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玲玲

作品数:161 被引量:757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40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3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9篇中医
  • 24篇皮肤
  • 20篇皮炎
  • 15篇脂溢性
  • 15篇脂溢性皮炎
  • 15篇疗效
  • 15篇慢性
  • 14篇皮肤病
  • 13篇辨证
  • 12篇银屑
  • 12篇银屑病
  • 12篇洗剂
  • 11篇软膏
  • 10篇酮康唑
  • 10篇荨麻
  • 10篇苦参
  • 9篇止痒
  • 9篇止痒软膏
  • 9篇苦参碱
  • 7篇中医药

机构

  • 153篇北京中医药大...
  • 81篇北京中医药大...
  • 9篇北京中医药大...
  • 8篇天津市中医药...
  • 6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北京中医医院...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厦门市中医院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天津中医药大...
  • 3篇北京市中医研...
  • 3篇北京市昌平区...
  • 3篇北京市小汤山...
  • 2篇泉州市中医院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市平谷区...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作者

  • 161篇蔡玲玲
  • 95篇李元文
  • 68篇张丰川
  • 30篇杨碧莲
  • 16篇姜颖娟
  • 14篇赵凤珠
  • 12篇孔宇虹
  • 11篇陈雪燕
  • 9篇杨柳
  • 8篇李楠
  • 8篇萧明
  • 7篇姜晓媛
  • 7篇孙占学
  • 7篇董巧稚
  • 7篇贾苑凝
  • 7篇蒋静
  • 6篇赵雅静
  • 6篇李岩
  • 6篇姜玉
  • 6篇聂晶

传媒

  • 54篇中医临床研究
  • 31篇环球中医药
  • 18篇世界中医药
  • 10篇北京中医药
  • 6篇中华中医药学...
  • 4篇中国医药导报
  • 3篇健康世界
  • 3篇中西医结合心...
  • 3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2012年第...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医杂志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中国病案

年份

  • 1篇2024
  • 8篇2023
  • 6篇2022
  • 10篇2021
  • 16篇2020
  • 16篇2019
  • 21篇2018
  • 27篇2017
  • 17篇2016
  • 8篇2015
  • 9篇2014
  • 17篇2013
  • 5篇2012
1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师者匠心,止于至善——皮肤科教学思考
2022年
老师的工作不只是简单地教书育人,还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在如今讲究各种速效、速成的社会背景下,作为医学生的老师,不但要沉下心来慢慢积累医学知识和实践经验,还要在临床实践和课本知识的不断循环往复之间不断反思和成长,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医生,并进一步培养出合格的医学生。文章将这几年关于中医皮科教学的所思所想总结如下。
蔡玲玲张丰川郭丽媛王宗华周红梅蒋丽媛孙铭梓聂颖陈颖
关键词:皮肤科教学思考医学生
李元文外治皮肤病经验介绍被引量:3
2017年
李元文教授从医30多年,善于运用外治法治疗皮肤科常见疾病以及疑难顽固病种,如白癜风、神经性皮炎、银屑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慢性荨麻疹等。李教授认为中医外治法的作用与口服给药、静脉给药同等重要,具有"简、便、廉、效"的特点,为皮肤病的治疗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但是,要熟练应用外治法,必须掌握两个原则,一是"病不同,药不同",二是"皮损不同,药物剂型与给药方法不同"。现将其部分经验整理如下,进行交流探讨。
杨碧莲蔡玲玲许开拓孙凇姜颖娟孔宇虹李纬李元文
关键词:中医外治法皮肤病足浴疗法
清肝降脂方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清肝降脂方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将80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高血压病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肝降脂方。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病人血压、血脂及中医证候疗效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病人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收缩压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降压疗效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降压疗效总有效率为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清肝降脂方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病人具有较好的疗效,在辅助西药降血压、降血脂的同时,可明显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比单纯服用西药临床疗效更佳。
董巧稚蔡玲玲范宗静匡武崔杰李冬张婧倩李岩逯金金万洁林谦
关键词:高血压病血压中医证候
青石止痒软膏临床应用体会被引量:4
2016年
青石止痒软膏(曾用名:甘石青黛膏)是一种被临床验证安全有效的纯中药外用制剂,可用于湿疹、神经性皮炎、银屑病等多种皮肤病外治疗法,通过与临床其他常用外用制剂相结合,取得明显临床疗效。
张妙良杨碧莲蔡玲玲贾苑凝张妙瑞方多多许开拓李元文
关键词:临床应用体会湿疹神经性皮炎银屑病
中医药治疗银屑病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19年
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文献资料进行综述,包含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辨证分型论治、中医外治法、中医综合疗法等方面的内容。以上方法均有显著临床疗效。笔者认为中医药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建议建立统一标准、探究疗效机制、加大样本量、增加双盲实验、进行随访等。
刘欢苇王燕李萍吴希玲林毅孔德川陈元鸣蔡玲玲
关键词:银屑病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医外治法中医综合疗法
湿疹的病因及护理现状综述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寻湿疹的成因,由因及果,找出符合科学精神的湿疹的护理方法,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检索近几年有关文献,总结归纳由临床现象剖析到湿疹的内因和外因,结合实际情况,以合理的方法去解决这一问题。结果:湿疹发病机制复杂,容易产生耐药性,导致在临床上湿疹的治疗效果较差。如果出现对称性、多形性的皮疹、丘疹、红斑等症状,应尽早进行检查,一旦确诊,需要积极治疗。结论: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变快,饮食和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使湿疹的患病率越来越高。目前,湿疹是皮肤科中最常见的多发、痤疮性皮肤疾病。由于湿疹会在任何季节、任何部位和任何人群发病。所以,防治湿疹是一项任重道远的持久战,并且在预防方面需要饮食和保养的双管齐下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刘微微松雪阮娜陈璐张欣宇姚美玉蔡玲玲
关键词:湿疹病因护理
“双轨合一”模式下中医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2
2021年
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加强医学人才培养,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基础工程,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双轨合一”便是在该思想指导下形成的“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该模式下中医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存在专业不“专”,导师不“导”,特色不“特”等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与调整。
萧明蔡玲玲张丰川李元文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皮肤科
从瘀论治斑块型银屑病被引量:7
2019年
斑块型银屑病是一种皮损表现为境界清楚的红色斑块,上覆成层银白色鳞屑的炎症性疾病,属寻常型银屑病常见且难治分型。医家多以“血燥”“血瘀”论治。笔者认为斑块型银屑病缠绵难愈根于血瘀,临证采用活血法每获良效。本文基于“审证求因”“以常衡变”“以方测证”等诊断原理,援经据典,系统论述斑块型银屑病应“从瘀论治”。根据“菀陈则除之”治疗原则确定内外治法,创立“莪仙化斑汤”,为斑块型银屑病的辨证论治提供理论参考,供同仁借鉴。
张益生王燕李萍吴希玲孔德川陈元鸣蔡玲玲
关键词:斑块型银屑病从瘀论治活血
黄褐斑西医研究进展被引量:25
2016年
黄褐斑是种常见的难治性面部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多发于颜面,损害面容。对患者心理和社会交往影响较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损容性皮肤病愈加关注。黄褐斑作为女性常见损容性皮肤病逐渐受到重视。近年来关于黄褐斑的研究又有新的进展。由此,本文对黄褐斑西医流行病学、致病因素、发病机制、疾病诊断及治疗等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林玮华张丰川姜玉翟烨宋利梅蔡玲玲
关键词:黄褐斑致病因素发病机制
青石止痒软膏外用治疗神经性皮炎临床观察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观察青石止痒软膏(曾用名:甘石青黛膏)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开拓中药外用治疗的新思路。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神经性皮炎患者2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7例)、对照组(115例),治疗组使用青石止痒软膏,对照组使用冰黄肤乐软膏,治疗观察4周,总结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9.48%,对照组总有效率66.09%,两组综合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瘙痒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皮损面积、皮损形态、皮损色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青石止痒软膏治疗神经性皮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陈雪燕李元文聂晶蒋静张历元吴迪贾苑凝蔡玲玲
关键词:神经性皮炎临床疗效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