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竺夏英

作品数:22 被引量:233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天文地球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气候
  • 6篇降水
  • 5篇热带
  • 5篇副热带
  • 4篇旱涝
  • 4篇副热带高压
  • 3篇汛期
  • 3篇气候特征
  • 3篇气候预测
  • 3篇西太平洋
  • 3篇夏季
  • 3篇旱涝并存
  • 2篇信号
  • 2篇灾害
  • 2篇酸沉降
  • 2篇酸雨
  • 2篇天气气候
  • 2篇气象
  • 2篇气象灾害
  • 2篇青藏

机构

  • 14篇中国气象局国...
  • 11篇中国科学院大...
  • 8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北京市气象局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云南省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河南省气候中...
  • 1篇上海市气候中...
  • 1篇普渡大学

作者

  • 22篇竺夏英
  • 5篇何金海
  • 5篇吴志伟
  • 4篇陈丽娟
  • 4篇艾婉秀
  • 3篇孙林海
  • 3篇李威
  • 3篇潘月鹏
  • 3篇龚振淞
  • 3篇田世丽
  • 2篇刘屹岷
  • 2篇支蓉
  • 2篇李想
  • 2篇姜允迪
  • 2篇曾红玲
  • 2篇高辉
  • 2篇宋文玲
  • 2篇吴国雄
  • 2篇丁婷
  • 2篇章大全

传媒

  • 5篇气象
  • 2篇大气科学
  • 2篇环境化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中国防汛抗旱
  • 1篇气象与环境科...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2007年中...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08
  • 6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江中下游入梅指数及早晚梅年的海气背景特征被引量:26
2008年
利用1957-2001年全国160站逐月降水资料和116站入梅日期资料,定义了一个长江中下游入梅指数,以定量描述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入梅的早晚,再结合ERA-40高分辨率再分析资料和ERSST海温资料,利用相关分析和合成分析,分别研究了早、晚梅年同期(6~7月份)和前期(前一年12月份至当年5月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及海温的异常特征。结果表明:早梅年同期,200hPa南亚高压偏北,印度北部、孟加拉湾-印度尼西亚-副热带太平洋地区上空的对流偏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赤道辐合带位置偏北,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偏强,晚梅年则相反。前期1月份北太平洋涛动及4月份西太平洋暖池附近的对流与当年入梅早晚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早梅年,1月份北太平洋涛动偏弱,4月份西太平洋暖池附近的对流活跃;晚梅年,1月份北太平洋涛动偏强,4月份西太平洋暖池附近的对流偏弱。此外,从前期海温场来看,早梅年,1~4月份北大西洋中高纬地区海温偏低,低纬地区海温偏高,呈南北偶极子分布状态,2月份西太平洋暖池附近海域及北半球冬、春季环澳大利亚海域海温明显偏高,晚梅年情况正好相反。以上这些前期信号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入梅的短期气候预测提供了参考依据。
竺夏英何金海吴志伟
关键词:入梅短期气候预测
江淮梅雨期降水经向非均匀分布及异常年特征分析被引量:36
2007年
尽管江淮梅雨期降水在多数年份具有一致的空间变率,然而在有些年份却呈现出南北反相的变化特征,而此时整个梅雨区的降水量往往接近正常,这无疑增加了梅雨短期气候预测的难度.鉴于上述考虑,对1951~2004年江淮地区15站梅汛期(6~7月份)降水进行了EOF分析,发现第二特征向量主要反映了梅雨期降水的经向非均匀分布特征,据此将梅雨雨型分为南涝北旱和南旱北涝型,并利用第一套NCEP再分析资料和第二套扩展重建海温资料(ERSST)对梅雨降水经向分布异常年的海气背景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南涝北旱年,梅雨期低层锋区和水汽辐合中心偏南,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200 hPa南亚高压位置偏南;前期2月份北半球环状模(NAM)和南半球环状模(SAM)偏强,北半球冬、春季中国近海海温偏高.南旱北涝年,情况基本相反.此外,前期北半球冬季ENSO对梅雨期降水经向非均匀分布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竺夏英何金海吴志伟
关键词:梅雨旱涝
2012年冬春季高原积雪异常对亚洲夏季风的影响被引量:10
2013年
利用罗格斯大学积雪遥感资料、NCEP/NCAR再分析格点资料和NOAA陆地降水分析数据PREC/L,从2011/2012年冬春季青藏高原积雪偏多现象与亚洲夏季风的观测事实与以往研究结果不一致出发,诊断分析了2011/2012年冬春积雪与亚洲夏季风的可能联系。结果表明:2012年春季和前期冬季,青藏高原主体上空对流层主要为气旋性环流距平且气温偏低,这与积雪偏多年的环流特征一致。尤其在90°E以西,自青藏高原到热带地区,前期冬春季对流层中部气温表现为北冷南暖的距平特征,有利于夏季自热带印度洋到高原温度梯度偏弱,造成南亚夏季风偏弱。但是在90°E以东的高原东部到东亚地区及其南侧的低纬度地区,对流层温度距平为北正南负型,温度梯度偏弱,有利于亚洲东南部大气环流冬夏季节转换偏早,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东亚夏季风偏强,这种环流特征受到高原以外的其他外强迫信息的影响。2011/2012年冬春季积雪偏多特征可能对南亚夏季风偏弱有重要贡献,而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不明显。
竺夏英陈丽娟李想
关键词:青藏高原积雪温度梯度
夏季青藏高原多种地表感热通量资料的评估被引量:37
2012年
基于现有的8种具有较长时间尺度的地表感热加热资料,即5套再分析资料(美国环境预报中心NCEP提供的第一、第二套再分析资料NCEPR1,NCEPR2和气候预报系统再分析资料CFSR,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45年再分析资料ERA40和日本气象厅提供的再分析资料JRA),2套陆面模式输出资料(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供的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DAS第二版本Noah陆面模式输出,简称G2_Noah和阳坤等基于中国气象局CMA台站观测资料,利用简单生物圈模型SiB2模拟的高原地表能量通量,简称YSiB2),和作者基于CMA台站资料估算的感热通量(简称ObCh),对1980~2006年夏季青藏高原地表感热通量的平均状况、年际变化及线性趋势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输入场和计算方法的差异,各种资料估算的感热场也存在明显的区别.除ERA40和JRA两套资料中夏季高原感热水平分布较均一,其余6套资料均表现为西部大于东部,南北两侧大于中部的特征.与76站的台站资料ObCh相比,其他7种资料提供的高原(76站)平均的气候平均夏季感热大小差异明显,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20Wm2以上.尽管如此,他们的年际变化较一致,并大都伴随显著的线性减弱趋势,这主要与各套资料中风速一致减弱有关,虽然各种资料的地-气温差趋势不一.其中,YSiB2地-气温差表现为显著的线性增强,而G2_Noah,NCEPR1和NCEPR2则为显著的线性减弱,其余4套资料线性趋势不显著.各套资料中青藏高原表面感热通量的年际变化的一致性以及共同的显著线性减弱趋势表明了这些资料特定的可用性,并且为相关的气候动力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竺夏英刘屹岷吴国雄
关键词:青藏高原年际变化
正常季风年华南夏季“旱涝并存、旱涝急转”之气候统计特征被引量:42
2007年
强"旱涝并存、旱涝急转"(DFC)事件是华南地区夏季频发的一种气象灾害,指在同一季节内旱、涝事件交替出现的情形,是东亚夏季风季节内变异的显著表现之一,长期以来对其研究较少.文中揭示了华南夏季DFC现象与季节性严重旱、涝事件的显著差异,对华南夏季DFC的气候统计特征的研究表明:华南DFC夏季总雨量往往趋于正常,季节平均季风分布接近正常年份,强DFC夏季易"旱"且易"涝",而弱DFC夏季则较为"风调雨顺";华南DFC夏季同期大气环流的季节平均特征总体看来接近气候态(即正常年),但强DFC夏季低层80°E—130°E之间的越赤道气流、澳大利亚高压、孟加拉湾-中南半岛的偏南风水汽输送以及高层的伊朗高压和东亚东风急流均强于弱DFC夏季;此外,华南强DFC夏季前期往往伴随着冬春季的QBO信号增强、秋冬季中国近海-西北太平洋海温和春季东、西印度洋海温增暖.所有这些为华南夏季DFC现象的预测提供了有参考意义的前兆信号.
吴志伟李建平何金海江志红竺夏英
关键词:旱涝并存旱涝异常
海陆分布对海气相互作用的调控和副热带高压的形成被引量:34
2008年
首先回顾了近年来关于副热带高压形成和变异研究的若干动力学进展,阐明夏季副热带"四叶型"LOS-ECOD加热分布型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研究海陆分布对海气相互作用的调控,揭示了"四叶型"加热形成的物理基础,并进一步阐明"四叶型"加热拼图及其与副热带高压形成和变异的联系。文章还回顾了关于副热带高压中短期变异的动力研究的最新进展。给出了影响中国江淮流域持续性降水的副热带高压三维结构的空间分布型;指出东西风带扰动的传播和高/低纬扰动的正压发展是影响副热带高压变异和中国夏季降水的一种可能机制,最后证明青藏高原夏季的强加热能激发纬向非对称不稳定发展,产生南亚高压的东/西部型双模态及准双周振荡。还证明初夏低纬的强对流降水/台风也能激发纬向非对称不稳定发展,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和中国淮河流域的持续性降水。
吴国雄刘屹岷宇婧婧竺夏英任荣彩
关键词:海气相互作用副热带高压
副热带季风研究及预报技术开发
雷小途梁萍汤绪何金海曹晓岗沈愈孙国武孔春燕韩贵荣罗玲穆海振吴志伟竺夏英邓之瀛
该项目以提高梅雨相关的气象服务能力为目标,采用水汽输送通量的时间-纬度剖面图及可降水量指标,描述了副热带夏季风进程和强度的气候特征,所提出的夏季风北界的确定方法极具特色;利用经向水汽输送距平差,定义了东亚副热带夏季风强度...
关键词:
关键词:副热带季风
云南思茅地区近20年(1993—2012)酸雨及酸沉降量变化规律被引量:3
2014年
统计分析了云南思茅地区1993—2012年间采集的2533次降水样品,发现酸雨(pH<5.60)频率为46%(n=1160),强酸雨(pH<4.50)发生频率为10%(n=248).过去20年强酸雨发生频率的变化以2003年为界分为前后2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出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而雨量加权年平均pH值长期变化规律基本与此相反.除2003、2004和2012年外,其他年份雨量加权平均pH值均低于5.60,表明思茅降水酸化严重.降水电导率与云南SO2排放量的历史变化具有一致性,即2006年以前持续增加,之后缓慢下降,表明人类活动对降水污染有重要影响.而酸雨频率的年际变化与降水量基本一致,但与电导率不一致,表明思茅酸雨年际变化规律主要受降水量影响,而与污染物排放关系不明显.同时,降水量也显著影响了思茅酸沉降量的年际变化(范围:1.3—70 meq·m-2·a-1).随着南亚夏季风减弱,思茅降水量减少,这将导致酸沉降量降低,但酸沉降量的变化对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亟待评估.
韦霞潘月鹏竺夏英谢雨竹王丙春罗庆仙
关键词:酸雨气象因素酸沉降
1967年夏季华南“旱涝并存”的显著性及成因探讨
1967年夏季(5-9月份)华南地区发生了显著的“旱涝并存”现象,主要表现为前汛期偏旱,而8月份严重偏涝。与气候态相比,1967年夏季大气环流具有明显的异常,特别是8月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明显,80°-100°E越...
竺夏英吴志伟何金海
关键词:旱涝并存大气环流
文献传递
区域平均入梅异常和梅雨经向非均匀分布特征研究
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中国160站逐月降水资料和长江中下游梅雨过程数据集定义了一个区域平均入梅指数,通过对梅雨距平场的EOF分析,揭示了梅雨的经向非均匀分布特征,并利用欧洲中心(ECMWF)的ERA40和N...
竺夏英
关键词:梅雨降水分布前兆信号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