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焕亮

作品数:77 被引量:322H指数:8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2篇纳米
  • 16篇毒性
  • 12篇污染
  • 12篇细胞
  • 10篇氧化锌
  • 9篇纳米氧化锌
  • 8篇毒性效应
  • 8篇碳纳米管
  • 8篇纳米材料
  • 8篇纳米管
  • 7篇单壁
  • 7篇单壁碳纳米管
  • 7篇胚胎
  • 6篇气态
  • 6篇染毒
  • 6篇纳米碳
  • 6篇纳米银
  • 6篇颗粒物
  • 5篇小鼠
  • 5篇空气污染

机构

  • 77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农学院
  • 1篇天津第一干休...

作者

  • 77篇刘焕亮
  • 75篇袭著革
  • 56篇张华山
  • 43篇张伟
  • 41篇杨丹凤
  • 28篇林本成
  • 22篇林治卿
  • 21篇杨红莲
  • 15篇晁福寰
  • 14篇李官贤
  • 14篇闫峻
  • 11篇房彦军
  • 10篇田蕾
  • 8篇杨在明
  • 8篇杨玉花
  • 7篇杨辉
  • 6篇刘丽华
  • 6篇张伟
  • 5篇张英鸽
  • 5篇黄洁华

传媒

  • 19篇解放军预防医...
  • 8篇环境与健康杂...
  • 6篇生态毒理学报
  • 6篇中华预防医学...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2008年中...
  • 2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卫生研究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南开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环境卫生
  • 1篇2007全国...
  • 1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中国毒理学会...

年份

  • 4篇2017
  • 1篇2016
  • 9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10篇2008
  • 6篇2007
  • 8篇2006
  • 11篇2005
  • 7篇2004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体化坑道气体监测报警仪的研制
2004年
目的 研制一种可检测空气中氧(O2)、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3种气体浓度并对超标或低于标准限可自动报警的一体化小型气体监测报警仪,以保障官兵健康和生命安全。方法 设计三通道扩散式采样,气体传感器检测被测气体,产生相应的电信号,信号采集放大后进行转换为标准信号,逐一送入模数转换电路,被中央处理器读取,经程序计算分析后,把最终结果送去显示,浓度值超过预置的报警值则触发声光报警。结果 研制的报警仪主要战术技术指标:体积为150 mm×30 mm×200 mm;工作温度为5-40 ℃;O2测定范围为0%-100%,,最低检出限为0.1%;CO2测定范围为0%-5%,最低检出限为0.01%;CO测定范围为0-625 nag·m-3,最低检出限为0.1 mg·m-3。实验室与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与国家标准规定的市售仪器测定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研制的坑道气体报警仪,具备小型便携、一体化组合、智能报警等特点,抗干扰性能强,稳定性好,适合我军各类坑道使用。
袭著革张伟李官贤张华山杨丹凤刘焕亮晁福寰
关键词:坑道气体监测报警仪传感器
气态甲醛吸入染毒对小鼠水迷宫学习成绩及海马神经递质的影响
目的探讨甲醛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并通过测定单胺类神经递质及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初步探讨甲醛对学习记忆影响的机制。方法雄性昆明小鼠分为对照组、低剂量(1.34 mg/m3 FA) 组、高剂量(4.02 mg/m3...
杨在明袭著革杨丹凤张华山张伟刘焕亮
关键词:学习记忆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氨基酸类神经递质
文献传递
3种典型纳米材料致大鼠免疫毒性的作用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纳米银(Nano-Ag)、纳米氧化锌(Nano-ZnO)、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对大鼠的免疫毒性效应及其机制。方法将4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小牛血清对照组,以及3种纳米材料的高剂量组(17.5 mg/kg)和低剂量组(3.5 mg/kg)。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法隔日染毒5周,腹主动脉放血处死,检测脾、胸腺氧化损伤指标及外周血血清细胞因子含量的改变。结果脾匀浆中SOD活性:Nano-ZnOH、Nano-ZnOL和Nano-AgH组分别为6.78,6.84,6.85 U/mg pro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49 U/mg prot)(P<0.05);GSH含量:Nano-ZnOH、Nano-ZnOL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DA含量:6个染毒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胸腺匀浆中SOD活性:6个染毒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SH含量:Nano-ZnOH、Nano-AgH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DA含量:Nano-ZnOH、Nano-AgH、和Nano-AgL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IL-1含量:Nano-ZnOH、Nano-TiO2H、Nano-AgH、Nano-AgL组(分别为21.884、20.274、28.885、22.221 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5.882 pg/ml)(P<0.05);IFN-γ含量:Nano-TiO2H、Nano-AgH、Nano-TiO2L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NF-α含量:Nano-AgL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Nano-TiO2H、Nano-TiO2L、Nano-ZnOL组均显著降低(P<0.05)。3种纳米材料相同染毒剂量对比,其毒性作用强度有所不同。结论 3种纳米材料都可引起大鼠脾、胸腺的氧化损伤,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其毒性大小可能受粒径、形状、化学组成、剂量等许多因素的影响。
刘焕亮杨丹凤张华山杨红莲张伟刘丽华林治卿闫峻林本成袭著革
关键词:纳米银纳米氧化锌纳米二氧化钛胸腺细胞因子
三种典型纳米材料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染毒对大鼠肺的毒性效应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探讨纳米四氧化三铁(Nano-Fe_3O_4)、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_2)、单壁碳纳米管(SWCNTs)对大鼠的肺毒性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9只 SPF 级雄性 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7组,包括生理盐水对照组以及3种纳米材料的高剂量组(10 mg/ml)和低剂量组(2 mg/ml)。以非暴露式气管滴注法隔日染毒5周,腹主动脉放血处死,检测病理学改变、肺组织氧化损伤、炎性因子。结果病理结果显示,纳米材料造成大鼠肺间质性炎症,肺泡结构受到破坏并发生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小结节;与对照组比较,3种纳米材料组肺泡灌洗液中总抗氧化力(T-AOC)活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降低,白介素-6(IL-6)浓度升高(P<0.05);在高剂量水平上(10mg/ml),3种纳米材料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力、丙二醛(MDA)浓度升高(P<0.05);10mg/ml Nano-SiO_2组和10mg/ml SWCNTs 组肺泡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升高(P<0.05);相同染毒剂量水平上3种纳米材料对比,其毒性作用强度有所不同。结论 3种纳米材料均能对大鼠肺组织造成毒性损伤,可引起炎症反应和氧化损伤;纳米材料的毒性大小可能受其粒径、形状、化学组成等许多因素的影响。
马力袭著革张英鸽张华山闫峻张伟林本成刘焕亮
关键词:纳米四氧化三铁纳米二氧化硅单壁碳纳米管
载带苯并[a]芘的纳米碳/二氧化硅颗粒引起大鼠氧化应激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通过人工制备载带B[a]P的纳米碳(C)和纳米二氧化硅(SiO2)颗粒,采用气管滴注染毒方式,以7.5mg·kg-1(以体重计)的染毒剂量急性染毒大鼠,观察染毒24小时后载带B[a]P的纳米C/SiO2颗粒对机体产生氧化应激损伤的联合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急性染毒后大鼠外周血中反映机体脂质过氧化损伤程度指标的丙二醛(MDA)含量表现为染毒组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表明纳米颗粒诱发机体发生了氧化应激反应.在急性染毒后各组大鼠肺泡灌洗液中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岐化酶(T-SOD)活力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载带B[a]P的纳米SiO2组除外);载带B[a]P的纳米SiO2组肺泡灌洗液中GSH-PX活力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而与单纯纳米SiO2组和B[a]P组比较显著降低,推测与抗氧化酶的一过性增高有关;载带B[a]P的纳米C组肺泡灌洗液T-SOD活力与其单纯纳米C组和单纯B[a]P组比较显著增加(p<0.05),由此表明载带B[a]P的复合纳米C/SiO2颗粒在致机体氧化损伤效应方面二者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
张华山杨丹凤袭著革杨在明刘焕亮李君文
关键词:苯并[A]芘氧化应激
纳米材料对妊娠大鼠胚胎毒性影响的初步研究
选择4种典型纳米材料(纳米碳、纳米氧化锌、碳纳米管、纳米二氧化硅),采用气管滴注染毒方式染毒受孕1日Wistar大鼠,连续给药7日,染毒剂量为10 mg/kg体重,对照组滴注相同体积的纳米颗粒悬液——既新生小牛血清;于妊...
张华山杨丹凤杨辉张伟刘焕亮林治卿林本成袭著革
关键词:纳米材料胚胎毒性
文献传递
甲醛采样管的研制
2014年
目的研制-种适合大批量室内和环境空气中甲醛现场采样的气体采样管。方法甲醛采样管是由内径5mm,长度20cm玻璃管,其两端套有硅胶塞而组成,内部填充经处理后的聚丙烯纤维丝束并涂布甲醛吸收液。建立甲醛采样管对甲醛的采样及其检测方法,采用AHMT(4-氨基-3-联氨-5-巯基-1,2。4-三氮杂茂)分光光度法评价其性能。结果甲醛采样管对甲醛的采集效率≥95.19%,洗脱效率为105.19%~107.44%,采用甲醛采样管作为甲醛气体的检测方法与国标法(AHMT法)对(0.37±0.20)mg/m^3、(1.30±0.20)mg/m^3、(2.31±0.25)mg/m^3 3个浓度甲醛气体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别相差(8.03±4.97)%、(7.41±3.50)%和(5.20±3.21)%。结论研制的甲醛采样管用于甲醛气体的检测具有采样效率高、测量结果准确等优点,适用于环境和室内空气中大批量甲醛的现场采样工作.并为现场采样提供了-种新方法.
张伟张华山房彦军刘焕亮杨红莲袭著革
关键词:甲醛环境空气
复合苯并[a]芘的纳米C/SiO2颗粒引起大鼠氧化应激作用研究
杨丹凤张华山杨在明刘焕亮袭著革
关键词:纳米碳苯并[A]芘氧化应激气管滴注
肝脏保护剂对火箭推进剂DT-Ⅲ所致小鼠肝脏损伤的干预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肝脏保护剂(海迪克胶囊)对肼类火箭推进剂,单推-Ⅲ(DT-Ⅲ),所致小鼠肝脏损伤的干预作用;为其开发与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将35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四氯化碳(CCl4)阳性对照组(按10 mg/kg腹腔注射0.125%CCl4溶液);DT-Ⅲ单纯染毒组(2.35 mg/kg灌胃);3个肝脏保护剂海迪克胶囊低(200 mg/kg)、中(400 mg/kg)、高(800 mg/kg)剂量组,其染毒方法同DT-Ⅲ单纯染毒组。后4组每天灌胃1次,各组均连续处理4周。对小鼠血清及肝组织匀浆中肝功能指标、炎性因子、脂质过氧化产物含量及机体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检测,并对肝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DT-Ⅲ单纯染毒组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含量分别为(48.18±5.93)U/L,(110.99±22.05)U/L和(2.42±0.18)μmol/L,接近CCl4阳性对照组,且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施予高剂量肝保护剂后,ALT和TBil的含量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DT-Ⅲ单纯染毒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也接近CCl4阳性对照组,且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施予高剂量肝保护剂后,上述指标的含量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DT-Ⅲ单纯染毒组和CCl4阳性对照组的肝组织中,呈现多发性灶性坏死;而施予肝保护剂后,肝细胞损伤明显减少。结论 DT-Ⅲ可导致小鼠肝损伤,而肝脏保护剂对DT-Ⅲ所致小鼠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田蕾林本成房彦军刘焕亮杨红莲袭著革
关键词:肝损伤
低温等离子体净化器产生的03及其变化规律
本文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净化器净化有害气体时产生的O3及其变化规律.方法:在密闭的容积为40m3的试验舱内,对低温等离子体产生的O3在8h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观察,每2h测定1次;在配气袋内配制一定浓度的有害气体,于净化前及净...
张华山李官贤刘焕亮张伟杨丹风袭著革
关键词:O3空气污染污染物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