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华山

作品数:168 被引量:646H指数:14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期刊文章
  • 45篇会议论文
  • 2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1篇医药卫生
  • 4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生物学
  • 4篇化学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 2篇理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9篇纳米
  • 32篇污染
  • 27篇毒性
  • 22篇细胞
  • 19篇空气污染
  • 15篇污染物
  • 14篇毒性效应
  • 13篇颗粒物
  • 12篇碳纳米管
  • 12篇纳米管
  • 12篇甲醛
  • 11篇气态
  • 11篇纳米材料
  • 11篇DNA损伤
  • 9篇鸟苷
  • 9篇脱氧
  • 9篇脱氧鸟苷
  • 8篇血管
  • 8篇有机物
  • 7篇单壁

机构

  • 168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天津第一干休...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天津大学
  • 1篇内蒙古医学院
  • 1篇中国烟草总公...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内蒙古医科大...

作者

  • 168篇张华山
  • 159篇袭著革
  • 102篇杨丹凤
  • 88篇张伟
  • 73篇李官贤
  • 56篇刘焕亮
  • 40篇林本成
  • 38篇晁福寰
  • 33篇林治卿
  • 19篇吴佛运
  • 17篇杨红莲
  • 16篇陈士清
  • 14篇闫峻
  • 13篇杨辉
  • 13篇马力
  • 12篇杨玉花
  • 11篇杨在明
  • 10篇孙咏梅
  • 10篇孙欣
  • 9篇房彦军

传媒

  • 32篇解放军预防医...
  • 15篇环境与健康杂...
  • 11篇中国公共卫生
  • 9篇生态毒理学报
  • 7篇中华预防医学...
  • 6篇中国环境监测
  • 5篇中国环境卫生
  • 4篇环境科学学报
  • 4篇卫生研究
  • 4篇2008年中...
  • 2篇中华劳动卫生...
  • 2篇重庆环境科学
  • 2篇2007全国...
  • 2篇第四届国家环...
  • 2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分析化学
  • 1篇洁净与空调技...
  • 1篇小城镇建设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年份

  • 3篇2017
  • 4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9篇2011
  • 5篇2010
  • 11篇2009
  • 19篇2008
  • 11篇2007
  • 16篇2006
  • 26篇2005
  • 14篇2004
  • 8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 3篇2000
  • 7篇1999
  • 5篇1998
  • 3篇1996
1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十溴二苯乙烷肝毒性及肝代谢途径初步研究
<正>十溴二苯乙烷(DBDPE)作为多溴联苯醚类阻燃剂的替代品于上世纪90年代进入市场,由于其高分子量和低脂溶性,被认为难以被生物降解和利用。2004年,DBDPE首次在淤泥中被检出,随后被从室内空气、污水等介质中检出。...
孙如宝张华山张伟袭著革
关键词:十溴二苯乙烷肝毒性CYP450ROS
文献传递
甲醛采样管的研制
2014年
目的研制-种适合大批量室内和环境空气中甲醛现场采样的气体采样管。方法甲醛采样管是由内径5mm,长度20cm玻璃管,其两端套有硅胶塞而组成,内部填充经处理后的聚丙烯纤维丝束并涂布甲醛吸收液。建立甲醛采样管对甲醛的采样及其检测方法,采用AHMT(4-氨基-3-联氨-5-巯基-1,2。4-三氮杂茂)分光光度法评价其性能。结果甲醛采样管对甲醛的采集效率≥95.19%,洗脱效率为105.19%~107.44%,采用甲醛采样管作为甲醛气体的检测方法与国标法(AHMT法)对(0.37±0.20)mg/m^3、(1.30±0.20)mg/m^3、(2.31±0.25)mg/m^3 3个浓度甲醛气体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别相差(8.03±4.97)%、(7.41±3.50)%和(5.20±3.21)%。结论研制的甲醛采样管用于甲醛气体的检测具有采样效率高、测量结果准确等优点,适用于环境和室内空气中大批量甲醛的现场采样工作.并为现场采样提供了-种新方法.
张伟张华山房彦军刘焕亮杨红莲袭著革
关键词:甲醛环境空气
气管滴注染毒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管滴注染毒装置,包括一矩形平板,所述矩形平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0-75度,所述矩形平板的背面用支撑板或支撑架或支撑棍支撑,在所述矩形平板的正面顶端设置有悬挂钩,所述悬挂钩与细绳套活动连接,所述矩形平...
杨丹凤张华山张伟袭著革
文献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测定脱氧核糖核酸分子氧化损伤标志物8-羟基脱氧鸟苷被引量:14
2001年
采用螯合剂 Fe2 + H2 O2 作为Fenton型反应的氧化源 ,与小牛胸腺脱氧核糖核酸反应生成 8 羟基脱氧鸟苷 ( 8 OhdG) ,建立脱氧核糖核酸 (DNA)分子氧化损伤的体外反应模型 ,用高效液相色谱 电化学检测方法对 8 OhdG进行定量。建立的方法灵敏度高 ,最低检出限 30fmol,线性范围宽 ,从 0 .32pmol到3.2nmol,相关系数达 0 .9996,方法能够适用于生物体与细胞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低水平氧化损伤的检测。
袭著革晁福寰孙咏梅杨丹凤张华山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脱氧核糖核酸8-羟基脱氧鸟苷过氧化氢
复合纳米TiO_2净化典型室内空气污染物初步研究被引量:21
2003年
目的研究 1 0种室内典型空气污染物的光催化净化新方法 ,为进一步研制空气净化装置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将纳米级TiO2 复合某种金属氧化物制成光催化剂 ,在紫外灯光照下净化 ,测定污染物的消除率。结果组方为 93%TiO2 +7%金属氧化物的光催化剂对有害气体的净化效果最佳 ,对H2 S的净化率在 97%以上 ,对SO2 的净化率在 99%以上 ,对NO2 、NH3能够全部消除 ,对CS2 的平均净化率为 81 .3% ,对苯平均消除率仅为 8.8% ,对甲苯平均消除率仅为 1 8.8% ,对二甲苯平均消除率仅为 4 1 .6 %。结论研制的光催化剂 ,可有效消除SO2 、H2 S、NO2 、NH3、CS2 等有害气体。但对苯系物及CO、CO2 等催化效率较低或没有效果 。
袭著革李官贤张华山杨丹凤张伟晁福寰
关键词:纳米TIO2光催化
寒区部队居室空气颗粒物中10种元素含量分析
1994年
在哈尔滨、长春、锦西三市各选新、旧营房一处,监测了冬、夏两季室内空气颗粒物中As、Hg、Cr、Cd、Pb、Ni、Zn、Fe、Be和Cu10种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寒区室内空气污染冬季比夏季重;空气颗粒物中有害元素As、Cr、Cu含量较我国西南地区和北京市略高;As含量超过我国居住区卫生标准1倍以上,地区间比较10种元素含量均为室内高于室外,除pb、Zn、Cu外,其它7种元素含量为哈尔滨<长春<锦西。
李官贤谢振远袭著革张华山陶绪元
关键词:颗粒物寒区室内空气污染
复合苯并[a]芘的纳米C/SiO2颗粒引起大鼠氧化应激作用研究
杨丹凤张华山杨在明刘焕亮袭著革
关键词:纳米碳苯并[A]芘氧化应激气管滴注
金属离子介导活性氧引起DNA氧化损伤及机制研究被引量:17
2003年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 电化学检测技术 ,以及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 ,研究了 11种不同价态金属离子体外诱导核酸 (DNA)氧化损伤产生 8 羟基脱氧鸟苷和DNA链断裂的化学机制 .结果表明 ,能够氧化为高价态的金属离子如Fe2 + 、Cu2 + 、Cr3 + 等能够介导活性氧造成DNA的氧化损伤 ,介导能力呈现Fe2 + Cu2 + >Cr3 + 的顺序 .另外一些金属离子 ,如V3 + 、Ni2 + 、Cd2 + 、Zn2 + 、Co2 + 、Fe3 + 等 ,不能介导核酸氧化损伤形成 8 OH dG加合物及引发DNA断裂 ,但可能诱导核酸链交联的发生 .
袭著革晁福寰孙咏梅杨丹凤张华山李官贤李媛
关键词:金属离子DNA过渡金属毒性
低温等离子体净化器产生的03及其变化规律
本文研究了低温等离子体净化器净化有害气体时产生的O3及其变化规律.方法:在密闭的容积为40m3的试验舱内,对低温等离子体产生的O3在8h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观察,每2h测定1次;在配气袋内配制一定浓度的有害气体,于净化前及净...
张华山李官贤刘焕亮张伟杨丹风袭著革
关键词:O3空气污染污染物
文献传递
侧流烟气不同尺度颗粒物对CHO细胞微核率和细胞周期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研究侧流烟气不同尺度颗粒物对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微核率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为评估侧流烟气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侧流烟气颗粒物样品采用体外微核试验的方法,对侧流烟气中不同尺度颗粒物提取液的遗传毒性进行测试;然后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不同尺度颗粒物对CHO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侧流烟气不同粒径颗粒物对CHO均具有遗传毒性。侧流烟气不同粒径颗粒物对CHO均会造成细胞周期阻滞和引起细胞凋亡,且与对照组相比,随颗粒粒径减小呈增加趋势。结论侧流烟气中不同粒径颗粒物均对CHO具有遗传毒性,并影响细胞周期引发细胞凋亡,其毒性作用随颗粒粒径减小呈增大趋势。
李秋月张华山田蕾刘焕亮林本成袭著革
关键词:侧流烟气遗传毒性细胞周期细胞凋亡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