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艳美

作品数:20 被引量:76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2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肾衰
  • 6篇肾衰竭
  • 6篇衰竭
  • 5篇肾功能
  • 4篇急性肾衰
  • 3篇预后
  • 3篇肾功能衰竭
  • 3篇肾损
  • 3篇肾脏
  • 3篇急性肾衰竭
  • 3篇急性肾损
  • 3篇功能衰竭
  • 2篇血清
  • 2篇血液
  • 2篇血液透析
  • 2篇肾病
  • 2篇肾损伤
  • 2篇透析治疗
  • 2篇综合征
  • 2篇连续性

机构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解放军第25...
  • 4篇解放军252...
  • 2篇河北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9篇肖艳美
  • 10篇张文贤
  • 7篇戴芳
  • 6篇张文贤
  • 6篇董小伟
  • 3篇董小伟
  • 2篇刘伯英
  • 2篇刘伯英
  • 2篇魏兰
  • 2篇董小伟
  • 2篇戴芳
  • 2篇戴芳
  • 1篇刘伯英
  • 1篇刘伯英
  • 1篇李四强
  • 1篇魏兰
  • 1篇吕艳超
  • 1篇刘彤
  • 1篇刘伯英
  • 1篇刘伯英

传媒

  • 2篇中国临床医生...
  • 2篇医学临床研究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贵州医药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北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血液净化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医学信息(西...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2011中华...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1
  • 2篇2008
  • 2篇200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探讨早期RRT对急性肾衰竭及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影响
张文贤肖艳美戴芳刘伯英董小伟
急性肾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具有病死率高,预后较差等特点,肾替代治疗是重症急性肾衰竭最为重要的治疗方式,而其接受肾替代潴留的时机,尚无统一认识,缺乏公认的金标准。课题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临床观察急性肾衰竭及急性...
关键词:
关键词:急性肾衰竭急性胰腺炎
两个时期急性肾衰竭病人的临床和预后研究
2008年
目的探讨两个时期急性肾衰竭(ARF)病人的复杂性因素变化和预后的关系,以找出两个时期死亡率差别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地分析1990年至1997年(A时期)的155例和2000年至2007年(B时期)267例ARF病人的临床资料,比较其临床和预后变化。结果A、B两个时期病人的死亡率分别为47.7%和33.3%。B时期多脏器衰竭的发生率和器官衰竭数均明显低于A时期,B时期存在较多的慢性疾病状态,肾毒性物质和血透病人增多了,肺部疾病和手术在两个时期均占多数,多脏器衰竭、肺部疾病、肝病、手术后以及败血症对死亡率有明显影响。结论近些年,ARF病人总体年龄并无明显变化,但存在较多的慢性疾病状态,肾毒性物质和血透病人增多了,预后有明显改善。
张文贤肖艳美李英隽
关键词:急性肾功能衰竭预后影响因素
早期RRT在危重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张文贤肖艳美戴芳董小伟吕艳超魏兰
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和其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关系和相关性,为临床上以西医客观检验指标为参考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临床观察对象,...
肖艳美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甲状腺激素中医辨证分型
文献传递
肾病综合征76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1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3.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肖艳美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中西医结合
白介素33和S-100蛋白在过敏性紫癜肾炎儿童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肾炎患儿血清中白介素33(IL-33)和S-100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单纯过敏性紫癜(Henoch-Sehonlein Purpura,HSP)患儿39例为HSP组,过敏性紫瘢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患儿27例为HSPN组,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HSP组和HSPN组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中IL-33和S-100的水平,并与同期的健康儿童(健康组)血清IL-33和S-100水平进行比较。结果与健康组比较,HSP组和HSPN组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IL-33、S-100水平均显著升高;HSPN组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IL-33、S-100水平均显著高于HSP组同期;HSPN组与HSP组患儿恢复期血清IL-33、S-100水平均显著低于急性期。随访6个月后,HSPN组总体有效率与HSPN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完成随访的患儿中,好转和无效患儿血清IL-33、S-100水平均显著高于痊愈患儿,无效患儿的血清IL-33、S-100水平均显著高于好转患儿。结论血清IL-33、S-100水平与HSPN疾病活动有关,可为寻找HSPN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依据,有助于检测HSPN的进展和转归。
肖艳美戴芳董小伟张文贤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肾炎S-100蛋白
HP联合CVVHDF治疗SAP合并急性肾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分析血液灌流(HP)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肾损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97例SAP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CVVHDF组(n=47)与HP+CVVHDF组(n=50),记录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并采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及多脏器官功能障碍评分系统(MODS)评定患者病情变化情况,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HP+CVVDHF组腹膜刺激征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血液净化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CVVHDF组(P <0.05);治疗72 h后,HP+CVVHDF组肝肾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降低幅度高于CVVHDF组(P <0.05),APACHEⅡ评分及MODS评分低于CVVHDF组(P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HP联合CVVHDF可改善SAP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肝肾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促进患者恢复,且安全性高。
董小伟张文贤刘伯英肖艳美戴芳
关键词:急性肾损伤血液灌流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
不同抗凝方案对急性肾损伤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究不同抗凝方案在急性肾损伤患者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4例急性肾损伤需CRRT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普通肝素组和低分子肝素组各27例,分别采用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比较血滤器凝血程度及血滤器使用寿命,测定治疗前后外周血肌酐(Cr)、尿素氮(BUN)、血小板计数(PLT)、总胆红素(TBIL)及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等指标,并记录治疗过程中不良出血事件。结果低分子肝素组血凝器凝血分级显著低于普通肝素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分子肝素组血凝器使用寿命显著长于普通肝素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r、BUN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Cr、BUN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间PLT、APTT、TBIL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PLT较治疗前下降、APTT较治疗前上升,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普通肝素组总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分子肝素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CRRT治疗中低分子肝素比普通肝素具更好的抗凝效果,可延长血滤器使用寿命,减少血小板减少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
董小伟张文贤刘伯英肖艳美戴芳
关键词: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急性肾衰患者的病因和预后分析
2006年
目的探讨急性肾衰患者的病因和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了l0年422例急性肾衰住院患者的不同病因和预后,从而找出影响其预后的重要的因素。结果急性肾衰发生常见于低血容量、手术后因素、肾毒性物质和败血症;妊娠相关性急性肾衰以妊娠子痫最高。住院中的所有患者,急性肾衰完全治愈率为16.4%,部分治愈率为37.9%,肾功能不可逆率为7.1%,死亡率为38.6%;死亡的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结论低血容量、术后因素、肾毒性及败血症等为ARF发生的重要病因;败血症及术后因素等是ARF患者死亡的常见病因;年龄、少尿、败血症、非肾脏性脏器衰竭及是否需要透析可能对ARF患者死亡率有明显影响。
张文贤李英隽肖艳美张志彬
关键词:急性肾衰病因预后
腹透管入腹下位切口套扎固定纠正难治性飘管移位的技术管理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腹透管入腹下位腹部小切口手术套扎固定纠正难治性腹透管飘管移位的技术管理应用。方法 16例腹膜透析患者腹透管飘管移位,经证实用常规非手术方法不能纠正,局麻下在腹透管入腹膜下位约5 cm处局部切口,逐层分离组织,常规纵行切开腹膜1 cm拉出腹透管,处理并分离粘连的肠系膜,充分游离清理腹腔内腹透管,然后用大导引钳把腹透管送入陶氏腔,并用3号线套扎固定腹透管并把套扎线缝扎于腹膜及腹膜外后鞘内侧缘。逐层处理各层组织,缝合皮肤。术后随访半年。结果 16例患者均用上述方法成功处理难治性腹透管飘管移位。手术切口3 cm,手术时间(40±13)min。局麻耐受性好,有5例术中追加利多卡因5 mg,术后疼痛轻微,仅3例患者夜间应用1次止痛剂。术中电凝止血,术后没有需输血,术后两天可见淡红色腹透液,未见腹水渗漏、伤口渗血等情况。术后随访半年以上,未见出现飘管、渗漏、堵管等并发症。术后8月有1例出现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无退出病例。结论对常规非手术方法难以纠正的腹透管飘管移位的患者,及时进行腹透管入腹下位腹部小切口套扎固定纠正飘管移位,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简便价廉。
张文贤刘伯英肖艳美董小伟戴芳魏兰刘彤
关键词:终末期肾脏病腹膜透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