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晓辉

作品数:6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降胆固醇
  • 5篇植物乳杆菌
  • 5篇乳杆菌
  • 4篇乳酸
  • 4篇乳酸菌
  • 2篇血症
  • 2篇脂血症
  • 2篇生理生化
  • 2篇泡菜
  • 2篇降胆固醇乳酸...
  • 2篇高脂
  • 2篇高脂血
  • 2篇高脂血症
  • 1篇营养
  • 1篇生理生化特性
  • 1篇食品
  • 1篇食品营养
  • 1篇体外
  • 1篇腊肠
  • 1篇降解

机构

  • 6篇浙江工商大学

作者

  • 6篇汪晓辉
  • 5篇于平
  • 2篇励建荣
  • 1篇孙海森
  • 1篇陆海霞

传媒

  • 3篇微生物学报
  • 2篇中国食品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植物乳杆菌LpT1和LpT2大鼠体内降胆固醇特性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植物乳杆菌LpT1和LpT2大鼠体内降胆固醇特性。【方法】将高脂血症的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进行灌胃。A、B、C和D组分别灌胃菌株LpT1、菌株LpT2、洛伐他汀和蒸馏水。灌胃28d后,断尾采血,分离血清,分别测定总胆固醇、总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并进行肝脏组织切片的制作与电镜观察。【结果】饲喂高脂饲料7d后,成功构建出高脂血症大鼠模型。植物乳杆菌菌株LpT1和阳性对照洛伐他汀降胆固醇效果极其显著(p<0.01),菌株LpT2次之(p<0.05),而阴性对照水几乎无降胆固醇效果。从电镜扫描结果看,植物乳杆菌LpT1和LpT2在大鼠肠道中定植后,能很好的调节肝脏代谢脂类物质朝着正常化趋势发展。【结论】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明确植物乳杆菌体内降胆固醇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于平汪晓辉
关键词:乳酸菌降胆固醇高脂血症
降胆固醇植物乳杆菌LpT1和LpT2的生理生化特性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降胆固醇植物乳杆菌LpT1和LpT2的生理生化特性。方法:测定两株植物乳杆菌LpT1和LpT2的耐酸性、耐胆盐活性、生长曲线、产酸特性、药敏性以及代谢产物的抑菌特性。结果:植物乳杆菌LpT1和LpT2都呈现较强的耐酸性,在pH 3.0条件下存活率比较高;在含0.1%胆盐的培养基中存活至少8 h,而在含0.3%胆盐的培养基中两株菌的生长都受到了抑制;植物乳杆菌LpT1在第14小时开始进入对数生长期,第22小时进入生长稳定期,生长30 h后最低pH 4.2;植物乳杆菌LpT2在第12小时进入对数生长期,第20小时进入稳定期,生长30 h后最低pH 4.0。两株菌对18种抗生素都比较敏感,抑菌圈直径均在20 mm以上,其代谢产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比较明显。结论:本试验结果可为降胆固醇乳酸菌的生理生化特性研究提供一些基础资料,为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于平汪晓辉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降胆固醇生理生化特性
降胆固醇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降解机制的研究
目的: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营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却是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提高。国内外大量临床试验证实,服用乳酸菌及其相关制品具有减少人体血清胆固醇含量,...
汪晓辉
关键词:泡菜植物乳杆菌生理生化降解机制食品营养
文献传递
植物乳杆菌LpT1和LpT2体外降胆固醇机制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初步探讨植物乳杆菌LpT1和LpT2的体外降胆固醇机制。【方法】以MRS、MRS+CH、MRS+CH+S和MRS+CH+N四种培养基为基础,接种植物乳杆菌LpT1和LpT2进行培养,通过分析比较培养基上清液、菌体沉淀和菌体细胞内部胆固醇含量以及接种和未接种两种情况上清液、沉淀和细胞内胆固醇总量变化,推测植物乳杆菌体外降胆固醇机制。【结果】乳酸菌体外降胆固醇存在非代谢和代谢降解两条途径,非代谢途径与共沉淀作用和菌体吸收有关。代谢降解是由于植物乳杆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了特殊的酶系,从而将胆固醇降解成其他物质,导致其含量降低。【结论】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植物乳杆菌体外降胆固醇的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于平孙海森励建荣汪晓辉陆海霞
关键词:植物乳杆菌降胆固醇
植物乳杆菌对大鼠体内血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植物乳杆菌LpT1和LpT2对大鼠体内血清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方法:将高脂血症的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进行灌胃。A、B、C和D组分别灌胃菌株LpT1、菌株LpT2、洛伐他汀和蒸馏水。灌胃28 d后,断尾采血,分离血清,分别测定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结果:饲喂高脂饲料7 d后,成功构建出高脂血症大鼠模型。植物乳杆菌菌株LpT1和阳性对照洛伐他汀降胆固醇效果极其显著(P<0.01),菌株LpT2次之(P<0.05),而阴性对照水几乎无降胆固醇效果。结论:本研究结果为明确植物乳杆菌体内降胆固醇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于平汪晓辉
关键词:乳酸菌降胆固醇高脂血症
泡菜、传统腊肠中降胆固醇乳酸菌的筛选及鉴定被引量:23
2009年
【目的】筛选具有降胆固醇功能的乳酸菌菌株,为乳酸菌体外、体内的降胆固醇生理特性和机理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碳酸钙-MRS选择性培养基(Calcium Carbonate-Man Rogosa and Sharp Medium)从中国传统食品泡菜、腊肠中筛选乳酸菌,应用改良的胆固醇筛选培养基筛选具有较高降胆固醇能力的乳酸菌菌株,并研究其耐酸性,耐胆盐活性,生长曲线及产酸特性;结合菌落形态学、接触酶反应、革兰氏染色、碳水化合物微量鉴定管及16SrRNA寡核苷酸碱基序列分析鉴定菌株。【结果】筛选得到的两个菌株LpT1和LpT2胆固醇降解率分别达到49.11%和50.03%,且呈现了较好的耐酸性和耐胆盐活性,其中LpT1在第14小时开始进入对数生长期,在第22小时进入生长稳定期,LpT2在第12小时进入对数生长曲线,第20小时进入稳定期;它们都能在pH2.0的MRS培养基中存活至少4h,在含0.2%胆盐的MRS培养基中生长良好,经鉴定均为植物乳杆菌。【结论】筛选得到的植物乳杆菌具有较高的胆固醇降解率,同时表现了较强的耐酸、耐胆盐活性,具有重要的生产应用价值,为后续的体内活性、机理研究提供了原始菌株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汪晓辉于平励建荣
关键词:降胆固醇乳酸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