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捷 作品数:17 被引量:125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 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3项指标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观察血清胃饥饿素(Ghrelin)、Ⅰ型前胶原末端肽(PⅠCP)、Ⅲ型前胶原末端肽(PⅢNP)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该院心内科住院的80例AMI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8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Ghrelin、PⅠCP及PⅢNP水平,并记录住院和随访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分析Ghrelin、PⅠCP及PⅢNP水平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Ghrelin水平低于对照组,PⅠCP、PⅢN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和出院期间随访80例AMI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23例(28.75%),其中2例发生猝死(2.50%)。有心血管事件的患者血清Ghrelin水平低于无心血管事件的患者,PⅠCP、PⅢNP水平高于无心血管事件的患者(P<0.05)。血清Ghrelin水平与心血管事件发生呈负相关(P<0.05),PⅠCP、PⅢNP水平与心血管事件发生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Ghrelin、PⅠCP、PⅢNP检测在AMI患者近期预后评估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林捷 葛智儒 黄辉 陆纪德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血清炎症状态、血小板活化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9 2019年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血清炎症状态﹑血小板活化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和(或)血脂异常患者393例,根据患者的血压和血脂水平,将患者分为高血压组、血脂异常组和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组(合并组),高血压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d)治疗,血脂异常组患者给予辛伐他汀片(20 mg/d)治疗,合并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d)+辛伐他汀片(20 mg/d)治疗,治疗3个月。另外选择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113人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治疗前后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与血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1/6(IL-1/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小板活化功能(CD62p、CD63)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高血压组和合并组患者血压水平、血清炎症因子、血小板活化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合并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水平又高于高血压组和血脂异常组(均P<0.05)。经过3个月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血压和血脂、血清炎症因子、血小板活化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合并组患者上述指标的改善更显著(均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存在炎症、血小板活化功能及血液流变学功能异常,降压联合降脂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上述指标的异常。 林捷 黄辉 杨晓英 葛智儒关键词:高血压 血脂异常 炎症 血小板活化功能 血液流变学 辛伐他汀 急诊冠脉介入对发病12 h内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对比延迟介入治疗对发病12 h的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住院的发病12 h内NSTEMI患者(n=222),随机分成急诊介入组(入院后2 h内行介入治疗,n=111)和延迟介入组(入院后2~24 h内行介入治疗,n=111),观察两组在发病后30、180 d时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随访终点包括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因心力衰竭加重住院、再发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等。结果急诊介入组和延迟介入组从入院到冠状动脉造影的中位数时间分别为1.3、12.2 h(P<0.001)。在30 d随访时,两组终点事件发生率均较低,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80 d随访时,延迟介入组较急诊介入组的终点事件的发生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复合终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36%vs 12.26%,危险比值:0.40,95%CI:0.17~0.97,P=0.041)。结论与延迟介入策略相比,发病12 h内的NSTEMI患者行急诊介入策略可降低中期(180 d)随访时心血管事件复合终点的风险。 黄辉 程龙 林捷 章伟 陆纪德 王海容关键词: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预后 两种国产西罗莫司洗脱支架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比较两种国产西罗莫司洗脱支架(Excel与Firebird)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我院急性STEMI患者249例,根据植入支架类型,随机分为Excel支架组136例(54.6%)和Firebird支架组113例(45.4%)。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行定量冠状动脉造影复查。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即刻成功率,术后住院及随访过程中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包括心原性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和靶病变血运重建)发生率及晚期管腔丢失、支架再狭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临床基线特征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直接PCI术后即刻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12个月随访中,两组患者死亡分别为2例(1.47%)与1例(0.88%),无心原性死亡。非致死心肌梗死分别为1例(0.74%)与1例(O.88%),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分别为2例(1.47%)与2例(1.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定量冠状动脉造影随访两组支架内最小管腔内径、节段内最小管腔内径、支架内晚期管腔丢失、节段内晚期管腔丢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支架内再狭窄、节段内再狭窄、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STEMI患者直接PCI应用两种国产西罗莫司洗脱支架均有效、安全。 陆纪德 邱建平 林捷 黄宇 王海容 徐茂椿 窦桂珍 邬培英关键词: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胸痛中心建设对急性心梗救治效率及预后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5 2019年 目的:检测胸痛中心的建设是否有助于急性心梗救治效率的提高,及对预后产生有利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2017-01—2018-12期间通过胸痛中心规范化胸痛救治流程收治并行直接冠脉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为CPC组,2015-01—2016-12期间行直接冠脉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作为非CPC组(对照组)。研究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效率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PC组对患者的救治更加及时,救治效率得到了显著性的提高,患者的病死率降低,住院病死率由之前的4.6%减少到3.2%且改善了患者的预后,1年随访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由15.8%降低到了10.5%,术后血压心率等指标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胸痛中心建设能够显著提高急性心梗救治效率,并对病情的预后产生积极的影响,能更好地救治患者。 林捷 颜彦 施鸿毓关键词:急性心梗 胸痛中心 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 病死率 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修复及PERK、IRE1α、BiP、Ero1-Lα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修复及PERK、IRE1α、Bi P、Ero1-Lα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88例高血压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线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高血压基础干预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两组均持续治疗2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分析治疗前后两组内质网应激(ER stress)标记蛋白(Ero1-Lα、Bi P、IRE1α、PERK)、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肱动脉血流介导血管扩张率(FMD)]、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Ero1-Lα、Bi P、IRE1α、PERK光密度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两组ET、NO、FMD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水平较治疗前改善,且研究组ET水平低于对照组,NO、FM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IL-6、TNF-α、hs-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高血压患者可有效降低PERK、IRE1α、Bi P、Ero1-Lα蛋白及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促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修复,提高治疗效果。 林捷 阮长武 葛智儒 黄宇关键词:阿托伐他汀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术期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支持治疗进行临床观察,分析评估与其住院病死率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5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和(或)PCI,全部病例围术期因合并心源性休克行不同时期的IABP辅助支持,并对其中54例(93.1%)梗死相关动脉(IRA)植入冠脉支架(64枚)。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冠脉造影,PCI治疗情况和住院期疗效。结果58例患者平均住院12.3天±9.7天,住院期间39例(64.24%)存活(存活组),19例(32.76%)死亡(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增大,左主干和三支血管病变增多,术后IRA血流TIMI 0-I级发生率增高(P<0.05)。结论IABP为急诊PCI围术期合并心源性休克的AMI患者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支持,高龄、左主干病变、三支血管病变和IRA未充分开通是住院期病死率的主要危险因素。 陆纪德 邱建平 王海容 龚佩华 林捷 窦桂珍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介入治疗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优化的始自院前急救绿色通道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时间以及急诊冠脉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7 2015年 目的:比较优化的急救绿色通道与常规通道2种途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首次医疗接触至球囊扩张(FMC2B)时间及急诊PCI预后的影响。方法 :STEMI患者183例,分为优化的绿色通道组及常规通道组,观察FMC2B、就诊至球囊扩张(D2B)时间、住院及随访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并分析心血管事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与常规通道组比较,绿色通道组患者的FMC2B、D2B时间显著缩短(100.3 min vs.145.6 min;77.1 min vs.115.4 min,均P<0.05),住院期间死亡率较低(5.0%vs.15.7%,P<0.05),随访期间再次因心源性疾病入院、全因死亡及心源性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常规通道组(均P<0.05)。结论:优化的绿色通道模式可显著缩短FMC2B、D2B时间,并改善近、远期临床预后。 黄宇 杨向军 林刚 邱建平 张建军 林捷关键词:心肌梗死 急救绿色通道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左冠状动脉主干急性闭塞致心肌梗死急诊PCI预后分析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评价左冠状动脉主干(LMCA)急性闭塞引起心肌梗死患者在无外科保护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52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确诊LMCA急性闭塞11例,均接受急诊PCI,观察住院和随访期死亡率。结果:在11例LMCA急性心肌梗死中,9例发生心源性休克患者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2例心动过缓患者予以临时起搏器治疗。PCI后即刻,4例发生无复流现象。3例院内死亡。平均随访(31±25)个月,其余8例患者均无死亡和再梗死。结论:无外科保护下对LMCA急性闭塞引起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能改善住院期和远期临床预后。 林捷 邱建平 陆纪德 沈卫峰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左冠状动脉主干 现场分诊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使用器械时间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现场分诊能否缩短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首次医疗接触至使用器械(C2D)时间。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4年2月就诊于浦东新区公利医院心内科并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222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流程将患者分为两组:现场分诊组(121例)和非现场分诊组(101例)。主要分析指标为C2D时间;次要分析指标为进门至球囊扩张(D2B)时间及主要临床事件,包括肌钙蛋白I峰值、院内病死率及随访30 d病死率。结果现场分诊组患者C2D时间[(92.0±56.0)min比(131.0±61.0)min,P<0.01]、D2B时间[(55.0±26.0)min比(96.0±31.0)min,P<0.01]显著低于非现场分诊组;现场分诊组C2D时间小于90 min的比例显著高于非现场分诊组(98.3%比85.1%,P<0.01)。现场分诊组肌钙蛋白I峰值显著低于非现场分诊组[(23.5±22.0)μg/L比(43.5±39.0)μg/L,P<0.01]。两组患者院内病死率及随访30 d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现场分诊显著缩短STEMI患者C2D时间和D2B时间,并使更多的患者C2D时间小于90 min。 徐振兴 邱建平 王海容 黄辉 黄宇 林捷 陆纪德 阮长武关键词: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