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家森

作品数:31 被引量:87H指数:5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心肌
  • 6篇血压
  • 5篇高血压
  • 4篇心肌梗塞
  • 4篇心绞痛
  • 4篇绞痛
  • 4篇梗塞
  • 3篇代谢
  • 3篇代谢紊乱
  • 3篇动脉
  • 3篇心肌梗死
  • 3篇型心
  • 3篇型心绞痛
  • 3篇血管
  • 3篇糖代谢
  • 3篇糖代谢紊乱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高血压病
  • 3篇梗死
  • 3篇冠状

机构

  • 23篇安徽省立医院
  • 8篇清华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安徽省太和县...
  • 1篇桐城市人民医...

作者

  • 31篇王家森
  • 12篇严激
  • 9篇范西真
  • 8篇安春生
  • 8篇徐健
  • 7篇顾统元
  • 7篇余华
  • 6篇丁晓梅
  • 4篇韩晓萍
  • 4篇马礼坤
  • 3篇朱洁明
  • 3篇张小玲
  • 3篇褚俊
  • 2篇高上凯
  • 2篇曹伟建
  • 2篇钱义兵
  • 2篇沈以鸿
  • 2篇白净
  • 2篇刘伏元
  • 2篇张永红

传媒

  • 9篇安徽医学
  • 3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电气电子教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心电学杂志
  • 1篇临床医学
  • 1篇国外医学(心...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核技术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航天医学与医...
  • 1篇北京生物医学...
  • 1篇临床中老年保...
  • 1篇第二届海峡两...
  • 1篇首届中国仪器...

年份

  • 2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2
  • 3篇2001
  • 6篇2000
  • 4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3篇1995
  • 2篇1993
  • 1篇1992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研究
马礼坤余华褚俊冯克福丁晓梅严激王家森顾统元黄向阳单凤仙韩晓萍吴晓雯方娟
该项目对PCI术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通过研究:证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直接PCI血管开通率高,并发症少,疗效好;对经选择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冠状动脉直接支架术手术成功率高,与球囊扩张后再植入支...
关键词: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心脏手术
非风湿性心房颤动脑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1999年
丁晓梅徐健范西真余华严激王家森
关键词:心房颤动脑卒中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1年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 (CRP)检测价值。方法 :采用速率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CRP ,采用干化学反应法检测患者血清CK和CKMB。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不稳定性心绞痛 (UAG)组CRP明显增高 ,而CKMB不增高 ;急性心肌梗塞 (AMI)组CRP和CK、CKMB均明显增高。结论 :CRP是判断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的有效指标 ,判断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病变严重程度 。
褚俊王丹青朱洁明王力余华马礼坤王家森
关键词:CRP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清C反应蛋白不稳定性心绞痛CK
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的研制
本文介绍了我们设计研制的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的工作原理与仪器设计中的关键技术,并给出了一些典型的临床结果。
沈以鸿王家森
关键词:血液流动
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硬件系统的研制被引量:2
1995年
本文介绍我们研制的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中的信号检测电路。其中包括经颅多普勒血流测量的基本原理、关键部件的设计及临床试用结果。
王家森沈以鸿姜进高上凯何丽静刘廷文刘文武
关键词:血液动力学
伴糖代谢紊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被引量:5
1998年
徐健顾统元严激王家森
关键词:心肌梗塞并发症糖代谢紊乱
基于Internet心电血压远程监护系统的中心站设计与实现被引量:8
2004年
Internet的迅猛发展对于原有基于公共电话交换网 (PSTN)的家庭心电血压监护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经过改进后的心电血压远程监护系统的中心站接入Internet,以TCP IP作为底层通信协议 ,便于各种不同类型的监护端以统一可靠的方式与之进行数据通信 ,适用范围更广 ,整个系统在易用性、可伸缩性、可维护性、可靠性等方面都优于原有基于PSTN的家庭监护系统。本文介绍了这一适应Internet环境的心电血压远程监护系统的基本结构 ,详细讨论了实现中心站的技术。整个系统的运作通过了实验室环境下的测试。
李易珉王家森张永红白净
关键词:INTERNET中心站公共电话交换网
单导线心房同步心室起搏器的临床应用研究
2000年
目的 :探讨单导线心房同步心室起博器 (VDD)术中、术后心房电极的感知功能特点和房室同步起搏率。方法 :术中观察心房感知电极在心房上、中、下 3个不同部位A波振幅的大小 ,和平静呼吸、深呼气、深吸气、咳嗽状态对A波振幅的影响 ,术后 3、6和 12个月观察心房感知阈值及 2 4h房室同步起搏率。结果 :心房感知阈值各期分别为 1 5±0 2、1 5± 0 3、1 4± 0 2、1 5± 0 1mV ,无显著性差异。 9例房室同步起搏率为 10 0 % ,1例为 80 % ,1例为 70 %。无一例发生快速性心律失常 ,1例出现电极导管松动致心房感知功能不良 ,再次手术得以纠正。结论 :对于窦房结功能正常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 ,VDD可提供理想的起搏方式。
徐健严激范西真丁小梅安春生刘伏元韩晓萍程欣王家森
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被引量:13
1999年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加阿斯匹林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研究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所示心肌缺血改善状况。结果:低分子肝素加阿斯匹林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间隔时间延长;心电图ST段下移恢复明显;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总时间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加阿斯匹林较单用阿斯匹林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更有效,无明显副作用。
丁晓梅范西真余华徐健严激王家森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心绞痛药物疗法老年人
伴有糖代谢紊乱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特点
1998年
糖尿病(DM)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与冠心病关系密切,为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伴有糖代谢紊乱的临床特点,本文对近10年来收住我院心内科监护室193例AMI患者作一回顾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DM及AMI均按WHO制定标准诊断。 1.2 根据糖代谢紊乱情况将AMI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糖尿病组,45例,占23.3%,均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B组为应激性高血糖组,即在AMI发病后至少两次或两次以上空腹血糖≥7.8mmol/L和(或)任何时候血糖≥11.1mmol/L。
徐健顾统元严激王家森
关键词:心肌梗塞并发症糖代谢紊乱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