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海容

作品数:12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心肌
  • 9篇心肌梗死
  • 9篇梗死
  • 7篇动脉
  • 6篇预后
  • 6篇介入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5篇介入治疗
  • 5篇急性心肌梗死
  • 5篇冠状动脉介入
  • 4篇动脉介入治疗
  • 4篇经皮冠状动脉...
  • 4篇冠状动脉介入...
  • 3篇心肌梗死患者
  • 3篇血管
  • 3篇疗效
  • 3篇接经
  • 3篇经皮冠状动脉...
  • 2篇动脉介入

机构

  • 12篇上海市浦东新...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2篇王海容
  • 9篇陆纪德
  • 8篇邱建平
  • 7篇林捷
  • 6篇龚佩华
  • 4篇葛智儒
  • 3篇黄辉
  • 2篇沈卫峰
  • 2篇黄宇
  • 1篇张奇
  • 1篇朱华
  • 1篇徐茂椿
  • 1篇阮长武
  • 1篇徐振兴
  • 1篇王璐
  • 1篇王桂美

传媒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上海医学
  • 1篇重庆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 4篇2008
  • 1篇200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溶栓后即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发病3h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溶栓后即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发病3h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安全性和疗效,并与直接PCI策略进行比较。方法连续135例接受PCI的发病3h内STEMI患者,随机分为尿激酶150万U溶栓后即刻PCI和直接PCI两组,记录术前梗死相关动脉(IRA)狭窄程度和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出血并发症及90d随访期间终点事件(死亡、再梗死、再次血运重建、休克及急性左侧心力衰竭)发生率。结果即刻PCI组与直接PCI组相比,出血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比7.4%,P>0.05),但术前IRA开通率显著升高(50.7%比19.1%,P<0.01),术中慢血流发生率显著降低(13.4%比27.9%,P<0.05),90d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呈减低趋势(6.0%比13.2%,P=0.06)。结论发病3h内溶栓后即刻PCI不增加出血并发症,90d预后可能优于直接PCI。
邱建平葛智儒陆纪德龚佩华王海容沈卫峰
关键词:尿激酶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预后
急性心肌梗死后新发心房颤动的临床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新发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9年1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住院并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急性期是否发作房颤分为房颤组(n=25)和非房颤组(n=168),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以及预后。随访终点为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再发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计划性血运重建,因心肌缺血症状再次住院,缺血性脑卒中及心力衰竭。结果房颤组患者较非房颤组年龄更大(P<0.001)、男性及吸烟比例更高(P=0.018,P=0.006),且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超敏C反应蛋白、脑利钠肽前体水平更高(P=0.006,P<0.001,P<0.001),发病至接受冠脉介入治疗时间更长(P=0.035),而使用替罗非班药物比例、Killip分级水平更低(P=0.022,P=0.012)。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发现房颤组较非房颤组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时间更短(P<0.001),Cox回归分析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新发房颤与患者发生心血不良事件相关(P=0.017)。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新发房颤是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季舒亚章凤程龙王海容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血管不良事件预后
两种国产西罗莫司洗脱支架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比较两种国产西罗莫司洗脱支架(Excel与Firebird)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我院急性STEMI患者249例,根据植入支架类型,随机分为Excel支架组136例(54.6%)和Firebird支架组113例(45.4%)。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行定量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即刻成功率,术后住院及随访过程中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包括心原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和靶病变血运重建)发生率及晚期管腔丢失、支架再狭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临床基线特征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直接PCI术后即刻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12个月随访中,两组患者死亡分别为2例(1.47%)与1例(0.88%),无心原性死亡。非致死心肌梗死分别为1例(0.74%)与1例(O.88%),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分别为2例(1.47%)与2例(1.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定量冠状动脉造影随访两组支架内最小管腔内径、节段内最小管腔内径、支架内晚期管腔丢失、节段内晚期管腔丢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支架内再狭窄、节段内再狭窄、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STEMI患者直接PCI应用两种国产西罗莫司洗脱支架均有效、安全。
陆纪德邱建平林捷黄宇王海容徐茂椿窦桂珍邬培英
关键词:心肌梗死血管成形术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支持治疗进行临床观察,分析评估与其住院病死率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5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和(或)PCI,全部病例围术期因合并心源性休克行不同时期的IABP辅助支持,并对其中54例(93.1%)梗死相关动脉(IRA)植入冠脉支架(64枚)。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冠脉造影,PCI治疗情况和住院期疗效。结果58例患者平均住院12.3天±9.7天,住院期间39例(64.24%)存活(存活组),19例(32.76%)死亡(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增大,左主干和三支血管病变增多,术后IRA血流TIMI 0-I级发生率增高(P<0.05)。结论IABP为急诊PCI围术期合并心源性休克的AMI患者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支持,高龄、左主干病变、三支血管病变和IRA未充分开通是住院期病死率的主要危险因素。
陆纪德邱建平王海容龚佩华林捷窦桂珍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介入治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前心绞痛与临床预后的关系(附78例分析)
2008年
目的评估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梗死前心绞痛(PIA)与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78例ST段抬高型AMI患者分为两组:A组46例PIA患者与B组32例无PIA患者。观察两组基础临床情况、梗死后心绞痛、心衰、住院期间及随访30天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死亡/再梗死/再次靶血管重建)发生率。结果78例患者平均年龄71.5岁,男52例(66.7%),女26例(33.3%)。伴随高血压患者62例(79.4%),糖尿病17例(21.8%),高脂血症19例(24.4%)。心功能KillipⅠ级58例(74.3%)。A、B两组病人临床终点事件比较: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9.5%与20%,P=0.63);心衰发生率(23.6%与13.1%,P=0.67);住院期间及随访30天,MACE发生率(4.3%与3.1%,P=1.00)。结论本组研究认为老年AMI患者梗死前心绞痛与临床预后无明显相关性。
王海容邱建平
关键词:梗死前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老年临床预后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冠心病心绞痛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析阿司匹林和氟吡格雷对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伴心绞痛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比较组和联合组,每组50例。比较组行单一阿司匹林用药治疗,联合组在单一阿司匹林用药治疗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用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FIB、PV、全血黏度及疗效。结果比较组患者用药后FIB水平FIB、PV、全血黏度、疗效均明显优于比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痛伴心绞痛病患采取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用药治疗,能够改善病患FIB、PV、全血黏度等,提高疗效。
王海容刘基文龚佩华陆纪德
关键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疗效
急诊冠脉介入对发病12 h内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对比延迟介入治疗对发病12 h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住院的发病12 h内NSTEMI患者(n=222),随机分成急诊介入组(入院后2 h内行介入治疗,n=111)和延迟介入组(入院后2~24 h内行介入治疗,n=111),观察两组在发病后30、180 d时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随访终点包括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因心力衰竭加重住院、再发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等。结果急诊介入组和延迟介入组从入院到冠状动脉造影的中位数时间分别为1.3、12.2 h(P<0.001)。在30 d随访时,两组终点事件发生率均较低,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80 d随访时,延迟介入组较急诊介入组的终点事件的发生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复合终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6%vs 12.26%,危险比值:0.40,95%CI:0.17~0.97,P=0.041)。结论与延迟介入策略相比,发病12 h内的NSTEMI患者行急诊介入策略可降低中期(180 d)随访时心血管事件复合终点的风险。
黄辉程龙林捷章伟陆纪德王海容
关键词: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预后
现场分诊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使用器械时间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现场分诊能否缩短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使用器械(C2D)时间。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4年2月就诊于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心内科并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222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流程将患者分为两组:现场分诊组(121例)和非现场分诊组(101例)。主要分析指标为C2D时间;次要分析指标为进门至球囊扩张(D2B)时间及主要临床事件,包括肌钙蛋白I峰值、院内病死率及随访30 d病死率。结果现场分诊组患者C2D时间[(92.0±56.0)min比(131.0±61.0)min,P<0.01]、D2B时间[(55.0±26.0)min比(96.0±31.0)min,P<0.01]显著低于非现场分诊组;现场分诊组C2D时间小于90 min的比例显著高于非现场分诊组(98.3%比85.1%,P<0.01)。现场分诊组肌钙蛋白I峰值显著低于非现场分诊组[(23.5±22.0)μg/L比(43.5±39.0)μg/L,P<0.01]。两组患者院内病死率及随访30 d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现场分诊显著缩短STEMI患者C2D时间和D2B时间,并使更多的患者C2D时间小于90 min。
徐振兴邱建平王海容黄辉黄宇林捷陆纪德阮长武
关键词:心肌梗死血管成形术
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和即刻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对比研究
邱建平陆纪德葛智儒龚佩华王海容朱华林捷窦桂珍
2005年7月至2007年6月,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心内科在“全天候”急诊室-导管室模式的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的前提条件下,一如继往地开展对STEMI的急诊PCI治疗,并对发病3小时内的患者随机采用尿激酶溶栓后即刻PCI或直...
关键词:
关键词: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预后
甲氨蝶呤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其机制
2020年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对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36只兔建立高脂血症模型,随机均分为高脂饮食对照组(A组)、MTX干预组(B组)和瑞舒伐他汀干预组(C组)。检测各组血清TC、TG、HDL、LDL、IL-6和MMP-9水平变化,并于12周后取兔腹主动脉,光镜下观察血管形态和结构的变化,计算斑块面积占动脉内膜总面积的百分比。结果与A组相比,B组和C组IL-6、MMP-9水平降低[(70.37±5.77)ng/L和(72.42±4.74)ng/L vs.(115.78±11.40)ng/L、(43.08±3.35)μg/L和(44.60±4.24)μg/L vs.(64.38±5.11)μg/L](P<0.05),斑块面积/动脉内膜总面积减少[(30.76±4.80)%和(18.10±2.15)%vs.(54.90±6.59)%](P<0.05)。结论MTX可能通过降低炎症因子MMP-9、IL-6水平,从而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齐元王海容王璐黄辉阚莹赵军葛智儒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甲氨蝶呤白细胞介素6基质金属蛋白酶9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