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洪俊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潍坊市教育局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教育
  • 4篇课程
  • 2篇育人
  • 2篇实践活动课
  • 2篇实践活动课程
  • 2篇活动课
  • 2篇活动课程
  • 1篇导引
  • 1篇定力
  • 1篇医教结合
  • 1篇育人资源
  • 1篇融合教育
  • 1篇实践教育
  • 1篇实践教育基地
  • 1篇示范带动作用
  • 1篇市级统筹
  • 1篇树人
  • 1篇随班就读
  • 1篇特教
  • 1篇综合实践活动

机构

  • 7篇潍坊市教育局

作者

  • 7篇高洪俊
  • 2篇杜晓敏
  • 2篇杜晓敏

传媒

  • 1篇山东教育
  • 1篇现代特殊教育
  • 1篇基础教育参考
  • 1篇现代教育
  • 1篇教书育人(校...
  • 1篇当代教育家
  • 1篇新课程评论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8
  • 2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立德树人导引下校外教育课程的实践——以潍坊市为例被引量:2
2018年
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导引下,校外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延续和补充,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校外教育的重要形式是活动,其发展的热点和难点是如何使活动课程化,使之为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服务。潍坊市一直坚持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导向,统筹校内、校外育人资源,突出校外课程资源建设,努力打造平台载体,立德树人导引下的校外教育工作成效凸显。
高洪俊
关键词:立德树人校外教育课程
强化市级统筹 区域推动研学实践教育被引量:1
2018年
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导引下,研学实践教育作为校内教育的延续和补充,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统筹校内外育人资源,创新制度设计和运作模式,通过建设一批具有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规划一条具有影响力的研学实践教育精品线路,开发一批育人效果突出的研学实践活动课程,充分发挥研学实践育人作用。
杜晓敏高洪俊史松竹
关键词:实践教育基地市级统筹示范带动作用实践活动课程校内教育育人资源
学校内涵提升应有定力重细微
2022年
近年来,随着“全面改薄”工程和学校标准化建设的落实,区域基础教育发展模式由外延发展为主转向优质均衡、内涵提升为主。对一所学校来说,内涵提升不用轰轰烈烈地变革,而是基于校情、学情和问题导向,保持定力、立足细节抓好校园微创新。内涵提升不能忽视细微末节。走近一所学校大门口就能被深深吸引、透过校园围墙就让人好想进去看看的学校,一定有它无形的魅力。细节透露出一所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体现着校长的治校育人水平。连表面都不关注的学校,里子也难有内涵。
高洪俊
关键词:定力
让教育之光照见残疾儿童
2016年
春节前,我们去看望了城区部分需送教上门的残疾儿童。一个上午,三个家庭的困境、家长感动的表情、孩子灿烂的笑脸,都让我们久久不能平静。同样的童年,同在祖国的蓝天下,除了经济上的救助外,我们的教育还能给残疾儿童做点什么呢?我觉得有几点十分迫切:
杜晓敏高洪俊
关键词: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医教结合
活动育人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潍坊市为例
2018年
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主题,也是破解“钱学森之问”的根本路径。但是,单纯依靠课本知识无法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1]。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潍坊市从2003年起,逐步在全市中小学构建起以“励志修身、体验感悟、实践探究、心理疏导与家庭教育”为主题的活动育人课程体系,探索出融课内与课外、知识与实践于一体的学生成长路径,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有效支撑。
杜晓敏张青高洪俊
三大举措区域推进劳动教育实施
2021年
2020年以来,潍坊市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意见》要求,充分发挥政策和制度的引领、推动作用,大力推动中小学校劳动教育全面普及开展。各县市区、中小学积极推进劳动教育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积极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
刘海涛高洪俊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创新机制 让残疾儿童接受最适合的教育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迎接建设国家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的挑战,山东省潍坊市探索了特教发展的新路子。在完善特殊教育改革的相关配套政策,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和工作机制,建立轻残儿童随班就读、重残儿童送教上门、特教学校为专业支撑的特教融合教育体系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杜晓敏高洪俊
关键词:融合教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