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小虾

作品数:7 被引量:225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应用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厅重大项目The Canadia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gency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香气
  • 3篇拟除虫菊酯
  • 3篇拟除虫菊酯类
  • 3篇菊酯
  • 3篇菊酯类
  • 3篇除虫
  • 3篇除虫菊
  • 3篇除虫菊酯
  • 3篇除虫菊酯类
  • 2篇阴沟
  • 2篇阴沟肠杆菌
  • 2篇农药
  • 2篇农药降解
  • 2篇农药降解菌
  • 2篇茉莉花茶
  • 2篇萃取
  • 2篇微萃取
  • 2篇香气成分
  • 2篇花茶
  • 2篇降解菌

机构

  • 7篇福建农林大学
  • 4篇福建省农业科...
  • 1篇武夷学院

作者

  • 7篇梁小虾
  • 4篇杨广
  • 4篇杨江帆
  • 4篇叶乃兴
  • 3篇尤民生
  • 3篇王兆守
  • 3篇李秀仙
  • 3篇郑乃辉
  • 2篇林淦
  • 2篇王振康
  • 1篇杨如兴
  • 1篇林河通
  • 1篇郑德勇
  • 1篇林凎

传媒

  • 2篇茶叶科学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华东昆虫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降解菌的紫外线诱变被引量:17
2003年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降解菌阴沟肠杆菌 (Enterobactercloacap)w10 j15菌株经紫外线诱变后 ,筛选出突变株 5 5株。分别在 30℃ ,转速 180rpm条件下培养 3d ,测降解力 ,获得正突变菌株 6株 ,经加药普通斜面传种 10代 ,2株 (UW 19,UW 2 )降解力保持稳定。降解力较强的UW 19对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的降解率分别达 70 .4 0 %、84 .0 4 %、70 .87% ,比出发菌株降解率提高了近 2 0 % ;UW 2也比出发菌株提高了约 10 %的降解率。
王兆守梁小虾林凎李秀仙尤民生
关键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降解菌阴沟肠杆菌
茶叶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降解菌的分离及其特性被引量:41
2005年
生物修复对降解污染基质中的农药是一种对环境有益的方法。目标是要寻找能够降解在茶叶生产中使用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降解菌。最终在福州某茶园经农药处理过的茶叶中分离降解菌。首先在富集培养基中筛选,接着在以农药为唯一碳源的基础培养基中连续筛选。结果发现,其中一株标号为c1f6的菌株生长的特别良好,经AMS-VITEK12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为假单胞菌属的一个未知种。采用HP6890气相色谱仪测定菌株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联苯菊酯、甲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的降解率。在pH7.0的基础培养基发酵液中,以各加100mg·L-1这3种农药为唯一碳源,30℃振荡培养,接种c1f6后3d,这3种农药的降解率分别为55.64%、44.56%和52.19%。采用光密度测定的菌株生长值和农药降解率的关系曲线表明,在基础培养基中,农药降解和菌株生长成正相关,说明菌株能以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为唯一碳源和能源进行生长。采用同样的方法测定表明,菌株c1f6对有机磷农药也有一定的降解力,3d对甲胺磷和毒死蜱的降解率分别为27.67%和12.35%。因此,假单胞菌c1f6是一株较广谱的农药降解菌,有望用于生物修复过程,以减少茶叶栽培过程中的产品和环境污染。
王兆守林淦尤民生李秀仙梁小虾
关键词:茶叶生物修复拟除虫菊酯
拟除虫菊酯降解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被引量:73
2003年
分离出1株能以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降解菌w10j15,经鉴定为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cloa-cap).在30℃、pH7.0基础培养基发酵液中,该菌对100mg·L-1的联苯菊酯、甲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的降解率分别为52.43%、50.76%和56.89%,对有机磷农药也有一定的降解力,对甲胺磷、敌敌畏和毒死蜱的降解率分别为21.00%、11.99%和12.05%.
王兆守林淦李秀仙梁小虾尤民生
关键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阴沟肠杆菌农药残留农药污染
真空冷冻干燥对乌龙茶香气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3
2006年
将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应用于清香型乌龙茶干燥工序(冻干茶),与冷冻茶和烘干茶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冻干茶的芳樟醇、香橙烯、β-石竹烯、异戊酸苯乙酯、β-杜松烯、橙花叔醇、法呢醇含量高于冷冻茶和烘干茶;真空冷冻干燥可有效地保护乌龙茶的“色”、“香”、“味”,表现为香气馥郁清高、花香显、汤有香、味醇厚;与冷冻茶和烘干茶比较,具有综合品质优、贮藏期长、运输及销售方便等优势,应用前景广阔。
叶乃兴杨如兴杨广杨江帆梁小虾郑德勇
关键词:乌龙茶真空冷冻干燥香气
烘青茶坯香气成分的SPME/GC-MS分析被引量:36
2006年
首次使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技术分析烘青茶坯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在烘青茶坯中共鉴定出30种主要挥发性化合物,以醇类和碳氢化合物为主,包括芳樟醇、顺-茉莉酮、β-紫罗酮、二氢海癸内酯、橙花叔醇、茉莉酮酸甲酯等绿茶中常见的香气成分.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经过精制的烘青茶坯以高沸点挥发性化合物为主,含量较高的有2-丁基-1-辛醇、2-己基-1-癸醇、石竹烯+雪松烯、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杜松烯、二氢海癸内酯、3,7,11,15-四甲基-1-十六烷醇、乙酸-3,7,11,15-四甲基-十六酯等化合物.
叶乃兴杨广郑乃辉杨江帆王振康梁小虾
关键词:香气成分
茉莉花茶香气的SPME/GC-MS检测方法被引量:16
2009年
为建立茉莉花茶香气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的快速检验方法,以"春毫茉莉花茶"为材料,研究萃取头类型、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和样品量对SPME吸附茉莉花茶香气的影响,同时研究脱附时间对SPME中茉莉花茶香气脱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SPME/GC-MS技术检测茉莉花茶香气,具有简便、快速、准确和灵敏度高等特点;测定茉莉花茶香气的推荐条件为用150g茉莉花茶样品量、PDMS-100μm萃取头、在60℃下吸附2h、脱附时间5min。
杨江帆杨广梁小虾叶乃兴郑乃辉林河通
关键词:茉莉花茶香气
湿窨工艺及配花量对茉莉花茶香气成分的影响被引量:34
2006年
采用SPME/GC-MS技术分析高档茉莉花茶的香气组分,结果表明苯甲酸顺-3-己烯酯、芳樟醇、乙酸苄酯、邻氨基苯甲酸甲酯是茉莉花茶的主香组分,这些成分构成了茉莉花茶香气浓度的基础。采用湿窨工艺窨制茉莉花茶,苯甲酸顺-3-己烯酯、芳樟醇、邻氨基苯甲酸甲酯、杜松萜烯、吲哚、苯甲醇、橙花叔醇、乙酸香叶酯等成分的含量显著提高;配花量在69%~115%之间,配花量递增,茉莉花茶香气成分的含量亦随之增加,当配花量达到96%以上,茉莉花茶的主要香气成分含量差异不显著,表明茶坯的吸香已趋于饱和。采用湿窨工艺窨制高档茉莉花茶的适宜配花量为90%~100%。
叶乃兴杨广郑乃辉杨江帆王振康梁小虾
关键词:茉莉花茶香气成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