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丹凤

作品数:142 被引量:647H指数:14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38篇会议论文
  • 18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1篇医药卫生
  • 36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生物学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3篇纳米
  • 25篇细胞
  • 24篇污染
  • 18篇毒性
  • 13篇污染物
  • 11篇毒性效应
  • 11篇DNA损伤
  • 10篇纳米材料
  • 10篇颗粒物
  • 9篇血管
  • 9篇鸟苷
  • 9篇脱氧
  • 9篇脱氧鸟苷
  • 9篇纳米碳
  • 9篇8-羟基脱氧...
  • 8篇气态
  • 7篇氧化锌
  • 7篇小鼠
  • 6篇炎性因子
  • 6篇碳纳米管

机构

  • 140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南开大学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天津第一干休...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湖北省疾病预...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中南大学
  • 1篇第二炮兵工程...
  • 1篇黑龙江省军区
  • 1篇解放军第18...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 1篇北京赛德维康...

作者

  • 142篇杨丹凤
  • 115篇袭著革
  • 102篇张华山
  • 69篇张伟
  • 42篇李官贤
  • 41篇刘焕亮
  • 36篇晁福寰
  • 25篇林治卿
  • 23篇林本成
  • 17篇李曦
  • 13篇杨辉
  • 11篇汪海
  • 11篇马力
  • 10篇孙咏梅
  • 10篇杨在明
  • 10篇杨玉花
  • 9篇杨红莲
  • 9篇孙欣
  • 8篇刘嘉瀛
  • 8篇闫峻

传媒

  • 29篇解放军预防医...
  • 9篇环境与健康杂...
  • 8篇生态毒理学报
  • 6篇中国公共卫生
  • 6篇中国应用生理...
  • 5篇中国环境卫生
  • 4篇环境科学学报
  • 4篇卫生研究
  • 4篇2008年中...
  • 4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2007全国...
  • 2篇第四届国家环...
  • 1篇分析化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环境化学
  • 1篇云南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环境监测

年份

  • 5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8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7篇2010
  • 10篇2009
  • 18篇2008
  • 10篇2007
  • 16篇2006
  • 17篇2005
  • 15篇2004
  • 7篇2003
  • 2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5篇1999
1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冷暴露对大鼠肺组织中促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急性冷暴露大鼠肺部炎症反应及病理学损伤的变化情况,探讨冷应激对肺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n=8),即对照组,-25℃0.5 h组、-25℃1 h组、-25℃2 h组和-25℃2.5h组。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在温度为-25℃、无风的低温舱内暴露。在冷暴露前后分别测定直肠温度,冷暴露后取材在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肺组织匀浆中促炎性因子的表达。结果:在急性冷暴露后,与对照组相比,-25℃1 h组、-25℃2 h组和-25℃2.5 h组暴露前后体心温度明显降低,其差值升高(P<0.05)。-25℃2.5 h组肺组织学分析出现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和肺泡内水肿液。-25℃1 h组、-25℃2 h组和-25℃2.5 h组肺组织匀浆中促炎性因子的浓度升高(P<0.05)。结论:急性冷暴露后,肺组织出现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和促炎性因子水平增加,从而导致肺组织损伤。
张莹李曦张莉林阳生肖忠海宿庄刘颖杨丹凤
关键词:炎性反应
气态甲醛吸入染毒对小鼠水迷宫学习成绩及海马神经递质的影响被引量:18
2006年
目的探讨甲醛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并通过测定单胺类神经递质及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初步探讨甲醛对学习记忆影响的机制。方法选择雄性昆明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34mg/m3染毒组、4.02mg/m3染毒组,每组10只,分别置于3个216L的透明玻璃柜中染毒,对照组通以室外洁净空气,1.34、4.02mg/m3甲醛染毒组分别通以1.34、4.02mg/m3的甲醛气体,每天染毒4h,共7d,测定染毒后小鼠在通道式水迷宫中学习成绩及海马神经递质含量。结果2个染毒组与对照组小鼠在水迷宫中的游泳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醛染毒后第5天和第7天,4.02mg/m3染毒组小鼠游泳错误次数较对照组增加,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02mg/m3染毒组海马中5-羟色胺(5-HT)、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较对照组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34mg/m3染毒组甘氨酸(Gly)含量较对照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小鼠海马中谷氨酸(Glu)、天冬氨酸(Asp)、氨基丁酸(GAB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吸入甲醛可影响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这可能与海马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有关。
杨在明袭著革杨丹凤张华山张伟刘焕亮
关键词:学习记忆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氨基酸类神经递质
碳纳米管暴露致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损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碳纳米管暴露致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损伤作用的机制。方法通过气管滴注染毒Wistar大鼠,观察不同剂量(0,3.5,17.5 mg/kg)和不同时间(7 d和30 d)的碳纳米管暴露后大鼠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GSH)、超氧阴离子(O_2^-·)的变化水平;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测定血清中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VCAM-1)的表达水平;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主动脉血管内皮中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ICAM-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VCAM-1)的表达水平,同时采用粒径相当的纳米碳黑作为阴性对照和二氧化硅作为阳性对照。结果碳纳米管染毒组机体发生氧化应激,而且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血清中sICAM-1、sVCAM-以及主动脉血管内皮ICAM-1和VCAM-1均有不同程度的过度表达,随着染毒剂量和染毒时间的增加而升高;与对照组比较,碳纳米管暴露组机体氧化损伤更为严重。结论碳纳米管暴露致机体发生氧化应激进而诱导细胞粘附分子ICAM-1和VCAM-1的表达,使血管内皮功能发生紊乱,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林治卿王玉袭著革晁福寰张华山杨丹凤林本成杨辉马力
关键词:环境污染物碳纳米管脂质过氧化
除臭纸及其生产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臭纸及其加工工艺。本发明除臭纸由占重量百分比80~95%的纸浆和5~20%脂肪酸锌盐组成。所述除臭纸的加工工艺包括在纸浆水溶液中由脂肪酸钠皂液与硫酸锌进行反应生成脂肪酸锌盐,然后在模具中加压成型、凉干,...
袭著革李官贤张华山杨丹凤张伟
文献传递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三种醛类污染物被引量:12
1999年
报道了以酸性2,4-二硝基苯肼为吸收液采集空气中的甲醛、乙醛和丙烯醛,以气相色谱法分析形成的腙衍生物。方法的回收率在95% 以上,最低检测限为0.35~8.4ng,线性工作范围为2.1~509ng,可测定空气和废气中的醛类污染物。
袭著革张林戴树桂杨丹凤张华山李官贤
关键词:醛类污染物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大气监测
环境医学模拟设施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2017年
阐述了国内医学环境模拟设施的发展现状,对各类环境设施在其相应环境下运行的优劣势进行分析研判。指出了现有设施和模拟技术存在功能单一、环境参数少、设施规模小以及偏重静态模拟等问题,不能适应未来战争环境对军人作战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构建全过程综合动态医学环境模拟设施的设想,从而实现对医学环境特征的最大化、动态模拟,增强军人对极端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军队作战能力。
王晓明刘猛陈照立杨丹凤朱胜坚马强袭著革胡向军
关键词:环境医学极端环境作战能力
不同低温暴露对大鼠DMVECs相关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
冷诱导机体肢端损伤的研究表明,皮下微循环障碍是寒冷损伤发生发展的始动因素,而寒冷诱导的皮下微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则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dermal micorvascular endotheli...
杨丹凤曹燕卿李曦张竞丹
关键词:冷损伤基因表达
文献传递
纳米级SiO_2对雄性大鼠睾丸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微米和纳米级SiO2对雄性大鼠生殖功能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7.5mg/ml纳米级SiO2组、1.5mg/ml纳米级SiO2组、7.5mg/ml微米级SiO2组、1.5mg/ml微米级SiO2组、对照组(生理盐水)],采用非暴露式气管内注入法,按1ml/kg体重染毒5周后,称重,计算睾丸、附睾的脏器系数,检测睾丸组织及血清中氧化和抗氧化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结果各染毒组睾丸组织中,MDA、GSH含量均高于对照组,SOD、GSH-Px活力均低于对照组。7.5mg/ml纳米级SiO2组血清中,MDA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GSH含量和SOD、GSH-Px活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剂量纳米组与微米组各指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米和纳米级SiO2对大鼠睾丸组织产生氧化损伤作用;与微米级SiO2相比,纳米级SiO2的损伤作用更为严重。
林本成袭著革张英鸽张华山杨丹凤孙欣张伟
关键词:脂质过氧化
消毒除臭杀虫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毒除臭杀虫器,包括封闭的壳体。封闭壳体内设置有引爆装置,引爆装置的拉火栓通过封闭壳体上的小通孔引至封闭壳体的外部;在封闭壳体内,引爆装置的四周设置有消毒、除臭、杀虫粉的混合物剂。封闭壳体为圆形筒状壳体,...
袭著革李官贤张华山杨丹凤张伟
文献传递
甲醛吸入染毒致大鼠多组织器官氧化损伤效应研究被引量:21
2004年
大鼠吸入甲醛 (13 5mg m3 ) ,连续染毒 7d ,每天 4h .染毒结束后 ,测定组织器官 (肺、脑、肝和外周血 )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含量 ,以探讨甲醛对机体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及机体的抗氧化损伤机制 .实验结果表明甲醛吸入组大鼠外周血GSH、GSH PX和MD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甲醛吸入组和对照组相比较 ,大鼠肺、肝、脑组织中的GSH含量、GSH PX活力、SOD活性、MDA含量以及外周血中SOD活性均未见显著性差异 .由此认为 ,外周血抗氧化物GSH、GSH PX活力和脂质过氧化产物MDA水平可望成为甲醛早期暴露的生物效应指标 .
杨丹凤袭著革张华山李官贤晁福寰
关键词:甲醛吸入染毒空气污染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