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晓敏

作品数:13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潍坊市教育局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教育
  • 5篇育人
  • 4篇全纳
  • 4篇课程
  • 3篇全民终身学习
  • 3篇终身
  • 3篇终身学习
  • 3篇公平
  • 2篇教育改革
  • 2篇教育教学
  • 2篇教育教学改革
  • 2篇教育效率
  • 2篇科学发展观
  • 2篇课程建设
  • 2篇活动课
  • 2篇活动课程
  • 2篇活动育人
  • 2篇基点
  • 2篇教学
  • 2篇教学改革

机构

  • 10篇潍坊市教育局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教育部教育发...
  • 3篇潍坊学院
  • 3篇联合国教科文...

作者

  • 13篇杜晓敏
  • 3篇臧日霞
  • 3篇韩光福
  • 3篇王培峰
  • 3篇熊建辉
  • 2篇高洪俊
  • 1篇黄志成
  • 1篇魏延阁
  • 1篇王立浩

传媒

  • 3篇世界教育信息
  • 3篇基础教育参考
  • 3篇基础教育课程
  • 1篇中国德育
  • 1篇现代特殊教育
  • 1篇教育情报参考
  • 1篇新课程评论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强化市级统筹 区域推动研学实践教育被引量:1
2018年
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导引下,研学实践教育作为校内教育的延续和补充,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统筹校内外育人资源,创新制度设计和运作模式,通过建设一批具有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规划一条具有影响力的研学实践教育精品线路,开发一批育人效果突出的研学实践活动课程,充分发挥研学实践育人作用。
杜晓敏高洪俊史松竹
关键词:实践教育基地市级统筹示范带动作用实践活动课程校内教育育人资源
活动育人校本课程建设的开发与实施——以山东省潍坊市为例
2016年
现代社会对学校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才能和完善个性的培养,而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单靠学科课程是不能胜任的,由此,活动课程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我们不能把活动方案、活动计划当作课程,也不能把兴趣小组、课外活动当作课程,因为它们都没有"课程设计"。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地方和学校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课程权力和课程责任,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将活动课程的目的意义、组织实施赋予新的内涵。
杜晓敏张青
关键词:活动课程校本课程建设课程设计
以“亲子共成长”活动构建家校合作育人机制
2012年
山东省潍坊市在深入开展"亲子共成长"工程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家长委员会建设,构建学校与家庭双向互动良性发展的家校合作育人新体制。家校合作育人新体制包括:一是构建长效的家长学习培训机制;二是构建家校互动合作育人的内容体系;三是构建长效的家校互动合作育人保障机制。家校合作育人新体制的构建,树立起一个整合全社会资源共办全民教育的社会教育新模式。
杜晓敏王立浩扈培杰
关键词:家校合作
好学校的核心要素是什么——基于山东潍坊的调查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怎样才是一所好学校?或者说,如何科学地建设和发展学校?这一问题备受人们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科学决策的制定。长期以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极为有限。大多停留在个性化的经验层面的介绍,缺少实证性的深入的理性研究,这与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要求是不相匹配的。
韩光福杜晓敏王培峰
关键词:教育改革课程改革个性化
迈向全纳、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教育2030行动框架》之具体目标和指示性策略被引量:13
2016年
(三)具体目标和指示性策略 28.“教育2030”每一项目标均应具体化、可测量,以及有利于实现总目标。这些目标展现了全球的雄心壮志,鼓励各国加速推进这项进程。它们适用于所有国家,并考虑到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能力和发展水平,尊重各国的政策和优先发展事项。
熊建辉臧日霞杜晓敏
关键词:指示性教育终身学习公平
迈向全纳、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和全民终身学习--《教育2030行动框架》之实施举措与指标被引量:3
2016年
实施举措目标4.a:斌建立和改善顾及儿童、残障和性别敏感因素的教育设施,为所有人提供安全、非暴力。
熊建辉臧日霞杜晓敏
关键词:教育设施终身学习公平非暴力
活动育人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潍坊市为例
2018年
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主题,也是破解“钱学森之问”的根本路径。但是,单纯依靠课本知识无法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1]。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潍坊市从2003年起,逐步在全市中小学构建起以“励志修身、体验感悟、实践探究、心理疏导与家庭教育”为主题的活动育人课程体系,探索出融课内与课外、知识与实践于一体的学生成长路径,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
杜晓敏张青高洪俊
发挥综合素质评价的育人导向作用——山东省潍坊市推进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实践探索被引量:1
2014年
实施综合素质评价业已成为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共识,综合素质评价不仅是建立科学的基础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评价制度和人才培养制度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省潍坊市自2004年开始探索实施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十年来不断总结完善,不断深化改革,取得良好成效,促进了区域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一、区域推进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历程潍坊市的“综合素质评价”探索,历经十余年,其过程如下:2004年,我们在潍坊市所辖高密市开始中考改革试点,将初中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l0分纳入中考成绩。
杜晓敏
关键词:综合素质评价区域教育中考成绩教育改革
全纳教育视角下推进特殊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考与实践——以山东省潍坊市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推进全纳教育是指导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价值选择。山东省潍坊市推进特殊教育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政府主导路径主要是:紧紧围绕学生发展与需求这一中心,以全纳教育为导向设定特殊教育公共服务目标;注重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调整特殊教育办学格局;注重建立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的专业资源调配体制,突出校长和教师专业队伍均衡配置;注重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建立残疾学生关爱制度。
杜晓敏黄志成李升全
关键词:全纳教育均等化
提高学校效能:以何为基点?——基于山东省潍坊市的调查研究
2007年
一、研究思路与方法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都有了很大提高。可是在发展中,学校由于各方面条件的不同,其表现出来的教育品质和发展水平也千差万别,为了更好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变学校管理在教育上的粗放式、低层次的工作方式,树立教育科学发展观,提升教育教学的科学化水平,学校效能问题成为了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备受人们关注。
韩光福杜晓敏王培峰
关键词:教育教学改革基点教育效率科学发展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