活、工作造成极大痛苦和心理负担。
杨敏烈赵庆国吕国忠储国平俞舜秦宏波丁羚涛
关键词:深度烧伤创面疗效观察清创急诊继发性出血
双逆行掌背动脉岛状皮瓣修复两手指热压伤创面
2010年
赵庆国秦宏波俞舜吴海霞张钒吕国忠
关键词: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掌背动脉热压伤创面深度烧伤
前臂中段尺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腕部电击伤创面
目的 探讨前臂中段尺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腕部电击伤创面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体会.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对10例腕部电击伤患者,缺损面积:3cm×5cm~7 cm×13cm,在前臂内侧近中段...
储国平杨敏烈俞舜秦宏波苏青和赵庆国吕国忠
前臂中段尺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腕部电击伤创面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探讨前臂中段尺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腕部电击伤创面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体会.方法 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对10例腕部电击伤患者,在前臂内侧近中段,以肱骨内上髁桡侧至豌豆骨桡侧略偏内的连线为皮瓣的轴心线,在轴线中点处,以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探及穿支血管穿皮点为皮瓣旋转点,设计并切取皮瓣逆行转移修复创面,其中保留皮瓣浅静脉并与受区静脉吻合3例;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2例,移植皮片修复8例.结果 术后10例皮瓣全部成活,但7例未吻合静脉的皮瓣术后2—4d肿胀较明显,1周后均恢复正常;2例皮瓣下组织继发坏死并感染,经换药引流后痊愈.术后随访3 ~36个月,皮瓣色泽、质地良好,无明显臃肿或挛缩现象,患者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结论 前臂中段尺动脉穿支皮瓣的穿支蒂相对恒定、血供可靠,为腕部电击伤创面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术选择,尤其适用于尺动脉腕上皮支损伤的腕部偏尺侧创面.
储国平杨敏烈俞舜秦宏波赵庆国苏青和吕国忠
关键词:电击伤腕部穿支皮瓣尺动脉
38例持续负压引流技术应用并发症分析
吕国忠顾在秋虞俊杰苏青和赵庆国黄崇根蔡良良赵朋
下腹部双叶皮瓣修复手、腕部、前臂深度烧伤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下腹部双叶皮瓣同时修复手掌掌侧及背侧,腕部及前臂内侧及外侧深度创面效果。方法下腹部双叶皮瓣分别以腹壁浅动脉及旋髂浅动脉为轴心,血管形成同蒂分叶皮瓣同时修复手掌掌侧及背侧,腕部及前臂内侧和外侧深度创面。结果采用该皮瓣修复手掌掌侧及背侧、腕部及前臂内侧和外侧深度创面12例,疗效较满意。结论下腹部双叶皮瓣分别以腹壁浅动脉及旋髂浅动脉为血管蒂,血管支较恒定,切取方便,可切取范围较大,可同时修复手掌掌侧及背侧、腕部及前臂内侧及外侧深度创面,血供可靠,成功率高。
朱宇刚吕国忠赵庆国严炯
关键词:深度烧伤皮瓣修复
不同时期增生性瘢痕组织中前列腺素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含量测定及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测定不同时期烧伤患者增生性瘢痕(HS)组织中前列腺素(PGs)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含量并探讨其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3年3-9月在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烧伤患者或需手术切除瘢痕的患者皮肤标本57例,分为正常组(10例),烧伤早期组(9例),瘢痕1个月组(9例)、3个月组(9例)、6个月组(8例)、12个月组(6例)、24个月组(6例)。采用ELISA法和Western bolt法测定不同时期各分组瘢痕组织中PGs(包括PGD2,PGE2和PGF2α)和MMP-2含量。观察PGs和MMP-2在不同时期瘢痕组织中的含量变化。结果正常组PGE2、PGD2和PGF2α的含量最低[(5.543±0.484)、(3.619±0.484)、(4.833±1.106)ng/m L],与正常组比较,烧伤早期组PGE2、PGD2和PGF2α含量显著增加[(30.960±0.735)、(25.952±1.309)、(17.451±1.056)ng/m L](P〈0.01);除正常组外,瘢痕24个月组PGE2、PGD2和PGF2α的含量最低[(11.445±0.972)、(8.012±0.972)、(5.888±1.059)ng/m L],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MMP-2在正常组含量最低,与正常组比较,烧伤早期组MMP-2的增加(P〈0.05),瘢痕3个月组含量最高(P〈0.01),瘢痕12个月组降低(P〈0.05),瘢痕24个月组MMP-2含量则降低至与正常组接近的水平(P〉0.05)。结论 PGs和MMP-2在不同时期瘢痕组织中的含量和正常皮肤比较有显著差异,提示两者可能在增生性瘢痕中有重要作用。
袁志坚周梅芳何文涓吴华英赵庆国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前列腺素E2前列腺素D2前列腺素F2Α基质金属蛋白酶-2
下腹部双叶皮瓣修复手、腕部、前臂深度烧伤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下腹部双叶皮瓣同时修复手掌掌侧及背侧,腕部及前臂内侧及外侧深度创面的效果。 方法 我科从2005年5月-2008年11月,采用下腹部双叶皮瓣(分别以腹壁浅动脉及旋髂浅动脉为轴心血管形成同蒂分叶皮瓣)同时修复手掌...
朱宇刚吕国忠赵庆国严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