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可群

作品数:75 被引量:217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2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主题

  • 25篇视交叉
  • 25篇视交叉上核
  • 24篇免疫
  • 16篇细胞
  • 12篇神经元
  • 11篇下丘
  • 11篇下丘脑
  • 11篇节律
  • 8篇室旁核
  • 8篇狂犬病毒
  • 8篇假狂犬病毒
  • 7篇视网膜
  • 7篇网膜
  • 7篇脑室
  • 7篇节细胞
  • 6篇荧光
  • 6篇视网膜节
  • 6篇视网膜节细胞
  • 6篇丘脑
  • 6篇昼夜节律

机构

  • 36篇华西医科大学
  • 34篇四川大学
  • 4篇成都中医药大...
  • 3篇华西医大
  • 2篇川北医学院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昆明医学院
  • 2篇徐州医学院
  • 2篇成都军区总医...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泸州医学院
  • 1篇石河子医学院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宜宾市第二人...

作者

  • 75篇欧可群
  • 36篇王蕾
  • 32篇马玉琼
  • 26篇陈文玉
  • 16篇操高原
  • 16篇张军
  • 16篇陈文玉
  • 11篇吴良芳
  • 8篇朱家媛
  • 5篇韩秀引
  • 4篇刘旭光
  • 4篇蔡定均
  • 4篇赵连花
  • 4篇杨桂枝
  • 4篇陈文玉
  • 4篇赵纪岚
  • 4篇魏焦禄
  • 4篇周奇志
  • 4篇宋开源
  • 4篇宋玉光

传媒

  • 32篇四川解剖学杂...
  • 12篇神经解剖学杂...
  • 4篇华西医科大学...
  • 4篇四川大学学报...
  • 3篇解剖学报
  • 3篇解剖学杂志
  • 3篇解剖科学进展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免疫学杂志
  • 2篇解放军医学高...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年份

  • 2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7篇2004
  • 4篇2003
  • 6篇2002
  • 6篇2001
  • 7篇2000
  • 6篇1999
  • 3篇1998
  • 11篇1997
  • 3篇1996
  • 6篇1995
  • 5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89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烫伤大鼠室旁核和触液神经元中胆囊收缩素的变化被引量:6
1999年
目的明确胆囊收缩素在烫伤应激中的确切作用。方法在大鼠清醒状态下给予标准的25%Ⅲ度皮肤烫伤,伤后24h杀动物,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显示PVN和CSF-CNs的CCK阳性神经元,结果用显微图像分析技术处理。结果(1)烫伤大鼠PVN代表平面CCK神经元的总面积增大,免疫染色无明显变化。(2)正中隆起(medineminence,ME)的CCK免疫染色阳性纤维的面积密度无显著性差异而免疫染色减弱。(3)烫伤大鼠第三脑室室管膜内CCK免疫染色阳性的CSF-CNs数量、面积和免疫染色强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烫伤应激使CCK在胞体的合成和末梢的释放均增加。烫伤后大量CSF-CNs的出现为CCK释放入脑脊液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李泽桂陆振山方一心蔡文琴欧可群
关键词:烫伤胆囊收缩素室旁核触液神经元
视交叉上核VIP神经元接受视网膜节细胞的直接投射──免疫组化双标法研究
1995年
视交叉上核VIP神经元接受视网膜节细胞的直接投射──免疫组化双标法研究张军,吴良芳,欧可群,陈文玉,操高原华西医科大学成都610041哺乳动物视交叉上核(SCN)作为昼夜节律起搏器的地位虽已确立,但其节律产生的机制尚在探索之中。研究发现视网膜节细胞轴...
张军吴良芳欧可群陈文玉操高原
关键词:视交叉上核视网膜节细胞
病毒跨神经元追踪、免疫荧光双标法和免疫组化ABC法在视交叉上核(SCN)研究中的应用
1998年
马玉琼王蕾张军陈文玉操高原欧可群
关键词:视交叉上核免疫荧光双标法免疫组化ABC法
摘除松果腺对大鼠视交叉上核节律性的影响被引量:2
1995年
摘除松果腺对大鼠视交叉上核节律性的影响章为,欧可群,余承思华西医科大学610041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nucleus,SCN)是哺乳动物体内一个重要的昼夜节律发生器。有报道认为松果腺参与哺乳动物昼夜节律的调控,但其控制生...
章为欧可群余承思
关键词:松果体视交叉上核节律性
背根节内NGF可能的作用模式探讨
<正> 成年猫背根节部分神经元表达NGF,且在切断部分背根后保留背根节内神经元NGF的表达明显上调,表明NGF与背根节的正常生理功能及损伤修复可能均有重要的关系。本实验用免疫组化单、双标技术对NGF及其受体trkA在猫背...
周雪章为陈思秀欧可群保天然
文献传递
大鼠视交叉上核与视上核的纤维联系—病毒跨神经元追踪,免疫组化双重标记法研究
1997年
大鼠视交叉上核与视上核的纤维联系—病毒跨神经元追踪,免疫组化双重标记法研究王蕾欧可群陈文玉操高原张军马玉琼(华西医科大学组织学研究室)有文献报道视交叉上核(SCN)的传出纤维到达室旁核(PVN),但是否有传出纤维投射至视上核(SON),目前尚未见报道...
王蕾欧可群陈文玉操高原张军马玉琼
关键词:视上核纤维联系视交叉神经元胞体假狂犬病毒
针刺干预金黄地鼠视交叉上核γ-氨基丁酸的表达变化被引量:3
2006年
实验于2005-10/2006-05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组织胚胎学和神经生物学教研室完成。选用健康雄性叙利亚金黄地鼠10只,按随机抽签法分为电针组和捆绑对照组,每组5只。动物经驯化后进入自由运转状态,在恒定黑暗第3天于近似昼夜时间9:00分别给予电针(固定动物后,选百会、长强穴,电压1~3V,频率10~20Hz,15min)和捆绑(固定动物,不予其他处理)刺激,2h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金黄地鼠视交叉上核内γ-氨基丁酸免疫阳性细胞并对此进行计数。10只动物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与捆绑对照组比较,电针组动物视交叉上核单位面积内γ-氨基丁酸阳性神经元计数增加(109.450±11.445,66.520±21.119,t=3.9963,P<0.05)。提示于近似昼夜时间9:00进行针刺可使视交叉上核γ-氨基丁酸表达增加,说明在主观白天针刺可影响视交叉上核γ-氨基丁酸的表达。
刘志超宋开源王蕾刘旭光梁冬妮周奇志赵连花赵纪岚马玉琼魏焦禄欧可群蔡定均陈文玉
关键词:针刺疗法
成年猫备用背根节内神经营养素-3对节内神经元的神经营养作用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成年猫部分去传入后备用背根节内神经营养素 - 3对节内神经元的神经营养作用。方法 切断 L1 、L3、L5和 L7背根 ,术后第 7d摘取 L2 、L4 和 L6 背根节做分离细胞培养 ,对正常背根节、备用背根节和备用背根节加抗体封闭 3个实验组中神经元存活、突起生长等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备用背根节组存活细胞和细胞微团数目以及神经突起长度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抗体封闭组。结论 备用背根节内神经营养素 - 3对节内神经元有维持存活、促进突起生长的作用。
章为周雪王廷华王特为刘苏陈思秀欧可群
关键词:备用背根节神经营养素-3成年猫
LPS对大鼠海马CA2~3区nNOS和FOS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探讨NO和c-fos在SD大鼠海马CA2~3区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方法 腹腔注射LPS600μg/kg建立免疫激发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两组大鼠海马CA2~3区nNOS和FOS蛋白的表达,检测OD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nNOS和FOS蛋白在大鼠海马各区均有散在分布,LPS刺激组海马CA2~3区nNOS和c-fos免疫阳性产物的OD值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海马CA2~3区可能通过NO和(或)c-fos途径参与调节LPS诱导的免疫反应过程。
韩秀引王蕾马玉琼党进峰欧可群陈文玉张建国
关键词:LPSNNOSFOSC-FOS
视网膜节细胞投射到视交叉上核AVP神经元的研究——假狂犬病毒跨神经元追踪结合胶体金免疫电镜双重标记法被引量:1
1999年
用9 只成年SD 大鼠向单侧眼球玻璃体内注入假狂犬病毒3~4 μl,存活72 h 或96 h 后灌注、取材、Epon 812 包埋,行免疫电镜胶体金标记。结果:(1)两个时间组视交叉上核内精氨酸血管加压素神经元被胶体金标记;(2)假狂犬病毒感染的视交叉上核神经元以含病毒颗粒为特征;(3)视交叉上核内少量神经元既含病毒颗粒又被精氨酸血管加压素胶体金标记。本研究结果首次证实视网膜节细胞与视交叉上核内的少数精氨酸血管加压素神经元之间有直接的突触联系,提示此类精氨酸血管加压素神经元可能直接接受来自视网膜的光信息。
张军欧可群吴良芳陈文玉操高原
关键词:假狂犬病毒免疫电镜视交叉上核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